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万福 作者:蓬莱客

    分卷阅读63

    京?”

    这太监名叫李元贵,从少年起就服侍在萧列的身边,一些事情,周王妃都未必知道,李元贵却了然于胸。

    方才萧列要将登基大典推迟到廿六,张时雍周兴疑惑不解,他却猜到了原因。

    两个月前,武定军一路挥戈指向京城的时候,西南乌斯藏传言甚嚣尘上,说云中王对当地法王向来支持永熙帝的举动不满,由来已久,若夺位,必派汉官接管当地,收回八王世袭属地。八王发生骚动。

    乌斯藏毗邻云南,全民教众,一旦起乱,后果难以预料,萧列得知消息,立刻就派裴右安去往乌斯藏辟谣。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京城这边已经改天换地,他那边只在小半个月前送来了消息,说已然化解危机,不日便可动身归来。

    以李元贵的度测,皇帝之所以推迟日期,应是想等裴右安回来之后,再行登基大典。

    果然,大臣一走,皇帝就开口问这个了。

    李元贵便躬身道:“启禀皇上,奴牢记着皇上的叮嘱,但凡有裴大人的信折,必定及时呈上。昨日没有,今日也没有……”

    他觑了眼新帝,见他眉头微锁,忙又道:“皇上勿急,指不定明日就有消息了呢。”

    萧列不语,继续翻阅着面前堆叠如山的折子,李元贵知他伏案已久,轻手轻脚地出去,正要叫人送茶点进来,看见章凤桐身后跟了两个宫女,却自己亲手提了一只精致的食盒,正走了过来,迎上去道:“章小娘子来了?”

    章凤桐如今早出了孝期,但去年整整一年,几乎天天打仗,章凤桐虽时常服侍在周王妃身畔,但和萧胤棠的婚事,自然又耽搁了下来,昨日,她虽随同周王妃一道入了皇宫,但李元贵至今还是以未出阁女子的称呼唤她。

    不过,她和世子的婚期应也近了。

    章凤桐对李元贵极是客气,露出笑容,叫他“李公公”,随后道:“王妃知皇上这些时日辛劳,方才亲手做了点心,叫我送来,皇上可在里面?”

    李元贵让她稍等,自己匆忙进去,片刻后,出来笑道:“皇上让你进去呢。”

    章凤桐向李元贵道了声谢,李元贵忙道:“可不敢。折了老奴的寿。”

    章凤桐笑道:“李公公辛勤服侍皇上,几十年如一日,替我们做我们原本应当做的事,我年纪小,公公你承我一声谢,又算得了什么?”

    李元贵笑眯眯地又让了两声,领她进去,自己立在门口等传唤。

    章凤桐将茶点置好,向座中的萧列下跪叩头:“凤桐给皇上叩头了。这点心是王妃亲自做的,王妃叮嘱我转告皇上,万民固然重要,然皇上也不可过于操劳。凤桐斗胆,也请皇上暂歇,哪怕片刻。这也是世子的孝心。”

    萧列对章凤桐的印象一向很好,加上怜惜她时运不济,至今还没能与儿子成婚,向来将她当女儿看待,便和颜悦色地点头,叫她起来说话,章凤桐却长跪不起。萧列便道:“你可有事?若有,只管讲来。”

    章凤桐再次磕头:“多谢皇上,如此凤桐便斗胆开口了。先前有一回,世子去往泉州之时,遇险落难,被困城中,后得一甄姓人家救助,这才得以脱困出城,不知皇上可知此事?”

    萧列敲了敲额:“被你一说,朕想起来了。记得胤棠早先在我面前确实提过一句的。怎的了?”

    “凤桐先前知道这消息时,心中就生出了个念头,有朝一日,定要报答甄家对世子的救助之恩。从前是不方便,如今却不一样了。我听说甄家有一女儿,比我小了几岁,如今还待字闺中,凤桐有个想法,想代世子要了甄家女儿,立她为侧妃。如此一来,这是对甄家当日救助世子的答谢,二来,日后我也能得一姐妹,为我分忧,共同服侍世子。故今日大胆来到皇上面前,请求皇上的许可。若凤桐有说错话,还请皇上恕罪。”

    萧列一愣,看了她一眼:“这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胤棠的意思?”

    章凤桐道:“不敢欺瞒皇上。世子对那甄家女儿应是有几分好感的,但先前也只提过一句而已,再无后话,这是我自己的心愿。今日我来皇上这里,世子还不知道。我是想着,若能先求得皇上你的许可,再叫世子知道,也是不迟。”

    萧列迟疑了下,慢慢地道:“凤桐,你和胤棠的大婚,朕想着再过些时日,便给你们办了的。你这想法是不错,泉州那户人家,想必也是愿意,只是你老实对我说,你真愿意如此?若违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答谢甄家,多的是别的法子。”

    章凤桐再次恭敬叩首,道:“心甘情愿。想到很快就能得一姐妹助我理事,我极是期盼。”

    萧列微笑,颔首道:“好。既如此,朕就准了。胤棠能得你这样一个知恩必报、度量宽大的贤内助,实在是他的福气。”

    第38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到一年仲夏时节,和风骀荡,草木生发。这日,雅州一处名为大邑的古渡之畔,一条渡船载了十几个要过江的渡客,船夫以竿点岸,慢慢将船推离岸边,正要往江心而去,岸边随风传来了一道呼唤之声:“船家,等等!”

    船夫回头,见道上来了四五个人,很快到了近前,一行人寻常打扮,衣沾风尘,其中一个略清瘦的年轻男子,眉宇沉静,目光明亮,剩余几人都随拥着他,瞧着应是领头之人。

    “船家,回来!去对岸!”

    他身边一个男子朝着船夫大声喊道,声震耳鼓。

    这古渡虽紧邻路旁,唯一的这条渡船,也是从西岸到东岸的必经之道,但因为地处偏僻,渡客不多,且江面远阔,达数十丈之宽,江中水流又很湍急,来回一趟至少半个时辰,船夫有时一天也走不了几趟,此刻见又有人来了,面露喜色,高声应了一句,忙将船撑了回来,伴着浓重的本地口音,朝那几人躬身道:“客官,我的船小,这趟最多只能再上两人了,挤不下你们全部。江心水急,人多不利。”

    其余人便都看向那年轻男子。他微微眯眼,眺了一眼莽莽对岸,点了点头。

    船夫说定价钱,忙吆喝先前上船的那些渡客都坐一起,给新上来的客人让些位置。

    那男子对身边人道:“我和杨云先过吧,你们等下趟。”向船夫道了声“劳烦”,上了船尾。

    这男子便是裴右安。七八天前,他离了乌斯藏,取云川近道,踏上了去往京城的道路。但这一段路程,因地势险阻,多山多水,驿道不通,故行程不快,今日才来到了这去往东岸的古渡。

    船夫忙躬身,连称不敢,等人上去了,再次点篙,将船推离岸边,随后便随水势,慢慢地撑着渡船,朝对岸而去。

    船渐渐靠近江心,风大,水流亦变的湍急,渡客里有胆小的,便紧张了起来。那船

    分卷阅读63

    -

章节目录

表妹万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蓬莱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蓬莱客并收藏表妹万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