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职记 作者:紫釵恨

    第276章 大花生

    第276章 大花生

    对于明代来说,油料是必不可缺偏偏又是极其缺乏的物资,一般的中等人家一个月也没几两油可用,而油料的来源,南方依赖于油菜,北方则主要依赖于芝麻。

    芝麻香油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油料,但问题在于芝麻是一种对地力破坏极大的作物,一季芝麻之后往往再隔三年才能再种一季芝麻,而且这一季芝麻的种植往往还会影响以后一两季作物的收成,加之芝麻的亩产极低,只有几十斤而已,种芝麻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于种植芝麻一直抱着一种很无奈的态度,但没有更多的油料来源之前,整个北方与山东境内始终保持着很大规模的芝麻种植,而在最初的一次试榨之后,陈别雪就明确了一点,只要花生种植能成气侯,以后芝麻就要被打落凡尘了。

    虽然芝麻出油率更高,但是对土地与肥料要求太高,而花生一亩地能收整整一百八十斤,而芝麻一亩地只能收几十斤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要稍有经济头脑,就会扩大花生的种植规模。

    对于来说陈别雪,这正是他在龙口这个小集团的投名状,说得兴高彩烈口水乱喷,大家的兴致也是很高,谷梦语继续说道:明年要多种几顷花生,榨油也好,养猪养牛羊也好,都用得上

    她已经原本放弃了农业本业,但是陈别雪这么一折腾,再经过柳鹏一提醒,她发现这种植本业还大有潜力可挖,干脆放心让陈别雪好好折腾。

    而柳鹏则是交代了:陈老哥,今年种花生的地,明年改种蕃薯今年种蕃薯的地,明年改种花生。

    知道了

    陈别雪现在对柳鹏的话信如神明,就连他没想到这泰西传来的花生竟是如此神奇,虽然柳鹏没提,但是陈别雪在心底算了一笔帐,这种植花生的效益比种粮至少高出三成,如果运作得好的话,比种粮高出五成甚至一倍都有可能。最新最快更新

    花生虽然能够食用,但不仅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而是一种效益很高的经济作物,清代地方志谈论种植业收益,一致认为种植花生远远高于种植粮食,仅次于种植美棉和烟叶,而且花生对地力的要求需要极低,可以利用沿河沿海等处废弃的砂土地,两岸废土尽成膏沃,可以说无本万利。

    至于柳鹏建议花生和番薯轮作,陈别雪也第一时间信了。

    如果不是柳鹏提醒,陈别雪根本没想到花生可以用于食用之外,居然还能用来榨油,而出油率极高。

    而且按照柳鹏的意思,除了花生之外,大豆也是一种极好的油料作物,两年三熟制下的大豆也是榨油的好材料,可惜大豆的颗粒偏大,而现在的榨油之法榨大豆这样的大颗粒作物出油率太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柳鹏并不急于大规模扩大大豆种植,而是让陈别雪再想想办法,先提高大豆油的榨取效率再想办法。

    这一切陈别雪都信了:柳少,咱陈别雪就是个种田,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你放心便是

    好柳鹏笑了起来:今年只有五十亩闲田,明年家里的田土就全部交给陈老哥打理了,陈老哥多多用心,到时候我有重赏

    谷梦语心情也是极好:不仅柳少有重赏,我也有一份重赏。

    陈别雪带几个帮手笑呵呵地打躬谢过了,看到柳鹏与谷梦语心情都很好,吕玄水赶紧说道:柳少,今天我倒是有事找你帮忙

    引种的事情谷梦语神情有些严肃:今年的花生种子不够,只种了几分地,得等明年这个时候再送你一把种子。

    吕玄水赶紧表示与此无关:谷小姐,我现在连个菜园都没有,要这花生种子干什么,今年来是因为汤老板想在龙口起一个店面

    汤水建赶紧说道:没错,龙口这边蒸蒸日上,我也是十分心动,想请柳少与谷小姐点个头,让我到龙口这边开家骡马店。

    柳鹏倒是十分温和地问道:汤老板,以后县城和龙口这两家,哪一家是总号,哪一家是分号

    幸亏汤水建早有准备:柳少,龙口这边前景比黄城更好,当然要把总号放在龙口。

    他又补充了一句:别人说龙口是小黄城,我不以然,咱们龙口现在是小蓬莱,以后是小上海,黄城那边根本望尘莫尘,我们汤家老店是七十年的祖业了,如果想要再兴旺七十年,肯定会把总号放在龙口

    小蓬莱小上海这两个名号一说出来,柳鹏与谷梦语都笑了起来,柳鹏说道:小上海那是不敢想了,小蓬莱还敢吹一吹,汤老板你找个地面,我尽力给你方便,遇到什么难题,你直接来找我,别人若是敢挡你,你便说是柳少让你来找的

    汤水建一脸欢喜,赶紧谢过了柳鹏:那以后在龙口要多多仰仗柳少了

    柳鹏却是十分客气地说道:不,以后是龙口要仰仗汤老板和诸位老板了。

    柳鹏说是自然是实情,龙口是标准的商业港,靠的就是诸位老板商人捧场,而汤家老店把总号搬到龙口来,这恐怕在县内商界会掀起惊涛骇浪。

    汤家老店够不够排入县内前十八家大商号,这一直有争议的事,但是汤家三代人经营七十年却是不争的事实,公认是县内同业中的第一人,虽然汤家在经营上也显得十分保守,但就是这份保守才让他们家的骡马店维持七十年却没有半点家道中落的迹象。

    现在汤水建到龙口开骡马店,而且直接就把总号搬过来了,黄县商界再保守再不通时务的老家伙也会明白历史的车轮马上就要辗过来,接下去龙口肯定会有一群极有实力的商家进驻,然后被绑上龙口与柳鹏的车轮。

    汤水建倒是没想到事情居然办得这么顺利,柳鹏甚至说以后仰仗汤老板,兴奋得几乎找不到北了,他跟官府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就是一个小小的副役对他都没有这么客气过,他连声说道:柳少客气,柳少实在太客气了柳少,以后需要我办的事情,知会我一声便是。

    既然事情已经办好了,那么大伙儿就在那里开始闲聊,正聊得开心的时候,那边山道突然走了几个人,仔细一看,带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广文,柳鹏不由嚷嚷开了:老杨,是不是黄山馆那边出事了

    杨广文笑了起来,只是他的声音还是有些急促:黄山馆能出什么事,谁敢说东道西,我直接就收拾了他,是陶知府找咱俩过去

    杨广文可以跟刘知县顶牛互骂,但是遇到陶知府却是半点性子都使不出来,实在是品级地位差得太远了,因此杨广文下一句就泄了气:我估计肯定是找咱们过去狠骂一通,到时候咱们都抬不起头来

    他骂他的骂,我们玩咱们的柳鹏倒是挺有底气:去哪里县城还是蓬莱

    当然是府城杨广文答道:咱们得想个办法

    说是想办法,但是杨广文看到柳鹏以后,就觉得心里有底了,知府老爷再怎么神通广大,柳鹏柳大少总有办法。

    看到柳鹏要走,陈别雪却是突然说了一句:柳少,等一下

    柳鹏停下了脚步,正想同陈别雪再说上几句,陈别雪却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柳少,到这边说话

    这是有私事要谈了,杨广文和大伙儿都赶紧退到了一边去,柳鹏则是笑呵呵地说道:陈老哥,是不是担心今年奖赏的事情啊今年虽然只有五十亩,但是收成这么好,我与梦语都不会亏待你,年底肯定会赏你一大笔银子

    不是陈别雪的声音有些急促,他偷偷打开了掌心:柳少,您看这

    这不是花生吗刚收获的带壳花生,还带了一层土,只是下一刻柳鹏就看出名堂来了:这是

    陈别雪当即答道:今年的花生是我亲自拿着锄头挖出来,但是这一株花生结的花生果太特别了

    确确实实是太特别了,即使没有对比,但是柳鹏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一把花生比普遍的花生大了至少三分之一,而陈别雪赶紧掏出了另一把花生来,这一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绝对是大粒花生花生果至少大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陈别雪有些慌张又有些期盼,他询问道:柳少,这花生实在是太特别了,这应当是花生吧

    这当然是花生柳鹏被一种巨大的惊喜狂涛掀翻,他差一点就笑弯了腰:是花生,这是大粒花生

    陈别雪另一只手上的花生,花生果明显小了一圈,在中国被称为龙生型花生,而在国外则称为秘鲁型,这是中国最早引进的花生,从晚明直到晚清,农民都一直种植着这种小颗粒花生,甚至在民国时期以至建国以后龙生型花生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花生品种,但已经只是非常重要。

    第276章 大花生

    -

章节目录

大明升职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紫釵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釵恨并收藏大明升职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