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养成记 作者:漫步长安

    分卷阅读152

    字。

    他皱一下眉,“尚可,能看。”

    仅是能看而已,她的字无神态无风骨,只不过还算端正。

    她暗道,自己能写出这般模样已是不错,前世里可没有写毛笔字的习惯。这样的字都是她照着原主的存稿偷偷练的,能见人都算侥幸,哪里还能强求什么灵动飘逸。

    “夫君,我以后一定多加练习。”

    他看了她一眼,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字帖,“就照这个练吧。”

    她惊愕,不过是随口说说,他还当了真?

    “习字能修身养性,无事时练练也有益处。”他怕她误会自己嫌弃她的字,淡淡地解释着。

    她将字帖拿过来,应下。

    于是,书房中就变成这幅景象。他坐着看书,眼皮子未抬,嘴里却不时地冒出话,“手肘抬高。”“下笔再重一些。”

    她一一照做,不一会儿手就有些酸,又不想让他看扁,咬着牙坚持。他偶尔给她磨个墨,她则伏在桌案前埋头苦写。

    书房内安静如水,紫铜香炉中香烟袅袅,她腹中诽议,不知是谁给谁添香?

    好容易写完一张,他倾前过去查看,“照着这个练,每天三张。”

    她张口结舌,天天三张,她又不是他的学生,用得着这般严厉嘛。

    而胥良川却完全不知她心里所想,只是觉得如果她每天练上几张,不出几年,写的字就应该会有些灵韵。

    他前世当了几十年的山长,对学生们尤其严格,便是淡淡的一句话,也带着重重的命令之气。

    她又涌起许久之前的感觉,觉得他就像教导主任一样,严厉又不近人情。

    无奈应承,心里却有些不太高兴。

    等晚上一家人用膳时,她的手还有些酸,举箸都有些无力。胥家主子少,不讲究男女不同席,而且胥老夫人好热闹,喜欢一家子一桌进食。

    胥良川见她不时地揉手,心知她必是没有练惯字,等回去用热布巾敷下就好,幼年时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胥良岳也看到她的动作,好奇地问道,“嫂子,你的手怎么了?”

    他这一问,胥老夫人也看过来,忙不迭地询问。

    倒是雉娘有些不太好意思起来,小声地回着,“许久未习字,有些生疏。”

    老夫人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胥良岳看看兄长,朝雉娘眨下眼,“嫂子,不会是大哥让你写字的吧?”

    “你三天前的文章作好了吗?等下和我一起去书房。”胥良川淡淡地看他一眼,慢条斯理地说着。

    胥良岳方才还有雉娘挤眉弄眼,听到兄长这么说,顿里萎靡下来,求救地看着祖母。

    胥老夫人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长孙爱弟,对岳哥儿严厉,那是最应该不过的事情,孙子们的学业,她从不插手。

    胥良岳又哀怨地看着自己的亲娘,山长夫人理都不理她,招呼雉娘吃饭。

    他的肩膀垮下来,朝雉娘露出同病相怜的表情,看得雉娘都想发笑,方才的不快烟消云散。

    “大哥,再宽限我一日,明日一定好。”万般无奈之下,胥良岳朝兄长求饶。

    胥良川看一眼终于露出笑意的妻子,淡淡地道,“明日辰时。”

    胥良岳哀号一声,认命地耷着脑袋。

    雉娘忍俊不禁,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低头偷笑。

    就寝时,胥良川用热布巾给她敷手,敷完后,她转动手腕,觉得好受不少。

    两人脱衣入睡,他修长的四肢缠上来,灼热的气息喷到她的脖子里,她将他往外一推。

    “夫君,妾身觉得你说得对,习字确实能让人修身养性。妾身决定明日起,坚决执行您的要求,每日练字,常常自省,绝不能因为其它的事情影响自己习字的决心。”

    他的眼眸危险地眯起,“所以…包括夫妻之事。”

    “没错,我发现习字别有一番乐趣,说不定多年后,我还能成为一代大家,字帖流传后世,为了这个目标,我一定要修身养性,苦心钻研…”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温软的唇给堵住。

    两唇分开里,他叹一口气,“娘子,为夫错了,不应该让你习字,你想写就写,不想写就当为夫没有说过。”

    “这哪行,我可不是半途而废的人。”

    她的眼里跳动着狡黠,语气却是无比的认真。

    他磨牙切切,这个小骗子,又在骗人,他为何就吃这一套呢。

    “可以的,你写的字本就不错,无需再练。”

    她得意地笑起来,“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勉强同意吧。是你不让我写的,不是我自己不愿意写。看看,我为了你,放弃了成为一代大家的理想,你以后可不能再嫌我字写得不好。”

    他目光灼灼,晕黄的烛火中,她的面容被红帐映得如梦如幻,眼神灵动,眸子晶亮,灵气十足。

    漆黑的眸色深暗,他身子一沉,再次堵上她的嘴。

    ☆、第79章 肖想

    过了两日, 方大儒和方老夫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京中。方老夫人心急如焚, 一路上都在偷偷地埋怨丈夫当年没有将巩素娟的身份说明。

    她又不敢明着说,只能是愁着个脸, 眼里透着幽怨。

    如果她知道巩素娟不是丈夫养在外面的女人, 哪里还会将巩怜秀赶出去。现如今倒好,巩怜秀是皇后的嫡妹, 她们方家做了好人收养母女俩,反倒半点好也没有落下,不知皇后娘娘会不对方家心生怨恨。

    方大儒当初也不知道巩素娟嫁的哪里,他也仅是和巩老先生有过一点交情,巩素娟不愿透露,以他的性子, 也不会去追问。

    看着老妻忿忿的样子,他懒得搭理。他哪里没有说,他分明每次都说得清楚, 巩素娟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是她不相信而已。还趁着他不在临洲将怜秀赶走,如今得知怜秀的身份,又怪他当初隐瞒。

    妇人之见。

    方大儒拂着袖子,走在前面。

    方老夫人一住进胡府,和胡大学士的夫人寒喧后, 就直奔主题。此次进京,一是为了巩怜秀之事,另一件就是两个孙女的婚事。

    她的女儿胡夫人面色不虞, 两个嫂子心气高,连赵家都看不上,倒是蔡家递了话,想让她牵个线。她跑了一次赵家,赵家也没个准话。

    等方老夫人见过亲家后,就和自己的女儿说着私房话。她从女儿的口中得知皇后娘娘对巩氏母女重视,起了心思。

    她深思熟虑后,对女儿道,“依你之言,以后赵家应该不差,再说因为当年的误会,怜秀对我多少有些怨恨。不如将你的侄女嫁入赵家,一来能修复两家的关系,二来也何偿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娘,你可别提,嫂子们心气高着呢,瞧不上赵家。那蔡家托我去赵家探过话,赵家也没个准信。”胡夫人起

    分卷阅读152

    -

章节目录

阁老夫人养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长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长安并收藏阁老夫人养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