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王见闻录 作者:华飞白

    分卷阅读27

    氏、赵氏。”

    “大王放心,何都尉与某一定会彻底地查清楚!”陈果毅再度表忠心,“昨日三司也曾经询问过此案的一些细节,他们确实派了不少御史、司直、评事往商州查案。不过,到时候,跑腿的、受他们差遣的,还是某等!”

    李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若是有什么消息,尽管都告诉他们。这也是你们的职责,不必为难。不过,同时须得顺便抄录一份与我。来往送信也不必隐瞒,光明正大地差仆从送到长安濮王府即可。”

    他既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见了陈果毅,便意味着濮王府绝不会对此事袖手旁观。李欣虽然不在,无法履行监审之职,但他却不介意让太子、越王与三司得知濮王一系的态度——毕竟事关生死,绝不能轻忽。

    陈果毅推却不过,饮下了那杯茶:“某省得了。”

    见过陈果毅后,李徽便又去正院探望李泰。许是得知自己的性命竟然被人盯上了,濮王殿下昨天夜里便觉得身体微恙,今日竟是卧病在床了。虽然太医前来看诊之后,只开了安神静养的方子,显然意味着他并无大碍。但他却依旧病恹恹的,浑身无力,连瞧着平日爱吃的那些荤食点心等物亦是毫无胃口。

    “阿爷可好些了?”李徽坐在他床榻边,看了一眼旁边半点未动的汤药,劝道,“阿爷还是将药汤喝了罢,不然如何能尽快痊愈?”

    “不过是心病!喝什么药!”李泰哼了一声,“这种苦药汤子,也都是那些太医拿来骗人的!多看几本医书,寻寻常常的安神方我也能开!”如濮王殿下这种博学之人,怎可能不读医书?能看懂药方亦是情理中事。

    李徽也便不再劝他喝药,又道:“不喝药汤,也总得进些吃食罢。否则脾胃孱弱,只会病势更沉。如此再过几日,阿爷便只能饮白粥,什么荤腥都沾不得了。”

    濮王殿下能生得像如今这般肥壮,他的膳食喜好自然是功不可没。若让他不食荤腥,简直比软刀子割肉还可怕。于是,他很勉强地微微颔首。李徽立即吩咐厨下将做好的膳食端上来,亲自伺候他用膳。

    不多时,吃饱喝足的李泰便已是昏昏欲睡。临睡之前,他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大郎不在,这件逆案便由你去盯着!还有,你在我跟前这般孝顺,怎么在你祖母跟前就什么也不伸手?!祖孙之间,哪有什么避讳的?不过是喂喂药、喂喂食罢了!若不是你祖母每天都赶我……我……”

    说着说着,他便已是彻底睡了过去。李徽心里不免无奈:一则,想在祖母面前尽孝的人犹如过江之鲫,光是长辈便有太子妃、越王妃以及几位公主姑母,他又如何能挤得进去?亲手服侍这种事,濮王府只需母亲和阿嫂尽力尽心便足矣。二则,便是祖母愿意接受阿爷的服侍,他家这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阿爷也什么都不会干罢!

    不过,独自用了午食之后,他还是策马入了宫,前往立政殿探望秦皇后。彼时,秦皇后正在小憩,几位王妃公主都坐在外间,轻声细语地说着话。见他来了,长宁郡主双目一亮,眼看着就要迎上来的时候,忽然似想起了什么似的,略微迟疑了几分。

    李徽只当作不曾瞧见,依旧朝着她一笑,又向长辈们见礼问安。

    “你这孩子,不是让你留在府中照顾你阿爷么?怎么突然便入宫了?”阎氏轻嗔,一句话便轻描淡写地将濮王殿下生病之事点了出来,也算是解释为何李徽今日一早不曾像往常一样陪着她们婆媳二人入宫。

    “阿爷已经睡下了,临睡前忧心祖母,便让孩儿过来探望。”李徽回道。

    “三兄竟然病了?”清河公主惊讶道,“病得重不重?”

    “需要静养一段时日。姑母尽管安心。”

    尽管新安郡王什么也不曾多说,但不过片刻之后,濮王殿下得知遇刺之事后郁郁生病的消息就传遍了太极宫。心疼儿子的圣人、关怀兄弟的太子与越王,立即给濮王府送了一车又一车的礼物与药材。转眼之间,就将濮王府半空的库房都填满了。

    一时间,整座长安城内,皇家父子兄弟的感人情谊便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第20章 流言纷纷

    三司会审濮王遇刺逆案的敕旨发出之后,几乎是顷刻间便引起了朝中众臣的关注。而且,庶人李嵩一家遇袭的消息也已经传遍了朝堂上下,更令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当年这两位竞相夺嫡,如同仇寇,彼此使尽了刺杀陷害等各种招数,最后以两败俱伤而告终。他们确实受到了惩罚,然而圣人的怒火却不会对着儿子们倾泻,只怪罪那些真情实意支持他们的高官世族。于是当时牵连甚众,废太子的亲近之人无论身份如何,皆判斩首。阖家流放者更是不知凡几。而支持濮王者则贬官去职,仕途就此断绝。

    于是,不知自何处竟陆陆续续传出了流言:许是当年那些流放出去的昔日世族悄悄地潜回来复仇了。否则,为何偏偏挑这两位下手呢?他们如今在朝中也不碍着任何人,完全不牵涉什么利益之争,若非为了报仇雪恨,何以解释这群死士的举动?

    也许是有心人在其中煽动,没过两日,这种小道消息便已经是街巷可闻。阎氏与周氏严令濮王府上下不可妄议,无人胆敢胡乱传什么消息,她们二人也并不将这些流言放在心上。如此,濮王殿下方能安安静静地继续休养。

    而太极宫中,代理宫务的太子妃杜氏更是杀鸡儆猴,杖罚了数名私自议论的宫婢,严禁这些言谈惊扰正在养病的秦皇后。

    然而,防得再如何严实,也防不住有些人就想刻意扰乱皇家的平静。

    表面上对侍疾很是热情的安兴公主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思,竟假作无意之间,在秦皇后跟前说起此事:“母亲,如今这些类似于复仇的传言已经到处都是,人人都在议论。儿也不知是真是假,实在慌张,心中一直替两位兄长担心呢。当初阿爷处置那些人的时候还不够仁慈么?只诛灭了首犯,其余人等都不过是流一两千里罢了。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两位兄长又何至于相争到那等地步——”

    阎氏双眉微凝,有些冷淡地打断了她:“安兴妹妹,既然不过是传言,你便不必太过相信。而且,阿家尚在病中,说这些无根无据的传言给阿家听,恐怕也不妥当罢。”她素来温和,很少变幻神情,眼下显然已是动了真怒。任是再温柔的人,也不愿意被旁人虚情假意地故作“关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早已经过去的过失,就唯恐众人不记得似的,说是居心叵测也不为过。

    濮王一系早已失势,安兴公主又如何会将她放在眼中,似笑非笑地瞥了她一眼:“三嫂误会了。我是打从心底里担心两位兄长呢。而

    分卷阅读27

    -

章节目录

新安郡王见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飞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飞白并收藏新安郡王见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