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正太去种田 作者:云雾山居

    伯林拜先生

    <!--go-->

    “他爹,我这还是要去趟伯林他姥娘家的,这伯林去学里的事儿可是耽搁不起哩。”沈氏站起来说道。

    “嗯,你且去,我去跟爹说。”李正泽也是知晓。说罢便又去了正房告诉李老头沈氏要回趟娘家。

    这李老头也不知跟秦氏说了些啥,秦氏到静下来,坐在炕上。李老头一听沈氏要回娘家,便道:“你怎么不把你媳妇哄好,我家定是不会休她的。”

    李正泽便知李老头是误会了,解释道:“娃他娘是想回趟娘家借银子给伯林交束脩,伯林该到学里正紧读书哩。”

    秦氏便急道:“我家可没银子还账哩。”

    李老头瞪了一眼秦氏,道:“家里还有些钱,且拿去给伯林读书吧。老婆子把一贯钱给老三。”

    秦氏犹犹豫豫的东西找找,最后整个人埋进从炕琴,也不知是从哪里拿了一串钱给李正泽,嘴里还咕噜着:“可是一贯钱哩,鸿林也是该去学里了。”

    李正泽见李老头要秦氏拿钱便也浑身上下都轻松了般,欢喜的接过秦氏手里的钱,道:“谢谢爹娘哩,我这便去和娃他娘商量送伯林去拜先生。”便也兴匆匆的回了西厢房。

    这李正泽一家六口所住西厢房非彼西厢房,乃是西厢房的罩间。李老二一家才是真正住着西厢房,李正泽一家便紧挨着李老二家的屋子。李正泽跨出正房,就被李老二拦下。

    “老三,爹娘咋说哩?”李老二搓着手问。

    “无事了哩,爹让伯林去学里拜先生。”李正泽笑道。

    “嗯,无事就好,无事就好,你且去和弟妹商量。我先下地里无了。”李老三见他娘已是消停,便摆摆手自去拿起锄头出了院子。

    李正泽回到屋里便道:“他娘,爹娘给了一贯钱让伯林去拜先生呢。”说着就把钱递给了沈氏。

    “一贯钱可是多哩,我明日便去问问王家婶子,这娃拜先生可是要给多少钱,送些啥好。听说那个先生是个肚里有墨水的,比我娘家村里那个好。”沈氏便也眉开眼笑的接过钱。虽说自己亲爹也是做过教书先生,可爹都去世这么多年了,村里风俗也定是变了的,问问如何做,也好让先生知自家是个讲礼节的人家。

    屋里的娃见伯林有了束脩,可到学里读书了,俱是都开心的笑了。

    唯有珍真想到,为了这一贯钱,沈氏受了多少气。要是自己能够挣到银子该是多好,可虽说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却也不是学的农业,而是科技类的工科。便是知道怎么拾掇农务,这具身体才是三岁,谁家会听一个三岁小娃的唧唧歪歪,又是邹起了眉头。

    伯林见珍真一会是笑,一会又是皱眉,便道:“珍真是愁大哥去了学里就不能陪你玩了么,无事哩,等大哥下了学就陪珍真玩。”

    珍真很是无语,这个大哥可是爱思东想西。便撅了撅嘴,转过头去不看伯林。

    一家大小见珍真的表情,都是噗嗤一笑。仲林更是道:“我可以整天陪珍真玩哩。”

    李正泽见沈氏高兴也就放下心来道:“他娘,我且下地干活了。”

    沈氏笑道:“你去吧。”便打发伯林和仲林去了里间书来。

    这日,虽说秦氏脸色依然黑如锅底,到底没有再刁难沈氏。倒是张氏很是帮殷勤的帮着沈氏做事。

    “三婶,你可怪我没为你说话?”张氏抢过沈氏手里的簸箕,惶惶不安的问道。

    “二嫂,看你说到哪里去了,我知晓你的难处。你且宽心哩。”沈氏笑着说到,又抢过簸箕。其实张氏如此,沈氏是体谅的。张氏过门两年才生下珍林,之后一直没有,直到三年后才又有了志林。这做媳妇的在婆家,子嗣是顶重要,子嗣不多的女人是没有话语权的。

    张氏听沈氏如此说道,也是知晓沈氏是个心口如一的,便也放下心来。

    到了第二日,沈氏带着珍林与珍真到了芙蓉村北面的王大婶家,仔细问了拜先生的事宜。

    王大婶见沈氏,赶忙让沈氏上炕坐,打发大女儿春芳带着珍林与珍真玩耍。

    “哟,你家大小子也要去学里读书啦。”王大婶笑着问道。

    “是哩,这伯林都九岁了,也是早该去学里了,奈何我家事体你也知道。总算是让娃去读书了。”沈氏也笑道。

    “这是好事哩,可是了你一桩心事,这束脩是六百文一季,再给先生送些送两斗米并三只母**就好了。”王大婶家的大庆也是在学里的读书的,便对这些很是了解。

    “谢了王大婶子,我就怕礼数不周到哩,既是如此,我今日把这些准备好,明日让伯林跟你家大庆一道去学里咋样啊?”沈氏见这些也不是有多刁钻,今天就都是能准备好的,也就想让伯林早一点去学里。

    “那敢情好,不过可是要早起哩,这可是要走点路,明日你且让你家男人带着伯林早点过来才是。”

    “好哩,谢了大婶子,我这就家去备这些哈。”沈氏说完就下炕找珍真和珍林家去。

    这珍真在王大婶家可是无趣,春芳拉着珍林与她出了屋子就在院子里玩起翻头绳。这些花样珍真早年就是玩过了的,况且让一个心智有二十岁的人玩这些,可不说有多无聊。可这是在别人家,也不好乱走乱看,也只坐在小板凳上望着天,思考如何发家了。

    沈氏出屋子就见珍林和春芳玩的来劲,珍真坐在一边发呆。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怕珍真又是犯病,忙上前拉起珍真了道:“珍真?”

    珍真回过神来,见她娘如此紧张她,便也是知晓沈氏怕是以为她又发癫了。便回道:“娘,我在看天好蓝啊,上面还有看着软绵绵白花花的大棉花哩。大姐玩的,可是不好玩,我不想玩哩。”

    沈氏见珍真口齿清楚的回到,也把提起的心放下了。转身拍了拍珍林道:“也不陪你妹子玩,赶紧和我家去吧。”

    珍林正和春芳玩的兴起,听沈氏这样说,也就不再和春芳翻头绳。站起来道:“春芳姐,下次再和你玩哩。”便和沈氏一道出了王家院子。

    沈氏一回李家院子,便让珍真去里间和仲林认字儿。数了一百文钱放到荷包里,便拉着珍真去齐老大家买了三只母**,并到村前的杂货店买了两斗白米。

    话说珍真在里间学字儿,见仲林不是东看看就是西跳跳,反正是个坐不住的。便也汗起来。这六岁的小男娃就是有活力,要放在现代不把他爸妈给折腾死。

    伯林见仲林不好好读书也习惯了的,这个弟弟是个好动的。便也丢开仲林不管,问起珍真来:“小妹可是有啥不懂得,哥哥给你讲好不?”

    珍真暗暗地翻了白眼,道:“大哥,你别管我,我自己学哩,你读你自己的书吧。”

    “那好,你有啥不懂的定要问我哈。”伯林见珍真像是认真看着书,便也就自己认真赌气书来。明天可是要去拜先生了,定要让先生收下我哩,再多读一点也好。

    等珍真把一本三字经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时,沈氏也到家了。把买来的母**用绳子把**脚栓到院子里的梨树下,便拿着三斗白米回到屋里。就道灶房帮着张氏做起活来。

    且说秦氏见院子里多了三只母**就叫道:“哪里来的**哩。”

    沈氏转身答道:“是我买的**,明日送先生的。”

    秦氏怪叫到:“你咋不买我家的**哩,给你钱就乱花,真是不知好歹。”

    张氏听秦氏的话,把嘴一撇,道:“可好意思哩,家里的**都是我俩养的,还用买哩。”

    沈氏不接秦氏与张氏的话,只默默地做起事。

    秦氏见沈氏不说话就又问道:“这束脩可是要多少钱?”

    “一共要八百文,可也只是三个月。”

    “哼~我家就只有这么多,还要交钱,你自去找银子。”秦氏便出了灶间。

    话说等天暗下来,老李家吃完晚饭,各自回屋。李正泽便问道:“这一贯钱可够用?”

    沈氏让娃们都去里间学字,坐在炕上,拿起今日下午在杂货店买的新尺头,认真裁起来。听李正泽问,便答道:“一季六百文,加上送给先生的李行便是七百文,我寻思着娃要去读书,便给他再做件新衣才是,你明日一早就把东西带上和伯林去王大婶子家,我和她说好明日和她家大庆一起去学里哩。”

    李正泽皱着眉头道:“嗯,那明日早点起来是正经,我再寻思着法子找点钱才是哩,这是三个月后还得再教束脩哩。”

    沈氏听李正泽也是在愁以后的束脩,便也放下尺头道:“这是正经哩,倒是得再找点钱,可这山里就是种地,哪里来的钱呢,不然我到娘家再借点来。”

    李正泽见沈氏还是想再到她娘家借钱便道:“还有三个月哩,您倒是着急,咱们慢慢寻思,总能有法子的。”

    沈氏又是做了会儿针线活,便也让几个娃睡下了。

    当月亮还圆圆的挂在天上的时候,沈氏和李正泽就起身了,沈氏也把伯林先叫起来,让几个娃再睡一会。等李正泽并伯林拾掇好,吃过饭,便让李正泽拿起房里的白米和三只母**带着伯林去了王大婶子家。

    这学里是在附近的一个比芙蓉村大的赵家村,隔着芙蓉村有十多里地,李正泽提着白米和**与大庆走在乡间小路上。

    大庆是个实诚的娃,和伯林一般大,也是和伯林说的来的。便问伯林在家都看了那些书,认得多少字儿。

    伯林道:“看了《三字经》、《论语》等,认得三千多个字儿。”

    大庆一听也是唬了一跳,本以为伯林这时候才去学里,定是只读的《百家姓》,认得几百字儿而已,哪知竟是连《论语》也学了,还比自家认得字多,也是佩服伯林。便道:“你是个行的,我读了一年书也没你认得字多。”其实要是旁人听伯林如此说,也就会踹之以鼻,哪里会信他。可大庆娘是好沈氏要好的,知沈氏是个秀才女儿,定是有点墨水的。

    李正泽见自家儿子比上了一年学的娃还行,也是在心里美了一翻,偏嘴上说道:“大庆,伯林哪里比的上你,且不说他就是你婶子胡乱教教罢了,也没你在学里的见识多哩。”

    大庆本来心里也是有点别扭,听李正泽如此说,也就释然。正是哩,在家胡乱学到的哪里比得上先生教的。复有开心的更伯林讲起学里的事来。

    三人到了学里,大庆引着李正泽父子到先生面前。李正泽向先生说了自家的来意,又让伯林给先生作了三个揖。

    这学里的先生姓赵,大家都便尊称他为赵夫子。赵夫子考了考伯林的功课,便笑着捻了捻胡子道:“是个好苗子,你来读书吧,老夫收下你了。”

    李正泽父子听赵夫子说到,俱是一喜。伯林便正式给赵夫子磕了三个头,算是拜赵夫子为师了。

    李正泽见伯林认下先生,便把拜师礼递给了赵夫子的大儿子。嘱咐伯林道:“你在学里,定要好好听夫子的话,对同窗要友敬,要是让我知晓你做错事,看我不收拾你。”

    伯林道:“爹,你放心,我定会认真读书的。”便跟着赵夫子进了舍间。

    李正泽想着现在回去还可以到田间做活,便也赶紧家去了。

    这日头有点热的时候,李正泽才回到老李家的院子里,打起井里的水洗了把脸到屋里对沈氏道:“赵夫子收下伯林了,你且放宽心。”复又出了院子去了地里。

    李老头见李正泽到地里,便放下锄头道:“先生收下娃了吗?”

    李正泽笑着道:“收下了,赵夫子还夸伯林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哩。”

    李老头便也哈哈笑起来,道:“让这娃认真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也为我老李家长长脸。”

    李老大见李老头笑的高兴,心里又不免酸涩,想着也让鸿林去赵家村读书才是。

    伯林拜先生在线阅读

    <!--t;

    伯林拜先生

    -

章节目录

拐个正太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云雾山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雾山居并收藏拐个正太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