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第126章 番外三:今日良宴会 上

    元光三年,回纥部内乱,可汗药罗葛氏被其次子叶递建戕害,太子莫贺逃至高昌,被玄启使臣所救,辗转来到长安。至此,除药罗葛、药勿葛、奚耶勿三部为回纥国师控制,其余罗勿、葛萨等五部均落入叶递建手中。

    莫贺于长安卧薪尝胆,意图复国。

    元光七年,莫贺向玄启借兵三十万,与国师合兵攻入王庭,诛杀叶递建,夺回汗位。

    同年,帝封洛王长女为和乐公主,出降莫贺可汗;莫贺可汗向玄启称臣纳贡,以婿相称,帝册立其为怀义可汗。

    元光八年,国师率回纥使团朝见,帝至长安朱雀门亲迎,并宴回纥使于麟德殿。

    经年战乱,殚精竭虑,纵使国师心境淡泊,也难免熬得两鬓斑白,看的轩辕晦一阵酸楚,拉着国师的手不放。

    国师倒是淡然得很,“有新芽便有枝桠,有枝桠亦有落叶。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我哪里就能例外?”

    “国师说的是,是朕执障了。”轩辕晦引国师进了麟德殿。

    今日麟德殿的摆设不似寻常国宴那般考究,不过是十数张长案成两列摆了,案上已摆了珍馐美酒,几样冷食点心。

    “怎么不见皇后?”国师与轩辕晦共一张桌坐了,左右四顾,不见赵诩,方问道。

    轩辕晦笑着斟酒:“今日朕去迎国师,朝会便让十九郎去了。”

    国师一挑眉,“怎么?难不成上朝你们还是轮着去的?”

    “倒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轩辕晦厚着面皮道,“朕有时夙兴夜寐,整夜批阅奏折,难免第二日精力不济。皇后心疼朕,才代朕临朝。”

    国师冷笑一声,并不戳破,“看天色仿佛早已散朝了……”

    “想来还未至黄昏,皇后怕是在紫宸殿与阁老们议政,要么便是带着太子批折子。”轩辕晦笑着解释,“毕竟十九郎还是尚书令,日理万机啊。”

    “太子?”国师很是讶异,“若我不曾记错,太子不过六七岁大小,如何就能批折子了?”

    轩辕晦苦笑,“人家是严父慈母,到咱们这里,竟成了慈父严母。”

    国师起身,“离开宴尚有一会,不知在下可否前去拜见二位殿下?”

    于是,一盏茶功夫后,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站在紫宸殿外。

    几位阁臣刚刚离去,先前饮茶的茶盏还留在案上。赵诩正伏案疾书,太子坐在他怀里,一张小脸苦不堪言。

    国师心里默算了下,从早朝到了现在,怎么也过去了五六个时辰,对太子这般大的稚儿实在难熬了些,刚想出声提醒,就听轩辕晦不无感伤道:“朕也想过,皇后是否对太子太严,然而一想到朕与皇后不用太久便要双双薨逝,徒留他一个在朝堂这虎狼之地。若是不对他严苛些,他日后为人辖制是小,为人所害那就……”

    他看着不远处埋首公文的妻儿,眼里满是留恋感伤。

    国师这才反应过来,恐怕自己开过的玩笑,旁人不那么容易悟透,忍不住笑出声来。

    “国师?”轩辕晦见他难得笑得开怀,突然想起去年生辰,他拉着赵诩阅视陵寝的情景。

    “先前江山被邓氏折腾得一塌糊涂,朕也不打算大兴土木,咱们也便薄葬了,可好?”轩辕晦不无兴奋地指指点点,“反正也没有什么妃陵,朕看,干脆再省去一副棺木,你我二人惯了同床共枕的,分开反而不美。棺木朕已经让琼州购置了,银子从内库里出。朕只是在想,日后定然有人盗陵,你我要不要搞个疑冢,狡兔三窟?”

    “现下就开始想棺木,是否早了些?”赵诩知他想着匀命一事,很有几分无语,心道虽逗逗他有些意思,可让他常年误会,焦心抑郁下去,倒是于龙体无益。

    “人生不满百,常有千岁忧……”

    赵诩笑笑,“这匀命一事,我以为是无稽之谈,怕是国师讹你的也不一定。至于他取你我的精血做什么,约莫是觉得有趣,想让你我吃点苦头罢。”

    “他到底是个得道高人,不太可能口出诳语……”轩辕晦想了想那老奸巨猾,入世至极的国师,顿时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赵诩揽过他臂膀,“不过,陛下有点说的是对的,未雨绸缪,早日打算,也无不可。”

    轩辕晦兴致上来,二人又在皇陵流连许久方罢。

    彼时轩辕晦以为是赵诩在宽慰他,如今看来……

    “国师……你……”轩辕晦神情纠结地看着国师,“害的朕担惊受怕这么些年,你良心可安?”

    “我又哪里知道陛下非庸人亦自扰呢?”

    轩辕晦无奈地看他,突然抓住国师的袖子,声音极低:“除去太子,这世上就属您与朕最亲近了……”

    国师低头看着他扯着自己袍袖的手,缓缓握住,二人相对凄楚一笑。

    过去的几十年里,轩辕晦失去父母兄弟,国师没了兄长幼妹,那么多的亲朋故旧犹如齑粉一般碾碎在血腥的皇权纷争里。爱恨恩怨纠缠着骨肉亲情,连怀缅里都沾染着血色,奔腾在岁月长河里难以止息。

    如今轩辕晦妻儿双全,国师也已成为回纥第一尊长,然而那些隐隐约约的痛楚还将伴随着他们直至终老,这般的痛楚无与言说,赵诩不会懂,莫贺不会懂。

    兴许只有彼此能窥得一二。

    “父皇!儿臣见过父皇!”小太子稚嫩的声音打碎了沉郁的静默。

    轩辕晦回过神来,将端正行礼的孩童抱起,柔声细语:“父皇的孔雀……小孔雀今日过的如何?”

    国师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轩辕晦重复了一遍方敢确认。

    “明夷的名字,让陛下想起孔雀大明王,才起了这个小名。”赵诩躬身行了子侄礼,“见过国师。”

    国师虚扶了一把,上下打量赵诩,笑道:“此番我见陛下气色不错,殿下倒是清减了。”

    赵诩玩笑道:“再过五年,国师再来,便是我等均养的膘肥马壮,太子最是清减。”

    国师莞尔一笑,摸了摸太子的头,“近来在读什么书?”

    “管子还有史记的货殖列传。”太子可怜兮兮道。

    “哦?看来殿下是想让储君从经世做起?”

    赵诩与轩辕晦相视一笑——早在肃州时期,他二人就已反复推敲过,天下田亩,最终定会流于豪强之手,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如何安抚失地流民,便是个大学问,若是一味均田地,虽历朝初期可博得民心,可也绝非长远之计。他们要做的,便是让百姓无地耕种时也能活下去,当不需耕地也可衣食无忧时,自然有薄产薄地的农民闻风而动。此时,朝廷可以出资将地买下,要么屯垦,要么命囚犯耕种……

    “告诉阿祖,管子里你最喜欢那一句?”轩辕晦笑眯眯地炫耀道。

    轩辕明夷偷偷瞥了一旁板着脸的赵诩一眼,昂首挺胸道:“无土而欲富者忧,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

    “为什么喜欢这句?”国师发问。

    “因为父后常诵读这篇……”轩辕明夷抿唇,“我其实也不懂何意,只是先囫囵吞枣地背了,待我年岁长些,见识多些,也许就无师自通了。”

    国师刚想夸几句,就听轩辕晦道:“你们看朕的太子,简直冰雪聪明!天下哪里能找到第二个如此早慧的童子?朕的孔雀不仅能文,武艺也颇为了得,今日太晚了,明日朕让他骑射给您看!”

    国师僵着脸,“龙子凤孙,自然不凡。”

    赵诩摇头不语,一旁伺候的守宁觉得此番场景与当年在凉州轩辕晦对着邓翔吹捧赵诩简直如出一辙,忍着笑禀报道:“陛下,含元殿那边已准备妥帖了,还请诸位移驾。”

    赵诩收敛了神色,“国师,请。”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宗室里狗剩他爹的洛王爵还在

    另外国师就是来吐槽看热闹

    第126章 番外三:今日良宴会 上

    -

章节目录

待他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下寺中一老翁并收藏待他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