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纠 作者:长生千叶

    分卷阅读837

    。

    吴纠招手说:“呈上来。”

    寺人连忙接过文书,然后快速呈上来,吴纠展开一看,先是皱眉,随即笑了起来,表情一下就放松了。

    这文书是齐侯亲笔写的,齐侯的措辞和笔记,吴纠还是认得的。

    齐侯一上来说,他们已经接受鲁国的土地了,鲁国特意算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来引诱他们,若是不上钩,就不是齐国了,然而齐国得到了鲁国的土地,又唯恐和楚国的关系僵硬,因此就当这块土地是楚国人给齐国的,而齐国也会拿东西和他们交换这块土地。

    拿什么东西?

    这东西楚国人一定想要,那便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黑火药。

    齐侯让人送来了一批黑火药给吴纠,用这些黑火药,换取一个远在楚国天边,根本无法驻兵派兵的土地。

    吴纠一看,便笑了出来,齐侯这也算是聪明,如此一来,就算齐国占了这块肥肉,楚国人也必然不会和他们计较了,毕竟楚国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一块遥远的土地根本不是长久利益。

    在文书的最后,齐侯竟然还写着,想念吴纠了,最近没有吃到吴纠做的饭,自己都饿瘦了。

    吴纠才不相信齐侯饿瘦了呢,只是看着文书笑了起来。

    吴纠一笑,卿大夫们都屏住了呼吸,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王上方才还攒着眉,一脸不高兴,马上要发火的表情,如今却突然笑了起来,而且笑的实在温柔,那表情又温柔又好看,看的好几个卿大夫都愣住了。

    吴纠自然不能把书信给他们看,毕竟齐侯在后面还没正经的跟他撒娇来着,因此吴纠只是把书信上的大意和众人一说。

    殿上立刻又喧哗了起来,吴纠则是说:“众位爱卿,这事儿大家怎么看?寡人虽然是楚王,然而刚刚登基,阅历也不足,不知这事儿妥当不妥当,我楚国有没有吃亏?还是诸位定夺的好。”

    众人面面相觑,斗家的人全都看向斗祁,想要问问斗祁的意思,而其余的人也有看向潘崇的,毕竟潘崇可是吴纠眼前的红人儿了,更多的人是看向吴纠,想从吴纠的表情中得到答案。

    斗祁拱手说:“敢问王上,这文书中可说……黑火药何时送来了么?”

    吴纠笑了笑,抬手指了指那送文书来的士兵,士兵立刻说:“回莫敖的话,齐国使臣送文书来的同时,也送来了十辆大车,使臣说车中装的便是黑火药,因为没有得到我王的指令,因此黑火药的缁车停在了我国边境,还没有入城。”

    众人一听,简直是欢呼雀跃,黑火药竟然已经来了,说明齐国很有诚意,吴纠笑着说:“各位,如何?”

    方才针对齐国的士大夫们纷纷拱手说:“齐公深明大义,的确是想与我楚国交好。”

    吴纠听他们这么说,便笑了笑,说:“如此,那寡人就回复齐公,谢齐公美意,这土地就让鲁国割给齐国罢。”

    他说着,又说:“险些忘了,还有那庆父,也放了罢,送回去,别跟我楚国这边儿浪费粮食了。”

    吴纠这么说,好几个卿大夫都笑了出来,连忙拱手称是。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鲁国想要离间齐国和楚国,哪知道齐侯这么大方,竟然给了楚国很多黑火药,换取了一个土地。

    鲁国这个时候若是想要反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齐国和楚国已经结盟了,若是他反悔不给齐国土地,那么齐国和楚国肯定要一起发兵讨伐鲁国。

    鲁公气的要死,但是根本没办法,只好和齐国签订了条约,平白割让了一块土地。

    吴纠在接收黑火药之后,就让人放了庆父,把庆父放回鲁国去。

    庆父回到鲁国,自然被鲁公一顿奚落,因为庆父和骊姬的丑事儿,鲁国丧失了一块肥沃的土地,鲁公气急败坏,将这事儿怪罪在庆父头上,要将他提出鲁氏,贬为庶民。

    庆父一听吓坏了,连忙跪下来求饶,说:“君弟,这事儿乃是楚王阴我,庆父有办法让楚国吃不了兜着走,请君弟给我一次机会。”

    鲁公脸色十分难看,说:“什么办法,你姑且说说看。”

    庆父连忙说:“君弟您忘了么?之前天子还联络了巴国和庸国,想要两面夹击楚国,如今庆父愿意赴洛师,说服天子,楚王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此时夹击楚国,再好不过,而且……罗国遗民此时正在丹阳城修建城池,丹阳城距离郢都如此之近,只要有一些小小的手段,郢都就能毁于一旦,根本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

    庆父很快启程前往洛师,准备说服天子去了。

    胡齐虽然害怕楚国,但是也对吴纠怀恨在心,觉得骊姬的事情,肯定是吴纠搞鬼,听了庆父的话,立刻就让人去联络巴国和庸国,然后又偷偷联络了罗国的万通公。

    罗国在武王的时候已经归顺,不过罗国的国君万通公还在逃窜,武王将罗国的人迁移至枝江附近,扩大丹阳城,到了熊赀这一辈,迁都郢都,丹阳城虽然已经不是国都,但是丹阳城就在枝江附近,因此罗国遗民仍然在修建丹阳水利。

    楚国水利十分充沛,流过楚国的水就有汗水和枝江,还有许多其他河水,因此楚国是最注重水力的国家之一,日前的匽尚,也曾为楚国效力,然而熊赀不知重用匽尚为自己修建水利,反而让匽尚去做卧底,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人才。

    罗国遗民这些年一直在丹阳城附近,其实丹阳城距离新都郢都并不太远,这一直是隐患。

    吴纠想要将罗国的遗民迁移走,毕竟罗人离郢都太近,始终都是隐患。

    然而有很多反对将罗人迁移走,毕竟丹阳城之前可是楚国的首都,里面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要么就是豪绅富贾,根本没有多少平头百姓,若是罗人被遣走,枝江的水力该如何修建?一时间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的百姓来修建水利。

    这件事情吴纠在朝上讨论了两次,不过都没有通过,最后大家还是认为,先修建枝江水利要紧,马上就要到夏日的汛期,若是水力不稳,恐怕要出现灾祸,因此迁移罗人的事情并没有成功。

    吴纠总觉得这个隐患早晚要爆发,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个事情讨论了两次,两次没成功,后来又来了更大的事情,一下就将罗人的事情错后了。

    巴国和庸国同时给楚国下达战书,这事情可谓是天大的事情。

    吴纠立刻临时召开了朝议,文武大臣全都位列在路寝宫中,大家也都听说了巴国和庸国下达战书的事情,各个人心惶惶。

    巴国和庸国是楚国周边两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巴国在楚国的西南面,而庸国在楚国的西北面,这两个国家地盘子不算大,但是十分骁勇善战。

    武王在位的时候,还吃过这两个国家的败仗,更别说如今了。

    卿

    分卷阅读837

    -

章节目录

无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长生千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生千叶并收藏无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