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64

    秦大勇带着两件“战利品”,凯旋而归。

    进了连部,他立马单独向李连长做了汇报。李连长满意地点了点头,打算下次开会时,向职工们发表讲话,破除一下封建迷信思想。

    可他知道人的逆反心理。

    你越说没有,就越有人会相信,甚至会传得神乎其神的。

    这么一来,威慑力就更大了。

    *

    自从听说闹鬼之后,黎元元就一直在关注着此事。

    她见了邓萧哥哥,还和他一起讨论了一番。

    邓萧也是个无神论者,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过是被人误解了而已。可一时半会的,却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哪想到,不过一个多星期,就听伟民哥哥说,秦队长找到李师傅家了解情况。她一听,就来了兴趣,立马找到志军哥哥,三句两句就摸清楚了见面的细节。

    回到家里一想,黎元元就猜到了事情的原委。

    她忍不住哈哈大笑。

    于是,灵感迸发,就着这个题材提笔写了一篇推理破案小说的纲要。这部小说的名字就叫《三角架闹鬼之谜》。

    她打算趁着暑期,等写完了《发明家的迷局》之后,就开始写这部中篇。

    邓萧听说后,对元元越加佩服。

    心说,这样都可以编出故事来?这题材也太宽泛了吧?

    元元可真是个小天才啊。

    第98章 喝冰水

    *

    到了八月中旬, 连队里终于分瓜了。

    听王妈妈说,今年外面来买西瓜的可真不少,每天都有汽车开到瓜地里, 现场摘瓜过磅, 效益好得很。

    连队里对外出售,自然是按照市场价格。

    不过,今年对内价格, 也比往年涨了一分钱。可三分钱就可以买一公斤西瓜, 还是相当便宜。

    这天,天气晴好。

    一大早, 伟民哥哥骑着自行车,驮着麻袋, 去给邓萧家送瓜去了。黎元元在屋里练了一会儿大字,就和两个小哥哥一起吃起瓜来。

    她坐在小板凳上, 一边吃着,一边感叹着。

    来到这里已经整整三年了, 偶然还是会想起后世的父母。

    现在,他们是不是已被送回了农场读书?

    因为户口的关系,知青家的孩子在城里上学是很困难的, 往往需要托人找关系才能入学。等到了初中毕业, 还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升学。

    而考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一般是户口在哪里,就要回到哪里去考学,否则就是作弊。跨地区即便考上了, 也不会被承认的。

    这个年代,户口一直是大家的命根子。

    看看连队里,那些家属们至今还没有正式落户,吃的都是高价粮。

    现在“巴扎”开放了,去换点大米、玉米面什么的,相对来说方便了很多。可价格却很高,比连队里的口粮至少要高两倍左右。

    那些从内地带家属来的职工,常常哭着装穷。

    其实,连队里都明白,那些家属一个二个都很能干,也很把家。家家户户都养着小鸡小鸭小兔子,喂着几只羊,甚至还有养猪的。

    一下子养这么多家畜,饲料是从哪里来的?

    还不是连队里偷着弄回来的?

    每年秋季,光是从地里捡来的稻子、豆子,就成麻袋地往家里背,足够吃一整年的。打米出来的稻糠,都能养猪了。

    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喊穷?

    说真的,论起干活来,那些家属们可真能干啊,也能吃苦。

    用李连长的话来说,都不是吃干饭的。

    就拿夏天来说吧,炊事班黄师傅的爱人张桂兰,每天上午就骑着自行车,跑到场部的代销点里去批发冰棍。

    她家自己做了一个“保温箱”,是专门用来盛放冰棍的。

    这种“保温箱”方方正正的,是用木头做的。箱子里面铺上一层棉絮,再裹上一层塑料布,箱子外面又蒙上一层厚厚的棉褥子,防止热气进来。

    场部代销点里,一根冰棍的批发价是一分钱,一百根起批。可市场零售价却是三分钱,卖掉一根,就能赚到两分钱,利润相当可观。

    这种“保温箱”,一次正好可以装一百多根。

    只要在一天内,全部卖完就能赚到二块钱。这么算下来,

    一个月干下来,比连队职工挣得还要多。

    每天,张桂兰批发了冰棍之后,就用自行车驮着回来。

    她戴着大草帽,顶着大太阳,先去学校门口叫卖,接着就去连队里或者田间地头。有职工干活累了,也会买一根冰棍解解暑气。

    她人很精明,还想出了一个促销办法。

    一根冰棍三分钱,如果一次买两根,只要五分钱。

    卖冰棍,在学校门口的生意是最好了。

    基本上,一个中午就能卖完。

    如果天热,还能去场部再跑一趟。

    连队里的其他家属见了,也跟着学。

    最多的时候,学校门口停着四五辆自行车,都在叫卖冰棍。

    可是赶上天气不好或者阴天下雨,卖冰棍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那时,黄晓红他们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吃冰棍。这个东西不好存放,一天下来就基本上融化了。浪费了实在是太可惜,只能自己吃掉或者送人。

    和黄师傅家关系好的,偶然也能收到黄晓红送过来的冰棍。用一只暖瓶装着,都快化了一半了,不过味道还是冰棍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冰爽可口。

    放学路上,黎元元多次听黄晓红讲过,他们家吃冰棍吃得肚子疼。不过,一放暑假,学校这一块就没生意了,只能在连队里卖卖。

    营部代销点里,也从场部批发冰棍来卖。

    另外,还卖一种“冰水”。是用食用色素、糖和柠檬酸调制而成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小孩子们都喜欢喝。

    价格也很便宜,一分钱一玻璃杯。

    如果想带走,两分钱就可以灌满一军用水壶。小学生们背着冰水去班里,除了自己喝,还能分给关系好的同学,别提有多得意了。

    像小龙港这样的,基本上每天都要跑一趟代销点,用他的小水壶灌得满满的,好分给元元他们喝一点。

    如果晚上放电影,冰水卖得就更快了。

    一家人看着露天电影,喝点冰水,真是美美的。

    田爸爸的脑子很好用。

    见伟民他们都喜欢喝冰水,就去代销点里买了一小包柠檬酸。每天早晨,烧了开水,调一大茶壶,里面还放了白砂糖,让孩子们随便喝。

    “你们几个不用出去买冰水了,家里调得味道更好,看看还放的是白砂糖,外面可都是用糖精调制的,那个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糖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还是听元元讲的。

    田爸爸对元元的话,一

    分卷阅读164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