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351章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总是有外国政客相信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非因为他们的人口像蝗虫一样多如果真的要爆发战争黄种人不可能是白种人的对手此前苏联在1920年的战败以及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战败都不过是两个特例。

    这种言论在欧美国家中并不缺乏市场很多政客和种族主义者都会这么。

    要相信一个事实在1940年的时期里种族主义者才是世界的主流广义上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还处于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中”“。

    中华帝国在这个时期想要崛起为真正的世界霸主还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将自认为最能打仗的白种人德意志民族击溃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然这也没有太多意义只要他们想要实施种族歧视种族歧视就将所不在。

    所以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真正的统治世界不管是经济、军事还是其他向上帝之鞭那样将整个世界都置于中华帝国的统治之中。

    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中国人可能缺乏德意志民族的那种特殊严格的纪律性但是中国人有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献身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人是勇敢的。

    中国人也有强烈的对胜利的渴望。

    中国和德国都在极尽可能将一切资源都调到伏尔加战役的战场中中华帝国的优势为明显。增派的部队和物资多战术和装备上为强大。

    几经战乱的伏尔加格勒早已成为一片魔鬼之城断臂残垣狼藉不堪沉重而坚固的钢铁坦克碾压过城市的废墟发出咔咔嚓嚓的怪响声第14装甲步兵师的士兵跟随着坦克和步兵装甲车在废墟中不断前进两军的狙击手在城市的废墟到处机动作战不时有冷冷的枪声响起或是连续爆发一阵阵的机枪扫射。

    在战术训练和装备的不同情况下。两军的作战方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德国步兵通常以通用机枪mg34为主力的火力点构建简易的机枪垒抢占高点和重要的控制点而帝国步兵在连一级主要依靠火箭筒这种特殊的式兵器。

    在战术训练中。双方的差别就在这里。围绕不同的优势武器进行攻守。帝国步兵在训练中总是要求伴随坦克和装甲车前进虽然帝国也有同mg34类似的tg35\40式通用机枪但在实际的战术进攻中。多依靠的是步兵战车上的12mm口径的m20重型机枪扮演主要的反击火力步兵需要在第一时间通过配合坦克和装甲车的火炮采用火箭筒\榴枪\迫击炮的方式速排除对手的火力点。

    班一级主要匹配枪挂式30mm榴发射器有效射程是300m这是帝国陆军在班一级最重要的据点攻击火力与之配合的是火力为强势的m35突击步枪但在排一级帝国陆军已经匹配了ht33式45mm火箭筒和60mm迫击炮可以有效展展开立体式的阵地进攻。

    纳粹德军在大机械化的闪电作战中过度强调坦克的核心地位为了速度和机动大部分减低了步兵在班和排级的火力德军士兵在班一级的掷器虽然轻便但是完全不能和为精准的榴发射器相抗衡在排一级仅依靠m34通用机枪的火力截击能力也法有效对抗帝国陆军在排一级单位构建的立体攻击tebie是在面对m20重机枪时通用机枪的口径还是不能保证足够的反击力。

    双方在伏尔加格勒已经展开了为期两周的拉锯战结果是德军不断被推出城市伤亡也严重德军的30mm口径的反坦克炮虽然轻便但在作战效能上通常很难在400m内有效打击mbt系列的坦克在750m以内的距离才能有效攻击帝国陆军的mbv步兵战车。

    现代军事装备的长短总是相互制约的mbv2\3系列的步兵战车所列配的m20重机枪在1300m的射程内都拥有极强的反步兵炮和步兵机枪据点的能力为了有效的在城市巷战中展开进攻帝国陆军在mbt35坦克的基础上改进出前线工程战车安装了重的动力引擎和庞大的推土装置或者是压强排雷装置可以有效的清扫战场使得坦克和装甲车能够速向前推进而训练有素的士兵在推进过程中为分散通过步兵的协同作战有效克制敌军的据守反击。

    德军在战场中大量保留坦克进行巷战这种战术避开了四号坦克相对于mbt35\40坦克的缺陷但是在放弃机动大规模作战的前提下四号坦克对帝国陆军所能产生的危险也大幅度的降低。

    双方不断在战术环境中相互牵扯不断反复进攻和争夺总体还是帝国陆军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卫立煌上将试图用直升机的加入尽解决这场巷战但是效果并不好转而继续使用直升机编队绕道对敌军的炮兵阵地和补给线实施突然袭击仍然对德军有着极高的作战价值在德**工部门给予较大的技术改进研制出可以有效克制这一战术的装甲车之前至少在伏尔加格勒战役中德军面对帝国陆军航空团的武装直升机编队还是解的。

    为了牵制帝国陆军的前进纳粹德军也开始调动导给予还击但是在有效射程和精度上的缺陷使得德军的导部队还不足以危险到帝国的重要军事单位并且帝国空军部队也能通过战机拦截导的方式有效的阻止德军导部队发挥作用。

    二战中的英国战场上。英国用流星战机就能大量拦截德国的巡航导可见德国的巡航导在过载机动和速度上存在着很多严重的不足实际上其巡航导的速度远远不如喷气式战斗机。

    中德两军在伏尔加格勒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两周的时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损伤惨重其在城内保持的据点和防线基本已被清除。

    1941年10月14日粟彬中将率领的第二装甲军团突然插入敌后腹地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驻守在这一地区的波兰哈尔科夫方面军不战而溃37万人的大部队在一夜之间被击碎约有一半的陆军官兵被俘虏。

    粟彬的进军速度并不。但他用了大量的时间伪装战术。做出要歼灭德军在北高加索驻军和攻击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侧防线的态势在迷惑了敌军之后突然绕过德军的防线利用德军两个集团军之间超过上百公里的防御空隙插入乌克兰。猝不及防的波兰军完全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攻溃。

    这样的情况让纳粹德国和波兰都大吃一惊。一旦让粟彬的第二装甲军团击溃在乌克兰的各支主力使得乌克兰失守德军两大集团军群的主力都将被阻在俄国战场。法南撤。

    正在寻求紧急增援中央集团军群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仓促南下帝国西北军同时派出主力集团军组编为第一装甲军团进攻坦波夫对北方集团军群实施牵制进攻。

    因为粟彬的第二装甲军团的突然插入整个俄国战场变得一片凌乱纳粹德国在俄国战场的两个集团军群被切开一道三百多公里宽的防御线法有效的相互支援部署在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西岸的中央集团军群也连续遭受重创丧失了多支主力只有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还能保持主力未损的态势仍然有较强的战斗力。

    在此时几次试图围歼纳粹第2装甲集群失败的卫立煌已经下定决心将第14、15集团军和抵达的2个装甲集团军组编成的第三装甲军团调集超过1.3万辆装甲及坦克的部队以2倍于对手的实力围歼第2装甲集群一定要将整编制的纳粹中央集团军群彻底歼灭在俄国战场。

    战争就是这样想要获胜就只有两种手段一是执行自己的战术达成自己的目标;二是打乱敌人的战术。

    粟彬的这一次突然插入就是有效的打乱德军的战术使得纳粹德军完全处于各种混乱中原有的作战计划完全报废在德军总参谋部下达的作战计划之前利用这个空隙将德军有效的分而围歼使之处于各自为战的局势下逐个被歼灭。

    现在就是歼灭德军王牌主力第2装甲集群的最佳时机西北军的一切作战都是围绕此而实施粟彬的第一装甲军团南下基辅牵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波兰方面军薛岳的第一装甲军团负责正面冲击德军将中央集团军群切成三段配合第三装甲军团和多支机械化步兵军团将第2装甲集群歼灭在米哈伊洛夫卡地区。

    1941年10月17日在西北军基本获取了伏尔加格勒战役的胜利重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后裕华皇储乘坐专机抵达前线视察各级指挥官兵。

    比起日渐年迈的宋皇帝刚至而立之年的裕华皇储明显为年轻精力旺盛凭借父皇的声望他在国内也有着极高的支持度深得军民爱戴。

    某种程度上裕华皇储属于鸽派而非像皇帝那样的鹰派。

    裕华皇储从内心深处拒绝用战争解决问题只是他也清楚纳粹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战争来解决即便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并且在中央军部担任过要职裕华皇储还是缺乏对现代战争的理解和认知。

    直到他抵达前线。

    伏尔加格勒的前线同他想象中的情况截然不同宽阔的河水将城市分成两截东岸的郊区尚能保存一些灰色的水泥建筑和厂房西岸的城区反倒是成了真正的废墟之地往日的数工厂早已坍塌。

    曾几何时。在前苏联的时刻里被称之为斯大林格勒的这里可曾是多么繁荣和昌盛的地方呢?

    数的难民聚集在东岸的难民营里按照军队难民管理局的要求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取一些口粮收入其他所事事的难民就只能领取极其可怜的救济粮。

    裕华皇储很想为这些俄国难民一些话让西北军给予多的努力和重视保障这些难民的生存但他开不了口能够打赢这场战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军队也没有太多的余力照顾难民。

    裕华皇储的身高并不是很高。相比他父亲似乎还要矮一点。这几年间倒是有点发福的迹象但还是很俊朗并且他不是像他父亲那样很威严的人。显得平易近人。很容易话通融的样子。

    简单的。他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只是有时候不得已要忍着内心的善意。

    抵达前线后裕华皇储亲自前往前线视察奋战在第一线的官兵。同他们握手谈话还在前线同官兵们一起用餐。帝国现阶段有两个皇子在前线服役即便不在俄国战场皇室对于帝国战争的支持也可谓之是全方位的。

    裕华皇储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前线视察慰问为士兵们带来了数百吨的熏肉罐头直到晚上他才有机会静下来同实际负责指挥战役的卫立煌上将会面。

    卫立煌上将是这些年间脱颖而出的中年将帅此前裕华皇储和这位上将不仅不熟悉甚至彼此还都是第一次见面。

    在见到裕华皇储后卫立煌上将率领麾下十多名参谋军官和前线指挥官一起躬身敬礼裕华皇储很平和的让他们都起身感谢他们在前线的辛劳和浴血奋战随后邀请他们一起用餐。

    帝国国防军自开国时期就已经奠定了官兵同等待遇的铁律虽然在过去这些年间执行的并不是那么严格但和其他国家的军队比起来情况总是要好很多前线的物资也比较紧张难得今天有皇储视察卫立煌上将等人也享受了一餐高标准的国宴。

    应该这是皇帝钦赐的宴席所以特意让裕华皇储前来主持庆功宴并且预祝他们在此后的时间里取得佳的战绩。

    因为前线军情还是在很紧急的状态中此次出席宴会的将官并不是很齐全每个人的时间也都紧迫整个国宴只进行了半个时就草草结束。

    裕华皇储亲自送他们离开宴会厅后还是单独将卫立煌上将留下来同卫立煌上将询问道:“卫将军您认为我军在俄国战场还要多久才消灭德军?”

    卫立煌上将稍稍有些惊讶他倒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由他回答但考虑询问的对象是皇储殿下他还是很慎重的答道:“理论上在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将俄国战场的主要德军消灭可这里面还是存在着很多变数我预计德国还是会加强从其他仆从国抽调兵力支援乌克兰地区牵制我军主力部队所以很多事情是很难清楚的但预计在明年5月份之前除非德国继续扩大主力部队增援否则就将彻底给这场俄国战争划上句话帝国国防军也将顺利的推进的乌克兰和波兰危险到德国的本土只是波兰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容视的或许在波兰还是会遭遇到很顽强的抵抗。”

    裕华皇储赞同道:“是的您的考虑非常周全我也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即便是身为皇储裕华皇储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卫立煌上将的决战意图和作战谋略究竟要以何种方式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如今只有卫立煌和中央国防委员会清楚。

    裕华皇储在前线滞留了很长时间深入前线犒赏三军将士鼓励士气并且去前线阵地接见那些正处于战事前沿而不能参加国宴的将领即便是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也愿意深入到第一线慰问前线的士兵。

    直到卫立煌率领西北军做好了全面进攻波兰的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战役即将拉开序幕裕华皇储才离开前线乘坐专机前往美国华盛顿在华盛顿会晤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宋皇帝并没有亲自参加这种巨头的会晤虽然他知道美国已经有了进一步参加战争的谋图。但在美国国内仍然有着极大的民意阻力。

    随着中国正式宣战在美国看来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分出了胜负哪怕是要等上几年时间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世界就会重建立的秩序。

    论如何美国希望同中国、英国、法国一起建立这样的秩序至少是参加整个秩序建立的过程一起决策为了保留多的美国利益而努力。

    美国需要一个借口。譬如德国再次攻击美国的商船。但是德国不会这么做因为美国的商船既向英法运输物资也向中立国出售物资而这些物资的很大一部分都会进入纳粹阵营。

    何况。此时的德国也没有能力越过中英舰队在大西洋上的封锁线。德国倒是建造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中国的中央联合航空舰队进入大西洋后在里斯本和英国的米尔福德港建立了海军基地同英国海军一起组建了庞大的海军防线。

    同英国不一样。中国的中央联合航空舰队拥有规模空前的航空母舰和强大的反潜兵力超过140艘驱逐舰隶属于该编队足以将整个西大西洋和挪威海、北海封锁起来使得德国的潜艇战术法发挥。

    中国从日本战场的全部撤离导致中国空军和海军在英国布置了超过六千架的j5系列的攻击轰炸机并且援助英国两千余架如此庞大的规模足以在整个海域建立完善的监视络。

    随着中国空军的大规模介入英德空战已经基本失去了悬念中国空军不仅拥有世界上性能最为优秀的喷气战斗机还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栏速开发出一款速度的p50喷气歼击机这一型号的歼击机在中国的生产速度。

    大规模的速生产使得p50歼击机的使用寿命只有150时但足以应付在战争中的开销关键是战争之中并不需要那些太精致的飞机很多飞机连30时的寿命都没有平均下来能使用30时就似乎是一个极限。

    战争就是这样按照统计平均每架飞机的5次起落中就会坠毁。

    一架作战飞机通常只能使用5次而已。

    tebie是对德国空军来他们现在生产的飞机同样变得加拙劣在二战之中动则数万架的作战飞机的产量就是这样拼凑出来的。

    当然像j5这样的长寿作战飞机还是存在的j5虎鲨战斗机都拥有超越同时代战机的载荷和空间这使得它能安装大功率的雷达有大的油箱可以巡航数千公里的距离。

    它有两个飞行员和一个乘务员乘务员可以根据情况担任不同的工作比如长时间的监视海面投掷深水炸。

    这使得虎鲨战斗机像怪兽一样在这个的战争时代生存下来从前线轰炸机变成了侦察机、巡逻机、警戒机、反潜机。

    它们依然是海洋上空的巨霸和实际的统治者数量庞大的虎鲨战斗机配合中央联合航空舰队的结果就是将整个德国海军封锁在港口内根本法冲入大西洋。

    在东欧战场一大批刚接受完培训的空军和型号的p50战机开始出现在战场数量庞大弥补了精英飞行员和j6喷气战斗机的数量不足。

    战争真的打起来总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卫立煌也想要多的mbt40坦克这种精锐的主战坦克不仅拥有德军中轻型坦克才具备的性能同时拥有德军重型坦克的防御力和强大的火炮以及好的穿甲。

    可是这样的坦克生产起来为复杂容易生产的坦克还是mbt35它们被大量的生产出来虽然每个厂生产的mbt35都存在一些差别可数量是它们最大的优势。

    容易生产的火箭炮的数量远远则超过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

    卫立煌只有火箭炮不管他需要其他的什么装备唯有火箭炮的数量能够超额数倍的发配给他他要一万辆。中央军部就能给他两万辆。

    因为这种东西确实是很容易生产比生产火炮为容易。

    卫立煌所能做的就是率领西北军改变原有的战术体系用数量庞大到让德军法面对的jp30\50\70火箭炮作为战术的核心力量用大规模的火箭的进攻打碎敌军纵深防御再用大规模的装甲军团穿透对手的防御线。

    不过卫立煌下一步的主要进攻目标是波兰。

    他将手里的装甲部队主力集中成三个装甲军团开始集中装甲部队第一装甲军团布置在坦波夫危险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则集中在乌克兰战区。

    他放弃了进攻罗马尼亚的计划要集中军事力量进攻波兰。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孤立在莫斯科及周边区域。最后他会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消灭在此。

    歼灭德军的两大集团军群主力后他才会分兵两路一路南下巴尔干地区。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纳粹的仆从国消灭。另一路进攻捷克和奥地利。展开对德国的大范围的周边歼灭战将德军的本部军力吸引出来在匈牙利、捷克战场上完成对德军有生力量的大歼灭。而不是在德国本土和德军最后的力量决战。

    在纳粹德国的所有仆从国中波兰的实力是最强的因为它原本就是帝国一手扶持的今天帝国也要一手将它消灭。

    1941年12月5日在裕华皇储离开前线战场不久卫立煌上将以西北军参谋总长的名义下达作战指令按照西北军部和中央军部协商制定的作战方案向波兰发起全面的速进攻。

    在卢布林双方的装甲军团发生了大规模的正面战争。

    卢布林战役。

    由此爆发。

    德军从本部和西部战区抽调了大量兵力加上匈牙利等仆从国的兵力同西北军超过340万的军力在卢布林发起了一场规模为空前的大决战。

    德军、波兰及仆从国总计投入了420万兵力、1.4万架飞机、2.3万门大炮和1.5万辆坦克这是德军和波兰凝聚整个西线战力的全力反扑这是希特勒元首的伟大意志。

    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并不是波兰元首也不是波兰将领而是德国陆军元帅汉斯.冯.克鲁格很难克鲁格元帅同卫立煌上将之间谁高明但是在实力上双方实际上并不对等。

    西北军部已经聚集着帝国接近一半的军事实力在战场上拥有4.5万架飞机、2.7万门火炮和2.3万辆坦克。

    这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

    卫立煌是在这个时代之中极少数已经充分意识到制空权的军事统帅他在这场决战的筹备中第一个要求就是拥有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制空权空军的决战要优先于陆军进行夺取制空权才会发动大规模的陆地战争。

    克鲁格元帅在这一点上有着先天的劣势缺乏空军指挥权限的他法调集多的空军与之决战在英德空战中德军损失的飞机数量难以弥补大的损失则是来源于飞行人员的损失。

    在战役开始之后德军就迅速丧失了制空权过于分散而且并不能和陆军防空力量有效结合的德国空军很被横扫一空丧失了大部分机场以至于德国空军需要从德国本土和捷克起飞才能有效的支持作战。

    德国空军甚至缺乏和陆军的合作也没有庇护德国陆军的战略意图单纯的骑士精神和试图凭借一己之力击落多中国战机的军事思维完全不适应这场现代战争的变化。

    帝国空军开始第一次进入德国本土和捷克攻击德国东部的机场德国空军损失惨重在1942年的1月份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在波兰战场作战的实力。

    在为严寒的冬季到来之前西北军终于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两个装甲军团正面进攻波兰和德军的防线撕毁波兰东部集团军群的阵地。

    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和变化。

    帝国国防军西北军部的军事变革一直在不断的推进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卫立煌和其他的将领们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改革。将主力坦克部队集中成三个装甲军团以主战坦克为核心围绕主战坦克建立战术体系通过数量庞大和体系复杂的步兵装甲车、轻型坦克、坦克歼击车与之相配合构建三个真正最为强悍的装甲军团。

    除了这三个规模庞大的装甲军团西北军将下辖的十四个集团军中的十一个改制为机械化集团军以步兵装甲车为主使得部队能以集团军的形式独立的大规模机动作战保留三个集团军维持轻机械化编制用于山地和城市阵地决战。

    在预备力量上。西北军另外下辖45个编步兵师。这些编步兵师中有一部分是机械化的装甲师大部分都是编制较为廉价而兵员数量众多的轻机械化部队。

    在7.62mm的步枪上帝国陆军的轻武器体系已经发展到了极致。

    帝国陆军已经全部装配了7.62mm口径的m35\35b\40突击步枪在数百万人的军事力量的大规模战役中。士兵依然是杀死敌军的最主要的力量。实际的战斗中。约有70%的敌军士兵还是要由阵地上的士兵杀死只有不到20%的数量是死于空军轰炸和扫射这一系列的m35突击步枪在战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对于仍然以半自动步枪为主的波兰部队。以及用冲锋枪来弥补前线火力的德军帝国陆军的陆地作战拥有强的杀伤效率tebie是在阵地的平行推进中围绕主战坦克、步兵装甲车、轻型坦克的士兵突击部队可以迅速占领敌军阵地。

    坦克在质量上的优秀和数量的众多优势使得帝国陆军可以集中坦克部队突防也能将大量的mbt33\35坦克部署在各机械化装甲集团军中作为前线冲击的主力撕碎德军和波兰部队的防御线。

    1942年的1月20日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角逐西北军以巨大的优势轻易的粉碎了波兰和德国联军将超过300万的波兰主力部队歼灭在卢布林战场上。

    这是一场根本不对称的战役。

    表面上的实力相近的背后实际上是双方难以弥补的差距除了在火炮上的实力相当以及在陆军总员上的优势外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1942年1月27日西北军攻占华沙。

    波兰政府宣布条件投降。

    希特勒元首立即在波兹南地区建立了的波兰伪政府但是意义不大波兰的军事力量已经基本被击碎剩余的部队也法对西北军构成任何危险。

    德军在卢布林战役中损失惨重彻底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只剩下北方集团军群守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被西北军切割开北方集团军群被彻底孤立和包围。

    卢布林战役的惨败使得纳粹德军在短时间的半年内已经很难阻止大规模的进攻法有效的反击西北军以避免北方集团军群的被歼灭。

    严寒的天气使得纳粹德军暂时有了喘息之机。

    双方在2月份偃旗息鼓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即便是在西欧战场帝国在西班牙和伊比利亚半岛所组建的同盟联军也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蒙哥马利元帅负责指挥同盟联军而刘赓云则离开西欧战区南下指挥帝国非洲军部的作战将意军驱逐出了北非。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这一时期局势对德国已经非常不利。

    希特勒元首和德国国防部之间有了julie的冲突最终是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被勒令撤职承担了所有战败的责任希特勒元首亲自掌控着德国陆军但这样的结果并不可能真正的改变战场上的危机。

    中华帝国正在以极高的速度疯狂运转一切战争物资的筹集和生产都被置于国家最高层次凭借帝国对亚洲的统治力和亚盟的安全同盟协约的捆绑帝国可以源源不断而名正言顺的大量从亚洲抽调一切物资。

    在帝国的接近65%的城镇化人口约有17%的人口实际真正属于工人但这8000万工人已经足以改变世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只有200万至300万的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却能改变整个世界满足世界的需求。

    超过8000万的工人在和平时期是对整个世界的挑战和危险他们需要极大的市场来满足自己的生产维持生计和这个工业化社会的运转。

    在战争时期如此巨量的工人则足以决定战争的形式。

    所有的铁路、空运和海运航线都是超负荷的运行大量的军事物资被运抵前线货币的作用是推动商品的流通而商品一定需要消耗。才能继续产生市场。

    战争最为美妙的地方就是穷尽的消耗商品。

    这就是战争繁荣。

    战争繁荣的前提是货币的维持。以及足够的工业资源。

    帝国虽然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殖民地却控制着整个亚洲的资源开发并且能从澳大利亚、南美洲和非洲寻求多的资源支持。

    超过1200万的海陆空三军部队的背后平均每一名士兵就拥有7名工人的生产能力。

    实际上。帝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几乎在维持整个同盟国阵营的军事物资的开销。如英国这样的工业大国。也将多的劳动力抽调到战场上作战大量依赖战争债券向中国采购物资。

    战争结束后宋皇帝和帝国中央政府根本不可能赦免英国的国债。即便战争结束欧洲国家所要承担的债务也足以让帝国牢牢控制住欧洲的经济命脉。

    在战争结束后欧洲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帝国的经济控制中脱离出来。

    帝国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总兵力规模除了在日本象征性的保留十万规模的驻军外帝国将在日本的驻军大量撤销由朝鲜军队负责维持在日本的占领。

    帝国将绝大多数的精锐力量都集中在东欧战场通过支持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方式在西欧战场牵制纳粹德国在巴尔干半岛派遣主力部队同塞维利亚联合抵御德国、意大利及其仆从国部队的进攻。

    除了在南斯拉夫战场由于军力不足而陷入苦战已经逐渐丢失了大半个塞维利亚王国的防御线外在东欧战场帝国近乎是将要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宋皇帝从一开始的布局中就并计划支持英法部队从西线危险到德国本土他们的任务只是要收复法国而帝国将从东线一路西进最终独自占领德国并且控制德国。

    通过牢牢的控制德国不断否决欧洲有可能出现的联合态势。

    寒冬来临。

    帝国迎来了这一年的春佳节。

    货币的超规模发行让帝国出现了一轮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但是帝国同时也处于一个明显的战争繁荣时期。

    高的就业率和逐渐提高的工资加上中圆完全取代其他货币成为世界流通货币帝国开始在春到来之前压制了这一轮的通货膨胀。

    帝国的经济总量正在向着美国两倍的规模成长也就是这五年内的事情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内部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帝国取代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市场。

    在这个时期这是一种特殊的好事。

    正是这种特殊的条件使得帝国能维持着超过8000万工人的工业化社会运转。

    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3名工人.

    凭借亚盟的自由贸易条约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工业国家工业规模的扩大使得收入提高国民自我保障教育的能力随之增强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帝国就将在一个领先的位置逐步成长为先进的国家。

    正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就是这样的道理。

    在工业生产水平和能力上帝国已经超过英美在科研实力和国家科研规模上帝国也超过英美而在国家现代教育和市场、工业的规模上帝国则远远超过英美。

    按照中央政府的预估大约在二十年后帝国的人均收入逐步同美国达到同一个标准线帝国的实力才将真正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三倍。

    同时帝国的疆域也将真正的相当于半个亚洲甚至多。未完待续……)最快阅读大主宰尽在看书啦文学欢迎登陆kanshu.la阅读全文!

    第351章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在线阅读

    第351章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

章节目录

核武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浪子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浪子刀并收藏核武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