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66

    屈她们。我记得咱家最难的时候,家里能卖的卖了,能当的当了,就剩一座宅子,我本想卖了,祖母拿了体己给我去打点父亲的官司。那样艰难的时候都熬过来了,咱们就安安稳稳的过咱们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以后回了家,我开个医馆,祖母只管在家里做老祖宗,太平安稳,子孙绕膝,这也是一种福气。”

    夏老太太拭泪道,“这是哪里的话,不入股就不入股,难道咱家还缺这几两嚼用?你好生做官,就是孝顺我了。你这么辞了官,叫我以后到了地下,怎么跟你祖父交待呢?咱家好容易从你这里出息了,我跟你姑妈一辈子呆在乡下地方,县城也没出过几回,这脑子就不如你们年轻的灵光。哪些当做,哪些不当做,你说就是。咱们齐心协力的,总不能扯你的后腿。将来你做了大官,给祖母请个诰命回来,祖母这才威风呢。辞官的事,再不许说了。”

    在孙子的官职与红利面前,夏老太太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尤其,她以前总觉着这个孙子离她远了,不与她一条心,事事只听媳妇的,她才更想多攒些体己在手里。如今夏文这一席话,把夏老太太的石头老心给说的又酸又软,哪里还顾得上别个。那些什么股,不入便不入吧。

    还是孙子做官要紧。

    夏文把事情挑明说了,夏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相对娘家外甥女,儿子才是她一辈子的依靠呢。

    还有,她竟不知道当初儿子被退亲后还去找过杨玉芙,这没情义的,竟没见她儿子一面,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当初对夏文有情义!

    真是上了她的鬼当!

    夏太太回屋与丈夫道,“这个芙丫头,亏得咱家不计较,我只当她说的是真的!阿文也是,要早跟我说明白当初的事,我再不能叫芙丫头进门!”话间,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夏老爷叹,“孩子不想提,也是怕你伤心。”

    夏太太道,“我伤什么心?我伤心也是心疼阿文。真是个傻小子,芙丫头有什么好的,当初还特意去瞧她!我瞎了眼才给阿文定了她,祖宗保佑,咱们阿文有运道,娶了长卿。杨家老爷不过是个秀才,举人都没考上。咱们亲家,正五品的官身,就是媳妇,当初嫁的时候,也没嫌咱家日子艰难。人家图什么,就是图阿文这个人!”因极是恼恨杨玉芙,夏太太又想起赵长卿的诸多好处来。夏太太道,“还有见识。怪道文哥儿媳妇总劝我,我还当她是吃醋,她都是为了咱家着想啊。”夏家是经过流放的,赚钱再要紧,夏太太也不想担着流放的风险。原来心里滋生出的对赵长卿不满的意思,在杨玉芙的反衬下,立刻烟消云散。夏太太真心觉着,再没有比赵长卿更好的媳妇了。

    此等变化之快,也实在令人无语了。

    倒是夏姑妈将银子要回来,倍觉没脸,私下同母亲嘀咕,“定是文哥儿媳妇又给文哥儿吹了枕头风。”

    夏老太太如今想想,闺女这话不无道理,只是,夏老太太板了脸道,“文哥儿媳妇再怎么吹枕头风,文哥儿是你亲侄儿,难道他会有什么坏心?我信不过孙子媳妇,也信得过孙子。”

    夏姑妈掖揄,“现在母亲眼里还有谁,也就一个文哥儿了。”夏文做官这一年,不是没长进,格外的会做人了。自从剖心剖肺说的夏老太太哭了一声,他每天傍晚自衙门出来,必要买些老太太喜欢的吃食孝顺老太太,花不了多少银子,却让夏老太太倍觉欢心。

    夏老太太这般刁钻的人,看媳妇、孙子媳妇皆是诸多挑剔,可对儿孙是很识哄的。夏文买东西孝顺她,还时不时的陪她用晚饭,夏老太太深觉受到重视,这心立刻就回转过来。听闺女这样说,夏老太太道,“没良心的丫头,你大哥何时亏待过你。就是阿文,待你这姑妈难道不好?我听他说,正在给莲丫头打听合适人家了。你别不识好人心,不是亲侄儿,谁这样一心一意的为你打算。”

    夏姑妈哼哼两声,不说话了。

    夏姑妈厚着脸皮把入股的银子要了回去,杨玉芙气得摔碎了一屋子的东西。柳举人叹口气,不敢相劝,在外徘徊半日,听到屋里声响渐低,方转身离去。

    第234章

    夏文做事素来有始有终,搞定自家女眷,他也没忘记去夏少卿府上通气。

    夏文道,“二伯知道我家,一辈子就在咱们蜀中老家呆着了,老家人淳朴,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祖母年岁大了,心疼我在帝都过得不容易,再有杨姑娘三番五次的上门,当真是巧舌如簧,何况又顶着亲戚的名义,自然她说什么,祖母便信什么。我刚知道此事,深觉不妥,先跟祖母讲明白了究竟,心下着实又担心伯娘这里,着紧的过来,跟二伯说一声。”

    夏少卿低声问,“蜀锦阁当真与蜀王府相关?”

    夏文道,“二伯在帝都多年,自比我有见识,二伯想一想,蜀锦阁的事是不是有蹊跷?”

    因是族人,且夏文刚在翰林当差没多久,两家关系还是很亲近的。夏文都能看出不妥,夏少卿更不是瞎子,道,“凡在帝都站住脚的铺子,哪个没有靠山?蜀锦阁自然也有自己的道道儿,这位杨姑娘原是蜀王世子的侍女,何况如今做这蜀锦的生意,与蜀王府有些关连也不为过。但是,若说她受到蜀王府的指使,你不觉着她行事太笨拙直接了吗?”

    夏少卿点拨侄子,道,“这世上,不是没有细作,我看杨姑娘笨的,实在不像细作。若说她靠着蜀王府的出身谋些好处,或是得了些见不得光的钱财,我倒是信的。”

    夏文道,“她深恨内人,并且对内人在边城之事了如指掌。如果不是特意查过,绝不可能这样清楚的。”

    夏少卿道,“去年春闱大比,西北文运大昌,我算了一下,尤其那些年轻的进士,竟多是西北出身。你向来与他们走得近,他们有许多就是边城人,而且还多与你岳家沾亲带故,侄媳妇的事,他们定都很清楚的。再者,你岳父舅家朱氏,朱家大老爷以三品户部侍郎之位致仕,也是高官了。侄媳妇的事,朱家一样清楚。杨姑娘不见得神通广大到去西北打听,何况,侄媳妇大小也有些名声。”

    这些人虽然清楚,但交情皆不错,谁会将赵长卿的事泄露给别人知道呢?夏文不好拗着夏少卿来,他叹道,“她对内人的恶意,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总觉着还是远些的好。”

    “妇人的脾气,我们男人一般都不能明白,按理有吃有喝有银子使便罢了,她们偏能生

    分卷阅读566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