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厨子还是要儿子 作者:笑唧叽

    分卷阅读102

    温的盖子盖着,郝主编搓了搓手,兴奋又期待地掀开其中一个盖子,里面盛着的是温热的赤豆小元宵,清甜的香气一下子就霸占了办公室里的所有空间,煮的粘稠软糯的红豆汤里浮沉着几粒白白圆圆的小元宵,这种小元宵只有半个玻璃珠子这么大,里面没有加任何的东西,就是一粒粒小粉球,看起来十分可爱。

    红豆汤上撒了薄薄一层桂花,在热气的熏陶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郝主编深深闻了一下,陶醉地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秋季的桂花林里,但又比桂花多了甜腻之气。

    睁开眼后,郝主编拿着白色的汤匙轻轻搅动着红豆汤,因为长时间的焖煮,红豆汤变得十分粘稠,吃到嘴里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红豆的沙软,而且除了红豆的香甜和桂花的香气外,还若有若无地参杂着藕粉的清香,是了,这里面一定还加了藕粉,否则红豆汤不可能这么细腻滑润。

    郝主编失笑,这白总厨总是会给他惊喜,连红豆汤都会费这么大的功夫。

    一连尝了好几口,郝主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勺子转而去尝另一个碗里的美食,有赤豆小元宵珠玉在前,另一碗的汤圆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

    果然盖子一掀开,浓郁的奶香味就飘了出来,白、紫、绿、黄、黑五色汤圆映入眼帘,恰到好处的颜色搭配让整碗汤圆既颜色艳丽又不杂乱,一个个都圆嘟嘟的,泡在奶白色的汤里,十分养眼,上面还是撒了一层桂花,香气随着牛奶的味道细细润润地传了出来。

    郝主编之前就知道白池很注重菜的色相,但没想到他会注重到这个地步,这算白池的优点,也算白池的缺点,毕竟厨师太过于重视菜的卖相时就会忽略了菜的“香”和“味”,好在这个现象他目前还没在白池身上发现。

    这汤圆做的太好看的后果就是赏心悦目了,但不舍得吃了,郝主编看看这个觉得不忍心,看看那个还是不忍心,这一个个的都跟福娃娃一样,让他怎么下嘴!

    纠结了半天之后郝主编先向那只黑汤圆伸出了魔爪,毕竟这么多汤圆里就它一个黑化了,实在太显眼,当汤圆细润滑腻的表皮接触到舌尖时,芝麻的浓香就霸道地四散开来,郝主编一声叹息,狠狠心咬破了表皮,几乎在一瞬间,里面浓郁的芝麻酱就汹涌而出,夹杂着花生和核桃的香气,满满当当地充满了他整个口腔。

    与此同时汤圆里还包裹着浓郁的牛乳,清清甜甜的,却不让人腻地慌,白池总是有本事将食物的味道调控在人最舒适的度上,轻松地就能抓住人的味蕾,这牛乳恰到好处地和芝麻酱相配合,使汤圆的整个口感更加滑润浓郁,让人一吃就上瘾。

    吃完一个郝主编怜香惜玉的心就没了,迫不及待地又舀了一勺紫色的汤圆放进嘴里,是紫甘蓝的清香,味道与之前的汤圆迥异,却一样地美味。

    他这边的动静立马就吸引了其他同事的注意,他们这些做美食杂志的,就算没吃过白池家的菜,也听过他家餐厅的大名,此时被元宵的香味一激,顿时流着口水就上来了。

    郝主编一看众人的架势就慌了,连忙用手一兜将两碗汤圆遮了个严严实实,笑话,这两碗里的东西才多少,就算全吃完也不够他半饱,再说他还没尝够美味呢,怎么能被众狼给瓜分了。

    围观的同事见状有点失望,实在是这两碗元宵太香,把他们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一个大胆点的小胖子问他:“主编,你这两份汤圆是哪里买的,下班了我也去买份。”

    郝主编拍掉他摸到碗边的手,没好气道:“这可是我从白总厨他家的餐厅预定的,人今天只卖一千份,前几天就被预订完了,你现在去也白去。”

    “哦,原来是他家的啊,难怪,”小胖子有点讪讪,“你说这白总厨明明生意这么好,还偏偏搞饥饿营销,这不是故作姿态嘛,别的餐馆春节期间敞开了大门迎客,他倒好,关了一整个春节,听说他的网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捧。”

    他身边的女编辑一笑说:“人家背后有俞氏,当然会有人捧,而且那个白总厨的厨艺确实好,这就是他敢任性的资本。”

    小胖子不置可否:“白总厨的厨艺确实不错,我也尝过他的菜,的确还行,但也没外面传得这么邪乎,我倒觉得陈家餐馆不错,尤其最近他们家创新了菜式,现在宾客盈门,网上都是叫好的。”

    “陈家?”郝主编似笑非笑地看向他,“最近他们请你写文了?”

    小胖子的脸色涨红,哼哼嗤嗤地否认道:“这不是我写的,是其他媒体都这么说。”

    “陈家这次还真是下血本了。”郝主编不再和小胖子纠缠,自顾自地打开电脑寻找陈家餐馆的消息,果然见网上一片赞誉之声,尤其是将那个金大厨捧得很高,里面有个食客用极尽夸张之能事将陈家的美食夸赞了一遍,也不嫌脸红。

    郝主编看看电脑又看看手中的两份元宵,感觉自己年轻时的冲动又回来了。

    白池第二天到餐厅时就觉得里面的气氛有点不太对,每人都是一副憋笑憋到内伤的扭曲表情,白池心下疑惑,干脆抓了小五过来问原因,小五本来就是个能说会道的,当即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讲了出来。

    原来这段时间陈家仗着创新菜式的劲头大肆收买媒体评论,起初的确有几分效果,有陈家的百年声誉做担当,又没了白池的竞争,生意自然做的顺风顺水,但昨天郝主编的一篇评论却让大好形势急转直下,这评论里没有大肆的抨击,只是以食客的口吻点评了陈家的年夜饭,从招牌菜佛跳墙到各色菜式,该赞的赞,该贬的贬,直到点评完最后一道菜都没任何的硝烟味。

    只是下一段的言辞瞬间就激烈了起来,首先将陈家百年立身之本说了一遍,再总结了陈家餐馆传承的精髓,结合现在推出的菜式,直言丧失了陈家的特色,并点出菜式可以创新,但特色不可丢弃的忠告。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提到此次招牌菜的主厨金大厨,将他做的佛跳墙分为三阶段,分别点出其特色,言明在白池餐厅那阶段是他佛跳墙的巅峰期,步入“滋味轩”后大失其味,最主要的是,经他之手的菜肴带有明显的白总厨风格,却空有其形不得其神,结合了陈家的特点后,反而让两家的特色都消失了,让人叹息不已。

    郝主编在业界还是很有名望的,他的一席话瞬间在媒体中炸了开来,食客们心中都有一杆秤,尤其是那些老饕们,自然知道陈家这段时间的变化,他们爱好美食,将之视为不可侵犯的人生享受,虽然白池的厨艺令他们垂涎,但陈家的美味也让他们怀念,由于金大厨的离职,

    分卷阅读102

    -

章节目录

要厨子还是要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笑唧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笑唧叽并收藏要厨子还是要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