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养成记 作者:漫步长安

    分卷阅读33

    谁都不好,此次的事情,分明是董家人心存不轨,董氏搅在其中,若一个处理不好,燕娘和雉娘的名声都要搭进去。

    赵燕娘此刻的样子狼狈,他想再苛责几句,又怕刚才真的砸伤了她,董氏嚷着要请大夫,他默许,由着董氏将燕娘带回东屋,然后起身安抚雉娘几句。

    赵守和刚才一句话也没有说,母亲和燕娘是有些过份,明明是燕娘的错,还想赖在雉娘的身上,可为人子,不能道母亲的错,他有心想补偿一二,对雉娘说,“父亲,不如让儿子送三妹妹回去吧。”

    雉娘婉拒,“大哥,雉娘无事,你不必相送,雉娘自己回去即可。”

    赵县令点头,他正好有话要叮嘱儿子,索性依她,雉娘行礼告退,一出门,就见段鸿渐还未走,关切的眼神看着她,似有千言万语。

    她心烦意乱,就算是知道董氏没安好心,赵县令还是想息事宁人,可能在他看来,即使是明知董氏不安好心,好在并未铸成大错,训责几句就作罢,他和董氏是夫妻,夫妻一体,自己和姨娘反倒是外人。

    段鸿渐深情款款的样子让她作呕,她不想理这害死原主的罪魁祸首,低着头自顾地走路,要不是这该死的伪君子,原主又怎么会死。

    段鸿渐急急地拦着她,目光沉痛又痴迷,“雉表妹,那董家嫁不得,若你愿意,我与舅父提亲,接你过门。”

    雉娘冷冷地抬起头看着他,“接我过门?做妾吗?”

    被戳中心思,段鸿渐有些不自在,艰难地点头,“雉表妹,你也知道,我们家风严,我是嫡长子,又是独子…”

    “不用了,谢谢你的好意,雉娘不会为妾,不仅如此,你的正妻,我也不稀罕,依我看,你和赵燕娘才是天生一对,她丑人多做怪,你自以为情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说得又急又快,面带嘲讽。

    段鸿渐瞪大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露出似扭曲又似受伤的神情,雉娘懒得理他,抬脚就走,哪有功夫和这想让她做妾的男人磨嘴皮子,晚上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得回去好好准备。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进院中,眼看就到晚上,今夜注定又是不眠之夜,雉娘的眼中透着狠绝,董氏和赵燕娘,不愧是母女,简直是一丘之貉,董氏计谋没有成功,不知又会起什么毒辣的心思。

    她有想过去找便宜父亲来西屋留宿,这样贼人就不会上门,派出乌朵去打探,却得知他和文师爷一直在书房议事,不得己做罢。

    肚兜的事情,必定已经被董氏化解,听便宜父亲的话中之意,他已知此事,并且极力替赵燕娘掩盖,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与董氏彻底站在对立面,可手中半点筹码也没有,寸步难行。

    不知道恩公接下来会如何做,凶险迫在眉睫,在这后院中也只能是靠自己,等熬过今夜,再做打算。

    她将屋内能用上的东西都让乌朵找出来,无非是剪子木棍之类的,巩姨娘被她的架势吓一大跳,也急吼吼地从自己房间里翻出一把大剪刀,握在手上,柔弱的脸上前所未有的勇敢,大有与敌人拼一场的气势。

    幕色低垂,厨房里的饭食依然不能食用,那老鼠吃完后呼呼大睡,雉娘让乌朵悄悄出去买了一些点心,几人分食,勉强垫个肚子,然后静坐在屋内,神色紧绷地等待着。

    天色越来越黑,犹如一只吃人的巨兽般,张着黑洞洞的大口,要将所有的弱小一并吞入口中。

    烛火在跳跃着,映衬着主仆四人严肃的脸和紧张的神情,屋外偶尔有几声虫鸣,其余再无其它的动静。

    外面打更的梆子响起,二更,三更,四更,每刻都在煎熬,时辰漫长如年,四周静寂无声,巩姨娘试探着小声开口,“雉娘,那贼子今夜是不是不会来?”

    雉娘摇下头,她也不知道,只要黑夜没有过去,她就不敢掉以轻心,快近五更时,主仆四人实在有些熬不住,巩姨娘不停地点头,瞌睡不已,却又不敢睡过去,掐着手心提神。

    雉娘没有丝毫的松懈,静静地盯着桌上的烛火,火芯发出“噼叭”的声音,不时地溅起火花,她心中有一丝疑惑,今夜很平静,似乎并无情况,难道她猜错董氏的心思。

    很快,五更的梆子响起,大户人家的下人都是这个时辰起身,梆子落下,一夜就算过去了。

    巩姨娘实在有些受不住,雉娘让她回房睡觉,自己靠坐在塌上,还是不太敢合眼,眼睁睁地看着窗户从黑色慢慢变灰,又从灰色转为微亮,才闭眼眯了一会。

    半睡半醒前,听到前衙震耳欲聋的鼓声,她惊得跳起来,欲夺门而跑,乌朵进来,“三小姐,可是吵醒了,前面有人击鼓喊冤。”

    原来是有人击鼓,她松口气,,精神绷得太紧,一有风吹草动就惊起,外面的鼓声还未停,喊冤鼓与前次听到的报案鼓不一样,又急又快,声音又大,似千军万马,又似悲愤痛哭。

    这夜无事,她有些想不透,按理说,董氏已经快要和她们撕破脸,必然不会放过机会,为何没有行动。

    鼓声响过,惊起衙内当差的众人,赵县令穿好官服,带好乌纱帽子急冲冲地赶到衙堂,一拍惊堂木,高呼升堂,两侧衙役顿杖喊威武,文师爷和县丞也已就位。

    另有两名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来,赵县令一看,有些眼熟,定睛一瞧,这位中年汉子,不就是以前在乡间的邻居,罗家的罗柱子吗?

    罗家与赵家自小就相邻,也算是老相识,赵县令满腹疑问,罗家就罗柱子一个光棍,哪里来的冤情要诉?

    “堂下之人姓甚名谁,有何冤情,速速报来,本官为你作主。”

    罗老大高举状子,痛苦流涕地伏在地上,“大人,小人姓罗名柱子,是石头镇芦花村人氏,为着一桩陈年旧事,日日受良心遣责,寝食难安,思来想去,还是将此冤情大白于天下。”

    赵县令一惊,罗老大说多年的旧事,那就是芦花村的事情,他生于芦花村,长于芦花村,村里连丢只鸡都算是大事,哪里是有什么冤情他不知道的,他微皱眉,想不起芦花村多年前发生过什么冤案。

    “你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回大人,小的为着是以前的旧邻赵家老爷之死,状告其媳董氏,杀死公爹,掩盖事实,逍遥法外多年。”

    赵县令手中的惊堂木都差点掉下来,两侧的衙役也听出事情的不对,大人祖宅就在芦花村,又恰好姓赵,这罗柱子状告的事情不会和大人有关吧。

    文师爷将罗老大手上的状子呈上来,赵县令呼吸急促地看完,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手捏着状纸抖得如树叶。

    他只觉眼前发黑,差点看不清上面的字,这状纸上所述,无异于晴天霹雳,在脑子中炸响开来,又宛如破空利箭,直

    分卷阅读33

    -

章节目录

阁老夫人养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长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长安并收藏阁老夫人养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