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王见闻录 作者:华飞白

    分卷阅读469

    无论太子是否她所出,她都是正经的嫡母,有礼法与整个宗室作为依仗。

    做完小道场,请了平安符之后,又点了护佑平安的长明灯。众嫔妃继续在佛前上香叩拜,至于她们心里究竟在祈求甚么,大约也只有佛祖与她们自己才知晓了。杜皇后则缓缓起身,与玄惠法师来到静室中对坐饮茶。

    因永安公主不想待在静室里,长宁公主遂带着她与杜伽蓝、尉迟小娘子等,去寺中的梅林附近赏花。漫步其中时,她不期而然地想起了另一片桃林,以及那位许久未闻消息的少年郎,不由得微微有些晃了晃神。

    许是心绪突然有些起伏,她忽然觉得此时此刻待在静室之中,听玄惠法师讲佛法也许更合适些。于是,她便将永安公主托付给了杜伽蓝,独自返回静室。静室外守着的沙弥与宫婢自然不会阻拦这位贵主,也不曾通报,只是默默地向着她行了一礼。

    她轻轻走入室内,便听得玄惠法师平淡地道:“老衲并非精通医道之人,但见得多了,也大抵能瞧得出来,淑妃殿下应当是怀有龙嗣。在淑妃之外,也另有其他嫔妃,行路的姿态有些异样。”

    长宁公主顿时大为震惊,立即坐在杜皇后身边,难掩担忧之色,紧紧握住她的手:“阿娘……大袁氏怎么会……怎么会……”她都已经跟了阿爷将近二十年了,也一直是深得阿爷欢心的宠妃,却从未开过怀,怎么如今——莫非其中藏着甚么阴谋诡计?!

    杜皇后却十分平静,安抚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不过是个嫔妃有了身孕,你怎么一惊一乍的?像什么样子?袁淑妃早年被大杨氏害过一回,自此后便是得了再多圣宠,也没有消息传出。而今好不容易养了这一胎,自然格外小心翼翼,瞒到如今也颇不容易。”大袁氏与她一般年纪,为了怀上龙胎,想必也费了不少心思,养胎亦极有可能十分辛苦。而尚药局负责给她请脉的御医一直没有禀报她,说不得也早已被大袁氏收买了。

    “她一定会在今夜的晚宴上将这个好消息透出来……”长宁公主随即便想到了袁淑妃极有可能会使出来的伎俩,“而后顺水推舟地将这个腹中的孩儿,捧成阿爷御驾亲征的吉兆,为这个孩子造势!”

    “吉兆?”杜皇后缓缓地将爱女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小腹上,唇角轻轻勾了起来,“不错,这个时候出现的皇儿,确实是吉兆——大吉之兆。”

    长宁公主感觉到手心中融融的暖意,一时间竟然彻底怔住了,迟迟未能反应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夜,一场宫宴在大明宫麟德殿举行。因天灾与叛乱之故,这场宴饮并不盛大,不过是家宴而已。不过,杜皇后给宗室们都送了帖子,邀他们进宫赴宴,场面看起来也颇为热闹。当圣人接到消息的时候,李徽正好带着尉迟兄弟几人前来觐见。圣人对这几个高大的年轻小将一见如故,心喜之下,便让他们以及中书舍人王子献一同赴宴。

    尉迟大郎几个得了千牛备身的职缺,正高兴着呢,又有机会伴君赴宴,自然格外精神抖擞。不过,到得麟德殿后,因他们是外臣,席位离圣人很是遥远。他们既失落又庆幸——以前从未有过参加宫宴的经验,若不慎在御前失礼,说不得怀中正热乎的千牛备身的职缺都保不住。眼下或许正合适,坐得偏远一些,也并不打眼。

    李徽察觉了他们矛盾的心情,便将兄弟几人托付给了王子献照顾。王舍人自是毫不吝啬地向他们传授了一些礼仪中的细枝末节之处,顺带为那些位高权重的宗室王们引见了尉迟兄弟。尉迟大郎几个虽不常出门宴饮,但对宗室王们倒是颇为了解,举止间亦是镇定爽快,很有些祖父的风范。

    “想当年,尉迟公的勇武在长安城也是出了名的。”濮王李泰知道这几兄弟皆是李徽引荐给圣人的之后,顿时爱屋及乌,待他们很是慈和,“我看你们便生得极像尉迟公,假以时日,必定会成为圣人的左膀右臂!好!极好!!”

    “悦娘和玄祺果真是孝顺的好孩子。”荆王抚着胡须笑道,一双利眼扫视着眼前的年轻郎君们,“能说动尉迟公将自家的儿孙们放出来,定然也不容易。日后你们家的郎君娘子们也该多出来走动,长安城中的人忘性大,可不能让他们忘了鄂国公府还后继有人。”

    嗣濮王李欣对他们虽有些淡淡的,但提起自家阿弟便笑意满面:“你们既是玄祺的朋友,便也是我们宗室这群兄弟的朋友。我与玄祺都不通兵事,倒是千里和景行兄弟俩自幼习武,如今也从军了。若有机会,不妨与他们兄弟二人切磋切磋。”

    嗣越王李玮自然不会错过这等良机,认识了这几兄弟后,暗中也对堂弟收服人心的功力深感佩服——似乎生性越是坦率之人,便越容易与玄祺结交来往。比如他家的景行,以及尉迟兄弟们等。当然,王子献王舍人这种心眼极多的是例外。不过,以诚待诚,以直待直,堂堂正正的真正君子之风,无论文人武人都会为之折服。

    在宗室们中间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尉迟大郎兄弟对王子献亦是感激不已:“若无王舍人从中引荐,我们兄弟几个也难以寻得机会问候大王们,更不必提结识嗣越王殿下了。听说他被封为了左千牛卫中郎将,正好是我们的上峰。”

    “玄祺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我们二人素来不分彼此。”王子献微微一笑,举杯示意。

    “饮胜!”尉迟兄弟们随即笑了起来,从心底里将这位王舍人当成了值得来往的至交。同时,他与长宁公主、新安郡王一样,也堪称他们尉迟一家的贵人。不出意外,这位年纪轻轻的中书舍人前程不可限量,自然须得好生来往。

    这时候,御座附近似是发生了什么事。附近的宗室王与王妃们无不望了过去,就见袁淑妃捂着胸口,蹙起蛾眉,似是有些不舒服。圣人对她一向宠爱,便对她身后的宫婢道:“也许是先前有些受了寒罢。扶着淑妃去偏殿中歇息,将侍御医唤过来,给淑妃看诊。”

    袁淑妃岂会错过在宗室们跟前给腹中孩儿助势的机会?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旁边的杜皇后,她便轻嗔道:“这次宴席是为了给圣人送行辞别,臣妾岂能中途退下?也不过是略有些恶心,闻不得这些肉羹、热洛河之类的味道,算不得什么大病。不如将侍御医唤到殿中来,给臣妾诊治便是。”

    虽然她这番暗示已经近乎明示了,但圣人依旧并未多想,似乎已经认定了她早已不可能怀有龙嗣,只是点头道:“也无不可。”

    而坐在附近的

    分卷阅读469

    -

章节目录

新安郡王见闻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华飞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飞白并收藏新安郡王见闻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