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作者:白落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26

    28日,林徽因、梁思成等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及

    山东历城、章邱、泰安、济宁等处作古建筑考察。

    182

    9月,担任《大公报》文艺作品征文评委。

    10月,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的宣言》中,向国民党当局提

    出抗日救亡八项要求,林徽因为文艺界发起人之一,并在宣言上

    签名。

    是年,选编《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并为之作序。

    1937年

    33岁

    1至

    7月,发表诗《红叶里的信念》、《十月独行》、《时间》、

    《古城春景》、《前后》、《去春》;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

    《模影零篇——绣绣》。

    是年,任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编委。

    是年,林徽因、梁思成应顾祝同邀请,到西安做小雁塔的维

    修计划,同时还到西安、长安、临潼、户县、耀县等处作古建筑

    考察。

    7月,林徽因同梁思成、莫宗江、纪玉堂赴五台山考察古建

    筑,林徽因意外地发现榆次宋代的雨花宫及唐代佛光寺的建筑年

    代。

    7月

    12日,林徽因一行到代县,得知发生“卢沟桥事变”,

    于是匆匆返回北平。

    8月,林徽因一家从天津乘船去烟台,又从济南乘火车经徐

    州、郑州、武汉南下,9月中旬抵长沙。

    11月下旬,日机轰炸长沙,林徽因一家险些丧生。不久,他

    们离开长沙,经常德、晃县、贵阳、镇宁、普安、曲靖到昆明。

    183

    1938年

    34岁

    1月,林徽因一家住昆明翠湖前市长巡律街住宅,不久,莫

    宗江、陈明达、刘志平、刘敦桢也到昆明,经与中美庚款基金会

    联系,组建营造学社西南小分队。

    是年,作诗《昆明即景——茶铺》、《昆明即景——小楼》。

    1939年

    35岁

    年初,因日机轰炸,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区龙泉镇麦地村。

    2月

    5日,发表散文《彼此》。

    6月

    28日,发表诗《除夕看花》。

    冬,梁思成、刘敦桢等去云南、四川、陕西、西康等地作古

    建筑考察,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

    1940年

    36岁

    初冬,营造学社随史语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迁四川南溪县

    李庄镇上坝村。不久,林徽因肺病复发,从此抱病卧床四年。

    1941年

    37岁

    在李庄镇。

    春,三弟恒在对日作战中身亡。

    1942年

    38岁

    在李庄镇。

    春,作诗《一天》。

    是年,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林徽因为写作

    《中国建筑史》抱病阅读二十四史,作资料准备。她写了该书的

    184

    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

    充工作。

    11月

    4日,费正清、陶孟和从重庆溯江而上,去李庄访问林

    徽因、梁思成。

    1944年

    40岁

    在李庄镇。

    是年,作诗《十一月的小村》、《忧郁》、《哭三弟恒》。

    是年,费慰梅到李庄访问林徽因。

    1945年

    41岁

    在李庄镇。

    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思成,徽

    因将不久于人世。

    1946年

    42岁

    2月,林徽因在费慰梅陪同下乘机去昆明拜会西南联大校长

    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住唐继尧后山祖居一座花园

    别墅,与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等旧友重聚。

    7月

    31目,同西南联大教工由重庆乘机返回北平。为清华大

    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

    10月,梁思成应聘赴美耶鲁大学作访问教授。

    11月

    24日,发表散文《一片阳光》。

    是年,作诗《对残枝》、《对北门街园子》。

    185

    1947年

    43岁

    夏,饱经欧战浸染的萧乾,由上海来清华园探望林徽因,二

    人长谈七年来各自的经历。

    是年,作诗《给秋天》、《人生》、《展缓》、《病中杂诗》(四则)。

    12月,做肾切除手术。

    1948年

    44岁

    2月

    18日,作诗《我们的雄鸡》。

    2至

    5月,发表诗《空虚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

    《病中杂诗九首》、《哭三弟恒》。

    11月,国民党当局迫使北平高校南迁。清华园展开反迁校斗

    争,林徽因说:“我们不做中国的‘白俄’。”

    是年,北平解放前夕,张奚若到林徽因家,请梁、林画出保

    护古建筑目标。

    1949年

    45岁

    北平解放,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2月,与梁思成等编印《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春,送女儿再冰参加南下工作团。

    7月,政协筹委会决定把国徽设计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

    美院。清华大学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畅中等七人参加

    设计工作。

    1950年

    46岁

    6月,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设计的国

    186

    徽图案完成并在中南海怀仁堂评选,经周总理广泛征求意见,清

    华小组设计图案以布局严谨、构图庄重而中选。

    6月

    23日,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

    是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

    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

    47岁

    是年,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

    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

    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

    1952年

    48岁

    是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

    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

    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终于完成了须弥座

    的图案设计。

    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

    **,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

    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

    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

    是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

    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系列介绍我国

    古建筑的文章。

    1953年

    49岁

    187

    10月,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

    是年,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江丰在美术家协会的报

    告上,对林徽因和清华小组挽救景泰蓝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和高度评价。

    1954年

    50岁

    6月,林徽因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秋,林徽因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去住。不久,

    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

    1955年

    51岁

    4月

    1日

    6时

    20分,病逝于同仁医院。

    4月

    2日,《北京日报》发表讣告,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

    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

    13人组成。

    4月

    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追悼会,遗体安放在八宝山

    革命公墓。

    188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26在线阅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26

    -

章节目录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落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落梅并收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