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51

    “少时略学过一二。”

    蜀王令穆十五取来一管玉笛,递给赵长卿道,“吹一曲给我听吧。”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欢喜记的朋友们先睡吧,接下来更巧言令色~

    第195章

    赵长卿并不喜欢这首曲子,她总觉着有些悲伤。

    每次听到这首曲子,她总会想起楚渝在杏林第一次吹起便离开了,赵长卿也携夏玉回付家。

    赵长卿只与夏玉说是家中长辈的朋友,夏玉年纪小,很好糊弄,并没有追问。赵长卿将玉玦握在掌中赏玩,她并不知道蜀王竟认得这件东西,当时她初见太爷,朱太爷觉着她挺合眼缘,随手将这玉玦赏了她。后来,朱太爷给她的东西里,她整理的时候见到了一幅蜀王题的字,才知朱太爷同蜀王是认识的。赵长卿却是没料到会在神仙府遇到蜀王。

    赵长卿遇到了蜀王,却说不上奇遇,蜀王只是打听了朱太爷的事,余者一概没有多问,对于朱太爷的曾外孙女赵长卿更没有多问一句。仿佛,就是匆匆而过,或者是这玉玦有灵,让她带给蜀王有关朱太爷最后的消息。

    赵长卿很快将此事抛诸脑后,专心的准备起夏文秋举用的东西。自衣裳到吃食,都有专门的规定,考试最防作弊,如衣裳,都要单层的。如吃食,糕点类要切成寸见方的小块。哪怕馒头也要切开,包子更不成,总之各种严格。

    别看夏文念书访友的忙碌,赵长卿这陪考的也不轻松。

    八月丹桂飘香的时候,院里这棵桂树很有些年头了,开出的桂花是极灿烂的金黄色,香气浓郁,整个院子都芳香的很。夏文昨夜一夜未眠,一大早吃过饭,冯殷就来找他,两人在书房既未做诗也未行文,皆神思不嘱的等着榜单呢。两人的小厮早饭都没吃便去贡院外等着了。

    一时,永福捧进一瓶新鲜桂花,赵长卿喜欢用鲜花薰屋子,如今八月,夏文书房里插瓶的换了桂花。

    冯殷素日最淡定的人,见了这花极是欢喜,笑,“这花好。”

    永福笑,“我家奶奶已吩咐人往冯大爷的院里送了一瓶。”

    冯殷笑,“多谢弟妹了。”他与夏文素有交情,只是家中境况远不比夏家,此次能一道住在付家,本身便是极大的帮助。就是考前,赵长卿预备秋闱时的东西,也多给冯殷预备了一份。冯殷时常说夏文娶得贤妻。当然,他家中妻子也很贤良,这些年他要科举,都是妻子辛苦操持家事,侍奉父母。如若能桂榜得中,也能对得起妻子这些年的辛劳了。

    时间其实并没有多久,只是对于夏、冯二人而言,真的是太久了。当骄阳自东方冉冉升起,金光万道散落人世间,两个小厮一脸激动的跑回家来,其实不必问,只看这幅形容便知都是好消息。夏文桂榜十一名,冯殷桂榜三十三名,都是极好的名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欢喜时。

    且不说冯殷欢喜的清泪长流,便是夏文也眼圈儿泛红……后面的事不必说,俱是喜事,来报喜的官差还一人一个给系了大红花,赵长卿打赏了官差,又听了一套恭喜奉承话,便是付家上下也很为两位爷高兴。付老太太还张罗着摆两席酒,一并热闹热闹。小夏姑妈笑问赵长卿,“可打发人回乡报喜了?”

    赵长卿笑,“已经叫平安快马回去了。家中公婆知道,还不知要如何欢喜。”

    小夏姑妈挽着赵长卿的手笑叹,“不枉你这一年多悉心照顾文哥儿,他总算没辜负你。”

    赵长卿笑,“小姑丈这样的提携指点相公文章,相公自己也肯用功。”

    付老太太打趣一句,“我看,还有你旺夫的缘故。”

    赵长卿笑,“承老太太喜言,那我就盼着一路旺到底了。”

    一时间,屋内俱是笑语欢声。

    夏文又在付家住了两日,基本上日日出去吃酒应酬,得意之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慷慨激昂,拉不完的关系交情。待重要的几场酒吃过,夏文便同小姑妈、小姑丈告辞,得带着老婆、妹妹回家,家里定也惦记着呢。付老太太、小夏姑妈都未苦留,均笑,“回家好生乐呵几日。”

    夏文笑,“在家也呆不了几天,已经与几个朋友约好,一道去帝都。明年是大比之年,转眼既到的。”

    小夏姑妈点头笑道,“文哥儿运道起来了,只管去,你姑丈说你文章火侯已到,问题不大。”

    说了一时话,夏文就带着妻子、妹妹正式拜别,小夏姑妈小付姑丈带着三个儿子一直送他们到门口,小夏姑妈很有些不舍,道,“一道住着不觉什么,你们这一走,我心里便空荡荡的。”

    夏文宽慰小姑妈道,“姑妈放心,待去帝都前,我再过来。就是到了帝都,如今信件来往方便,您莫记挂我,我会好好的。”

    “好,好。”

    诸人又说了一席话,小付姑丈道,“去吧,青城县离成都府虽不过大半日马程,也别耽搁太久。什么时候闲了,我送你们姑妈回去瞧瞧也便宜。你们这就启程吧,早些到家,我们也放心。”

    赵长卿听到城中此起彼伏的笛声,皆是一曲,似是为了应喝城中喜悦,冯殷在后面的车内也吹起了笛子,依旧是。青云直上,大约是世间男子共同的志向吧。

    忽又一阵呛人的香火味儿传来,夏文掀帘子瞧一眼便放下了,笑道,“如今这在神仙府还愿的人,烧香烧的跟着了火似的。”今日他懒上一懒,不骑马了,与赵长卿同乘一车。只要彼此在一处,哪怕不说话,夏文都觉着心中满满的欢喜。

    赵长卿笑,“神仙府的香火还是极灵的。”

    夏文笑,“说起来,还有个玉笛的典故,你知道不?”

    赵长卿如何不知,道,“史书上说过,唐神仙首作时,因曲调高昂,一支竹笛吹裂,因此先时只得半曲。凤武皇帝闻知此事,赐了一管玉笛给唐神仙,唐神仙就此完成整曲祝青云。是不是这个典?”

    夏文笑,“那管被凤武皇帝赐给唐神仙的笛子,也有个极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这个,赵长卿却是不知了。

    “那管笛子,就叫青云。”夏文想到一则趣事,笑,“以往有个同窗,家资豪富,得到一管玉笛,上面还有凤武皇帝的落款,便以为是青云,牛吹到了天上,后来拿到学里给山长品鉴。山长就说了一句,‘那笛子名叫青云,却是紫

    分卷阅读451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