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锦衣夜行第164部分阅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双屿卫的事,陛下以为,还瞒得住么正如他们栽脏陷害,其实根本漏洞重重,即便没有发生时间上的这个重大疏忽,只要朝廷想查,也一定能查得到真相。成千上万人参与的事情,想保证秘密,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他们真正的倚仗不是别的,而是受屈的人即便有了证据也递不上来,为此他们就得一手遮天,蒙蔽天子。而臣,恰恰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一个变数,所以臣才会无端陷身其中,蒙冤入狱。只要栽脏成功,知情人不过限于浙东一隅,而且知情人不会传扬开去。

    如今却不同,这案子是皇上您亲自下旨审理的,朝野关注,结局此刻已在京师传开,就算陛下想瞒也瞒不住了,很快,它就会变成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那时再不公开真相,岂非自欺欺人

    军中高级将领冒功构陷,栽脏同僚,这等丑闻一旦传开,才是真的自毁长城。皇上当初语重心长,诏谕靖难功臣们,固然是希望我们不要犯错,能君臣和睦,与国同休,何尝又不是因为担心靖难功臣原本不过是燕王府工蕃之臣,最大不过一府官员,只因从龙之功,一飞冲天,骤登高位,恐其腐化堕落,糜烂不堪

    臣带飞龙秘谍初入金陵时,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形,从陛下燕山三护卫中精心选拔出来的那些铁血战士,素来军纪森严临战勇敢,一入金陵,却被醇酒美人所迷惑,做出许多荒唐事来。臣断然予以处置,的确因此使我秘谋队伍蒙受了重大损失,折损了一些得力的人手,原本精心布置的一些暗桩也因此放弃。可若非如此,恐怕臣就等不到陛下兵临金陵之日了。陛下,自古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守江山,要跟打江山一样,需要杀伐决断”

    朱棣道:“此案,与你的案子不同,你那只是一人贪墨。而这却是诸多军中将领,联手构陷袍泽,影响之大,何等深远,一旦将士因此离心,后果堪忧。”

    夏浔失笑道:“陛下,恕臣说句冒犯的话。陛下您聪明一世,怎么反被此事陷入迷障不错,陛下也知后果严重,可这后果,恰恰是蒙蔽不如张扬。唯有严查到底,涉案官员一律严惩决不辜息,才能重树正气,才能给将士们恢复信心啊”

    “如今是永乐元年。新年伊始,此等丑闻又多有靖难功臣参与,旧朝文武等着看朕的笑话,一旦张扬开来,这朝廷体面”

    “皇上,体面是打回来的,不是藏回来的。浙东水师把兵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在双屿卫身上,而今已经证明,这纯属一派胡言。倭寇可是并未因此损伤分毫。臣请问陛下,陛下能封得住满朝文臣的口,可封得住天下人的口可封得住倭寇的口眼看又将春暖花开,春讯时节,倭寇又将踏浪而来,为祸海疆,到那时候,打得还是朝廷的脸面”

    朱棣神色之间有些挣扎,显然是难以取舍。

    夏浔见状,叹了口气道:“陛下当初以八百亲兵举旗靖难,可曾怕过什么而今坐了天下才区区半年,就变了,变得畏首畏尾陛下,您一直担心追随您打天下的靖难功臣们会变,可陛下您自己何尝没有变家里头瓶瓶罐罐的多了,这也怕碰着,那也怕摔着,锐气全消”

    朱棣仿佛被一柄看不见的大锤猛地击了一下,蓦地退了两步,胸膛起伏,呼吸急促,两眼紧紧盯着夏浔,目中射出骇人的寒芒。

    夏浔恍若不见,把顶冠一除,很光棍地往那一跪,朗声道:“臣冒犯天子,罪该万死请治臣死罪”

    “你”

    夏浔不是比干,他可没有动不动就剜心肝搞死谏的习惯,可他这句话确实说重了,不重不足以触动朱棣,说重了又有可能真的触怒朱棣,所以他第二句话马上就跟着说了出来。

    “若陛下不嫌臣愚钝,愿将剿倭重任相托,臣保证,一定打出咱大明的威风来,叫那倭寇丢盔卸甲,望风披靡,虽不敢说就此靖清海宇,也可让倭寇从此再不成气候”

    夏浔这么说可不仅仅是为了这句严重冒犯皇帝的话找辙,同时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他要参与军务,痛定思痛,他觉得,以一个暗中掌握着一支特务力量的国公身份,在庙堂之上,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影响力也有限。可是茹瑺一个伯爷都辞了尚书之职,他一个国公是无法在文官系统拥有一席之地的。

    皇明祖训,文官最高封伯,爵位不许太高,只有武将才可以。所以他无法插手文官系统,却可以在武臣系统中插上一足。而剿倭,就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至于成败,他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军事上,他有胡宗宪戚继光等人的一些抗倭经验,又有双屿卫这个倭寇通,不致吃了大亏。政治上呢

    胡宗宪戚继光,那都是极能打的名将,以那戚继光来说,若是把他搁在这个年代,未必就比淇国公丘福差了,甚至会更强。只是他没有丘福这样的机遇,才没有这样的爵禄地位和成就。

    可即便以戚继光之强,也只是面对倭寇时常打胜仗,予之以重创,依旧谈不到打得倭寇不成气候,原因何在盖因倭寇不是一支军队,也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如果是一支军队,军事上打败它,从政治上与它的统治者达成一定的协议,这支敌人自然就消失了。

    可倭寇不同,他们的本质就是一群海盗,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是抢,唯一的战斗使命还是抢。你杀光一批,又来一批,除非那岛国上的人死绝了,这仗永远打不完,除非你从根源上想办法。夏浔很想利用历史上证明成功的剿倭经验打击倭寇之气焰,再从根源上解决倭寇形成的问题。

    如此一来,虽然海盗千百年后依旧存在,是杀之不尽的,但是像倭寇这样成规模的海盗,却可以在东海绝迹。而要做到这一点,军事上成功之后,紧随其来的就是政治上的一些作为,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反过来促进大明改变洪武朝时过于严格的海禁政策,岂非以弊成利

    朱棣听了,果然转怒为惊,把他大逆不道的话抛到了脑后,吃惊地道:“甚么你要请缨,领兵剿匪杨旭,你不要因为丘福吃了败仗,便小瞧了他。丘福当了一辈子兵,打了一辈子仗,虽然这次打了败仗,却不能因此抹杀他一生功绩,把他想当一个废物。若论带兵打仗,你不如他”

    “臣知道可是,打倭寇,与寻常的打仗还有不同。打别人,丘福比臣强打倭寇,臣一定比丘福强”

    “你从不曾带过兵,剿倭亦非你份内之事,可不要自讨苦吃。你若主动请战,却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可知道军法无情”

    “臣知道所以,臣敢请战,同时也要请陛下全力支持”

    “你要朕如何支持”

    “日本国使节奉足利义满之命即将到京,臣请陛下,允许臣参予外交使命在不损我大明国体的前提下,予以各种配合”

    朱棣在殿中来回踱了一阵,站定脚步道:“朕允了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臣不要浙东水师。臣要另组新军,专为抗倭之师”

    戚继光那么能打,靠的就是他的戚家军,如果凭着当时已糜烂不堪的卫所兵,他有天大的本事也得完蛋。如今大明立国不久,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要做战,足堪一用。但是问题在于,浙东水师没烂,浙东的指挥系统已经烂了。

    那些涉案将领哪个没有几个心腹那些人都在军中担当着各个层次的联务,他们肯服杨旭要是扯扯后腿,阴奉阴违夏浔哪有闲功夫去整肃军队,把将校军官梳理一遍,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解沟通调整驯服这些事真要做下来,最快也得三五年功夫,如今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另调一支军队来。

    朱棣思索片刻,颔首道:“朕允了还有么”

    夏浔道:“最后一件事,臣要山东南直隶应天府浙江福建,五省沿海总督之权”

    明初的总督与后来的总督不同,那时候总督这个词儿不是常职,只是用兵时总理督管一片区域的军事主管,战事一俟结束,这个战时总管的职务就要撤消,所辖军队也要各归各处,所以权力虽大,也没甚么了不起。夏浔的意思就相当于现代战争时期划定的一个军事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切军政法司各项权利都暂归军部所有,战毕放权。

    李景隆上一次赴浙东剿匪,就是类似的职务,只不过权限还要稍小一些。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沉声道:“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你可知道,一旦兵败,没人救得了你”

    夏浔当然知道,就算那时候朱棣肯饶他,憋足了劲的朱高煦一派武臣也决不肯饶他。可他现在已经同二皇子一派势同水火,二皇子一旦上台,别的人不一定有事,他却一定完蛋。于公于私,他必须拼了。如果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和支持,他依旧和丘福一样完蛋,那完蛋也就完蛋了吧,皇帝不惩罚他,他也得对大明所付出的一切有个交待,做人得有担当,难道像丘福一样诿过于人吗

    因此,夏浔斩钉截铁地道:“臣愿立军令状,但是五省总督生杀予夺,皇上得给我”

    朱棣静静地瞧了他一会儿,轻轻地笑了:“好你要的权力,朕都给你明日,朕就宣布,封你为沿海五省剿倭总督,以郑和为监军,即刻上任浙东水师构陷同僚他们都在你的辖区之内,你一并去办了吧”

    “臣杨旭,遵旨”

    夏浔高声领旨,然后说道:“陛下若没有别的吩咐,臣就告退了”

    “去吧”

    朱棣看着夏浔退出谨身殿,独自一人站在那儿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阵儿,木恩在门口探头探脑起来,迟疑着却不敢说话。

    朱棣似乎陷入沉思当中,并没看到他,却已开口问道:“甚么事”

    木恩小心地道:“陛下,淇国公丘福还在偏殿候着,眼看着,宫门就要上锁了,皇上”

    朱棣淡淡地道:“朕不见了,叫他回去候着吧”

    夏浔出了宫,辅国公府的侍卫早已闻讯赶来,正在宫门外候着。

    夏浔上了自己的战马,立即快马向家门驰去。

    又过了一阵儿,丘福从宫里慢慢走了出来,他一出宫门,宫门就关上了,里边传出沉重的放下闸板的声音,宫门上锁了。

    丘福看着紧闭的宫门发呆,心里头一阵阵的发紧。皇上让他去侧殿里候着,分明还是要有话吩咐他,怎么忽然之间就没了动静,直接把他打发出来了大皇子二皇子还有杨旭他们,在皇上面前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宫禁要上锁了皇上只消一句话,迟它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又有什么关系

    丘福左思右想,如何肯就此回府,他迟疑着上了马,走了一阵儿,忽然拨马朝二皇子朱高煦所在的街巷驰去,驰不多远猛地勒马站住,思考一番,一拨马头又朝自己的府邸驰去。如是者来回折腾了好几回,他终于调转马头,奔了自己的府邸。

    到了府前扳鞍下马的时候,他才招手唤过一名亲信侍卫,小声吩咐道:“回头换了衣裳,往二殿下那里悄悄走一趟,问问今日宫里发生的消息,有何训示,也请二殿下一并吩咐下来”

    那侍卫心领神会,接过丘福的马缰绳,轻轻点了点头。

    丘福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脚步沉重地向府中走去

    第500章 出马

    夏浔回到府中,早已等在那儿的一大票人马上就迎了上来。梓祺和谢谢虽有夏浔早在入狱待审前就嘱咐她们的话,可丈夫身陷囹圄,依旧担心不已,自得到他已无罪开释的消息,一家人欢欣之极,若不是如今身份不比从前,不能给夏浔丢脸,这一大家子早就跑到五军都督府去迎接家主回门了。

    消息是小郡主茗儿送来的,茗儿说完了消息本就要离开,早视她为救夫恩人的谢谢和梓祺哪里肯放,一定要把她挽留下来,一齐用了点餐食,便坐在那儿叙话。谢谢本就是八面玲珑的人物,梓祺知道的江湖层面的东西也不少,而这些事情恰恰是很有好奇心的茗儿以前绝不可能接触到的事情,因此听的津津有味。

    夏浔一回府,众人便都一起迎出来,夏浔先同家人简短地讲了几句,安抚一番,又见王宇侠站在后面,一时挤不到跟前,便向他主动发问道:“宇侠,许浒现在何处”

    众家人听了马上闪开一条道路,王宇侠快步向前,向夏浔拜了下去:“多谢国公为我等洗雪冤屈,都司大人刚刚用过了药,正在歇息。”

    夏浔已经让人把许浒接到了自己家中诊治,闻言立即与王宇侠李天痕等人去看许浒,许浒的气色略好了些,此刻正沉沉睡去,夏浔没有惊醒他,探视一番,问了问病情,夏浔转身出了卧室,便对王宇侠道:“宇侠,许浒伤势严重,就留在我府上诊治吧。你现在得马上赶回去,不能在此停留。”

    王宇侠激动地道:“国公,我们死了那么多人,此案至此就算审结了么诬陷我等的j人,难道就不受惩处了”

    夏浔摇摇头道:“当然不会,不过,这是另一桩案子了,你们的罪名已经洗刷,朝廷马上就会派人赶到浙东,释放被俘将士,你得立即赶回去,把他们完完整整地带回双屿,把双屿重新纳入自己的控制。同时,追究责任的事,自有朝廷去做,千万不要有人自作主张武力报复,予j人以任何口实,这一点至关重要。咱们已经占了一个理字,切勿把咱们的理丢了,如果我所料不差,他们狗急跳墙,一定会想尽办法激你们报复,如果你们已被洗刷的造反罪名真的确定下来,即便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也说不通了,懂么”

    王宇侠对夏浔,现在是感激涕零,自然言听计从,心中虽有愤恨,却也连声应是。

    夏浔道:“任聚鹰还在海上等消息,前因后果你最清楚,你去,也好安抚他一番,切记,不要妄生事端。你们是受屈的人,洗刷冤屈的事,我来做皇上已将此事交予我办,对我,你总该信得过吧”

    王宇侠一听这话果然放心,拍着胸脯道:“国公,您放心卑职马上回去,遵照您的吩咐,看好那些兄弟,绝不让一人生事,授人口实”

    夏浔点头道:“好,我不留你了,事情紧急,你马上就走,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唯一任务:看住自己人”

    “遵命”

    王宇侠也是一条铁铮铮的汉子,得了这个信儿毫不犹豫,召呼一声,便领着双屿卫那帮汉子走了出去。

    夏浔向人群中瞟了一眼,说道:“随我到书房来”

    人群中的左丹立即随他行去,那是办公事的地方,其他人就不好跟随了,谢谢轻轻一笑,说道:“好啦,老爷回来了,大家就可以安心了,都去做自己的事,老爷现在事务繁忙,可顾不过来许多。”

    随即又对茗儿道:“郡主,我家老爷失礼之处还请见谅,情非得已,且请郡主先至花厅小坐,相信老爷忙完了公事,会亲自来向郡主道谢的。”

    茗儿仍旧一身男装,浅浅笑道:“姐姐客气了,茗儿见惯了哥哥们做事的,做事本就该先公后私才对,茗儿哪会生气。”

    “郡主请。”

    “姐姐请。”

    几个女子一团和气地走向花厅,书房里边,房门刚刚关好,夏浔已迫不及待地问道:“五军都督府那边有甚么动静”

    左丹道:“国公,自通倭案审结到现在,五军都督府已派出了十二拨人马,分别持有不同的公函,赶往不同的地方。他们故布疑阵,直接往浙东去的,未必就是奔着浙东去的,奔向他处的,也未必不会绕道赶往浙东,所以卑职不敢怠忽,分别派了人追赶。不过,他们堂堂皇皇,以五军都督府派发公文为掩护,我们就不好劫人了,否则纵有证据,也拿不出手,何况,他们这般小心,只怕是没有什么物证可拿。”

    夏浔颔首道:“我明白这场仗,已无关个人恩怨,我们不能只想着快意恩仇,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削弱他们的力量,才是我们的目的。先跟着,见机行事。另外,你安排一下,先让大皇子那边知道一下,今夜,我要想办法秘密会见大殿下。”

    “遵命”

    “还有,此前,我曾吩咐你们了解倭国情形,现在进展如何”

    “卑职等已经派了人以商人身份到达日本,秘密潜伏下来,如今送回的消息不算多,他们要融入其中,还需要时间。”

    “时间来不及了,我需要他们马上发挥作用。利用一切手段,在日本,本就有我汉人侨民,能在那儿站住脚的,都有一定的势力,加入其中,纵无法马上引为己用,也可以借用他们的耳目。另外,再密令一部分人加入倭寇的团伙,暂且做个汉j吧,唯有在其腹心,才能掌握最直接最有用的情报,我有大用”

    “遵命”

    “你先去做吧,我现在就想到这么多,把咱们的人手现在尽量集中于浙东,其它能放的事先放一放,随时听候调遣。”

    “遵命”

    左丹向夏浔抱一抱拳,急匆匆走了出去。

    夏浔没有马上回到后宅,去安慰自己两位娇妻为他忐忑许久的心肝,他坐下来,瞑目沉思,仿佛老僧入定,把他已经做的事正在做的事接下来需要做的事,仔细梳理了一遍,把想到的问题都用寥寥几个字的提示记在纸上,又斟酌许久,确定没有需要马上安排的事了,这才重重地一顿,打开一本书,把那张纸夹好,重新放回原处,起身站了起来。

    花厅里,几个女孩儿正说着话,站在门口走来走去的小荻一眼看见夏浔跨过月亮门儿,马上朝房间里兴奋地叫了一声:“少爷回来啦”说着飞奔迎上。

    夏浔摸摸她的头,微笑道:“想不想少爷”

    “嗯,想少爷”

    小荻脸上涌起一片朝霞似的红彩,毕竟大了,对少爷这种亲昵方式有些不自在,不过还是很享受很开心。

    夏浔迈步进了花厅,梓祺和谢谢都迎上来,激动地道:“相公”

    方才人多,不能不克制,此时两人却有些情难自禁了,可是房中还有小郡主茗儿,那要冲进夏浔怀里的身子,便强行站住了。夏浔却张开了双臂,梓祺和谢谢见状,再也忍不住一头扑到他的怀里,哽咽着唤了一声“相公”,夺眶而出的泪水便打湿了他的肩头。

    茗儿温温柔柔地站在那儿,浅浅地笑着,深情的目光迎上夏浔那炽热的双眸,一抹红晕便也飞上了她的双颊:多么希望扑在他怀里的女孩儿是自己呀。

    “好啦,我这不是安然无恙么,别哭了”

    夏浔拍拍她们的香肩,两位娇妻抹着眼泪儿站开,互相瞟了一眼,不好意思地偏过头去。夏浔凝视着茗儿,一步步走进去,先是长长一揖,茗儿呀地一声轻呼,连忙侧身让开,急道:“你国公,你这是做甚么”

    夏浔正容道:“公是公,私是私,该谢,还当要谢”

    茗儿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芳心里登时一甜:“算你有良心,终于知道人家的好了”

    夏浔道:“好了,都坐吧,郡主也请坐,正好有些事儿,一并说说。”

    茗儿的芳心登时卟嗵卟嗵地跳起来,心中又惊又喜又喜又羞:“他要说甚么,不会是”

    一想到这里,茗儿登时羞不可抑,恨不得马上拔腿逃开,偏偏双脚好像黏在地上似的,动也动不得。

    不想夏浔落座,第一句话就把她的神智牵了回来。

    “我已向皇上请缨,不日即赴浙东,总督山东南直隶应天府浙东福建,五省兵马,专司剿倭之事明日早朝,旨意就要下了”

    梓祺欣然道:“总督五省相公,这这岂不是比国公还要威风”

    小荻高兴的都跳了起来:“少爷又升官了么”

    谢谢白了她一眼道:“权力呢,比国公其实要大些,要说升官,倒也未必”说着转向夏浔,蛾眉微蹙道:“相公,权力大了,相应的责任也大了,那丘福并非庸碌之辈,可他在浙东战场一败涂地。相公从未带过兵的人,一下子带这么多兵,能成么万一失败”

    梓祺和小荻一听,这才晓得并非什么好事,小荻马上紧张地道:“少爷,要不这风光咱们不要也罢,不去打仗了吧”

    夏浔没有说话,却把目光看向了茗儿。

    小丫头是会为他担心呢担心呢还是担心呢

    第501章 点将

    茗儿可没有像小获一样一惊一乍的,夏浔这句话一出口,她就陷入了沉思。

    杨旭这么做的目的是甚么

    很快,她就想通了。

    自从她的侄子徐景昌把李天痕等重要人证带到五军都督府,也就等于表明了立场,他从此要站在大皇子一边了。可是对此,茗儿并不太担心,徐家的底蕴实在是太雄厚了,就算朱高煦争嫡成功,徐家顶多靠边站,不会有更大的凶险。

    可杨旭不同,他已经和二皇子彻底撕破了脸,他没有退路,如今要争军权,不只是为了大皇子,也是为了他自己,他要以自己的军功和势力支持大皇子争嫡,大皇子则以他的权力和人脉帮助夏浔成就功业,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成则前程无限,败则身败名裂,这时候杨旭只能进取。

    再者,浙东事件必须得到解决,不仅要还双屿卫一个公道,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倭寇而起,倭寇依旧在那儿活蹦乱跳的,先对浙东水师来一场大清洗,谁来指挥做战丘福已经败了,声望大损,现在还不知道能否受到栽脏陷害案的牵连,皇帝能把坐镇京师的朱能再派出去么为了让皇帝放开手脚去解决浙东事件,这时也必须得有人站出来。

    想通了这一点,茗儿便问道:“国公对剿倭一事,有几成胜算”

    夏浔道:“目前,我的剿倭班底还未形成,无从比较。”

    茗儿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了解:“那么国公有何打算”

    夏浔道:“第一个,日本使节即将到京,他们是来求我大明跟他们做买卖来的。一直以来,我中原都太慷慨了些,蛮夷番邦只要跑来恭恭敬敬地磕个头,尊一声天朝上国,自称是藩属小国,贸易勘合便到手了,这岂不太便宜他们了么既然是藩属,就得负起藩属国的责任,藩属国的责任,可不仅仅是奉年过节,拖上几车破烂来朝觐天子,然后满载金银而归”

    茗儿脸上露出了笑意,纵然她再想做出如何文静的模样,毕竟只是一个少女,喜怒是无法内蕴于心,不形于色的。她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国公向皇上要外交权,要插手礼部的事,就是要让倭人出面了”

    夏浔道:“不错他们一面做着买卖,一面抢着东西,世上哪有那样的好事如今许了他做生意,倭寇抢劫可是不分哪国的,他们和南洋的陈祖义差不多,都是些唯利是图的东西,日本的商船他们也照抢不误。倭国以前对他们的恶行睁一眼闭一眼,是因为他们抢到的东西,是倭人想要而无法得到的东西。

    如今倭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到的东西,日本国的朝廷也不会容忍他们争利的。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日本的一些大名守护,也有授意他们的武士冒充海盗来抢劫,日本国打击海盗不力,除了上一个原因,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官匪一家。

    而今,日本国得到我朝允诺通商,在此其础上,我若再能施加压力,让日本国政府在剿匪一事上进行情报和军事上的配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倭寇,阻断他们的兵员补充,打击他们的海盗窝子,让他们成为一群丧家之犬。”

    茗儿浅浅笑道:“丧家之犬,往往更加凶残。如果不能打掉这些凶残倭寇的气焰,让他们元气大伤,实力受损,那么以上措施就成了无用功,少则一年,多则五载,他们就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夏浔道:“不错,所以,我不可能全部寄望于倭国政府。我向皇上请求授予我五省总督,自组新军的目的,就在于此。我们必须得争气,必须真的打胜仗,倭寇的主力,自然只能由我们来消灭”

    两人这一问一答,梓祺和小荻完全插不上嘴,谢谢虽然能听懂字面意思之下所喻种种,却也表达不了什么意见。她的智商绝对不低,问题是她不是武臣世家出身,徐茗儿所能接触掌握了解的东西,以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那是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这些层面的东西,没有一个杰出的女贼需要去学习掌握这些,所以她听得懂,却给不了什么意见。

    茗儿凝视着夏浔道:“那么,国公如今最为难的,是甚么”

    夏浔也凝视着她道:“要重挫倭寇,就得需要一支强军。”

    “国公以为,谁比淇国公更能打呢”

    “郡主,打倭寇,最能打的不见得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未必是最能打的。一支纵横天下的铁骑,拉到丛林里面只能任人宰割。丛林中神出鬼没之辈,拖到船上去,也只能任人鱼肉。”

    梓祺忍不住道:“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夏浔笑道:“我在请郡主帮忙。”

    “郡主有办法”

    梓祺两眼放光,立即拉住茗儿的手,说道:“郡主有办法,还要帮帮我家相公才好。他这人就是好逞能,可是皇上都已点了头,还能再打退堂鼓不成”

    郡主笑道:“姐姐客气了,国公说笑呢,我一个女孩儿家,于军国大事上,哪能帮上国公什么忙。不过,我徐家久在江南,家父昔年又是军中统帅,若是让我帮着想想有谁适合去帮国公打这一仗,我倒是能想出几个人来。”

    梓祺一听喜道:“那就成了,皇上这么厉害,打仗还不得指着手下那些武将么,相公要去剿匪,自然也得找些善战的将军帮忙才成。”

    茗儿仔细想了想,缓缓问道:“国公可曾听说过巢湖俞家”

    夏浔摇了摇头道:“若说北平系的功臣武将,我都了解些,于建文旧臣中的武将所知却不多。巢湖俞家听起来也是一个世家了,京城里从未听说。”

    茗儿道:“那倒也是,因为俞家的人,并不住在京里,而在凤阳府管辖之下的巢湖。”

    说到这儿,她嫣然笑道:“凤阳府本就归南直隶管辖,你这五省总督既然管着南直隶,要调俞家的人来那是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夏浔忙道:“这俞家擅打水战”

    茗儿道:“那是自然,本朝俞家,起自河间郡公俞廷玉。俞廷玉本来却不姓俞,他是武安城今内蒙古赤峰地区宁城黄羊川第七渡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姓玉里伯牙吾氏。其父不花铁木耳,是元朝东路万户府元帅,知枢密院事,敕封武平郡王。

    不过,太祖皇帝起兵时,他却率领所辖水师归附了太祖皇帝,你也知道,江南多水,而当时争天下的主战场就在江南,俞家为太祖皇帝争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说我大明如今最能打的水师将领,必是俞家。此外,由于俞家与水师当中自树一帜,因此与浙东水师没甚么瓜葛。

    你如今打倭寇,而且还要出海直捣倭寇巢岤,必得用水师。而浙东水师已经被你得罪遍了,想找一支既能打仗,又与你和浙东水师之间的恩怨毫无瓜葛的队伍,那巢湖俞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夏浔喜道:“知者不难,难者不知,我这最棘手的问题,郡主一言而解了。”

    茗儿轻轻摆手道:“且莫道谢,俞家长女,曾受太祖皇帝御封金花公主,我与她也熟识的,所以对俞家知之甚详。俞家擅于水战,可是这些年来,他们毕竟守在巢湖,很少接触大海。海与湖,天壤之别,不能一概而论,你虽需要一支子弟兵,却也需要一支惯于海战的军队打先锋。”

    夏浔道:“这却不成问题,双屿卫久行于海上,于海情和海路乃至海战,了如指掌”

    茗儿道:“话虽如此,可双屿卫一共才多少人你让他们绕着双屿转圈圈没问题,要他们远洋出海去围剿倭寇的贼窝,岛上不留足足够的人手,成么再者说,他们虽然擅于海战,可那海战的方式,恐怕与我水师不尽相同,当初我”

    她刚想说“当初我大哥品评东海群盗时曾经说过”,忽地想到不宜提起他来,便改口道:“我以前听说,海盗所使船只与我水师战舰有所不同,所配备的武器也不同,作战的方法便也不同。你该知道,他们若是独立作战也就罢了,既与我水师队伍共同作战,最重要的是协同。”

    夏浔脸色凝重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茗儿道:“隋炀帝三伐高丽,元朝鼎盛时也曾数伐日本,结果如何,你该知道。虽然如今打的只是倭寇,不是征伐日本国,可你的力量,却也比不了隋炀帝和元朝当时的倾国之力,如果一个大意,你的损失可想而知,恐怕到那时候看起来,淇国公今日之败,都可以算得上是大捷了”

    夏浔郑重地颔首道:“我明白了,虽有丘福前车之辙,可是轮到我头上,我还是不免轻视了敌人,若非郡主提醒,真是险酿大错”

    梓祺和小荻心眼直,小郡主这番话等于是又救了夏浔一命了,两人望向茗儿的眼光,已然满是感激。谢谢却隐隐感觉有些古怪,做了几年的夫妻,她还不了解夏浔么夏浔除非没给他自己树敌,一旦树立了敌人,确定了对手,他绝对会用最认真最小心的态度去对待,哪怕对方看起来比他弱小的多。

    这一仗如此重要,他真的会如此轻敌大意怎么总感觉有点儿有点儿故意搭台子,给小郡主发挥的意思呢

    谢谢小狐狸狐疑地看看二人,一直以来,那若有若无的怀疑又浮上了心头。

    茗儿见自己能对夏浔有所帮助,心里也欢喜的很,她甜甜一笑,又道:“所以,你还需要一个真正打过海战的水师将领来替你统筹全局。福州水师指挥佥事赤忠,与南洋大盗陈祖义大大小小打过不少仗,你要点将,此人足堪大用。他是家父生前亲信的部将,你要用他,大可不必担心会有阳奉阴违,扯你后腿的事发生了”

    这真是知者不难,夏浔如果自己出去打听,当然也能打听到哪些将领擅于打水战,可是要他摸清楚这些将领与浙东水师的将领们乃至丘福朱高煦之间是否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却很难,而时间上又不容许他去搞清楚这些关系,如果他错把人家的人拉出海,他就是岳武穆复生,这仗也必败无疑了。而今有茗儿这个大明第一功臣世家的小丫头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茗儿既敢给他推荐这两支队伍,那么这两支队伍的忠心就绝对有了保证。

    夏浔欢喜不胜,又仔细询问了一番这两支水师一湖一海的详细情形,心中有了数,这才起身送茗儿离开。

    一家人把茗儿送到后门院门口,女眷就止了步,夏浔独自陪着她向外走去。

    小荻望着他们背影,脱口说道:“茗郡主真是好厉害呢,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少爷的大难处。她要是咱们家的人就好了,少爷有了这个大帮手,又得了徐家人的撑腰,那些坏人想动我家少爷,就得思量思量。”

    “嗯”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谢雨霏扫了她一眼,终于明白自己心里那隐隐的不对劲儿到底是什么了。

    “不会不会吧他真有那么大的胆子老天那可是皇后娘娘的妹子你跟梓祺私订终身,从山东跑到金陵,都还叫人抓回去打个鼻青脸肿呢,要是你跟小郡主再发生点儿什么皇后娘娘不会只伸出那纤纤玉指,挠你一脸花便就此罢休吧”

    谢雨霏提心吊胆地想。

    “茗儿”

    “嗯”

    看看左右没人,夏浔突然止步唤道,走在他身旁,期期艾艾的一直想说话又不知该说甚么的茗儿扬起头来,唇上马上就被飞快地吻了一下。

    “呀你好大胆子小心人家看见”茗儿腾地一下红了俏脸,赶紧左右看看,没人

    刚刚吻那滋味儿太快了,没感觉出来

    小丫头又羞又怕,又好像有点意犹未尽。

    夏浔望着她,温柔地轻笑道:“这一仗打赢了,皇上总要赏的。到时候,我别的赏都不要,只要皇上赐一门亲,你说好不好”

    “我我不知道,你向皇上求什么赏,问我做什么事呀”

    茗儿忸怩地低下头,脸红红的,脚尖开始在地上划圈圈,心里却是花开朵朵

    锦衣夜行第164部分阅读

    -

章节目录

锦衣夜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关并收藏锦衣夜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