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19

    苏先生笑,“是西北籍的大员,譬如,致仕的王尚书,还有致仕的朱家大老爷,官场上讲究同乡、同科、同年、同窗,朝中的党派多是这样来的。当然,似陈将军、徐知府,这当在本地当官的,也得给他们些干股。不过,他们纵使要沾些油水,或是插手军中供需的事,也得与西北的官员有个默契,彼此留三分余地。”

    赵长卿道,“我就不明白,冯简怎么短短六年就能做得这样大?”

    苏先生心下一叹,“他是遇上了好时机,不然凭他天大的钻营本领,想在军粮上分一杯羹也不容易。”

    好时机?

    赵长卿有些不明白,苏先生温声道,“七年前,朝中兵部尚书越家被抄没,连带着楚家因事获罪,边城的知府都换了人,其他的你我虽不知道,可整个西北官场震动是难免的。有名有姓的查了这许多,那些没名姓的,更不知牵连多少。这就是危机,危难,也是机遇。”

    赵长卿沉默半晌,“朝中事太远,何况消息不通,等咱们知道信儿,黄花菜都凉了,不好自朝中事入手。”

    “你想自药材入手。”

    “虽是这样想的,梨子也去找许大老爷商量。据我所知,许大老爷虽能往军中供应药材,量也不是很大。前年许涣得罪了林姐姐,林姐姐很是恼怒,去将军府走动,许家药草的供应量被削减了一部分,在诸多药商中只能算中等的。”赵长卿道,“若我是冯简,军粮生意要打点、要还利钱,哪怕不赚钱,只要不亏钱,都是愿意做的。如今他这高利的名声已出去了,听说多的是人上赶着借给他钱。他只要现银在手,哪怕得不到军中药材生意的许可,但若是大把银子把持了药草做庄家,岂不仍是要看他的脸色?”

    苏先生想了想,道,“长卿,有没有想过与银号联手?”

    银号?

    赵长卿做生意,对银号并不陌生。寻常在银号存钱,每年都要有保管费,银号开出银票,带在身上很是方便。银号在府城或是极繁华的地方才有,若是寻常人做远道生意,有大宗银钱来往,经银号非常便宜,只是收费贵了些。

    赵长卿道,“我有些钱存在银号,每年付的保管费也有十几两。他们那里的管事劝我,可以把钱借给他们做生意,这样不需保管费,每年还能多少得一些利钱,只是没多少。我只拿出一半借他们做生意,两相抵消,正好不必保管费了。”

    苏先生温声道,“银号没你想的这样简单,你想一想,许多有钱人,都会在他们那里存钱。或者大宗的贸易银钱兑换,人们也喜欢在银号,虽要给他们一点钱,关键是省事。寻常百姓家无余粮,自然用不到银号。凡是用银号的,皆是有钱人。你有没有想过,这将是何等巨大的一笔银钱。”

    赵长卿原本没想过这件事,苏先生一提,赵长卿也惊了一惊,咋舌,“难以想像。”

    苏先生轻笑,“别觉着银子多就难以想像,最难以想像是,朝廷也坐视有银号的存在。据说在先帝年间,国库艰难的时候,都向银号借过银子,你信不信?”

    赵长卿不解,问,“银号有钱这不稀奇,先生怎么说朝廷坐视有银号存在?”

    苏先生不说银号,反说起冯简来,道,“冯简哪怕一时得意,终不是什么大人物。别的不说,他往各家以高利借贷,这已是险而又险的手段了。一个人借钱,起初肯定是往相近的亲戚朋友的借。可是,冯简做生意要本钱,必是越借越大,借的范围便广了,往各官员、乡坤、大户那里借,因有高利,人们自然乐得相借。冯简高利借贷,无非有三个结果,一是生意失败,不必说,他还不了钱,这些人就得要了他的命。二则,他生意做大,可是,这军粮生意虽大,首先,他的本钱多是借来的,除了利钱、打点的银子,他要干多久才能攒够本钱。只要他攒不够本钱,这些事终究是为别人做嫁。冯简是个有野心的人,粮草生意尚不满足,又想插手药草生意。他很可能还做一件事,边城里官员、大户、乡绅都是有数的,这些人借完了,他就该往寻常之家高利借钱了。一旦他往寻常人家借钱,他就危险了。如果一个人借了整个边城的钱,做着边城最大的生意,他就是挟持了边城,不说别的,御史一本奏章,朝廷必不容他!”

    赵长卿机敏非常,问,“其实冯简哪怕有钱,我也不信他能比银号更有钱。照先生的意思,银号必是有大靠山的。”

    苏先生笑而不语,赵长卿思量片刻,低声道,“莫不是也不是西北派的官员做其后盾。”

    苏先生笑,“只怕不只是西北派有官员。银号能这样长长久久的开着,朝廷亦不取缔,自有他的道理。要我说,银号比冯简那种到处高利借银子可安稳的多。”

    赵长卿问,“我们能想到银号,冯简也不是傻瓜,如何想不到?”

    苏先生抚弄着手中蓝皮线装书本,温声道,“冯简出身寻常,当初拿什么去跟银号借钱?待他做大,那些高利借的银子,已经借了,不是他想还就能还的。冯简是个聪明人,只是太年轻,做小的时候,他能做主。待做大了,他恐怕自己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这世上,有几人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冯简不可怕,苏先生甚至觉着,等二十年,冯简在或不在都得两说。可是,冯简又太危险,不可不防,亦不能不防。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89章

    有了夏老爷同苏先生的建议,赵长卿并没有急着入伙药商的事,倒是许大老爷有些迫不及待的下帖子请夏文赵长卿夫妇品茶,连带着梨子一并请了。

    说来赵长卿成亲时,许大老爷还送了厚礼,不仅是因为赵长卿在他药行进药,两家有生意往来。还因大家同是土生土长边城人,赵家是小官宦之家,两家算是拐着弯儿的亲戚,许大老爷是生意人,长袖善舞,自然有交好之意。再者,赵长卿自己颇有产业,甭管外头人怎么说赵长卿,许大老爷能混到今日,绝不是人云亦云的眼光,他觉着赵长卿挺能干。这年头,什么都不如银子有用。赵长卿手里有银子,就有底气。

    只是,许大老爷再料不到赵长卿这般神通广大,能与少将军攀上交情。

    边城与西蛮关系紧张,许大老爷为了能在药草上发一笔,连家里的户籍都入了商籍。结果,许涣得罪了林老板,连带着药行生意都受到牵连。许大老爷也没少被合伙人抱怨

    分卷阅读419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