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145章 神奇的橡胶

    中日经贸大战不是迟早要打,而是自1872年签订《中日通商条约》以来就一直在打,起于山东烟台,扩大至青岛、上海、长崎、神户、大阪,最激烈的地区则是在朝鲜仁川,此前一直是华商占据优势,直到甲午战争和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之后才彻底失去平衡。[清爽阅读]

    ……

    宋彪在抚顺视察了两天的煤矿产业发展情况,虽然远东财团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先发展煤矿工业的决心,但在1907年的年会之后,投资方向就逐步转向其他极缺矿业和纺织业,将国际贸易、金融、矿产、纺织、粮牧加工、冶金、港口航运、地产、军工、化工作为长期阶段的主要十个支柱产业发展。

    至于机械、电气、造船等产业,远东财团现在基本无实力涉足,都是以本土优势和外国中小企业合资经营,坐等新的机会。

    其实在宋彪的心理,纺织业和煤炭工业一样重要,只是前者在最近十年内的问题比较急切。

    视察了抚顺后,宋彪继续乘坐铁路前往辽阳视察冶金、机械、化工、水泥等工业,再乘坐新开通的海锦铁路前往锦州,沿路考察辽东湾棉花种植区,锦州、海城、盘锦目前是新棉推广的重要地区,各地新政农业局都设有棉艺所,推广从国外引入的长绒棉。

    新的锦州府实际上是位于后来的锦州港东侧高桥镇附近。介于锦县和葫芦岛之间,在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之时。宋彪已经和直隶总督衙门协商处理了锦州划区的问题,原有的锦县继续为县。整个锦州府下设六县,都是主要的棉花推广区,为了推广棉花种植,锦州府配合远东财团采取三亩换一亩地的方式,大规模迁移本地居民北迁至吉林省牡丹江府,在锦州府扩大本地农户的土地面积。设置大规模种植的锦州官垦局、军垦局。

    由于地价便宜,远东财团在高桥、锦州港一带大量购置土地申办为工商业用地,在这里投资港口,聘用德国建筑设计师规划和投建新的锦州城。以此为基地建设锦阜、锦海、赤锦、奉锦、锦京五条铁路,由于港口条件优良,本地从最初的设计中就有南、北两个大港口区,两个港口区同时建设,北港为商贸区港口,南港则是工业集中区。

    因为天气寒冷,宋彪乘坐火车一路前往锦州府的过程中并没有见到成片的棉花地,但和关内地区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这里的土地在田埂的开设上就明显要大的多,每一陇地至少在一垧左右。

    关东的土地大多都是如此。一垧就是一陇地,军垦区、官垦区从基础就采取从美国吸收经验的方式投建农业机械走大规模农业种植之路,军垦官垦配备的马种也多是西顿河挽马,体型大,挽力强,耐寒耐饲料。

    各官垦、军垦都设有育马站,据引入的马种按要求长期培育新的马种,目前主要是用比利时挽马、西顿河挽马改良本地的蒙古马种,培育更适合东北地方特点和要求的中重型挽马。

    马对中国而言确实是太重要了。不仅是军队在未来五十年都大量需要马匹,农业生产在未来五十年的时间里也仍然大量需要马匹。

    现在东三省主要是通过远东铁路从欧洲和俄国大量进口种马,以欧洲中重型挽马为主,每个月引入的种马大约在三千匹左右,分配到各育马站大致匹配五到十匹本地母马。

    东三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首先要保证大量的劳动力,即便人口新增较快,考虑工商业化和城镇化,东三省在未来五十年里还将长期处于地大人稀的局面,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力都较为紧缺,无论是农业种植和乡镇运输都需要大量马匹,加上东三省的农业特征更类似于欧洲,以及对军事上挽马的需求量大,这就进一步迫使东三省必须全面加强挽马的培育和繁殖、推广工作。

    比如说在黑龙江省,一半的土地都属于官垦和军垦区,这些土地的种植基本就必须大量依赖挽马,即便是军垦、官垦的林场,也需要数量庞大的挽马从事运输工作,光靠建铁路来改善交通,经费太高,施工难度也太大。

    由于马种需求量大,东三省目前也谈不上具体引入哪一种种马,比利时、德国、俄国是最主要的种马引入地,这也和铁路运输有关系。

    锦州的官垦、军垦区算是比较少的,也有分布着二十多个育马站,距离锦州六十公里的阜州则拥有亚洲目前规模最大的育马基地和军垦牧区,此前清『政府』在辽东地区有三大传统军马牧场,分别位于大小凌河和盘锦营口,拥有的马匹数量庞大,随着大小凌河、盘锦、营口等地的开垦,在宋彪接管之后,这三大马场都被取消,统一集中到阜州北部地区,设置了辽西军牧局统一管辖,占地约七百万垧的半山地和草原,位于阜新北部和科尔沁大草原东部,最初有一半土地超出了东三省的辖区,在东三省的要求下,目前都已经划归奉天省管辖。

    东三省在土地管辖的扩张上是比较明显的,清『政府』中央朝廷也一直对此非常容忍,包括像赤峰划入东三省辽西军牧局之事,清『政府』也未有异议,而宋彪之所以坚持要求将赤峰地区划入东三省,实际是看重了本地的矿产资源。

    在过去三年间,奉天省的辖区扩张了近1/4,新增土地都划归辽西军牧局。

    随着辽西军牧局的设立,锦州辖区内的两大官牧场取消,腾出超过三百万垧地的土地后,锦州的棉花种植业开始迅速走向了繁荣。而锦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也随之成为远东财团重点投资发展的区域。

    宋彪视察锦州的第147章了一些和橡胶产业有关的资料,但都是纯粹和种植技术、植物学有关的资料,对市场和种植园管理等等是一无所知。

    听了张弼士这位南洋橡胶大王如此一说,宋彪心里才明白了这里面的账目。

    如果像历史中所说的那样最终疯狂涨价到12先令每磅,美国仅是进口橡胶就要支付每年五千万英镑的外汇,这么看来,于其说这场橡胶金融风波是将清王朝摧垮的罪魁祸首,不如说是犹太资本家对付美国的金融战争,所以美国『政府』才会出台法律限制进口橡胶结束这场金融战争。

    在这个时代,五千万英镑绝对是一笔巨额资金,而且最终要变成黄金,不管美国每年出口创汇多少水平,每年流入多少黄金,最终都挡不住橡胶的疯狂,此前在石油和其他农产品领域赚取的英镑都要吐回给欧洲财阀们。

    张弼士说他投资来二千万银圆算是半壁身家,这绝对是假话,没有一个商人会将自己实际资产总额告诉『政府』,此时的张弼士不仅是南洋的橡胶业大王之一,还是真正的糖业大王之一,甚至在印尼爪哇茶叶进出口中也占据着较大的份额,比起另一位糖业大王黄仲涵的实力更为雄厚。

    有人说张弼士在顶峰时期的身家在八千万美元左右,这应该是不是假话,因为橡胶实在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在第147章了大约七百万英镑,加上其他的一些资金,凑足了一千万英镑的费用。

    如果宋彪用借来的钱买期货,再借钱买证券,赚钱也就罢了,不赚钱就赔的太厉害,两次拆借的巨额利息就能砍掉远东商行主业的所有盈利。

    远东商行1907年12月之前在国际市场出售大豆112万吨,加上本身的四万垧地培育优良豆种和种植大豆,整体收益是722万英镑,这是远东商行的真正主营业务,但是,远东商行本身通过拆借银行大量投资实业,即使不计算同样靠外债的铁路投资,1907年在各行业的累计总投入也达到6340万银圆。

    换而言之,即便算上各种不动产,远东商行的负债率也非常高,它之所能够正常运转是因为采取了内部负债的办法,所有的债务大多来自于远东银行。

    在过去两年里,宋彪几乎没有从远东商行拆取一分钱的利润用于军费,他是用隐蔽的税款、发行『政府』公债、从其他银行拆借资金,以及其他外**事援助的方式保证了军队的扩张。

    看似平稳如山的宋彪,实际上也一直是在冒险。

    虽然在墨西哥石油公司有一个正在喷发的金矿等着他,并且目前已经有了六口中高等产量的数千吨油井,可离实际的爆发还很遥远,即便现在卖掉也顶多价值一千万英镑,而这也是他通过康恩斯.范德比尔特的介绍才仅能从洛克菲勒财团拆借七百万英镑的原因。

    发展总是预测难定,也许别人能在未来几年开采出传说中日产万吨大油井,在你手里却迟迟不能开花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怨天尤人。

    上天很多时候也会非常公平。

    花钱如流水的宋彪必须找到一个方式赌一局,如果失败,那他就要将可能价值过亿英镑的墨西哥石油公司以低廉的七百万英镑价格卖给美国标准石油公司。

    如果真是那样,宋彪一定会找块豆腐撞死算了。(未完待续)

    第145章 神奇的橡胶在线阅读

    第145章 神奇的橡胶

    -

章节目录

核武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浪子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浪子刀并收藏核武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