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88

    意做媒人,苏白出色是一方面,也有苏先生待戚氏的情分。当初在边城,苏先生给福姐儿做先生时,宋嘉让每出去打仗,宋嘉诺也要去军中任职,戚氏接连生下两子,做月子都是苏先生照看。

    苏先生笑,“夫人过誉了,要说照顾,我一个无根漂泊之人,是多得了福姐儿她娘照顾。”

    “要我说,这能在边城相逢就是难得的缘分,也不用谢来谢去的,没的生分。”峰三太太虽没嫁入公府,也自有见识,见苏先生梳了只圆髻,唯插戴了一支上等精雕的羊脂玉雀头簪,耳上的玉环亦是羊脂白玉所制,腕上一对羊脂玉镯,素雅且大方,并不似那等暴发之人。峰三太太心下便对苏先生有几分另眼相待,笑,“我今天是专门来开眼界的。早听福姐儿她娘说过赵安人的本领,想着苏先生能教出赵安人这样的学生,定是有能为之人。”

    苏先生笑,“我可不通武功,长卿自己天分过人。”

    赵长卿笑,“我能有今日,都是先生教导的缘故。”师徒两个先小小的互相吹捧了一回。

    戚大奶奶笑,“我听说这次春闱,赵安人娘家兄弟也中了进士,赵公子不过十八岁,在诸进士中年纪最轻,当真是年少有为。”

    赵长卿笑,“阿宁自小是同阿白一道念书的,只是不比阿白天资出众,文采天成,他今科运道旺中了进士,陛下恩典,已去西北军中任职了。”

    戚大奶奶笑,“若是赵公子留在帝都,又得做了咱们帝都人的女婿。”这话倒也不全是玩话,帝都这些人精,早将这些新科进士的底细打听的一清二楚。如赵长宁,论才学自比不得苏白,可赵长宁也是热门人选,无他,他爹救过皇后的性命,他姐又有战功在身,就是夏文,戚家人心里门儿清,这是治愈了宋嘉让的人。所以,戚家对赵家一样有好感。

    赵长卿笑,“阿宁此次虽榜上有名,名次平平,哪里敢肖想帝都淑女。”

    “你就是太谦了。”戚大奶奶笑,“这若搁在前朝,每次春闱榜单一出,多少人等在贡院门口榜下捉女婿的。”

    大家说了一回春闱的新进士,峰三太太笑,“我听说苏先生是端州人。”

    苏先生道,“端州苏家与徽州苏家原是一支,我出身徽州苏家,后来辗转到了端州,又去了西北边城。”

    这些帝都豪门,对当今有名望的家族自然是知道的。峰三太太心下一动,问,“可是徽州苏文肃公一支?”

    苏先生温声道,“虽是同族,不敢类比。”

    峰三太太笑,“怪道先生形容举止如同闲云野鹤一般,苏文肃公的学识,今人亦极为敬仰,外子说到学问大家,除去如今居蜀中的王老先生,便是先帝时的苏文肃公了。”

    苏先生道,“看王老先生近来文集,越发老辣,每读王老先生的文章,方知什么是振聋发聩。”

    峰三太太笑,“只听先生说话,便知先生是有学识之人,也难怪苏探花这样好的文采了。”

    苏先生道,“阿白不过是念了几本科举的书,文采亦不过小道,离学问二字还远的很。去年长卿随夫家回蜀中,我让他跟着一道去长些见识,有幸能向王老先生请教,他才明白学问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先时还有些许顾虑,如今峰三太太已极是愿意,言语中多了几分热络,道,“先生要求太高了。探花都没学问,这叫天下读书人怎么活。”

    苏先生一笑,“满招损,谦受益。我是怕人捧他太高,倒叫他失了沉稳。”

    峰三太太笑,“先生多虑了,我听说苏探花再稳重不过的人。”

    在屋里坐了片刻,今日天气正好,苏大奶奶便提出去园中逛逛,赏一赏夏初景致,大家便一道去了。戚公府的园子里胜景极多,最有名便是太|祖皇帝御笔题名的碧水亭,一听这名儿也知道太|祖皇帝当真不是什么有文采的人,不过,这是太|祖皇帝御笔,文采在荣耀面前也得让步。

    几个女孩子正在亭中说笑玩耍,这便是今日来戚公府的目的所在了。

    因是头一遭见,苏先生赵长卿都准备了见面礼,女孩子一人一份,都是备好了的。戚夫人连说,“真是太客气了。”

    那位戚姑娘今年十五岁,生得颇为清秀,脸上还有些婴儿肥,常带着笑,眉眼弯弯的模样。戚姑娘自幼念书不是吹嘘,她家是戚公府旁支,父兄皆是念书的人,到戚姑娘这里,亦是自幼识字的。因家中就这一个女孩儿,父兄宠爱,戚姑娘小时候启蒙都是其父一手包办。她是真的念过书,并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孩儿,念个女四书便自觉有了学问。

    这次见面,赵长卿觉着,还是相当成功的。

    主要表现在,峰三太太与苏先生两人说话愈发投机了。

    中午戚夫人留饭,赵长卿细留意,戚大奶奶并不需站一畔服侍,布了一筷子菜后,戚夫人便道,“坐下吧。”

    戚夫人笑,“我这人性子最懒,自有了这大媳妇,家里的事只管叫她去忙。她最是个知礼的,我常说,你平日里就忙,这些捧箸布菜的事,也不必她去做,有丫环婆子尽够了。先生和赵安人头一遭来我这里,别见笑,我是这样惯了的。”

    戚大奶奶笑,“都是婆婆疼我。”女人这一辈子,能遇着个明理宽厚的婆婆,的确是幸事。

    “早听说夫人最疼媳妇,如夫人、大奶奶这般,不似婆媳,倒似母女,着实令人羡慕。”苏先生一笑道,“去岁长卿刚来帝都时出去走动,到一户人家,把她吓了一跳,回来与我说,那户人家老太太好生排场,用饭时媳妇皆随立在畔服侍,长卿一顿饭也没吃得太好。”

    赵长卿笑,“我就说,我自幼在边城长大,别人说起边城来,只当是穷困荒凉之地。其实,我们边城也出过高官大员,前致仕的兵部王老尚书,就是我们边城人。王老尚书致仕后回了边城,我以往去王老尚书府上,陪王老夫人用饭,也没见那样的排场。我还以为帝都人都是这般大的规矩呢,还是先生与我分说后,我方明白了。”

    诸人皆笑了,戚夫人笑,“那样严苛的人家也有,只是我不敢苟同。”拿媳妇当下人用,那还要下人做甚?即便婆婆要立威,也不在这上头。

    师徒二人过晌告辞,戚夫人笑,“有空只管过来坐坐,我在家无事,就盼着有人来说说话呢。”

    戚大奶奶亲自送了苏先生、赵长卿出门,二人再三

    分卷阅读488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