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君同人)伯健的别样人生 作者:乙姬V5

    十五、儿子,药厂

    一年后,曾华倩在医院为周伯健生下他的长子。

    这一年来,曾华倩过得还算顺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开明体贴的丈夫。

    婚后不久,周太太就开始指点曾华倩的管家事宜,她的年纪也大了,只想过过含怡弄孙的悠闲日子,现在长子已成家,让大媳妇管家也理所应当。曾华倩以前在家里的餐馆中也帮着父亲理账,加之大学学的是商学,看账自然是不在话下,只是在管理佣人和人情世故方面还有所欠缺。曾家家世自然比不上周家家大业大,人情繁琐,开始一段时间曾华倩也适应得很是困难。好在周伯健从来就不是个甩手掌柜,他把他能想到的仔仔细细地告诉她,比如说父亲最爱苏州菜,母亲口味略有点偏咸,叔豪最爱吃,比如说家中哪个佣人是母亲的陪嫁,哪个管事的是父亲的书童,那个是北平带来的,那个是在上海新雇的,又比如说亲戚中张家舅母豁达,世交中李家伯母有点碎嘴,或者毛家大儿子宠妾灭妻等等,听得华倩一边感动,一边好笑。华倩也不是个鲁莽之人,仔细揣摩婆婆的意思,多看多听,又对照着旧例,倒也顺利地把家管了下来。

    婆婆放权,丈夫体贴,华倩的管家生涯也没能过上多久,原因很简单,婚后第四个月,她就显出怀孕的征兆来了。婆婆大喜,忙让她卸下管家的担子,自己又接了过去,只让她好好调养身体,好生下金孙。弟媳妇婉君很是羡慕,她生下女儿已有5年,却再没开过怀,来上海后周太太曾请中医给她看过,只说是气血失调,要调养一段时间。

    在家养胎的日子很是无聊,华倩不由地向伯健小有抱怨。周伯健其实也对这闭门养胎的方式有所怀疑,他还记得当初他老婆还有女同事们怀孕都是继续工作,只是平常小心一点,都生下了健康的宝宝。伯健就经常陪着华倩散散步,开车陪华倩出外逛逛,或者是带着她去洋行走走。他知道华倩呆在家中当主妇乃是大材小用,就经常拿着洋行的生意回来问问华倩的意见,有时也与仁杰一起和华倩探讨一下以后洋行的发展。周太太对曾华倩不呆在家中静心养胎颇有微词,周伯健每次都陪着曾华倩乖乖听训,事后又逗周华倩发笑。伯健对华倩说,父母年纪都老了,想说几句就让他们说吧,反正都是为了儿女好才会说,关心你才会唠叨你。这话周伯健记得自己前生时曾听妈妈说起过,好像自己小时也问过妈妈,那么唠叨,妈妈怎么不烦,妈妈就说:“关心你的人才会唠叨你,老人们都是这样的。”

    周太太已有一个孙女,这次自然想要个孙子,整天冲着华倩的肚子叫“我的乖孙”,周老爷一向持重,这次也按捺不住了,经常口口声声“孙子出生了如何如何”,“孙子长大了如何如何”。曾华倩听了心里很是忐忑,生怕自己怀得是个女儿,让公婆失望。周伯健笑着安慰她:“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平常,女儿以后会更得宠的,毕竟儿子要好好磨练的。”

    ####################

    金孙出世,周家老两口的生活重心都转移到这个小不点身上来了。周老爷痛快地把家中的生意一股脑交给伯健心,自己抱着胖胖的孙子就舍不得放手,仔细思量着给孙子如何取个好名字。周太太更是围着孙子转,真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更学着周老爷的样,等华倩一出月子,就快手快脚把所有的账啊钥匙啊都交给了她,自己去抱孙子喽。

    伯健长子满月时,正式被命名为周致远,取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仲康长女已满6岁,平日里只叫小名“甜姐儿”,一直没有大名,周老爷也顺便帮她取名叫周雅静,盼其长大后优雅文静。

    小雅静很高兴有了个小弟弟,天天跟着去看小弟弟,弟弟越长越可爱,抱着弟弟就笑得好开心的,连不怎么对她笑的爷爷也笑得很开心。雅静好高兴的,每次看过弟弟后都跟妈妈叽叽喳喳地说起弟弟今天又笑了,弟弟又尿裤子了等等,可是为什么妈妈每次都会红眼睛呢?妈妈每次都说那是开心地,真是这样吗?

    婉君这一年在上海过得还算不错,女儿到了上海后受到了大家的宠爱,开心多了;仲康每天辛苦工作,对她还是很好很好的;婆婆对她向来疼爱,大嫂对她非常关照,大哥三弟也以礼相待,虽然公公还是不怎么喜欢她,但也对她从无苛责。她现在是这么的安定幸福,好象应该满足了不是吗?可是她的生活中有一个大大的不如意,那就是没有儿子。女儿都6岁多了,她吃药调养也有一年多了,为什么她还是怀不上孩子?现在连大嫂都生了儿子了,看着公公婆婆那么开心,她不由更想生个儿子了。她怕,万一她生不出儿子,公公婆婆肯定会给仲康纳妾,到时仲康还会像现在这样对她好吗?她的雅静又会怎么样呢?

    或许是老天觉得让婉君担忧得够久了,在致远百日的时候,她也显出了怀孕的征兆。仲康欣喜若狂,婉君的心也定了下来,雅静高兴地跳了起来,叫着:“我又要有弟弟喽。”

    曾经笼罩在周家上空的乌云终于全部散去了。

    ####################

    民国十六年初,仁芳出嫁。同年六月,婉君为仲康生下一子。

    民国十八年,叔豪在洋行上班已有三年,已渐成伯健的臂膀,可就是有一条让周太太大为不满,他已年过二十四岁,仍不提结婚的事。周太太情急之下,对其展开车轮相亲大法,叔豪吃逼不过,借开辟市场之名远遁香港,却不料遇到他命中的冤家,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你追我逐”的好戏。一年后,终于抱得美人归,并将家安在香港。周太太很是不舍小儿子的远离,好在怀中抱着的伯健二子冲淡了她的大半离愁。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伯健知道,时候到了,他该做准备了。

    ####################

    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周伯健和曾华倩带着他们的快6岁的大儿子坐船起程前往美国。这次美国之行是为了给曾父贺寿,今年乃曾父的60大寿,华倩出嫁七年还是第一次回娘家。周老爷周太太对大儿媳这七年来的作为很是满意,自然也很是体谅,只是伯健的二儿子还不满两岁,老两口生怕他经不起海上风浪,就留在身边照料。

    1932年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衰退时期。一踏上美国本土,伯健他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萧条带来的巨大影响。街上商店大多都关闭了,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来接船的曾家大哥告诉他们现在三藩市的社会治安也日益恶化。

    回到曾家,曾家父母见到大外孙分外高兴。曾家的餐馆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意萧条,只是勉强维持着。

    伯健当时开办的商店已经停业,餐馆也生意不佳,当时留在美国照料生意的伙计们见到主家分外高兴,面对这已经持续了三年的大萧条,他们都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伯健相信经济就快要好转,后来的美国经济实力那样强,证明今天这个坎应该很快就会过去的。伯健给伙计们发放了安家费,又安排他们四处打听可有快破产的药厂可收购或是投资。

    是的,药厂。这是伯健考虑了很多年才决定下来的,这也是他这次美国之行最主要的目的。他还记得小时候的课文提到的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时就缺药,好象白求恩大夫也是死于感染,如果那时有一针盘尼西林就好了。以前休息时他也瞟过两眼诸如谍战片之类的电视剧,好象里面也提起过药品在战争时期是有价无市的。他不是为了在战时大发一笔药品财,而是想在那时,自己可以找到充足的药品,只要能用在抗日上,用在对国有利的方面,就算自己报效祖国了。

    到了民国二十三年春天,周伯健和曾华倩带着儿子抱着一岁的女儿回国时,他已经在美国拥有了两家药厂。

    十五、儿子,药厂在线阅读

    十五、儿子,药厂

    -

章节目录

(婉君同人)伯健的别样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乙姬V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乙姬V5并收藏(婉君同人)伯健的别样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