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养成记 作者:漫步长安

    分卷阅读123

    手中的杯子,“赵家底薄,怜秀又没有什么悌己,雉娘的嫁妆本宫来出,你去库房挑选,就按嫁县主的品级来置办。”

    “是。”

    琴嬷嬷下去安排,门口正好碰见西阁的宫人。

    宫人进到殿内后,将信鸽腿上取下的纸条交给皇后,皇后伸手接过,转到内殿。

    算日子,芳姑应该已经起程回京,不知走到哪里。

    她打开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

    董家已除,县衙后遇故人,赵家三小姐身世恐有隐情,奴将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不日归京。

    皇后死死地盯着上面的字,赵三小姐,雉娘?

    她的身世有隐情,那她是不是…

    握着字条的手有些颤抖,皇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才将纸条烧成灰烬,雉娘长得像自己,若她的身世有隐情,那她就不是怜秀的孩子,不是怜秀的孩子,只能是那个孩子。

    她的心一会上一会儿下,如起伏的波涛,一遍遍地回想着自己初见雉娘时的模样,雉娘像怜秀,可更像自己。

    皇后在殿内走来走去,思虑半晌,将琴嬷嬷叫进来,“你去召赵夫人进京,本宫要和她商议雉娘的嫁妆。”

    琴嬷嬷让人去赵家通传。

    赵宅里,赵书才和巩氏在商量着女儿们的嫁妆,连嫁三女,长女不用操心,但燕娘和雉娘挤在一块办亲事,银子就有些不够。

    宫中的太监来传旨,巩氏收起忧心进宫。

    皇后瞧着她走进殿,看着她与自己相似的脸,一阵恍惚。

    “臣妇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走下座,将她扶起,“怜秀,你与本宫何必如此生份,以后进宫就如同回娘家一般,本宫是你嫡亲的姐姐,母亲不在,长姐为母,你千万不要与本宫客套。”

    巩氏眼有湿意,“谢娘娘。”

    “本宫召你进宫,是为雉娘的婚事,赵家的情况,本宫心知肚明,雉娘要嫁的可是当朝阁老家的大公子,胥家虽清贵,若是嫁妆太过寒酸,也不好看,本宫是她的姨母,她的嫁妆,就由本宫来准备,你们不用操心。”

    巩氏大为感动,又要跪下谢恩,皇后哪里肯依,将她按着坐在凳子上。

    皇后拉着巩氏的手,“本宫只有永安一个女儿,太子和舜儿虽好,却是皇子,哪有女儿来得贴心,永安脾气大,本宫看着雉娘,就很羡慕你,能有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女儿。”

    “娘娘,永安公主是皇长女,皇家明珠,脾气大些也是应该的。”

    “你还叫本宫娘娘,叫长姐吧。”

    巩氏被皇后看得低下头去,嚅嚅出声,“是,长姐。”

    皇后欣慰一笑,“这就对了,嫡亲姐妹,何必如此生份,本宫常在想,以前那些艰难的日子 ,你和雉娘是怎么过来的?”

    “长姐…”巩氏的眼眶里泪水已经在打转,“怜秀不敢回想,若不是有雉娘,也许怜秀就活不到见长姐。”

    皇后站起来,一把抱着巩氏,巩氏坐着,将头埋进她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悲切。

    “一切都过去了,董家…”皇后拍着她的背,“别怕,以后有长姐为你做主,谁也不能欺你。”

    巩氏好半天才止住哭声,哽咽道,“长姐,怜秀以前不敢哭,连累雉娘也养成胆小的性子,好在现在有所好转,性子也变强不少。”

    皇后用帕子替她擦拭泪水,然后重新坐在她的旁边。

    “雉娘确实懂事,性子正好,刚柔相济,你有这么个女儿,是你的福气。”

    巩氏接过她的帕子,不好意思地抹着眼角,“长姐说得是,她简直就是老天赏赐给怜秀的,从小到大,都十分的孝顺,若不是她,我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本宫看她也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将来必然会孝顺你的,她是你生的,是你的骨血,不孝顺你孝顺谁。”

    皇后含着笑看着巩氏,巩氏脸略一僵,低下头去。

    她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捏着,似疑惑地问道,“怜秀,可是本宫说得不对,你怎么脸色不太好?”

    “长姐…”巩氏抬起头,又泪流满面,“实不相瞒,雉娘不是怜秀亲生的,她是在山中捡到的,这么多年,怜秀有时候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她明明长得这般地像我,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

    皇后“呼”地站起来,抓着她的肩膀,“你说什么?她不是你亲生,那她是谁?你在哪里捡到她的?”

    巩氏脸带悲伤,看着急切的长姐,心里隐有预感,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相似之人,以前她总是想着许是谁养的就像谁,所以雉娘才像自己,可自从和长姐相认后,她就猜想,或许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当年,她十月怀胎,九死一生地产下女儿,不料女儿十分的体弱,大夫说孩子或许难以养大,她不相信,抱着女儿日夜啼哭。

    那时候董氏已经去京城,老爷正忙着读书备考,无暇顾及,许是她生的是个女儿,老爷也不甚在意,只不过是略安慰她几句,说他们以后还会有其它的孩子。

    孩子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怎么忍心,于是她不顾月子体虚,抱着孩子偷偷去找另外的大夫,那大夫告诉她,孩子活不了几天,而且她自己因为孕期服过虎狼之药,这个孩子能生下来就是万幸,将来也不可能再有孩子。

    大夫的一席话,如同晴天霹雳。

    她被人下过药,还是在怀孩子的时候,究竟是何时,她一点也想不起来,怪不得她总觉得体力不支,还以为是怀孩子辛苦,也没有太过在意,原来竟是药物所致。

    除了董氏,谁会给她下药,自她进赵家门,董氏就视她为眼中钉,要不是老爷还算宠她,可能早就被悄悄处置,若是孩子夭折,她以后不能再生养,等年老色衰,老爷情淡,董氏必然会寻法子将她卖出去。

    她和兰婆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欲哭无泪,猛然听到有人提起说七峰山的香火灵验,有个常年大病不起的人,喝过七峰山中寺庙的香灰,竟然从床上爬起来,现在已经生龙活虎,如常人一般。

    这番话如同救命稻草,主仆二人连夜赶到七峰山,哪知才到山脚下,孩子就咽了气,抱着已经死去的女儿,她哭干了眼泪。

    望着高高的七峰山,还有怀中渐渐冰冷的孩子,她突然觉得活得真累,与其以后不知卖到何处,沦为玩物,还不如一死了之。

    她和兰婆子在林子里挖了一个坑,将女儿埋葬,小小的土包,隐在山林之中,没有墓铭,她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女儿能再次投个好胎。

    她觉得生存无望,正欲支开兰婆子,寻地方自行了断之时,突然听到婴孩的哭声,哭声细如猫仔,断断续续,她大惊,四下张望,循着哭声,在草丛中找到一个襁褓,打开一看

    分卷阅读123

    -

章节目录

阁老夫人养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长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长安并收藏阁老夫人养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