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二三行 作者:凤久安

    分卷阅读144

    望风声的能臣陆笑汝。

    陆笑汝陪着皇帝走至西宫,正事聊完,皇帝状似无意中提起,说道:“泽安这孩子,朕很喜欢,云岫阁恰需一行走,下午让他入阁,跟在书名身边吧。”

    云岫阁是朝廷的政务核心,将六部外臣拔入云岫阁,这是升迁。

    但进入云岫阁跟在帝君身边,却不提什么职位要做什么,这就难说了。

    明升暗降,且下午就办……陆笑汝眼皮一跳。

    皇帝又道:“泽安是独子,父母爱子,为孩子筹划将来,情理之中。朕,也要为朕的孩子好好打算一番了,”

    此话有深意,陆笑汝斟酌道:“公主殿下……”

    她刚说四个字,就被皇帝打断。

    “谁说她。”

    皇帝抬了抬下巴,看着西宫,说道:“朕指的,是封泽。”

    她对陆笑汝微微笑道:“笑汝啊,咱们都知道,公主十二岁之前是个什么样子。朕那时没有什么要求,不求她成材不求她承大业,只要她能好好活下来,朕就知足了。”

    “皇上所言极是,公主吉人天相,现在都能领兵了。”

    “朕正值盛年,也不怕什么。”皇帝说道,“朕有的是时间,定能交给泽儿一个清明盛世。就如萧神宗一样,隔代立储,未尝不可。”

    皇帝淡淡看了陆笑汝一眼,说道:“神风教气数早已殆尽……”

    陆笑汝刚斟酌完,要接话,就听身后一声传报:“陛下!云州八百里急报!!”

    “讲!”

    “神风教教主已落网,部分核心教徒也已抓获,神风教八圣子在逃两人,神风教教主已向凉州逃窜。”

    “抓了?!”听到急报内容,皇帝明显惊了,不可能吧?真的抓了?

    “还有什么?”

    传报人看向陆笑汝,踟蹰了一下。

    “无妨,说。”

    “神风教教徒……找到了一张熹帝写的诏书,是给昭王的。”那人说道,“诏书在江公子的画轴里,熹帝赠昭王的那副画像下方。”

    皇帝的指甲几乎要将手心扎破,她道:“诏书与什么有关?”

    “……让皇上继位后,记得给昭王开赏花诗会,择良妻……”

    不说陆笑汝了,连皇帝都是一副讶异的表情。

    “什么……”

    “此乃诏书第十三。”那人接上最后一句话。

    皇帝怔愣好久,忽然疾跑起来,她朝未央宫跑去,失魂落魄。

    未央宫中,延熹帝装裱好的画轴,上面有记数的,包括拾京拿走的那个,总共有二十二个。

    它们是按时间排的顺序,,皇帝从未在意过这些画轴。

    她奔至未央宫,凄声叫道:“来人!!开画!”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今天的最后一更!

    诏书好多个呢,前朝帝是个小话唠。

    谢谢巫觋投喂~

    ☆、第85章 炸小鬼

    建元二十三年的八月,云州制造办的江司郎炸了墨玉潭, 从中挖出了一副白骨, 对外称, 这白骨只是江司郎的生父, 是苍族人。

    至于白骨到底是不是昭王,没人敢当面问。

    当然,那天除了挖出了墨玉潭白骨, 还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 一口茶智斗神风教教主,用三寸不烂之舌打消教主对她的怀疑, 并取得信任,引着教主和神风教的核心班子, 直接奔向了驻军的埋伏地, 朝廷抓了多年的神风教教主,就这般戏剧化的‘自投罗网’。

    再比如那日深夜, 神风教教徒剥画夺诏书, 当街读出了诏书的内容。

    然而,这张前朝皇帝亲笔所写,盖了大印,真的不能再真的诏书, 所书内容却像是玩笑。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吾后封晚云登基后, 切记勿忘家事,务必在聚贤楼盛会后,开办赏花诗会为吾弟尧择良妻……此乃诏书第十三, 有关裴古意安排请卿阅诏书十四,钦此。”

    当时,整个街道都诡异的静了下来。

    神风教和驻军面面相觑,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很梦幻。

    神风教教徒打死都不相信:“护法,这才是假诏书吧?!”

    护法大惊失色:“不好!”

    哪个皇帝会这样写诏书?!这张诏书是给昭王的不假,但并不是传位诏,而是兄长絮絮叨叨,嘱咐皇帝要记得昭王的婚事,早日给他弟弟择一妻子。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

    不是真的!

    护法脸色难看,抓着诏书的手抖得像筛糠,这是假的,这一定也是朝廷设下的计谋,他们中计了!真的诏书可能还在棺木中!

    以为中计的护法凄厉大笑:“好啊!公主玩的一手好计谋!”

    宋瑜率先醒神,笑着大喊一声:“愣着干什么!哈哈哈皇上还是皇上,奉旨登基无假!大家伙儿拿下这群叛党反贼立功!”

    于是,沸沸扬扬闹了许久的真假昭王和传位诏,在驻军的开怀大笑和教徒们的面如死灰中,落下帷幕。

    至于另一面,花不沾是如何把神风教教主引入埋伏圈,世人已不得而知。

    总之,那晚教主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落入驻军埋伏时,一气之下,抖抖索索拉下火绳,开枪打‘死’了一口茶。

    花不沾含笑扑地,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驻军和神风教的了,她悠悠哉哉在后背的疼痛中昏睡了过去。

    花不沾醒来后,一扭脸就看到了她的傻儿子。

    傻儿子正在给她吹刚煮好的汤药。

    花不沾想,命运待她一向是十下鞭子一个枣的。她无儿女,又与亲人生离数年,人间冷暖历遍,曾经的名与志,全都被命运鞭打进尘土中,但命运冷冷打完之后,还会在尘土里留给她一颗甜枣。

    甜枣虽小,但足够给她开心活下去的奔头了。

    拾京这个儿子啊,她捡得实在是太划算了。

    花不沾说道:“儿子,要不你小名就叫花捡吧!”

    拾京见她醒了,给了她一个笑脸,一本正经道:“那我可能成为名字最多的人。”

    “娘睡了几天?七八天?有点饿。”

    “……想多了,阿娘就睡了一天而已。”拾京把药端来,说道,“阿娘立大功了,姚州牧给你换到厢房里来了,等你伤好就上京御审。南柳说了,阿娘功高,死罪可免。”

    药喝完,延熹帝的诏书第十三的事情,她也从拾京口中听说了,就算是花不沾,也惊了好久。

    她捧着药碗咋舌道:“熹帝就是这个性子,所以封晚云才对他又爱又恨,他眼中无国,只有一个情字,还能把情玩出花样来,给人添麻烦……”

    拾京对自己的亲大伯的行事作风很不能理解:“他怎么当上的皇帝?”

    “不是他当就是你爹当,上天无眼,你爹也不是当皇帝的料,小时候被文帝揪过多少次耳朵……俩儿子都一

    分卷阅读144

    -

章节目录

正史二三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凤久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久安并收藏正史二三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