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攻略手记 作者:颜小妞

    分卷阅读90

    ,片刻之后,关门被攻城车撞坏,“吱呀”一声,为首的军士推开已然破损的第一重关门。

    ☆、第70章 闯喜峰关(下)

    关门一开,大军扬起火把,瞬间将关内照得如同白昼。整座城楼上果然空无一人,而通往下一关卡的官道上,一个士兵正跌跌撞撞地跑来,细看正是刚才接下大军牒文的那人。身后跟着几个气喘吁吁的卫所官员。

    为首的士兵边跑边喊着:“报!通关……牒文查验……无误,恭迎……征虏大将军入关。”

    蓝玉等人顿住了脚步,待到跑来的喜峰关守军到了近前,两拨人均是面面相觑。入关的大军看着匆忙赶来的守军,如此气喘吁吁,看起来倒让人连责备一句“怠慢”都不好意思;赶到关门口迎接的守军,看着已然被攻破的关门,心想至于吗,不就慢了点,你们就要破门而入?

    僵持了片刻,蓝玉沉声问到:“谁是此关守将?”

    一个身着绯色三品武官服的中年汉子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低声道:“末将是喜峰关守将李大虎,迎接大将军来迟,还请恕罪。”

    蓝玉眼神一凛,“为何来迟?!”

    “末将……末将原是燕山卫调到此处的,适才迎了燕王入关,一时高兴,便将王爷迎入三关之内,着几位将领一同叙了叙旧,想着……想着大军若是到了,定会递上通关牒文,到时再出来相迎。”

    夏子凌心中冷笑,这说辞果然编得妙得很啊。见了旧主,叙叙旧也是人之常情。人家也不是没有接通关牒文,查验牒文的时间你蓝玉就耐不住要闯关,与我何干!最多治个守关主将擅离职守之罪,但就算把这主将砍了又如何,你蓝玉一样是骄横跋扈,等上片刻都不愿意就要闯关。

    “那么元兵近日可有骚扰过喜峰关?”

    李大虎茫然地摇了摇头,“没有啊,末将不曾见过元军踪迹。”

    很好,这回什么都撇干净了。夏子凌可以想象一会见了燕王,他必定把张玉数落一番,责难他大惊小怪,自己既然敢入关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那又如何,下决定的人毕竟是蓝玉。身为大将军,连真假情报和该等还是该动都拿捏不清,如何当得起大将军的帅印。

    洪武帝没有亲临实地,并不知道当时晚一刻燕王就可能遇险的危机关头蓝玉所承担的压力,也不明白所谓查验通关牒文稍慢这个“稍”字究竟是有多久。经人一挑唆渲染,蓝玉的骄横跋扈就坐实了。

    这么一番不大不小的栽赃陷害下来,唯一的收获就是,他们终于可以确认燕王狼子野心,欲置蓝玉于死地。然而燕王敢这么做,自然也是决定与蓝玉撕破脸了。

    时间回到几日前——

    这一日大军扎营之后,张玉与朱能一同在燕王帐中议事。

    张玉道:“王爷,京中传来消息,此次北伐蓝玉立了大功,皇上决定封他为国公。”

    朱棣面色凝重,道:“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张玉又道:“这对王爷却是大大的不利。蓝玉手握大权,正是得宠之际,现下又封了国公,朝中自此依附他的文臣武将只怕更多了。”

    朱能气愤地嚷嚷:“他奶奶的,若是中山王(徐达)尚未过世,这荡平北元的大功岂容蓝玉独吞?这次回朝蜀王大婚之后,他这走马上任的老丈人还不得帮着姑爷造势呀!”

    “王爷,”张玉顿了顿,道:“现下已到了用道衍大师拟定的计策的时候了。”

    朱棣皱了皱眉,“此计会不会阴了点?”

    张玉道:“我们之前在军中诸多布置,散布谣言,却未收到成效,此番再不发狠,眼看回到朝中机会就更少了。”

    见朱棣有些动摇,张玉继续说到:“王爷难道忘了,之前蓝玉与故太子说的话,就算不考虑蜀王,蓝玉此人也断然留不得。”

    张玉说的是几年前,有一次蓝玉私下与太子朱标说到:“燕王不是一般人,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朱标当即大笑反驳“绝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但朱标不信也就罢了,几日后兄弟间聚在一起喝酒,他还把蓝玉所说当做笑话讲给朱棣听了,从此朱棣便将蓝玉划入了敌人阵营之中。由此可见,朱标此人,老实得太过头,害了蓝玉还不自知。

    张玉此时提起这事,倒是坚定了燕王要除蓝玉之心。

    “好,那就按道衍大师拟定的计策去做。几日后大军将要到达喜峰关,那守将正是朱能的旧部,朱能,你去布置一切。”

    “是。”

    朱能领命后,朱棣继续对张玉说到:“之前买通王弼副将留下的私吞金银财物的证据,回京后你找个与我们面上不相干,但务必靠得住的人递给都察院。”

    “是,”张玉终于面露笑意,“有了这两样罪证,就算暂时还动不了蓝玉,也能让皇上对他心生些嫌隙。”

    朱棣道:“不可大意,我看蜀王身边那个夏子凌心机多得很,虽不比道衍大师,也相去不远,有机会,此人也得一并除了。”

    是以,这一切计策的幕后策划,其实都是待在北平燕王府中,谋划全局,一心撺掇燕王造反的道衍大师。

    入了喜峰关三关之内,朱棣出来相迎,果然狠狠骂了张玉一顿。蓝玉心知朱棣是在作态,面上却是不显,二人依然做一副恭谦友爱的样子,相携而坐。

    出了喜峰关,一路再无波折,六月,大军终于返回应天。

    收到大捷战报的时候,洪武帝便激动地在金銮大殿上说出了“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这样的赞誉之辞。大军入应天之时,洪武帝更是亲自出城十里,御驾亲临迎接蓝玉。能享如此殊荣的,放眼洪武朝,独蓝玉一人。

    洪武年间的第六次北伐,是一次真正划时代的胜利之举。不久之后,“北元”二字从历史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鞑靼”,真正应了洪武帝出征前所说的“肃清沙漠、在此一举”。蓝玉,也终于可以在常遇春坟前说上一句——“伯仁,终平矣,不负此生”。

    看到洪武帝与蓝玉君臣二人热泪盈眶,“朕与将军解战袍”的一幕再次上演,众人只觉得蓝玉得到了一个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誉,从此将开创属于他蓝玉的时代。

    夏子凌却是心下唏嘘。洪武帝通常把一个人捧上天之后,此人的死期也不远了。这就是所谓君臣博弈之道吧,过犹不及,急流勇退才是正道。

    不过,蓝玉却是不能退的,因为他身上还有未完的重任。其实,这段时间与蓝玉相处下来,夏子凌发现蓝玉并不像史书上所言嚣张狂傲,胸怀大将之才、却也能够礼贤下士,这样的一个人,真按正史上那样被定下七条罪状,冤枉赴死,未免可惜。

    大胜归来,封赏还未

    分卷阅读90

    -

章节目录

明朝攻略手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颜小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颜小妞并收藏明朝攻略手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