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36

    话当真。

    夏老爷对母亲一直有很复杂的感情,他何尝不知母亲刁钻,可也是母亲将他们兄弟姐妹一手带大,老人家辛苦这些年,他委实不愿违了母亲的心意,回院后同妻子商量次子的亲事。

    夏太太一听要把赵莲说给次子,心中的火蹭就上来了,强忍着怒气道,“幸而老爷没将这事一口应下来。我倒是没什么,莲姐儿自小看到大,咱们有什么不清楚的,无非是脾气娇惯了些。只是这表姐表弟的,也该问一问武儿的意思。我天天在家里,难道还看不出老太太和姑太太的心意?亲事不比别的,必要两相情愿,以后方过得和美日子。你看文哥儿同他媳妇,成亲这好几年,脸儿都没红过一回。文哥儿自娶了媳妇,人也老成了,也知上进了,功名也考出来了。武儿一样是我儿子,还是小儿子,我一样的疼他,他这亲事,我早放在心里的。老太太姑太太有意武哥儿,我早私下问过武哥儿了,武哥儿不乐意,我有什么法子,只得闭口不提罢了。”

    夏老爷道,“这亲事,自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夏老太太沉了脸,“老爷别说这过头话,日子是小夫妻两个一道过的,若武哥儿死活不情愿,强扭着结了亲,耽搁的难道只是武哥儿,莲姐儿要怎么着?她是老爷的亲外甥女,姑太太守寡多年,就指望着莲姐儿呢。到时得生出多少是非来。”

    夏老爷道,“我问问阿武就是。”

    “你好生与他说。”夏太太道,“要我说,他们表姐弟自小在一处玩耍,怕是离得太近,只有姐弟情义。”

    夏老爷不以为然,“先成了亲,慢慢处着就是。情分都是处出来的。”

    夏太太不再理他。

    夏武每天去宋府念书,中午直接在宋家吃饭,傍晚才回。他还以为父亲叫他来书房是考较他功课,实未料是说亲事。夏武道,“儿子还小,不想过早成亲。爹,你不是叫我专心考秀才么。”兄长功名早成,夏武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夏老爷笑着忽悠小儿子,“你大哥也是先成了家,有个贴心的人服侍,一心一意功读,功名考起来才快。”

    夏武将头一摇,“我还是想过二年再成亲,考上秀才再说吧。”

    夏老爷笑,“有了合适的人,早些成亲也无妨的。”

    “哪里有合适的人?”夏武已经十六,其实也略知一些人事,听父亲这样说,不免好奇。

    夏老爷觉着有门儿,笑问,“你觉着,你莲表姐如何,你们自小一道长大的。”

    夏武好奇的脸刷就下来了,满脸不悦,抱怨道,“爹你这说的是什么。莲表姐虽在一起住着,她嫁她的人就是,与我什么相干。”

    夏老爷见儿子不开窍,既笑且叹,开解他道,“真是傻小子,你表姐有什么不好的,生得模样就好。”

    夏武不以为然,“就那样呗,一个鼻子两只眼睛的。反正我得先考功名,爹你别提这事了。表姐想嫁人,你另给她说一门亲事就是。”赵莲从小就抢他东西,事事争先拔尖,不仅欺负他,还欺负他妹妹,夏武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夏老爷一想老娘那里,道,“要不你们先处一处?”

    “处什么啊!”夏武是小儿子,夏老爷三十几上得的他,自然娇惯些。夏武脾气便不如夏文温和,气咻咻的对他爹道,“我虽不敢跟大哥比,可也一样是爹的儿子,爹半点儿都不知为我考虑。当初你怎么给大哥娶的媳妇,也照样给我娶就成了。”不说出身,就看他大嫂的人品,为人和气宽厚,令人敬重。赵莲懂什么,就一门心思的知道财迷。

    夏老爷一噎,“你表姐知根知底,也没什么不好的。”

    夏武气道,“反正我不乐意,你别给我定!定了我就去出家!”

    夏老爷一拍桌子,怒,“反了你!你这是跟你老子说话呢!”找抽的吧!

    夏武气哄哄的跑了。

    夏武跑去找他大哥诉苦,“不知谁出的馊主意,非要把莲表姐说给我。哥,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夏文眉毛一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夏武道,“就是今晚爹找我说的,嫂子知不知道?”他是来打听消息的。

    夏文命人请赵长卿出来,将此事与赵长卿说了,问,“你有没有在母亲那里听母亲提起过。”

    赵长卿早知夏姑妈的痴心妄想,只是这话再不好说出来的,道,“我只听太太说过,想让二弟专心念书,过一二年好考个秀才出来,说亲才体面呢。如何突然就能提起亲事?”

    夏武一脸晦气,“可不是,如晴天霹雳一般,能吓死个人。”夏武不是不想成亲,若有好姻缘,他也不是很抗拒成亲的事。可一想到是要把赵莲嫁给他,他真宁可去山里做和尚。

    赵长卿温声道,“二弟也不用为这个烦恼,这事成不成,总得听听你的意思,难不成还能扭着你去结亲?你既不愿意,叫你大哥去跟老爷好生说一说。只是这事都别再提,莲姑娘毕竟是姑娘家,传出去伤脸。悄无声的按下去才好。”

    夏武央他哥道,“哥,你可就我这一个弟弟,不能看着我进火坑吧。就听嫂子的,你去帮我跟爹说一说,我可是死都不愿意的。”

    夏文道,“知道了,你只管专心念书就是。”

    赵长卿寻个由头就里间儿去了,夏文宽解了他弟好一会儿,才把他弟送走了。

    夏文同赵长卿道,“不知谁的馊主意。”

    赵长卿道,“这事猜都不必猜,难道你还想不出来?”夏太太素与夏姑妈不和,就是待赵莲,多是看老太太的面子,再不会愿意这亲事的。若不是夏姑妈点头,夏老爷如今再不会提这个。

    夏文叹口气,“莲表妹不是外人,只是亲事不比他事,一旦闹不好,耽误的是两个。”

    夏武的亲事,自有夏文去同夏老爷沟通交流,倒是赵长卿卸下宫里差使不久,又出了一事。梨果成为了新科翰林中第一个被御史参奏之人。

    当初赵长卿那事,起码还是秘折,虽然秘折不秘,也是秘折。到梨果这里,御史果断出击,参的不是梨果差使上的事,直接刨出当年小梨花的事来。尽管小梨花已被家族除籍,但,有这种手刃父叔祖三人的姐姐,梨果的人品深受质疑。

    当年小梨花的案子就极为轰动,不只是在边城,这种命案都要上报朝廷的

    分卷阅读536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