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69

    ,如今不大上朝,闲来在家弄了一班子小戏,天天养鸟听戏,神仙日子。

    见郑大人提着点心来了,宋侯爷笑道,“唉哟,宋某有生之年竟能收到郑御史的礼,真是我此生最大的惊喜了。”

    这人生得一幅好相貌,年轻时被称玉人,虽然这外号比较恶心,但不可否认,已过不惑之年的宋侯爷依旧肤白貌美,即使说着这样讨人嫌的话也并不讨人嫌。郑大人送上点心,道,“你收了我的礼,可得给我想个法子。”

    宋侯爷一哂,“那你干脆拿回去得了,我八辈子没吃过点心。”

    郑大人非但没把点心拿回去,他干脆在宋侯爷身边坐下来了,端起茶盏喝一口,不管宋侯爷爱不爱听的便说起被扣在监察司的两百多名举人的事,最后难得拍了宋侯爷一记马屁,道,“你素来足智多谋,帮着想一想,眼瞅着过了年就是春闱,若是这两百多人不能出来,误了今科,又是三年哪。”郑大人感叹道,“你我皆是科举出来的,多少年苦读,自知其中不易。他们不过是嘴上没个把门儿的,若因此误了前程,未免可惜。”

    宋侯爷半晌没说话,俊美的脸上有一种凝重,他良久方道,“你我皆是先帝时的进士,后来入朝为官,自陛下登基便跟在陛□边。伯岩,陛下不算不宽宏的君主了。先帝时,国家什么光景,如今又是什么景象,陛下也不是无为的君主。我一直认为,身为帝王,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好皇帝。至于现在朝中纠纷,伯岩,你知道陛下为何要设监察司么?”

    郑大人是个耿直的脾气,直接道,“陛下此举,未免令百官寒心。”

    宋侯爷微微一笑,望向红漆花几上一盆盛放的水仙,“陛下登基以来,从来御下以宽,如今百官觉着寒心,当初东宫之变、后来陛下病重,朝中百官所行所为难道不令陛下寒心?”东宫之变还能说得上逆臣狼子野心,可前年昭文帝突然暴病,朝中宫中丑事迭出,无数人上蹿下跳,恨不能立刻代君掌权,这些事,宋侯爷与郑大人都是亲身经历的。

    宋侯爷提及前事,郑大人一时沉默。

    “不过一个监察司,何需大惊小怪?难道有个监察衙门,百官便心不安了吗?只要无亏心之事,没什么不安的。”宋侯爷道,“当年凤武皇帝治下,照样有慎行司,难道凤武皇帝便不是明君了?”宋侯爷以前常伴君侧,对昭文帝的心思还是能猜度一二的。陛下年纪大了,太子还小,陛下是不得不防哪。就是依宋侯爷的私心论,当今皇后是他亲闺女,当今皇太子是他亲外孙,他当然是一心偏自己闺女和外孙的。

    “伯岩,你我皆知联名上书之事由何而来。监察司不过是要立威,他抓些举人,总比跟百官直接冲突来得好。何况,那些举人诽谤监察司,事实俱在。”宋侯爷道,“你别担心,林随总不会要他们的命,误上一科买个教训也好。”也就郑伯岩这急公好义的脾气,这会儿就着急,要宋侯爷说,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那两百多举人值什么?监察司若就这点眼界,林随此人也有限了。

    郑大人道,“如果监察司要立威,我宁愿他直接与百官冲突,也不愿他拿些无辜的举人开刀。”

    宋侯爷笑的无奈,道,“郑伯岩,难道你真觉着那些举人无辜?”

    郑大人道,“哪怕哗众取宠,也只是些举人罢了,何苦与他们真个计较。”

    宋侯爷一笑,不再谈此事,道,“难得你贵足踏贱地,我请你吃酒。”

    郑大人不领情,“白送你点心,也没给我出个主意,没心思吃酒。”

    宋侯爷笑,“真不吃?有二十多年的状元红要不要喝?”

    人皆有癖好,郑大人也不例外。此人除了急公好义,最好美酒。不过,若别人相请,郑大人纵使想喝也不一定给他面子,可老友承恩侯这般,郑大人眯了眼睛问,“你哪里来的这般好酒?莫不是收受的贿赂!”

    宋侯爷笑骂,“滚吧你,想喝也不给你喝了。”

    郑大人听说有此好酒,便是撵他,他也不打算走了。宋侯爷是真的有好酒,吩咐厨下治几个小菜,两人灯下小酌。郑大人一尝便尝出了年头,滋溜一声将酒嗫进嘴里,又捡了一筷子茴香豆咂摸着吃了,种种酸气能把宋侯爷满嘴的编贝皓齿酸掉一半,宋侯爷忍无可忍,道,“我真是求你了,能不能别这样穷酸的吃东西?”

    郑大人无所谓,“惯了。”

    宋侯爷牙疼。

    郑大人道,“你干脆送我两坛。”

    宋侯爷颇有些睚眦必报的脾气,掖揄道,“那不得让你担个收受贿赂的名儿,您郑大人一世清名毁在我两坛子酒上,叫我于心何忍。”

    郑大人又给自己斟了一盏,道,“你宋侯爷送的酒,我还是能喝的。”他性子耿直,却不是没有朋友。

    宋侯爷微微一笑,烛光下,鬓边银丝一闪。郑大人知道老友的心事,道,“嘉让嘉诺还没信儿呢。”一家有一家的愁事,宋侯爷虽出身平平,奈何才华横溢、天资过人,十八岁来帝都给武安侯招为爱婿,春闱时金科状元,天街夸官,人人称羡。就是这几十年做官也做得顺风顺水,深得帝心。如今长女做了皇后,宋家封侯,一门显贵。可就算宋侯爷这样在外人看来顺风顺水的人生也有无比糟心的事,无他,长子次子相继离家远走,至今音信全无。前几年,继室给宋侯爷生了幼子,如今看着,宋侯爷不至于绝后。只是,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再多,谁也替不了谁?

    宋侯爷这般精明强干之人,素来注重自己仪容,若不因担忧远走的儿子们,怎能在这个年纪便鬓生白发?

    宋侯爷道,“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早看开了。”

    郑大人道,“要不,跟皇后娘娘说一声,看能不能叫各地官府留意?”素来公正刚直的郑大人能说出这番话,可见的确与宋侯爷交情不浅。

    宋侯爷一哂,“还不够丢人呢,到时弄得举国上下都知道我丢了儿子,祖宗八辈的脸都没了。”

    郑大人也有心事,道,“明年我那丫头就来帝都了。”

    “那还不好。”宋侯爷道,“到了咱们这个年纪,什么都是虚的,有儿女承欢膝下才是最大的福气。”宋侯爷自诩一世英明,富贵荣华,样样靠自己双手赚得。结果,三子二女,如今两子远走,沓无音信,一女难产而亡,一女正位中宫,贵则贵矣,只是自此天伦永隔,君臣之义更大于父子

    分卷阅读469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