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640

    要愿意,见一见面是无妨的。”

    赵长卿道,“还是算了。”

    “这不急,你想想再说。你还年轻,又是个要强的脾气,这女人哪,哪里有一辈子就顺顺遂遂的。孩子的事儿啊,急也急不来,都是看天意。话说回来,你看宁安侯夫人,那是太后娘娘嫡亲的大姨母,庶子养在她膝下,不跟自己亲生的一样么。”凌氏低声传授赵长卿经验,“关键是夫妻两个和睦不和睦,再拿宁安侯说,听说宁安侯屋里除了宁安侯夫人再没别人,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做人哪,不能一味的要强,得学会变通。只要笼住男人的心,家就是你的,孩子也是你的。”

    赵长卿道,“我委实没这个心,母亲回绝了吧。”

    “你还是想一想,你又不是七老八十,正当青春,难道后半辈子都孤单着?你要那样,我给你把刀子,你把我心挖出来吧。”

    赵长卿默然一笑,听丫环进来回禀说,秦家小公子来了。

    秦十二自做了皇帝的伴读,找赵长卿学武功的时候就少了。自秦老尚书过逝,秦家还没出孝呢,养父秦峥的正房太太又过逝了。秦十二应着秦峥养子的名儿,其实并未入籍,守孝也守不到他头上,只是家里这样,他除了去宫里伴读,多是在家陪伴养父,便少有出门。

    如今,秦峥刚出了祖父的孝,官复原职。秦峥在朝当差,忙于朝务,秦十二也不乐意一个人跟丫环在院里,索性出门逛逛,就想到了他赵婶婶。原本赵长卿去年病重时,秦十二还去别院探望过两次,着人送过东西。凌氏记得他,觉着秦十二小小年纪便仁义的很,笑道,“十二来了啊。”命丫环拿果子眯心给他吃。

    秦十二乖乖的道了谢,又道,“听说二姑娘与鲁安侯世子好事将近,我还没恭喜您呢。”

    凌氏笑,“唉哟,你才多大就知道这些事啦。”

    秦十二道,“我也是听说的,外头人都说是极好的姻缘。”

    凌氏笑得更开心。

    秦十二天生就有这种察颜观色的本事,立刻说出无数奉承话,将凌氏哄的找不着北。赵长卿看他鬼头鬼脑的模样,笑,“晚上我烧几道西北的菜,阿澈留下来吃饭。”

    秦十二根本没客气,道,“这些天,峥叔晚上都在衙门里干活,有时公文都要拿回家做,晚上都是我在家一个人吃,就是太麻烦婶婶了。”他是个天生自来熟的性子,如今不知怎地,一叫赵长卿婶婶,忽然有些别个感觉。

    赵长卿笑,“这有什么麻烦的,不过是烧几道菜,简单的很。”

    待赵长卿走了,秦十二心下一动,跟凌氏打听,他说,“赵婆婆,我在外头也听人说起过婶婶呢?婶婶也要嫁人么?”

    凌氏笑,“你婶婶还年轻,若有合适人家,自然要嫁的。”

    秦十二道,“什么样的人家算是合适人家?要是我遇到合适的,过来说给婆婆听。”

    凌氏笑不拢嘴,道,“你才多大,哪里懂得这些,好生念书才是。”

    秦十二拍拍胸脯,再腆一腆,道,“婆婆你可别小看我,我自小在帝都长大,熟的很哩。”

    “那你也不知道。”凌氏不至于将这种事与个小孩子说。

    直着问不出来,秦十二便旁敲侧击,“似婶婶这样的人才,若不是顶好的人,都配不上我婶婶。”

    直到用晚饭,凌氏瞧着秦十二,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秦十二规矩礼仪都是极好的,也很懂礼数,见过赵勇,又赞美了大西北的饮食,与年龄大他几岁的赵长宇说了许多帝都好玩儿的事,直到用过饭说会儿话告辞回家,因天色晚了,赵勇不放心,命管事套了车送秦十二回去。

    秦十二客气道,“赵大人放心,我骑马了。”这样被送回去,好像小孩子一样。

    赵长卿已命丫环拿来赵长宇一领披风,给秦十二系上,道,“晚上风凉,又刚吃了饭,骑马呛了风可不是玩儿的。坐车回吧,别瞎客气了。”

    我,我那是瞎客气么?这是礼数好不好!秦十二心里吐槽,对于总被当做小孩子有些不满,还是谢过赵家的好意,坐着赵家的车子回去了。

    待秦十二走了,赵老太太笑,“这帝都的孩子都透着三分机伶。”

    赵长卿笑,“阿澈早就这样,天生的脾气。”跟帝不帝都的没啥关系。

    秦十二回到家,秦峥也刚回来没多久,正在用饭,秦峥问,“去赵家了?”

    “嗯,我上午做过峥叔你布置的功课,看天儿好就出去逛了逛。赵婶婶烧了好几道菜,西北边城的菜,好吃的了不得。就一道随随便便的糖醋萝卜条儿,酸甜适口,凉凉爽爽,不知道多开胃,比咱家的厨子都强。赵婶婶手巧的很哪。”他一面说着,还一面悄悄的打量秦峥的脸色。

    秦峥说他,“去就去了,只是别屁股太沉,怎么还在人家吃饭?”

    “我那不是屁股沉,是赵婶婶硬要留我,我们关系本就好,不是外人。”

    秦峥素来仔细,问,“有没有吃饱,要不要再吃一些。”

    秦十二摸摸肚皮,道,“我吃了三碗饭,可是不要吃了。”

    秦峥:难道我以前都饿着秦十二了。

    秦十二是个聪明且有耐心的人,他就是心里有什么想头儿,也不会在秦峥妻孝的时间提。只是每每听到有人说起赵长卿的亲事,便不由自主的心里着急。

    在秦十二看来,赵婶婶与他家峥叔简直是天作之和,而且,赵婶婶不是不能生么,这也没关系啊,有他呢,叫他给赵婶婶做儿子,他完全没有半点不愿意,将来也会孝顺赵婶婶。唉,急就急在他家峥叔还未出妻孝,实在不好说亲事。

    秦十二急归急,急也没用。却有一人,比秦十二急百倍。

    楚渝消息远比秦十二灵通,早在理藩院掌院尚书李大人家想给长子继弦,瞧中赵长卿,楚渝便有些坐不住。他心里对赵长卿是有愧,那天赵长卿离开他的别院,楚渝也伤感了好一阵子。只是,他有愧归有愧,他也的确算计过赵长卿,但,他也喜欢她。

    楚渝愧归愧,他可没打算放手。

    伤感过后,楚渝已经重整旗鼓,打算合适的时候重新与他家卿妹妹叙叙旧,好生解释解释,在赵长卿五岁时他们就相识了,他总不会打赵长卿五岁时就算计她吧。他是有对不住赵长卿的地方,可彼此还是有情义

    分卷阅读640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