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龛世 作者:木苏里

    分卷阅读53

    险境共历过来,最初的不忿早就烟消云散了,他依然忍不住时不时来这么一出。

    大约摸是玄悯太过淡漠平静了,和薛闲以往碰见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大一样,以至于他总想激一激玄悯,想看看这秃驴不平静、不淡漠时会是什么模样。

    兴许就是百无聊赖,想在这秃驴身上找点儿乐子……薛闲这么想着。

    事实上,即便是这样偶尔蜻蜓点水意思意思式的反省,对这祖宗来说也是破天荒的,一般来说,要么是吃饱了撑的,要么是饿狠了。

    薛闲自我感觉是饿的,于是他懒懒地垂着脑袋,看着自己随着玄悯的步子而微微摇晃的尾巴尖,道:“秃驴,你还欠了我一顿饭。”

    玄悯没有在大街上自言自语地怪癖,便没搭理他。

    谁知这孽障松了咬着他小指的牙口,动了动爪子,顺着他的手腕朝上爬了几步,大有要顺着他的手臂一路爬到领口的架势,边爬还边道:“听不见?那我对着你的耳朵眼说。”

    玄悯:“……”

    薛闲的爪子尖跟他的鳞片一样软化了不少,勾爬在玄悯手上半点儿不疼,倒是有些痒。不动的时候还好,一动起来……总之,闹人得很。

    玄悯当即皱了皱眉,掩在袖间的手指动了动,捏着那孽障不听话的尾巴,将他重新拽了回来。

    薛闲眯着眸子,两只爪子扒在玄悯手臂的皮肤上,被拽着滑下去,爪尖拖成了一条线。

    玄悯:“……”

    他眉心皱得更紧了,也顾不上许多,不咸不淡地回了薛闲一句:“何时欠下的?”

    刚巧一个行人经过,面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大约是觉得这自言自语的和尚有些不正常,然而看了一会儿,又被玄悯那冷冰冰的气质唬住,匆忙垂目走远了。

    薛闲想起这事便颇为怨怼,“你闯进江家医堂的时候,搅了我一顿饭。那书呆子大清早五更天去酒楼帮我买的,费了老鼻子劲才提回来,都是那酒楼的招牌,别处可吃不到那个味道,花了钱却没动上两筷子,就被你给搅合没了。”

    他拖长了调子,懒懒散散地问道:“你说你是不是有些亏心?该不该补我一顿?”

    简直有理有据、有凭有依。

    对着这祖宗,能说“不该”两个字么?说了他能翻天。

    眼见着前面便是一家成衣铺子,往来的人缩着脖子从玄悯身边经过,他不便多说,便淡淡“嗯”了一声,算是应答,脚尖一转,便进了店面。

    成衣铺子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在一边拨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算账,妇人怀里搁着个铜质的暖手炉,正低头编着什么东西,看着像是某种花样繁复的绳结。

    玄悯走路几乎无声,又穿着一身云雪似的僧袍,出尘倒是出尘,只是乍一眼看来,和奔丧的有三分肖似。

    老板娘余光暼到店里陡然晃过一抹白影,编着绳结的手顿时一个哆嗦。

    “哎呦可吓死我了!”她拍着胸口,惊魂未定地抬起头,一看来人是个年轻僧人,顿时便一愣,面色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这大冬天的,往来走动的人本就少了许多,何况今天一直阴沉沉的,早前听说江边电闪雷鸣下了一场颇为奇怪的大雨,白浪滔滔,现在黑云又压了下来,北风阵阵,颇有点要再来一场雨雪的意思,行人便更加行色匆匆。

    夫妇俩这成衣铺子今天还不曾有进账,好不容易盼来个进门的,又是个和尚。

    和尚能抵什么用?

    老板娘下意识先看向了玄悯的手。

    没端着钵,不是来化缘的。

    不过老板娘的脸色却并没有因此好看多少,毕竟如今这年头,和尚是个有些特殊的身份,这全与当今的那位国师有关——

    众所周知,国师是个僧人,还是个十分厉害的僧人。据说他手眼通天,能改时换局,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活了很久了,久到几乎没人说得清他究竟多大年纪。他总共跟了五代皇帝,单是身为国师,就已经有一百来年了。

    寻常百姓每年顶多也就能见到国师一回,那便是每年冬至于泰山祭天的时候,浩浩荡荡的阵仗会从京师去往泰山脚下,沿途城县的百姓能匆匆看上两眼,还得收敛着看。

    可国师总是带着银制的兽面纹面具,僧袍宽大,袈裟猩红,遮着手脚。看不见容貌,也看不出年纪。

    曾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国师简直近妖,虽然看不见面容和手脚,但看脖颈也能知道,那绝对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人老了,脖颈上的皱褶是遮挡不住的。长寿便罢了,活了百来年还不老,那就格外吓人了。

    可同样有人说,他看到过一次祭天队,队里的国师脖颈上还是有皱褶的,只是不至于老态龙钟,更像是个中年人。

    也有人说,国师早就换了几代了,只是为了不让旁人看出来,才始终带着面具。

    总之,众说纷纭,难辨真假。百姓对于此类神秘而又未知之事,总是有些敬畏的。可这国师不单单是模样和年纪神秘,据说脾气还格外古怪,阴晴不定。京师里关于国师的传言倒是不少——

    有说国师似乎在修闭口禅,终日不言不语,冷得仿佛天山雪,吓得伺候的人终日提心吊胆,也不知自己做得对是不对,好是不好。还有说国师练了邪术,每隔一些年,便会领一两个有据说有佛性有慧根的小儿回去,但是过一些年,那些小儿便消失无踪了。有人猜测兴许是被国师炼成了药人,或是别的什么邪物,并信誓旦旦地说国师所住的地方时不时会有股血腥味,听得人不敢细想,毛骨悚然。

    这些传言都寻不着一个确切的源头。毕竟没人敢顶着真名真姓出来嚼一朝国师的舌根,况且以往明着对抗国师的一些人,最后都没得善终。

    因此,百姓们便更信了那些传言。

    再加上国师虽然确实平息过不少天灾人祸,但每每平息一次祸乱,随后都会有些古怪的事情接连发生,以至于老百姓们对国师畏惧更多,总觉得他算得上是一代妖僧了,说不准哪天一个邪病发作,便没人制得住他。

    今年冬至的祭天仪式,国师难得的没有露面。只因先前有传闻,说他突遭大劫,不得不闭关潜修。往轻了说,是碰上了什么棘手的事情,往重了说,连祭天都不出面,那必然攸关生死,说不定寿数快尽了呢!

    对此,百姓们暗地里没少拍手叫好。

    早几十年,与国师相关的传言还不曾在坊间流传开的时候,举国各州府寺庙香火格外旺,连带着僧人在民间的待遇都好了不少。但自打那些流言传开了,僧人的形象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要做法事或是除妖驱邪时,还得捏着鼻子去寺庙里请人,但平日无事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看见僧人就绕道,最好别打上交道。

    但这都上

    分卷阅读53

    -

章节目录

铜钱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木苏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苏里并收藏铜钱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