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43

    子表示深为敬仰的话,跟夏文打听起王老夫子的趣闻来。

    夏老太太十分想装一下病给赵长卿添添堵,奈何不敢,她已经知道赵长卿精通医术的事了。刚丢了次大脸,若再装病被拆穿,她那老脸,也就不是脸了。夏太太十分高兴,还预备了几样土产,笑,“去吧,你们都是有学问的人。阿白还是举人呢。阿武跟着哥哥们听一听,也有好处。媳妇替我看着小玉些,别叫她到处乱跑。多呆几日也无妨的。”她学识不高,也知道王老夫子可是先帝时的状元出身,仕途不咋顺,学识是一等一的,在整个蜀中都十分有名气。当初自己儿子少时,为了去拜会王老夫子,足足等了好几日才排上队,便入了王老夫子的眼,夏太太深觉荣耀。儿子这就要考举人,多与这样的人来往是没差的。就是苏白等人,也都是上进的孩子,又是实打实的亲戚,正该亲近着。她可不是一心只在内宅横行的老太太,肠子肚子的只管在鸡毛蒜皮上打转。

    原本夏太太在西北好几年,一回到边城见着婆婆,其实很有几分激动,毕竟先时一家子共患难过。先时的婆媳矛盾,夏太太原本已经不打算计较了。结果,偏生来了这么一出,夏太太也受够了。她陪着丈夫去吃了三年的沙子,操持家事,何等艰难,自觉有功。就是以前婆婆常垢病她的出身,如今她自问也能挺直腰板了!

    一行人轻车骏马的去青城山访师会友,七月秋风送爽,天气极好,赵长卿也骑马,夏玉不会骑马,便叫二哥带他,夏武勉勉强强没有拒绝。马在乡郊的路上跑的不快不慢,夏文的骑术竟然还不错,一直跟在赵长卿身畔,他望着妻子被秋风拂起的流海,宽阔的额头下,一双眼睛柔亮有神。

    “长卿。”

    “嗯?”

    这才是我想给你的生活。

    我知道你为什么会选择我成就婚姻,你渴望的自由自在,我都会给你,比你想像中更多的自由,和爱。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以前好像写错过,说长卿是六品恭人,如今查了下才知道,四品恭人,六品安人。先前的错以后在校正吧!

    第193章

    赵长卿第一次近赏蜀中山水,王老夫子的书院就在他自己家,坐落在青城山脚的一处极精致的园林。青城山上盛景颇多,传说中的神仙修行之处,亦为权贵所喜,多有人家在山上修建消暑别院之类。故此,辟出宽阔的山路,竟可供马车行驶。

    赵长宁问夏武,“阿武,你们蜀中的山路都这样好走啊。”

    夏武笑,“这是山脚的路,你看这边上的别院都是官员修的,夏天凉快,用来消暑。真正的道观都在上头,往上爬的话可都是山路了,也没这许多别院,那上头才是山呢。三清宫、财神观、青云观、紫霞宫,还有别的小道观,多了去,起码有几十处,都在山上面,若是赏玩青城山的风景,一个月都不够。”

    赵长宁问,“这么多观啊宫的,哪个最有名?我听说青城山有许多习武的道观。”

    夏武笑,“那就太多了,最有名的自然是神仙宫和三清宫。若说武功最出名的,青云观、青城观、青山观、青羊观、青峰观、青明观,这六大观是最出众的。”

    赵长宁道,“看来,这挂青字头的都是习武的道观。”

    夏武笑,“也不一样,不过最有名的教授武功的道观,就是这几个了。”

    赵长宁道,“阿白,咱们去见过王老夫子后,顺道多往青云山逛一逛。”

    苏白笑,“固所愿也。”

    王老夫子的住所坐落在一处山美水美之地,先看到一弯曲水,曲水畔是上千株茂竹的竹林,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直通王老夫子的府邸——王府。这俩字摆在一起真的有太多误会,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是王爷的府邸呢。许多长衫学子就在竹林中或念书或谈诗,或徜徉或构思,反正就是一股逼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以至于赵五叔几个很有些不适应,心说,俄的乖乖,俺们边城也不是没有书院,只是也不似到这儿来这般浑身叫人各种别扭。赵五叔已经心下决定,以后若再去什么秀才住的地方,咱也弄两件长衫穿一穿才好。

    赵长卿问丈夫,“这都是先生的学生吗?”

    夏文摇摇头,“都是等着见先生求一指点的学子。”

    赵长卿平生第一遭见到这种事,好奇的问,“我看林子里人不少,这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先生?再者,这许多人,谁先谁后呢?”

    夏文道,“有号牌。”

    赵长卿问,“当时你初次拜访王老先生排了几天?”

    夏文道,“五天。”说着着平安上前叫门递帖子,赵长卿觉着既然有号牌,每天见几个,大约什么时候轮得到,给书生们个准信儿。夏文却说,“发了号牌大家也不能走,天天来,心诚。”

    赵长卿顿时无语。

    苏白简单的整理下仪容,心下深觉庆幸,不然他要见王老夫子,估计也要等上五天的,随夏文风度翩翩的进了府。甫一进门,没多久就远远的听到一丝无比动听的琴声。随着小厮穿曲廊、过月门、度花圃、越竹桥,琴声越发清晰美妙,一行人七转八折的到了一处敞亭。赵长卿原以为王老夫子应该是胡子一大把满脸皱纹,然后每根皱眉里深藏着世间的奥秘,不想就是个衣着简单的青衫男子,王老夫子并不算老,当然,绝对也不年轻。面容清正,鬓间几缕银丝,身量不高不矮,腰板笔直,略带一丝瘦削,眼神清宁平和。

    王老夫子身边坐着个长裙高髻、身披锦帛的秀丽妇人,另外还有一人在弹琴,一人站在亭畔,那站在亭畔之人见到夏文时微微一笑。

    当他们到敞亭时,琴声依旧未停,如流水淙淙,秋高气爽,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琴声多悲凉,赵长卿第一次听这样旷达绝伦之声,遂不着痕迹的瞧了弹琴的男子一眼。

    王老夫子笑,“世间再没有久别重逢更令人欣喜的了。”

    那秀丽女人望着夏文、赵长卿笑,“人间四喜,阿文已得一喜,可喜可贺。”

    夏文忙给赵长卿介绍,夫妻两个给王老夫子和夫人穆氏见礼,再奉上自家备的礼物。穆氏亦已备好见面礼,赵长卿道谢接了。接着夏文又介绍了赵长宁、苏白和夏武夏玉,那位在听琴的男子亦是夏文的朋友,姓冯,单名一个殷字。

    王老夫子对夏文道,“因你师娘也在,便请你们直接过来了。”

    分卷阅读443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