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614

    结伴去落梅泉边汲来泉水,煮了茶,伴着点心,用一本古籍可以消遣一个下午。

    其实,最了解女人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中元节的时候,赵长卿去西山寺给朱老太爷朱老太太做道场,说巧不巧的遇着蜀王。

    蜀王还是那般眉毛胡子皓白如雪的神仙模样,“阿元去了这几年,难得你还记着他。”他也是来朱老太爷上香的。

    有杨玉芙先前的印象,赵长卿对蜀王倒没了先前的紧张,淡淡道,“有许多人,一转身就能忘。也有的人,让人终生不忘。”

    蜀王点点头,“以前觉着你与阿元不大像,如今看,你与他倒有些相似之处。”

    赵长卿望着冠盖亭亭的菩提树,轻声道,“我是无法与太爷相提并论的。”太爷临终前叮嘱过她,她只要再走对一步,便能终生无忧。她以为她走对了这一步,结果,却是错的。

    蜀王另有所指,“你们都是能及时回头的人。”

    赵长卿心中若有所感,道,“明知走下去不过是死胡同,当然要回头。”她与夏家走到这一步,蜀王府当居首功。虽然赵长卿不知道她何德何能引得蜀王府出手,而且,她手里也没确切的证据。但,赵长卿就有这样一种直觉,她与夏家的事,蜀王府肯定推波助澜了。

    蜀王不知赵长卿心中所想,一笑道,“若都似你说得这般容易,世上哪里还有烦恼。”

    赵长卿并不反驳蜀王,只是神色间也未见赞同之意,蜀王道,“阿元年轻时可不似你这样沉稳,他不论跟谁在一处,都要听他的分派。若谁有不服,他那张嘴,简直能杀人。”

    赵长卿笑,“太爷有太爷的道理。”或者是重生的关系,许多人在赵长卿的记忆中都有悲伤的岁月,唯有朱太爷是一个让你想起他时便不禁微笑的人。

    蜀王摆摆手,“他能有什么道理,臭美又挑剔,成天跟只孔雀似的,把一帮子小姑娘哄得神魂颠倒,简直没天理。我都不知道那些女人喜欢他哪里。”

    自和离之后,赵长卿心境反是更开阔了,也敢说一些往日不敢说的话,笑道,“太爷那般俊美,没人不喜欢他。”

    蜀王好奇的与赵长卿打听,“难不成到死都还是花孔雀的模样?”

    赵长卿道,“我还从未见过比太爷更加俊美的人。”

    蜀王感叹,“简直没天理。”

    赵长卿挑眉,她家太爷生得俊美,也是爹妈给的,怎么就没天理了?就听蜀王叹之又叹,“我自六岁进学,五更即起,自此文武双修,寒暑不辍。后来封王,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有人,单靠一张脸便可通杀四方,岂止是没天理可以形容的?”

    蜀王说的似真似假,语气颇是玩笑,赵长卿忍俊不禁。蜀王问,“阿元给你的玉玦还在吗?”

    赵长卿点头,“长者所赐,不敢轻佩。我放在家了。”

    蜀王自袖中取出另一只一模一样的玉玦,“这原是他的旧物,既然另一半在你手里,今日遇到也是缘分,算是旧物重聚吧。”

    蜀王将玉玦放到赵长卿手里,“将来若有人问起,只管照实说便可。”

    蜀王还了玉玦,抬脚离开,忽又一顿,道,“既是及时回头了,最好别再走回头路。”

    第262章 快刀

    蜀王留下了句莫名其妙的话,赵长卿回去将两只玉玦放在一处,轻轻一合,正是一个圆。

    中元节前后,孝子苏白也给自己早死的爹在西山寺做了回道场,赵长卿还命人送了祭礼,知道苏先生中元节后就要来别院的,提前命丫环将被褥拿出来翻晒,房间也要重新扫清干净。

    苏先生临来西山别院前倒是遇着一桩事,鲁安侯府着人来请苏神医,说是家里少奶奶生下嫡孙,原是喜事一桩,只是少奶奶|头一胎生产,本就是早产,生产时又有些艰难,孩子便有些病弱,几番险死还生,请了多少太医都束手无策,想请苏神医过去瞧瞧。医者父母心,苏神医本想去的,只是,这位少奶奶出身永安侯府,正是永安侯嫁与鲁安侯幼子的嫡长女,苏神医知道后就不大乐意去了,他自来厌恶一切与永安侯府相关的人和事。

    苏先生碰巧听到,劝了苏神医几句,苏神医便去了。

    苏神医医术自不消说,他亲自出手,鲁安侯家的小公子逐日好转。鲁安侯府极是感激,鲁安侯还亲自出面谢了又谢,想请苏神医就住在侯府,苏神医对病人向来认真,道,“我家里还有事,小公子已经好转,按我开的方子,让乳母服下药,乳汁里自有药性。我每天过来,是一样的。”

    鲁安侯再次称赞苏神医的医术,道,“便是扁鹊华佗重生,也就是如此了。”

    苏神医摆摆手,收拾起药箱,淡淡道,“侯爷客气了。令小公子只是胎里有些弱罢了,我以前看过一个孩子,自下生起,整整三年,不敢稍有分神,才算完全康复。”

    鲁安侯亲自送苏神医出门,他堂堂侯爷,原不必如此客气,不过,苏神医这样的医术,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用到。对大夫,自然客气些好。

    永安侯夫人也惦记女儿的很,时常过去探望,得知请动了苏神医,孩子的身体也有好转,永安侯夫人双手合什念了声佛。亲家鲁安侯夫人笑道,“你就放心吧。那苏神医,医术十分了得。咱们觉着不得了的病,人家只当寻常,这才几天,我看宝哥儿格外结实了些,吃奶也较先前香甜,连哭起来的嗓门也较往日响亮不少。”

    尽管对苏家没啥好印象,永安侯夫人亦道,“苏神医的医术是公认的好。”

    “可不是么。我听我们侯爷说,苏神医还治过更难治的病呢,说一个孩子,生下来就不成了,苏神医整整三年,硬将人自阎罗殿拽了回来。”鲁安侯夫人因孙子身子转好,心情也是大好,对苏神医更是不吝赞美,笑道,“这才真是神医呢。”

    “是啊。”

    蜀王府。

    藩王在帝都也各有住处,如蜀王这样的辈份地位,自然不会有人委屈到他。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郑伯岩亲自到蜀王府询问当初给咸阳王备礼之事。

    三人甭看是朝廷大员,在蜀王面前半点不敢拿架子。相对的,蜀王对他们也很客气。蜀王叹道,“你们都是朝廷重臣,但凡谋害一个人,不说是陛下兄长,一地藩王,哪怕要害个寻常人,总要有个原因。我来帝都是头

    分卷阅读614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