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19

    ”

    五公主道,“阿方力气可大了,她能把我抱起来。阿戚力气也不如阿方大。”

    赵长卿道,“这就是了,论力气,方姑娘最大,可是方姑娘不及殿下手巧。戚姑娘力气输方姑娘,捏泥人又比方姑娘学的快。可见人人皆有优点,人人也有不足。”

    五公主想了想,她说,“可是,我捏泥人不如阿戚,论力气不如阿方。”

    赵长卿笑,“殿下肯定有一样比她们都厉害的事。”

    五公主想了又想,苦恼道,“安人,好像没有诶。”

    赵长卿笑,“这事不急,殿下慢慢想,肯定能想到的。”

    赵长卿同苏先生道,“五公主可爱至极。”那样圆润可爱的孩子,哪怕不是有着公主殿下的身份,赵长卿都会喜欢。

    赵长卿叹,“真不知我何时才有身孕。”

    苏先生问,“夏家没催你?”凭夏老太太的人品,简直不可能就此事闭嘴哪。

    赵长卿悄悄同苏先生说明缘故,苏先生笑,“亏得阿文脾气好,由得你这样说。”

    赵长卿道,“这跟脾气好坏没关系,咱们都是通医理的,难道没身孕便怪女人?先生都给我把过脉,我身体没问题的。”

    苏先生道,“兴许缘分未到。”

    赵长卿向往道,“我要有了女儿,也把她养得圆圆润润,半点儿委屈都不叫她受。”

    苏先生一笑,道,“有件事,我想了又想,还是要跟你说一声。”

    “什么事?”先生这般郑重。

    苏先生唇角微抿,道,“前天我去天祈寺,遇到了一位故人。你还记得吗?那位欧阳先生,欧阳青峰。他如今就在帝都。”

    赵长卿神色微变,良久方道,“哦。”

    赵长卿道,“记得欧阳先生有一把不错的琴,还是蜀王府十五公子给他制的,那把琴,是冬至成琴,就叫冬至。现在想想,远不如先生这把重阳好。”

    苏先生道,“那是自然。”

    赵长卿眼底隐有一丝红,声音沉稳,“我不是很想见欧阳先生。”

    “那就不要去见。”苏先生道,“我着人去同他说,不叫他去打扰你。”

    “也好。”赵长卿道,“我来是想跟先生说,下个月十二是我们老太太的寿日,家里不打算大办,就是相熟的亲戚朋友热闹热闹,先生在家也没什么事,别忘了过去。”

    苏先生温声,“好。”

    赵长卿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了。

    赵长卿回家接到了郑妙颖的帖子,请她去西山暖宅子的。郑妙颖在西山买了处小别院,因在山上,夏天住着正好,消暑且清静。这是刚收拾好,叫赵长卿过去暖宅。

    郑大人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性子,三品大员薪俸不低,郑家却家无余财,因为郑大人总会将除了生活之外的银钱捐出去。郑妙嘉郑妙颖这对兄妹却与其父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他们并不奢侈,但也不似其父那般清苦。

    郑妙颖手里有些银钱,更不会委屈自己。

    赵长卿还同郑妙颖一道置了些田产,并不多,也就十来顷的小庄子,自家吃用便宜些。

    赵长卿看过帖子后笑着吩咐红儿,“你去郑家走一趟,与郑姐姐说,我一定去的。”

    红儿领命去了,赵长卿问永福,“家里有什么事吗?”

    永福道,“杨表姑娘差人给太太送了双鞋来,自己并没有来。还有,姑太太去少卿府,早早就回来了,唉声叹气半日,说是少卿府上出事了。”

    赵长卿道,“少卿府能有什么事?”夏姑妈不知怎地,同夏恭人极是投缘,常去少卿府走动。

    永福道,“听说是永安侯府的事,到底怎样,我看姑太太也不知晓。”

    夏恭人的长女嫁的是永安侯,夏恭人颇以此为荣,这些事,赵长卿是知道的。看来,的确是永安侯府的事。赵长卿点点头,并未再问。

    夏姑妈听了新鲜事回来,嘴却是闲不住的,不停的同夏老太太道,“娘,你说能是什么事呢?族嫂的脸,刷就变了色。直跟我说,家里有事不便多陪。我只得出来了。我想着,定是大事。”

    夏老太太道,“打听人家那些做甚。你也别总出去瞎走动,做些正事才好。”

    夏姑妈捏几颗玫瑰味儿的葵花籽嗑巴嗑巴的往外飞吐着瓜子壳,道,“家里能有什么事?不当家不做主的,过一日算一日罢了。”

    夏老太太道,“我听说文哥儿媳妇置了田产哩。”

    一说这个,夏姑妈立刻来了兴致,眯起双目,低声道,“可不是,足有十顷地!我的天哪,帝都这边儿的地价儿,可不是咱们青城的地价儿,这得大几千银子呢。娘,你说,侄媳妇得多有钱哪!”

    夏老太太叹,“他们过得好日子,我也就不必操心了。眼瞅着莲姐儿一日大似一日,文哥儿他们是不用我操心的,我这儿还有些老本儿,莲姐儿的事定了,我给她添上几个,也叫她嫁得体面。”

    夏姑妈心中一喜又一愁,道,“娘只当我不急呢,这也得有合适的人家才成。”

    夏老太太道,“不如叫官媒来,打听打听可有合适人家。”

    夏姑妈不说话了,夏老太太最知长女脾气,道,“还是说,你有别的主意?”

    夏姑妈轻声道,“妹妹家我不敢高攀,我就莲姐儿这一个女儿,下半辈子全得指望她了,若不知根底的人家,嫁过去也不能放心。”

    夏老太太一时没明白长女的意思,劝她道,“咱们在帝都,不比在青城时亲戚朋友多,不容易找知根底的人家哪。若是媒人说了哪家,叫文哥儿他爹去细细的打听清楚,也是一样的。”

    当着老娘的面儿,也不必遮着掩着,夏姑妈索性直言,道,“眼前倒有一桩亲事,就不知大嫂愿不愿意了。”

    夏老太太眉心一动,“你是说武哥儿?”

    夏姑妈道,“他们表姐表弟的,一道长大,武哥儿就比莲姐儿小一步。莲姐儿嫁了别人,我这做亲娘的也不能住到亲家去。跟大哥大嫂过惯了日子,还是自家人相处着舒坦,我也不必担心莲姐儿受委屈。再者,莲姐儿模样也是不差的,我自问闺女也秀得起侄子。”关键是,夏文赵长卿这长房是生不出孩子的,以后为延绵长房香火,必得过继。过继子嗣,首选就是

    分卷阅读519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