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48

    着夏姑妈,真想看看这人的心肠是什么做的?

    夏太太道,“我不走,儿子媳妇都在这儿,纵使有难,也要一家子在一处才好。”

    夏姑妈苦劝夏太太,“嫂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说,我也不是为了自己,老太太有了年纪,可经不起半点风波。”

    夏太太赌气道,“那姑太太就随老太太回老家去吧。”

    夏姑妈只当没看到夏太太的脸色,立刻道,“也好。我们先回老家,待有什么事,也能支应你们。只是车马上得麻烦侄媳妇了。”

    赵长卿道,“无妨,家中车马,姑妈尽管用。要我说,这满屋子东西也不是好收拾的,姑妈还是暂等一等,待老爷相公回来见一面再走也无妨啊。”

    夏姑妈如惊弓之鸟,“哪里还能等得?笨重的物件都不要了,带些细软就是。嫂子,还是把武哥儿叫回来,让武哥儿玉姐儿随我们回老家吧。保下一个是一个呢。”

    夏太太气得了不得,道,“他们不回!有糠跟着吃糠,有菜跟着吃菜!”夏太太也不乐意看这些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家伙们,叫着赵长卿走了。

    待夏文父子回家,一问,老太太怎么不见了。

    夏太太道,“姑太太去族嫂那里说话,打听着咱家快要抄家了,先带着老太太、莲姐儿回老家避难去了。”

    夏老爷皱眉,“什么抄家不抄家的,哪里的事?”

    夏太太做出解释。

    蔷薇院里,赵长卿也在同夏文说,“姑妈从族伯家里回来,不知道伯娘与她说了什么,姑妈一口咬定昨天我得罪了姓陈的,咱家就要抄家了。她怕受连累,带着老太太、莲姐儿回老家去了。我说明天再走,等一等你与老爷回来,大家见一面再走也不迟,姑妈说不敢再等,收拾了细软,坐着家里的马车便走了。”

    夏文瞪目结舌。

    ******

    凤仪宫中。

    宋皇后拿着御史的折子给昭文帝看,道,“真是没个消停了。”

    昭文帝轻咳,“这些御史啊。”

    宋皇后道,“赵安人这里还好,不过一些妇人口角,不必拿到朝堂上说。就是赵翰林这里,赵翰林已经上折自辩了。内阁拟的是,情法难容,十恶难赦。若这样发还,赵翰林必要辞官的。”

    “皇后的意思呢?”

    “不能寒了外头人的心。”宋皇后道,“要依我说,郑大人的话在理,法虽难赦,情且可悯。赵翰林陈翰林还因此在翰林院大打出手,每人罚一年俸禄便罢。陛下只当听了枕头风,大臣们说起来也只说我妇人干政、惑乱圣听。”

    昭文帝笑,“依皇后的意思吧。”

    将至晌午,宋皇后将拟好的折子令内侍送到内阁。

    大部分的折子与内阁所拟意思差别不大,唯梨果自辩的折子令彭相为难了。往时宋皇后代批,也只是批一个“准”字,或是“再拟”二字。如今这一行朱批也不长,但其中的预兆却令人心生不安哪。

    彭相先处理完军国大事,想了想,揣着这折子请求陛见。

    昭文帝的身体越发虚弱,一直在凤仪宫休养,彭相进内宫,又多了几分谨慎。昭文帝召见彭相,宋皇后就坐在身畔,彭相的心里更加不安了。

    彭相积年老臣,内阁之首,纵使有些不安,也不会惧于一介内宫妇人。彭相先请过安,问候过昭文帝的身体,接着就说这奏章之事。彭相道,“臣见过赵翰林,虽不知他品性如何,但听说他在翰林多有佳评,想来是个妥当人。就是赵翰林的兄长,臣听说也时常为家乡官学捐钱,是个义贾。臣自问这双眼还是正的,赵翰林兄弟,生于贫寒,却自强自立,能有如今的出息,老臣亦是赞赏。但,其姐手刃父叔祖三人,怎能说其情可悯?臣以为大大的不妥!”

    彭相不急不徐道,“终究不过是其父为其寻了一桩她不满意的亲事,难道这就可以手刃父叔祖?若这样都其情可悯,将来普天下女子都能因亲事不满意来杀祖弑父了!长此以往,人伦何在!还请陛下三思,如此批复,万万不妥!”

    昭文帝咳了几声,刚要说话,又有不适,咳了起来,宋皇后服侍着丈夫喝了几口水,道,“彭相此话差矣。彭相可曾细看了赵翰林自辩的折子,再者,赵翰林家出事的时候,左都御史郑大人当时正在边城做巡道御史。郑大人对此事一清二楚,这八字,是郑大人秉良心所言。彭相是信不过陛下,还是信不过郑大人的忠贞!”

    彭相道,“为天下人立德,亦当严惩!”

    宋皇后道,“怎么没有严惩,当初边城知府将此案呈上,经刑部、内阁,再呈御览,陛下亲批!如今旧事重提,因何而起,彭相知道吗?”

    彭相道,“御史不过风闻此事,据理上奏。”

    “据什么理?据哪家的理?连彭相都说,赵翰林品性才干不错,自立自强,那御史上此本是何意?若是秉忠心上本,他一个小小御史,怎不经御史台?反倒直接将折子递到内阁?这又是何意?”宋皇后道,“还有,他一个小小御史,如何能将远在边城的赵翰林家中事查得这般一清二楚?他的消息是打哪儿来的!彭相想过吗?”

    彭相老神在在,道,“皇后娘娘若这般问,待容老臣下去查一查再来回禀。”

    宋皇后道,“彭相去查一查也好。”

    彭相躬身道,“娘娘的吩咐,老臣记下了。只是,这奏章如此回批,断然不妥,还请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本宫批都批了,难道还能改不成?”

    彭相不急不徐,“尚未明发,自然能改。”

    宋皇后问,“那依彭相的意思,要如何改?”

    彭相坚持,“情法难容,十恶难赦。”

    宋皇后道,“彭相请回吧。”

    彭相以头触地,“请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送彭相出去。”

    彭相死都不走,再次叩道,“请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每个折子,都是三思过的,还是请彭相三思,你这是在以臣迫君吗?”

    彭相道,“臣不敢,臣这是对自己良心负责,对陛下的信任负责。娘娘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如今代御史朱批,不过是因陛下龙体偶有不适。这朝中之事,当由陛下作主,方是天下正理。”

    分卷阅读548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