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377

    能在陈少将军心中有一席之地,已是瑶瑶的幸运。

    难道陈少将军是苦海吗?

    笑话!

    何况,瑶瑶始终能认清自己的位置,今天虽闹了一场,但宁死不入将军府,未尝不是瑶瑶的聪明。自己在外头安安生生、衣食无虞的过日子是什么滋味儿?在主母手下战战兢兢的为奴为婢的讨生活是什么滋味儿?

    瑶瑶并不笨,家破人亡后犹能保住自己的清白,别以为万花楼的头牌好当,瑶瑶早已有自己的生存本领,纤细的人不一定就脆弱,何况,瑶瑶自始至终根本没跟赵长卿要过任何帮助。

    最后赵长卿归结于,瑶瑶与她相交,可能就是想找个能说话的人。

    待瑶瑶重露欢颜已是小半个月后,瑶瑶请赵长卿去吃鹿舌,“将军着人送来给我吃,我不大吃荤,昨儿倒是尝了一口,有些味道。今天一早我就吩咐厨下预备着,请姐姐吃。”

    赵长卿笑,“鹿舌是好东西,你该多吃一些。”

    瑶瑶笑,“用白灵菇来炒,我吃里面的菇。还有鹿筋,我也叫厨下炖上了。姐姐,咱们晚上喝两盅。”

    赵长卿问,“将军今天不来吗?”

    瑶瑶叹口气,“这些天他总来陪我,叫家里怎么想呢。我昨晚劝他今天回家去,也不要怪大奶奶。换了别的主母,随我在外头是生是死,大奶奶想着接我进府,是大奶奶慈悲。就是言语上有些不提防,也与大奶奶无干的。是我没福,过不了宅门里的日子。只要他偶尔能想起我,记得过来看看我,我就知足了。”

    听了这一套知情知理的话,赵长卿一时无语。

    丫环捧来茶,瑶瑶递了一盏给赵长卿,苦笑,“嘴上虽这样说,其实心里恨不能他天天来看我,天天来陪我,眼里心里只有我一个才好。只是,我到底没个名份,他家里大奶奶名媒正娶,真因我阖府不宁,我就更坐实狐狸精的名儿了。再者,他是做大事的人,我这里简简单单没什么烦心的事。若家里不安宁,也叫他分心。他待我好,我也不能太自私的总为自己考虑哪。”

    赵长卿呷口茶道,“你事事明白,我也就不用担心了。”

    瑶瑶笑,“姐姐放心吧,这些年,我都是一个人过来的。我跟姐姐说自己的身世,不是想姐姐担心我,我是担心姐姐嫌我这里不体面,不愿意与我来往,那我可就真的连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不会的。”赵长卿道,“你什么时候闷了,只管叫人去找我,我没别的大本事,陪你说说话还是成的。”

    瑶瑶又给赵长卿看她给陈少将军做的香袋,请教赵长卿在里面放什么药材好。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傍晚,赵长卿用过饭告辞。

    临走前,瑶瑶还送了赵长卿几匹大红的料子,上面织金耀彩,华丽极了。赵长卿笑,“这样好的料子,我也没处去穿,你自己留着吧。”

    瑶瑶抚摸着这华丽无匹的料子,笑容如同薄雾绕春山,“少将军给我的,原也舍不得送人。其实,我在外头,穿大红也没人管我,只是,到底不合适。我留了两匹做个念想,这是给姐姐的,姐姐莫与我客气。”

    赵长卿便不再推辞,命永福接了,轻声同瑶瑶说了几句话,方走了。

    赵长卿到家时,凌氏正在与赵蓉看珍宝斋新送来的宝石簪,凌氏笑道,“回来的正好,过来瞧瞧,已经打好了,给你妹妹及笄礼用,你看可好?”

    赵长卿就着凌氏的手瞧了一回,笑,“不愧是珍宝斋的手艺,名不虚传。好簪子,正可及茾礼上用。”赵蓉是大年初二的生辰,自不好在年初二办及茾礼的,故此另去庙里投了好日子,定在三月初六办及笄礼。凌氏专门带赵蓉去珍宝斋定的宝石簪子,及笄礼上用也体面。

    其实,凌氏有个小心眼儿,朱老太太给过赵长卿一匣子成色极好的宝石,这年头,金银再贵重也是有限的,宝石贵重之处远胜金银。凌氏便想用赵长卿的宝石给赵蓉打簪子,奈何她在赵长卿面前明示暗示好几遭,赵长卿只管装傻不接这话茬,凌氏只好做罢。没少私下同丈夫说长女小气,“越发不比小时候大方了,一门心思的自己攒东西。”

    赵勇道,“会过日子还不好?长卿在外头有生意,手下雇着那些人,与别人搭伙,花销也大,她可有跟你要过银子?多拿些银子给阿蓉去铺子里打支好的就是,孩子一辈子就这一回及笄礼。”

    凌氏便不再说什么,足花了五百两银子给赵蓉打了这支宝石簪。

    见赵长卿说好,凌氏笑,“你及笄那会儿有太爷赏你的簪子,那才是万金难求的好宝贝。阿蓉没你的运道,也给她打根好的使。”

    赵长卿笑,“应该的,阿蓉也是大姑娘了。她平常也没什么好首饰,眼瞅着要说亲的人,很该打扮起来了。及笄礼的衣裳做好了吗?”

    “还没,过两天千针坊就送来了。就这一件衣裳的绣工,简直了不得,要几十两银子,我看也不一定比你的活计好。”赵长卿当年及笄礼的衣裳就是自己做的。

    赵长卿笑,“可惜我现在没空在家,不然也省得拿出去做了。”

    赵蓉笑,“就是姐姐在家,我这点针线,也不好麻烦姐姐的。偏我不比姐姐灵巧,不然也自己做了。”

    “你有你的好处。”赵长卿应付了几句,便回屋换衣裳去了。

    赵蓉的及笄礼还没到,凌四姐的婆家就出了事。

    凌大太太叹道,“也是倒霉,她婆家舅舅好好的做着知府衙门的司吏,官儿品阶不高,却是肥差。四姐儿婆家跟着沾光,在知府衙门承包了食堂,日子过得富足。偏生她婆家舅舅倒霉,路上遇着军需官大人的排场,一不小心惊了马,当时就摔得不醒人事,找了多少大夫也没看好,前儿故去了。这衙门里,人一走茶就凉。食堂也不叫她婆家承包了,才叫人撵了回来。”

    凌氏安慰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是她婆家在外头还有两个铺子么,好生经营,也能过日子。”

    凌大太太叹口气,“也只得这样想了。”喝了口茶,凌大太太又道,“人家儿过日子,没有那一帆风顺的。四姐儿婆家的事,我也不大担心。就是二姐儿,实在叫人着急。前儿有人给二姐儿说媒,是个商户,男人也不算大,今年三十二,家里有三个铺子,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山楂巷里有四进的大宅子。我看着挺好,你大哥也没说什么,结

    分卷阅读377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