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28

    先生送过来。”苏先生也爱这一口。

    苏先生笑,“那我就等着吃了。”

    赵长卿在车上道,“日子穷富都过得,就是这口味儿难改。”

    永福笑,“不单奶奶如此,就是我们几个,也是念着边城的吃食。”

    红儿道,“我也觉着咱们边城的吃食最好。”

    马车绕路月河街,不想正在开泰坊门前遇着苏白。苏白旁边还有个锦衣中年男子,瞧着面生。赵长卿见苏白脸上微红,道,“喝了酒别站风地里,当心着了风。”

    苏白道,“在车里闷得慌,我在外头站一站。姐姐放心,没喝多少。”他就天生的,喝半盏酒脸也是这样红。

    “还是小心些。”赵长卿给他将披风的帽子扣上,苏白忙介绍,“这是永安侯爷。”

    好生个巧!

    赵长卿行一礼,不着痕迹的打量永安侯一眼。赵长卿对永安侯的印象并不好,尤其是永安侯的生母,一听便令人厌恶,却未料得永安侯生得这般儒雅形容,当真是人不可貌相。苏白同永安侯道,“我姐姐。”

    永安侯颇是和气,连忙道,“不必多礼。”没听说苏探花有姐妹哪。

    苏白笑,“姐姐也来买焖羊肉。”

    赵长卿笑,“我能掐会算,等着你请客。”

    苏白笑,“自然算我的。”命小厮多买几份。

    永安侯在一畔,赵长卿不便多说,道,“一会儿你着人给我送家去。”

    苏白笑应,“晚上风凉,姐姐先回吧。”送赵长卿上车,让她先走了。苏白回身,其实他也是凑巧遇着永安侯,没话找话,“侯爷也喜欢吃这家的羊肉。”

    永安侯笑,“开泰坊算是帝都最正宗的羊肉馆子,他家的羊都是自西北运来的,没什么膻味儿。”

    苏白道,“掌柜就是我们西北人。”

    永安侯笑,“进来说话吧。”挡在门口实在有些不雅观。

    帝都贵人多,永安侯是熟客,就是苏白,也是常来的,店家连忙请到包厢好茶好水的伺候。永安侯吩咐店家道,“上一盏醒酒汤。”

    苏白忙道,“多谢侯爷,我已经喝过了。”

    永安侯笑,“看你这样子,真不像喝过醒酒汤的。才刚当差,就会偷懒撒滑了。”

    苏白放下披风的帽子,一幅狡黠模样,“早上去过才回来的。”

    永安侯道,“恐怕是轮番的出来偷懒。”节下事多,官员亦不例外,轮番早退之类的事常有。

    苏白大为佩服,“侯爷是过来人哪。”

    永安侯笑出声来,他原是有招苏白为婿的意思,奈何戚家快了一步,不过,永安侯对苏白的印象依旧不差。两人说起话,倒也有趣,最后连苏白买的羊肉都是永安侯付的钱,永安侯笑,“这里的烤羊肉也不错,烤熟当即吃最好,带回去会有些凉,让厨下稍微再烤一下是一样的。”

    苏白当然不能说还钱的话,只得道了谢,笑,“下次侯爷一定要给我机会,让我请客。”

    苏白先请永安侯上车,看永安侯走了,吩咐小厮将一份羊肉送到夏家,自己方上车回家,苏先生笑,“你遇着长卿了?”

    “在开泰坊门口碰见姐姐,我没叫她等,让她先回去了。”苏白道,“还遇着永安侯了。”

    苏先生笑,“这可真是巧。”

    苏白道,“说了几句话,买的焖羊肉和烤羊肉都是永安侯付的钱。他说话挺和气的,真不像个糊涂人。”

    苏先生道,“说这话的人才糊涂。”

    苏白笑,“我知道,看人不能太狭隘。娘,其实别人都说永安侯内宅不清,我倒觉着礼虽有违,情且可恕。”

    “怎么这样说?”

    “你想想,那李老太太虽可恶,到底是亲娘啊。搁谁,谁能忘了呢。”

    “嗯,要搁你身上,说不定还不如永安侯呢。”

    苏白挑眉,“要搁我,我根本不会过继。富贵当然好,咱们也不是没过过穷日子。其实再富贵的日子能如何,无非也是一日三餐,还得去给别人叫爹叫娘,多难受啊。永安侯自己也是传胪出身,又不是没才学,要自己熬前程,可能做不了侯爷,但想来也不会太差。只看郑大人这铁骨铮铮,一辈子粗茶淡饭,也一样过日子。就是可惜永安侯既舍不得生身父母,当初还对爵位动了心。世上的好事,总不能被一个人全占了,我觉着他不是那种太次的人。”

    苏先生笑,“学着自己判断吧。”

    苏白道,“我叫颜儿吩咐厨下升了炭炉,娘,咱们烤些东西吃。茄子、豆角、山菇的,咱们烤来吃吧。”

    苏先生笑,“好。”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221章

    赵长卿差红儿给王翰林家送了信儿,王家太太自然应了,当天晚上跟女儿絮叨,“明儿穿那身新做的大红衣裙。”

    王姑娘道,“穿上那个,好像新娘子似的,多丢脸哪。”

    王太太道,“这有什么丢脸的,你正是花朵儿的年纪,就该穿鲜亮些。别成天穿这些暗调子衣裳,一点儿不喜庆。”

    王姑娘道,“知道了。”

    第二天,王姑娘穿了一身牡丹色衣裙,虽不比大红喜庆,倒也活泼。

    王太太斥一句,“没一回乖乖听话,脸上再多上些胭脂。”

    王姑娘道,“我这气色这般好,还用上什么胭脂啊。”

    王太太仔细瞅去,看女儿的确唇红齿白,眼黑眉翠,水灵灵的正是大好年华,的确不必脂粉修饰。王太太拿出两个金镯子给女儿戴上,道,“这位赵安人是赵公子的族姐,听赵公子说,与他亲姐姐是一样的。”

    王姑娘道,“小时候一道长大,肯定情分不同的。”

    王太太一笑,女儿面儿上装的一派太平,却是将赵家的事都记在心里,想来对这桩亲事也是有意的。

    赵长卿到王家的时间不早不晚,这种拜访相看,来得太早,显得太急,不好;若去的晚了,又似不拿人家姑娘当回事儿,更不好。故此,赵长卿很是算了算时辰,到王家的时间拿捏得正好。

    赵长卿素来不尚华丽,头上不过三两支金钗,但也绝不俭朴,今日是来相看,衣裙颜色便老成的香色,袖口襟领绣着连绵的蔷薇花,又添了

    分卷阅读528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