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穿越) 作者:恶恶的婆婆

    第六章

    又是九月金桂飘香的日子,阿真已经十二岁了,太白上下正为她的成童礼而忙碌。

    《礼记》上书:“成童、舞象、学御”。

    所谓“成童”即长成大孩子,能够“舞象”,“学御”即学习武术、箭等保家卫国的本领。

    年满十二岁的孩子以此礼仪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告别幼年,增强成熟意识,明礼知爱,树立报效祖国的大志。

    阿真对于成童礼,除了好奇,更觉得这样一个礼仪可以让她郑重地对无本无源无休和十大长老的养育之恩,关怀之义道一声感谢。

    九月九,重阳日,天朗气清,艳阳高照。

    华阳殿前的月台上,无本在高阶铺锦暖玉席上正坐,无源无休左右侧坐,十大长老分坐于下阶,众人各自按序入座。

    在太白学堂,礼院院首的主持下,太白小主之成童之礼于悠扬礼乐中起始。

    阿真着黑色金丝绣隐福纹白缘广袖礼服,簪青玉簪,登华绣翘头履,一步一步恭谨上前,行大礼。

    阿真目视席上诸人,朗声道:“吾,太白,今在此,谢诸位长老养育之恩,疼宠之情,此恩此情,愿倾身以报。”

    她俯身而拜:“谢——长老!”

    无本捻须微笑:“好,好,吾等只愿汝万事随心。”

    子章双目有泪:“好孩子,好孩子,快起,快起。”

    子微子休等皆含笑不语,目露慈爱。

    阿真眼眶泛红,往事一幕幕,俱现心头。

    他们于她,非亲非故,却如此心拂照,胜似亲人。

    今世亲人,便是他们。

    她双目含泪,起身:“喏。”

    此后,阿真入学堂,修礼、乐、、御、书、数六艺,态度勤勉,不骄不躁。

    下了学堂,则时时陪伴诸位长老,尽心孝敬。

    时日渐长,长老们诧异地发现,阿真对待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恭敬有余,亲近不足,反而时不时地撒撒娇,甚至于有时也显得顽皮,那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姿态,让人从心底疼惜。

    只苦了众人。

    本来有一个小魔女灵儿,已经够郁闷了,再加上一个打不得骂不得的小主,太白免不了**飞狗跳。

    这不,自从上次由子休长老做主婚人,让太白门人之二喜结良缘后,小主不知抽什么风,时不时地到山腰阔音壁前高声歌唱。

    你说她唱就唱吧,为啥总是唱些直白又热情的情爱之歌,而且,明明是清脆的童音,她偏有办法唱出缠绵悱恻来,惹得太白众心里惴惴。

    不止是年少情窦初开的小人,便是年长些的,听到其中一些颇有沧桑之意的词曲,也不禁心有戚戚。

    难道,小主降临太白的真正目的,是来考验他们的?!

    众人一边郁闷,一边努力修行。

    于是这年,由明转暗的太白人数量之多史无前例。

    毕竟作为人,是无法娶妻嫁人的,而作为门人则无所顾忌。

    不过,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其修为更是突飞猛进,连连升阶。

    此种情形,直让长老们哭笑不得。

    “子章师父!”阿真进了子章长老的居所,朝窗边绣架旁的子章长老走去。

    “阿真啊。”子章停了手中的针线,回头一笑。

    阿真看一眼绣架上的锦缎,挤眉弄眼:“子章师父,我记得子休师父的生辰快到了哦,来得及吗?”

    子章笑嗔道:“贫嘴!谁要送给他了!”

    阿真嘻嘻一笑:“不是吗?啧啧,那我要告诉子休师父去!”

    她作势转身。

    子章一把拉住她,长指戳她脑袋:“你呀!”

    阿真亲亲热热地环着她的胳膊,眨巴着眼睛撒娇:“子章师父,阿真怎么了?”

    子章噗哧一笑:“说吧,又有什么事了?”

    阿真告状:“子章师父,我想要几颗夜明珠玩,子休师父不肯!”

    子章不信:“他宠你都宠成什么样子了,几颗珠子哪会不肯?”

    阿真凑过去:“子章师父不信?”

    子章点头:“不信。”

    阿真委屈噘嘴:“那子章师父去亲自去问问就知道了!”

    子章看她委屈的样子,毫不动容:“说吧,子休师兄给你什么好处了,让你来骗我去见他?”

    阿真见被拆穿,只好老实了:“四颗夜明珠,大的那种。”

    子章奇道:“四颗大的?他舍得?”

    阿真点头,老气横秋道:“子章师父,子休师父为了你可真下了血本了啊!”

    子章心里好笑,面上却硬是故作恼怒道:“那你就把我卖了?”

    阿真见她恼了,连忙谄笑:“哪能啊!”

    然后挨在她身边坐下,疑惑道:“子章师父,都冷战这么久了,你还没消气吗?”

    子章一愣,笑道:“傻孩子,我怎么会生他气。”

    阿真更加疑惑了:“那为什么要冷战呢?”

    子章理理她的鬓发:“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阿真咕哝:“每次都是这句话。”

    子章笑看着她,抚过她如画眉目间的天真,当年的小小婴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过了几天,阿真如愿得到了想要的四颗大夜明珠,她看着一向严肃的子休长老笑得合不拢嘴地试穿子章长老为他缝制的衣裳,仿佛懂得了什么。

    冷战,也许只是情侣间的小游戏。

    她坐在窗前细细地缝了十二个漂亮的小袋子,痛地将四颗大夜明珠和八颗稍微小点的夜明珠塞进袋子里,明天是灵儿他们的成人礼,这些夜明珠,就作为礼物吧。

    这两年,苍梧和紫桐与她也渐渐熟悉,情谊滋长,他们成人,自然要送好礼,所以她原先的打算是苍梧紫桐和灵儿阿默四人每人一颗大夜明珠,而不太熟悉的其他八个隐卫则每人一颗稍微小点的夜明珠,但想想平时对守在她身边的八个隐卫忽略太多,过意不去,又讨不到再多的大夜明珠,只好混在一起,看谁的运气好,就谁拿大的。

    这日午后,子微长老过来看她。

    “子微师父安!”阿真放下手里的棋谱,起身行礼。

    子微长老与她隔几坐下:“阿真无需多礼。”

    “喏。”阿真重新落座。

    “手谈一局?”子微看看几上的棋盘,道。

    阿真问:“子微师父让我几子?”

    子微略略沉吟:“四子。”

    阿真点点头:“好。”

    她执黑子,在四个角落的星位置子。

    子微执白子,跟进。

    棋局开始。

    一阵撕杀过后,两人收手。

    阿真默数一阵,笑道:“黑子一百八十四子,我赢一子半。”

    子微点头:“有进步,下次让三子。”

    两人移步水榭敞轩。

    阿真正坐于雕茶几前。

    子微坐于几后,随即便开始了一套繁复的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

    闻着缕缕茶香,阿真静静地看着,方才用心下棋而紧张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

    子微长老是个很矛盾的人。

    棋局里的他杀伐决断,毫不留情,让人毫无招架之力,不得不随着他的节奏,奋力抵抗;

    烹茶时的他,又平心静气,宛若得道高僧,安抚着你的情绪,让你惬意而放松。

    阿真微微勾笑。

    不管哪种,都是由他掌握节奏呢。

    子微长老看她一眼,敬给她一杯茶(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在人前是为敬茶)。

    阿真恭谨地伸双手接过,闻茶香,笑看子微一眼,分三口品茶。

    两人品茶聊天。

    “子微师父,我最近看大陆各国皇家秘史,上面说西华明君紫微君离奇失踪,是真的吗?”

    子微看她一眼:“你不是知道了吗?”

    阿真嘿嘿地笑:“本来是不确定的,不过子微师父这么说,那就说明我的猜测是对的喽?”

    子微淡笑:“你又打什么主意?”

    阿真道:“我在想啊,子微师父有没有玉牌什么的,可以让我大摇大摆地逛逛皇,我对皇很好奇哎。”

    子微喝着茶,没有说话。

    阿真有点忐忑:“子微师父,阿真开玩笑的,别生气哦。”

    子微道:“有什么好生气的?”

    阿真低低道:“那毕竟是子微师父的家啊,住着子微师父的亲人,怎能随意让人闲逛?”

    子微闻言有些忱忡,随即微微一笑:“小人们说得对,阿真最会蛊惑人心了。”

    阿真咕哝:“哪有!”

    子微伸手入怀,掏出一枚清润剔透的青玉龙纹佩,摩挲片刻,递给她:“再过几日便是你的生辰,权作礼物吧,别丢了。”

    阿真双手接过,有些犹豫道:“子微师父,你说你就要闭关了,那阿真就先替你保管吧,等你闭关出来再说。”

    子微淡淡一笑:“子飨师弟说你思虑过多,伤心伤神,的确如此。”

    他伸手揉揉她的发:“阿真,看你下棋,一步一着,思虑谨慎,恐不周详,可有时候,难免觉得失了趣味,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阿真,你现在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横冲直撞,肆无忌惮一点,有谁会怪你了?比如这玉佩,我既已给你,你便不用只因我摩挲了片刻而顾虑我不舍得,可知道了?”

    阿真认真点头:“是,阿真记下了。”

    子微看她一眼,道:“等子飨师弟制好了药,你就出岛去吧。”

    阿真委屈:“一个两个都这么说,师父们都嫌弃我了。”

    子微视而不见地喝茶:“到陆上去走走看看,看能不能改改你这子!”

    阿真“哼”一声:“改不了了,一辈子都改不了!”

    子微眼里笑意一闪而过,复又微微一叹。

    阿真她,懂得很多,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是如此赤诚,宁肯委屈自己,也舍不得伤人一点。

    这样思虑重重,掩去自己的意愿,又是何苦?

    这年,阿真年满十五,考虑到她的特殊体质,长老们特为她提前举行笄礼,以贺成年。

    由无本师祖筮日,定于吉日十二月初九。

    无本及十大长老作其主人,六院院首为其正宾,七娘及一干高阶人为有司,灵儿等众侍从作赞者,太白上下皆前来观礼。

    如此规模,放眼天下,无人能及。

    笄礼于太白之颠华阳殿举行,并于正堂东边设东房。

    礼乐飘飘,香烟袅袅,无本起身致辞,宣布笄礼开始。

    赞者先行,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

    换好采衣采履的阿真自东房而出,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

    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铺锦白玉暖席上。

    赞者紫桐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正宾之一牧游之先起身,主人之一子微长老起身相陪。

    牧游之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

    相互揖让后与子微长老各自归位就坐。

    阿真转向东正坐;七娘奉上罗帕和发笄,牧游之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阿真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

    阿默为阿真象征地正笄。

    阿真起身,太白众向笄者作揖祝贺。

    后阿真回到东房,灵儿从七娘手中取过衣服,去东房内替她换上与头上幅锦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阿真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长老们,行正规拜礼。

    阿真面向东正坐;正宾之一礼院院首洗手,复位;

    有司七娘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

    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苍梧为笄者去发笄。

    礼院院首跪下,为阿真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

    苍梧帮笄者象征地正发钗。

    太白人向阿真作揖恭贺。

    阿真回到东房,灵儿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阿真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

    阿真再次面向东正坐;

    书院院首洗手,复位;

    七娘奉上钗冠,书院院首接过,走到阿真面前;

    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院首为笄者去发钗;

    跪下,为阿真加钗冠,然后起身复位。

    紫桐帮阿真正冠。

    太白人再次向阿真作揖。

    阿真回到东房,灵儿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阿真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

    然后面向东方天地,行正规拜礼。

    七娘及一干大人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

    六位院首揖礼请阿真入席。

    阿真回礼后,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院首们向着西边,灵儿等众侍从奉上酒,阿真转向北;

    院院首接过醴酒,走到阿真席前,面向着她,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阿真行拜礼,接过醴酒。

    院首回拜。

    阿真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

    有司之一的大人奉上饭,阿真接过,象征地吃一点。

    后阿真拜,正宾答拜。

    阿真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因为知玄师祖已于羽化之日替阿真取字太白,所以接下来的‘字笄者’这一步骤便省略。

    阿真跪在诸位长老面前,聆听教诲。

    后答:“阿真谨记”。

    对长老行拜礼。

    阿真起身,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

    她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众人、主人。

    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

    至此礼成。

    阿真与诸位长老并立,众人亦起身。

    无本大师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阿真笄礼已成!

    诸位长老与阿真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

    众人散。

    另有小人留下整理打扫笄礼场地。

    笄礼毕。

    来年阳春三月,阿真于华阳殿拜别诸位长老,带着灵儿阿默,苍梧紫桐,以及子飨长老费时五年研制而成的凝香玉露丸,挥袖下山,行远游,以增见闻。

    诸位长老联袂目送。

    子章长老看其广袖飘飘,翩若游鸿的潇洒身影,感叹道:“吾家有女,初长成,此次入世,不知是怎样的绝代风华!”

    众人皆以为然。

    第六章在线阅读

    第六章

    -

章节目录

四姑娘(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恶恶的婆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恶恶的婆婆并收藏四姑娘(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