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好种田 作者:长白山的雪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41

    <!--go-->

    重要的地方,为什么后来被朝廷夺过来,北元国那边却没有再来抢夺呢?

    “老伯,如今这里已经归朝廷的管辖了,朝廷想要让这里的人们都富起来,所以会帮着想办法的。我们这次过来,一个是想看看这冬捕的壮观,另外也是想知道,咱们这冬捕的鱼儿,到底能不能卖出去。老伯,明日可要带我们好好地看看啊。”子轩在旁边说道。

    村长听了子轩的话,倒是起了雄心壮志,“大人不知道,我们这里盛产鲤鱼、鲫鱼、青鱼、草鱼、胖头等各种鱼。尤其是胖头,最大的都有二三十斤,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就是可惜了,只能我们自己吃,不能拿来换钱啊。要是大人真的有办法,那我们这些人可就是有福了,说实在的,我们也想着家里能够富裕些。你看看这些个孩子,一辈子也只能跟着我们在地里忙活,我们也想着送他们去读书。不说是非得做官,最少也能够认识些字,总不能祖祖辈辈就这么混着吧?”

    静涵心头一酸,来到这镇东县之后她就发现,整个县内就没有一个学堂。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除了这里曾经是北元国所辖之外,另一个,恐怕还是这里太穷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读书人愿意来到这里办学堂的。所以说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百姓都生活好了,才能注意到精神上的空乏,才会注重教育的发展。

    “村长伯伯,我们不敢说会很的建起来学堂,因为这个的确是不小的人力和物力。不过,本官定然会想办法,让这里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等咱们手里都有了钱,以后才可以去建学堂,请夫子,对么?”子轩心里也有些难受,他是这一县之父母,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息息相关。或许别人来当官,不过是走走过程,百姓过得如何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自己不能这么做。自己就是农家出身,看见这些农人辛辛苦苦却不能过上好日子,他的心里很过意不去。

    “哎,有大人这句话,我们就知足了。咱们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是想着子孙后代能够出息。大人怎么说,我们怎么办就是了,说起来大人来了,我们已经跟着沾了不少的光了呢。光是这一年的税赋,我们可就省下来不少。朝廷给咱们免税,但是咱们也不能忘本,等这几年咱们过好了,以后还是得好好地交税的。要不然,朝廷也从哪里来的钱养军队啊?没有军队,以后北元国再来攻打,咱们辛辛苦苦挣的钱不就全都没了么?”这村长是个很明理的人,一席话说得,让子轩很是感动。

    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很是热闹。衙门里的这些人第一次见到可以和百姓一起说话唠嗑的父母官,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地人,自然对子轩的做法很是佩服。说话之间,大家的感情也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子轩从这些人的口中,也是了解到了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对于以后治理此地,非常的有用。

    夜色渐渐的深了,村长赶紧让众人全都回家去,明天早晨还得早早地准备捕鱼呢。于是大家纷纷告辞,子轩笑着送他们离开。

    等到送走了村子里的人,子轩长叹一声,然后对着孙建业哥俩说道,“孙大哥,孙二哥,兄弟这里的事情,怕是还要麻烦两位哥哥了。明天咱们看看这捕上来的鱼如何,然后两位哥哥想想办法,帮我把这鱼给卖掉。拜托了。”子轩朝着孙家兄弟行了一礼。

    “子轩,你这是干啥?咱们是亲戚,本来就该帮忙的。再说了,这些事情上,我们兄弟也是要挣钱的。有挣钱的买卖,你能想着我们,我们还要多谢你呢。这件事包在我们兄弟身上,你放心吧,咱们北方到了冬天本来就没啥东西可吃,这鱼应该能好卖的。再者,离着过年也不远了,谁家过年不想弄几条鱼啊?你放心就是了。”孙建业赶紧还礼,然后说道。

    大家又说了会儿话,就各自休息去了。子轩搂着静涵,两个人躺在炕上,“娘子,多谢你了,谢谢你肯陪着我,来到这里受苦。也谢谢你肯处处为我着想,为我出谋划策。”子轩轻轻的亲了亲静涵的额头。“说啥谢不谢的?你我夫妻,本是一体,何来帮不帮之说呢?”静涵笑了。

    ☆、第二百一十章冬捕

    这冬捕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祭湖醒网的仪式,在这附近住着的人,信奉湖中有湖神。祭湖醒网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就是通过祭湖,来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祈求神灵保佑,万物生灵继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第二点就是通过祭网,唤醒沉睡的冬网,保证张网下湖时,顺畅平安。祭湖醒网的仪式,展现了人们对于大自然崇高的敬仰,还有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热爱。

    祭湖仪式由鱼把头来主持,一般的鱼把头都是非常有经验而且身轻力壮的人,一般不超过四十岁。鱼把头在冰面上,朝着太阳的方向,摆上一处祭坛。祭坛前面摆上九个火撑子,上面布满了柴火,然后全部点燃。每一个火撑子的前面,都将冰面凿开一个洞,用来向湖中投放祭品。

    祭坛之前,站着一个人,穿着五彩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在不停的诵经。这个人,应该是类似于一种巫师的作用,负责和神灵沟通,当地人也叫他祭师。在祭坛的周围,还有村民在敲鼓奏乐,村里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们,穿着颜色艳丽的衣服,在冰面上跳着不知名的舞蹈。

    鱼把头在高声的念着祭湖词,冰面上风很大,再加上鼓乐声。静涵站在湖边,只能隐隐约约的听到风中飘来断断续续的声音。“啊,长生天,先祖之灵;啊,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啊,千里冰封望祭湖,万顷湖面竞纷呈。开冰拉网出鱼喽,头鱼宴上庆丰登。”

    等到鱼把头念完了祭湖词,从祭师的手里接过一碗酒,手托酒碗,“冬捕的大网醒好了,开始祭湖。一祭万世不老的苍天,二祭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三祭万灵的湖神。保佑咱们冬捕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多出鱼、出大鱼、出好鱼。”

    在诵经声和鼓乐声中,鱼把头来到了祭坛之前,高声大喊,“湖神保佑。”现场所有的渔工们也都齐声高喊,“湖神保佑。”然后大家开始向九个冰窟窿里面投放祭品。

    接下来,鱼把头和渔工都要回到马爬犁的前面来,马爬犁上面是他们进行冬捕的工具。鱼把头站在渔工的队伍前面,高声喊道,“上奶干,炒米,给咱进湖开网的饱肚。”

    一群村子里的姑娘们,手里端着托盘,托盘上放着奶干和炒米,依次来到渔工的面前。鱼把头给渔工每人端一碗,渔工开始吃。不多时,鱼把头再喊,“拿酒来,喝壮行酒。”

    姑娘们用托盘端来空碗,另外有几位姑娘抱着酒坛子,来到渔工和鱼把头的面前,给他们斟酒。鱼把头再喊,“好酒助咱们打好鱼,干。”大家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把碗放回姑娘们拿着的托盘里。

    鱼把头再喊,“进湖、收红网、鸣喜炮,出发。”于是,鱼把头和六十名渔工一起,在祭师的诵经声中、在欢的鼓乐声中、在激烈的鞭炮声中,赶着马车和马爬犁往湖中走去。

    静涵被这种壮观的场面给震慑住了。整个村子的人都在这围观,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大家都在神情专注地看着整个仪式的进行。直到这些人开始上湖,大家这才开始说话。

    子轩和静涵的身边,站着的是村长还有村里的几个长者,他们给子轩介绍着这冬捕的过程。“你看那些马儿,都是提前半个多月,就用最好的细料喂的,就是为了让它们能够适应这个种活。要知道,这总共得有五六十张大网,要一张一张的连在一起,送到冰面之下。必须得用马拉着绞盘才能拖得动,马儿干这一天活,也是累的够呛呢。”

    此刻的冰面上,鱼把头已经开始确定位置了。“这个叫做画窝子,就是由鱼把头来确定下网的位置。你看啊,鱼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下来位置,然后凿开第一个冰眼。这就是下网眼,然后再由下网眼两侧各往前走两百步,确定翅旗的位置。看见他们扛的大旗了没有,那个就是翅旗。确定好翅旗,再从翅旗往正前方走两三百步,确定为圆滩旗。从圆滩旗的两个旗眼开始,往一起汇合,大概也是两三百步的距离,汇合到一起,这里就是出网眼,要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划的范围,就是网窝。这里面可是有很大的学问呢,网窝的大小和形状,送旗的角度等,都是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和鱼把头多年的历练才能做好的。”村长的哥哥曾经就是个鱼把头,对于这些非常的熟悉。

    渔工们开始在冰面上凿冰了,从下网眼到翅旗的位置,每隔二十步就凿一个冰窟窿。然后下穿杆,这穿杆的长度,比冰窟窿之间的距离要长一些。有的人手里拿着走钩,用走钩把穿杆从这一个冰窟窿推向下一个冰窟窿,就这样一直到出网眼。穿杆的后面系着一根水线绳,绳子不算太粗,水线绳的后面带大绦,大绦的后头带大网。就这样,水线绳带动着大绦往前走,大绦后面的网也就跟着往前走了。但是那些网很沉,于是就用马拉着绞盘,带动着大绦往前走。

    跟网的把头用大钩把网一点点的推入水下,并且随时注意网的轻重。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整张大网已经全部下到了水中。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大概光是下网就得三四个时辰。村长怕子轩他们受不了这里的寒冷天气,就说等着出网之前让人去喊他们,让子轩他们先回村子休息一下,暖和暖和。子轩怕静涵受不了这样的寒冷,于是就同意了,带着大家先回村子里去。

    早晨起得早,刚刚又在寒风里站了半天,静涵也是有些累了。喝了些热水之后,就回到自己住的屋子,歪在炕上不想动弹。

    子轩担心妻子,跟孙建业他们说了会儿话之后,也回屋了。“娘子,你这是怎么了,我咋觉得你最近好像挺不愿意动弹似的啊?”子轩脱鞋上炕,搂着静涵说道。

    “不知道啊,就是懒懒的,不愿意动弹。可能是天气太冷了,风又大,出门遭罪,不出门总在家憋着的缘故吧?”静涵倒是不以为意,这里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总觉得不想出去。这要是在山上的时候,即便是天冷,她也愿意跟着父亲进山打猎去。

    “回去找个郎中给你看看吧,你这个样子,我还真是不放心呢。”子轩伸手摸了摸静涵的额头,倒是没啥异常。

    “就这里的郎中?他们能看出点什么来啊?能不能赶得上我都还两说呢。”静涵不是瞧不起这里的郎中,实在是整个县城里,就那么一两个郎中,还是半吊子。静涵还真是不放心让他们给看诊。

    “难为你了,跟我来到这里。不行就从别的地方请两个郎中过来吧,总是这样也不行啊。”子轩总是觉得静涵的状态有些异常,就有些担心。“这里的确是苦了些,要不然我把你送回去吧,有爹娘照顾你,比在这强多了。”

    静涵瞪他,“干嘛?把我送回去,你想干点啥啊?难不成是看好了哪家的姑娘,所以才想把我弄走的?”

    “歪缠。没良心的小东西,我是心疼你,你倒是编排起我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子轩伸手到静涵的腋下。

    静涵最怕痒了,身子一下子就蜷成了一团,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相公,我不敢了。不敢了还不行么?”一下子滚到一边去了。

    子轩伸手把静涵抱住,下巴搁在她的头顶心处,“娘子,我不闹你了。这次冬捕结束,我就让人去给你请个郎中来,咱们好好地养养身子。以后你也少费点神吧,一切有我,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静涵笑的脸上通红,窝在子轩的怀里,感觉到十分的满足,“子轩,我有点困了,先眯一会儿啊。”说着,就闭上眼睛,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子轩看着熟睡的静涵,心里真是有些放不下,以前的静涵很少这么睡觉的,可是最近一段日子,好像静涵非常容易困倦,一有机会就会睡觉。“静涵,你这是怎么了啊?可千万别有什么事情啊。”子轩低低的说道。

    左右这个时候还没出鱼,子轩就陪着静涵一起睡了会儿。村子里的人有些也回来了,他们的准备晚上的这顿饭。今天晚上可是庆功宴呢,自然得预备的好些了。村子里的一些老妇人就在那一边预备饭菜,一边聊天。

    “你看那知县大人的夫人,长得可真是一个水灵呢。这样的人儿,竟然能跟着来咱们这个穷地方吃苦,可真是难得啊。”一个妇人这么说着。

    “咱们知县大人长得也够俊俏的啊,这两个人站在一起,那可真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呢。你没看见咱们知县大人多疼夫人,这两个人啊,真是般配。”另一个妇人也说道。

    “对了,你们看没看出来,好像夫人有了吧?她那个面相啊,我看着像。”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说道。子轩本来就没睡实成,一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就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41在线阅读

    <!--t;

    长白山下好种田__141

    -

章节目录

长白山下好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长白山的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白山的雪并收藏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