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 作者:何夕

    分卷阅读85

    。当年我亲眼见到了拂石先生的论文,只是那时的我完全把它当作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狂热梦呓。”马里安有些不安地说,“那个时候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每年都接到不少研究星相学与气候关系的的文章,由于先入为主的成见,我草率地将‘拂石猜想’归为了那一类。现在看来,这是我犯下的一个大错。如果有机会见到拂石先生,我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歉意。”

    杜原看了冷淮一眼,说:”这不怪你。我们国内那个时候也无人理解拂石先生的观点。”

    杜原隐匿自己身份的回答让冷淮颇感满意,看来前段时间的训练没有白费。

    马里安接着说:”当时 ska 系统还在论证选址阶段,而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严格说来,太阳系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经与天年遭遇。当时地球已经进入了二叠纪尘云的势力范围,直接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小冰河期。哦,那时候正好是你们中国的明朝晚期吧?”

    “的确,从伽利略造出第一台望远镜到现在也只有四百年。现在看来,人类整个现代科技史其实都笼罩在天年当中。科学带来的视野扩展让人类狂喜,但却没有人想到过,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早已被天年遮蔽。”杜原感慨道,“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马里安的眼里泛起亮光,“对于在地下溶洞里度过一生的盲鱼来说,光明是不可思议的存在。所以,对于拂石先生,我一直抱有真诚的敬意。当所有人都被笼罩在雾霭中时,他竟然能够凭借智慧洞察到整片乌云的全貌。”

    告别了马里安,杜原同冷淮走出“黑巢”。出门的一刹那,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抬头,平时毫不出奇的蓝天突然间显得那么美丽迷人,让人的目光不愿稍离。

    冷淮收回目光,“说吧,为什么一定要到非洲来?”

    杜原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我从韦洁如收藏的一本书里发现的东西。”

    冷淮接过来。这是一张包裹单的照片,年深日久,纸色已经泛黄。寄送的地址是英文,寄件人留言处是一首中文写的诗:骄傲的女士,听水面上荡响的桨声,你不属于她们啊,那些做作的美人,就这样在黄昏时散步,在卵石滩上的渔网近旁,那时候我多么年轻啊,心里没有一丝裂痕。

    留言处最下方是一行小字:还需一段时间才能返回,摘小诗聊寄祝福。

    又及,此次寄回的标本请妥存,于我有用。

    “叶芝的诗。”杜原笑了笑,“你想不到吧,江哲心还喜欢这个。”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流行的东西,概莫能外。”冷淮淡然地说,“寄出的地址是加蓬。难怪你要求到非洲来,原来早有计划。”

    “我想顺着江哲心的足迹看一看。”

    “那我们先不急着回首都卢萨卡,反正那边主要是农业部的工作,张司长过去就行。”冷淮点开手机上的地图,“离我们最近的有机场的城市……

    哦,在这里,奇帕塔。”

    第28章 . 流浪地球的印痕

    向导在前面开车,皮肤黝黑,卷头发,厚嘴唇,宽鼻梁,是标准的班图人形象。加蓬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冷淮的法语不算太好,但基本的沟通没有问题,请向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同当地人打交道方便一些。

    “加蓬物产丰富,它的锰矿蕴藏量为两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有许多石中花标本就是在这里的锰矿被发现的。”冷淮说。

    “我看过的一本书上说什么加蓬还有一座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吹得活灵活现。那时我年纪小,看的时候当了真,激动万分啊。”

    冷淮笑了,“书上说是史前文明建的吧,完全是瞎说。不过,这个反应堆倒是真的存在。”

    杜原“咦”了一声,他难以置信地望着冷淮。

    “我到过现场,亲眼见过。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去看看。不过,这次可能没时间了。”冷淮接着说,“我倒是很佩服写这些书的人,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为了商业利益还硬是把它编排成了一个史前文明存在的证据。”

    “你是说这个反应堆是自然形成的?”

    “对啊。1956 年的时候,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化学家黑田和夫就预言地球上可能存在天然的核裂变反应堆,他称为‘自持裂变反应’。只不过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比如铀的占比要达到百分之三以上。现在的铀矿都达不到这个比例,但二十亿年之前,铀矿的衰变时间还不长,能够满足这些个条件。

    在加蓬的发现只不过验证了这个预言而已。哎,你怎么了?”

    杜原收回有些恍惚的眼神,“小时候很想知道的一个谜就这么解开了,没想到答案一点儿都不出奇。”

    “解开了一个谜团,你应该高兴吧。”

    “高兴?不不,我只感到失望。看来真的不存在什么史前文明。那时候我一直在猜想这种在二十亿年前就掌握了核技术的文明会是什么样,我甚至认为他们在后来的某个时刻走出地球移民太空了。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给人家提鞋都不配。现在看来,根本没这回事。”

    冷淮突然明白了杜原所感。的确,在现在的情形下,相信曾经有一个地球文明早已在宇宙中开枝散叶、延续万代,也许会让人心里好过一些。

    “非洲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最早的部分形成于二十八亿年前,整个地球只有西格陵兰岛存在更古老的岩石。不过当年出土石中花的地方已经是一个废弃的矿点,你确定要去那里吗?”

    “既然江哲心到过那里,我们也只能踩着他的脚步走。我坚信引导他的肯定不只是一两条孤立的线索,我们要找的是能够把所有线索串在一起的东西。”

    没有到过非洲的人很难理解这片土地。一方面是如梦魇般挥之不去的连年饥荒,另一方面却到处可见闲适并安于现状的人群。特别是在乡村,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跟他们褴褛的衣着打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原想起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观点:西方人之所以认为中国是一头可怕的狮子,并非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而是因为中国普通百姓身上那种匪夷所思的勤劳。

    “问你一个问题。”杜原突然说,“你觉得艰苦的环境和安逸的环境哪一种更有利于文明的发展?”

    冷淮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杜原有此一问。“我想,还是安逸的环境更有利吧。人们需要安定地生存之后才谈得上发展文明,再说,也需要剩余产品来养活工匠、医生之类的技术人才啊。”

    “本来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你看看这里,香蕉挂在树上来不及采收,到处都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气候终年温暖,人

    分卷阅读85

    -

章节目录

天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何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夕并收藏天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