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锦衣夜行第227部分阅读

    一直沉默不动。

    可是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要因为今夜陈郁南的举动而打破了。

    陈郁南和朱图都是武人,他们多少读过些书,认识些字,却还谈不上什么学问。一向做事的简单粗暴的习惯,让他们难以像这些朝廷大员们一样想得深远全面。朱图看透了纪纲的用心,也知道文武百官保持缄默的原因,却想不透更复杂的理由,因此他想打破这种平静。

    大报恩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是辅国公杨旭,从浙东征召大批受灾百姓取代各地劳工的倡议更是出自杨旭之口,朱图想利用这件事,在大报恩寺制造一起火灾。在朱图想来,大报恩寺是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先帝的孝心而兴建的,如果在那些浙东灾民负责的地方制造一起火灾,那杨旭就脱不了干系。

    在这个时候,不需要皇帝抛开白莲教一案问杨旭的什么罪,只要因为不悦而降低杨旭的规格待遇,把他从香林寺改关进大牢,在皇帝来说,也许只是对大报恩寺火灾的一种惩罚,而对百官来说,就是一个绝对的信号

    这就是朱图的想法,他没跟任何人商量,他也没人可以商量,八大金刚各怀机心,那几位好兄弟早想把他拱下去,自己登上八大金刚之首呢,现在纪纲又有意以他为棋子,他是为了自救,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又怎么可能去请示纪纲

    困兽犹斗,他朱图当然不甘心就此束手待毙,只要还有一线机会,他就得挣扎。

    陈郁南的见识谋略还不及朱图呢,一听他说,只觉这是一条妙计,立即忙不迭应承下来,他此来就是来放火的。虽然事先做了些了解,可是亲自置身期间,又是夜间,找到浙东灾民驻地,陈郁南还是很费了他一番功夫。

    浙东灾民的棚户区在大报恩寺主建筑群的南侧,身后是一道墙,这道庙墙是庙内隔离建筑的墙,不是很高,但是依旧宽厚,眼下还未最后完工,墙檐儿上的琉璃瓦还没上,也没粉刷,只是一道大半已完工的墙坯。墙的内侧外侧,都是一些施工剩下的边角料,不算多,因为要定期清理运出的,此外还有堆石和木料等建筑用材。

    因为这儿夜间严禁生火,工人们的棚户区黑压压的,今天有星无月,饶是陈郁南眼力甚好,走得也是磕磕绊绊的。他终于摸到了地方,悄悄掩身到墙下,过了一阵儿,墙内侧火起,火光刚起,陈郁南便飞身离去,脱离了现场。

    为了避免起夜的工人发现火苗及时扑灭,以至功亏一篑,陈郁南是翻到墙内,从内侧点燃的,地上可以见火即燃的刨花木沫不多,他随手带了一皮囊的油,泼洒在边角木料上引燃的火,火苗先在内墙燃起,油助火势,待引着成堆的檩木藤条后,这火就熊熊燃烧了起来,火苗腾空,又引燃了一处殿阁的飞檐,整片工地一片混乱,惊呼:“走水”“救火”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报恩寺起火了

    据说烧了一堆木料,半座庙堂。

    据说起火之地乃是浙东招募来的民工们住地。

    皇上当初不同意用浙东民工的,因为他们本就是普通农民,不懂建筑,可辅国公杨旭你懂得

    京里传言纷纷,越传越是不堪,一开始官员们还沉得住气,流言只在百姓和公人小吏们之间流传,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对达官贵人们的理解,要么太简单,要么太复杂。因为彼此地位的悬殊,他们很难把那些达官贵人们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来看待,所以揣测想象出的结果天马行空。

    下层的潜流动荡,一层层地搅动着他们的上层,直达最高阶层,“海洋表面”原本风平浪静,结果因为这一把火,风浪顿起。出乎朱图和陈郁南的预料,最先跳出来的居然不是那些恨不得杨旭死的人,反而是站在杨旭一边的人。

    大学士解缙第一个跳出来了,他不相信这场火只是偶然,不相信这只是浙东招来的民工们不注意防范,遗失了火种,他认为这是有人蓄意制造事端,妄图加罪于辅国公杨旭,在审理白莲教一案的关键时刻,有人搞出这么一出把戏,是不是心虚呢是不是生怕现有的证据搞不垮杨旭呢由此是否可以证明,现在正在追查的白莲教一案,也是有人打击政敌的一种把戏呢

    谁也不知道这大报恩寺纵火案,只是两个过河卒子为了自保搞出来的把戏,上层的大人物们一样不知道,所以他们就和底层p民们一样盲人瞎马的胡乱猜疑,谁是幕后主使这种举动的目的何在与百姓们不同的事,百姓们只能不断地添油加醋传播谣言,满足一下猎奇心理,而他们却可以充分利用这件事。

    一直有心无力的太子派官员,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很公正很客观的立场跳了出来。杨旭的政敌自然不甘示弱,他们本来也在猜疑到底是谁在搞鬼,解缙一跳出来,他们马上找到目标了:这是贼喊捉贼,试图转移目标,为杨旭翻案

    于是,二皇子一派的人就跳出来群起反击,说这是杨旭的党羽为自救而自污,这正证明杨旭心虚胆怯,才铤而走险。

    金殿上,永乐皇帝面沉似水,一言不发,任由两班文臣彼此攻讦,争吵不休。及至散朝,朱棣回到谨身殿,他身边的大太监狗儿已经恭候在那里。

    朱棣身边,有几个极宠信也极能干的太监,像郑和亦失哈都是其中之一,这个狗儿也不例外,他也有一身极高明的武功,当年靖难时候,在战场上追随朱棣浴血厮杀,忠心耿耿。

    “皇上”

    一见朱棣,狗儿马上谦卑地哈下腰去,朱棣从他身边一阵风地走过,往御椅上一坐,冷冷问道:“怎样”

    狗儿转过身,依旧勾着腰,低声答道:“奴婢仔细看过了,火是从庙墙内侧先燃起来的,因此有人故意纵火的可能更大一些”

    朱棣冷笑道:“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狗儿哈了哈腰,没有做声,他只负责陈述事实,这不是他有权作出准确判断的。

    朱棣想了想,忽然又笑了,他看了狗儿一眼,问道:“狗儿,你说这火是想要杨旭死的人放的呢,还是想要杨旭活的人放的”

    狗儿恭敬地道:“回皇上,奴婢不知道”

    朱棣喃喃地道:“好心计呀,不管朕作何反应,都可以被有心人拿去利用”

    他把眉尖一挑,对狗儿沉声吩咐道:“传旨都察院,白莲教一案,人证既已拘齐,今日务必审出个结果”

    朱棣拍案而起,冷笑道:“朕为天子,岂能如你们所愿,由你们摆布”

    第705章 猪头

    陈瑛在朝堂上打完了嘴仗,悻冲冲地往回走。

    他认定了大报恩寺失火案必是太子派的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可是,得益于他一向的“好官声”,再加上他和夏浔一向对立的政治立场,大部分官员,最可恶的是还有二皇子一派的一些官员,也都认定了大报恩寺失火案是他干的,一个个看他的眼神那个暧昧,把个陈瑛郁闷得不行。

    他真的很冤,可他解释给谁听呢这事儿分明就是越描越黑的。结果他还没出宫门,太监狗儿又追上来传圣旨,叫他今日无论如何审出个结果。

    审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官儿,哪那么容易以前陈瑛整人,那是一抓一个准儿,现在可好,不但审讯过程束手束脚,皇上还催着他马上审结,不晓得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道理吗陈瑛满腹牢马蚤。

    文武百官纷纷下朝,这时节的官员无论文武还少有乘人抬轿的,出门远点的就坐车轿,上朝各去比较近的地方,就以骑马为主。众官员们纷纷上马,沿着御道离开皇城,陈瑛刚出皇城,路旁就有人嘶声高喊:“冤枉冤枉啊”

    陈瑛愕然勒马,往路旁瞧去,就见一个少妇,怀中抱着个孩子,凄厉地悲呼着向大道上冲来。这是上朝,不是官员出巡,不需要摆仪仗,可他身边跟的也是有人的,早已上前将那女人拦住,旁边还有两个官儿,随行的侍卫也一同上前,阻止那妇人冲撞官员。

    那女人流泪高喊:“民妇冤枉民妇冤枉啊陈瑛大人,陈瑛大人,哪位老爷是陈瑛大人呐,陈青天,您可得为民妇做主啊民妇的相公是良民,真的不是白莲教啊”

    刚刚拥出皇城的各个衙门的官员听见有人喊冤,已经有所关注,再一听“白莲教”三字,马上知道必与辅国公杨旭一案有关,登时一个个伫马立足,再也不走了,后边陆续出来的官员都被堵在皇城口,向前边的同僚好友问清楚发生何事之后,也都挤上前来看热闹,一时间刚在朝堂上吵完嘴的官员们,又在大街上开起了会。

    “来人呐,把那妇人带上前来”

    陈瑛不能不说话了,满朝文武都看着呢,刚刚在朝堂上,他已经隐隐成了力促杨旭有罪的纵火主谋了,这时有人喊冤,又与白莲教一案有关,他不接状子,这不是坐实了他的罪名么再者说,不管是杨旭倒了还是纪纲垮台,对他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实在没必要在这案子里把屁股坐歪了。

    那妇人被带到陈瑛面前,陈瑛一瞧:“哟别看布裙荆钗,衣着粗鄙,蓬头垢面,如同乞儿,仔细瞧瞧,这小模样还挺好看的呢”

    那少妇“卟嗵”一下就跪到了陈瑛马前,放声大哭道:“大老爷,您就是陈青天陈大老爷么民妇冤枉,冤枉啊”

    陈瑛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下来。他也冤枉真的很冤枉啊可是满朝文武谁都不信他,就连同为二皇子一派的官儿,也大多对他抱有偏见,公道自在人心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被人家跪喊着“陈青天”,哪怕明知道这是小民的恭维,陈瑛还是很欣慰。

    他咳嗽一声,肃然答道:“本官正是都察院陈瑛,下跪者何人,因何事鸣冤”

    那少妇道:“民妇徐苏氏,丈夫叫徐泽亨,本是山东蒲台县人氏,忽有一日,有几个大汉持刀闯上门来,自称是朝廷锦衣卫,先是挟持了民妇,继而又要捉拿民妇的丈夫,因为民妇的丈夫向邻居街坊呼救,那些人便扔下民妇掳了民妇的丈夫离开。

    大人,民妇虽是乡间妇人,也听说过锦衣卫的赫赫威名,民妇知那蒲台县护不住民妇的安全,就抱着孩子躲了起来,可民妇的丈夫却就此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民妇无奈,一路乞讨到京城,只想着锦衣卫虽然跋扈,地方上的官儿怕他,京里总有管着他们的人,民妇便四下打听”

    苏欣晨擦了擦眼泪,又道:“民妇在南京城里四处寻访,百姓们都说,这案子既然犯到了锦衣卫手上,整个南京城里,还有人敢为民妇主持公道的,就只有都察院的陈瑛陈青天,民妇这才问清下朝的道路,候在这儿等着大人出来大人,我丈夫是冤枉的。民妇与丈夫成亲数载,又有了自家骨肉,他是什么样的人,民妇还不清楚么大人啊,我丈夫是本本份份的百姓,他不是白莲妖人啊”

    戴裕彬站在人群中,听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这小娘子不赖啊,我这一道儿没白调教她,说的甚好”

    听到只有都察院的陈瑛陈青天,敢与嚣张跋扈的锦衣卫对抗,陈瑛当仁不让地挺起了胸膛,有些示威地横了一眼左右的朝官,这才低头看向苏欣晨,沉声道:“徐苏氏,你可知道,你丈夫已经招认是白莲教匪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青天大老爷,这一定是屈打成招”

    陈瑛脸色一沉,苏欣晨忙道:“不不不,青天大老爷,民妇不是说您,民妇是说那锦衣卫,一定是屈打成招坊间都说:进了锦衣卫的门,入了阎罗王的口,活人变成鬼,鬼要脱层皮,早间亲人被索去,当晚就得埋棺材。我那丈夫落到他们手里,不知要受多少酷刑,才会任人摆布,自认妖匪,大人呐,您要为民妇做主啊”

    陈瑛听她骂锦衣卫,把锦衣卫的嚣张跋扈清清楚楚地传进了在场所有文武的口中,想到老对头纪纲听说后的窘迫气愤,不禁心中大乐,便道:“徐苏氏,自你丈夫移交到本官衙中时,本官就已着人往山东府去寻你了,你既是重要的嫌犯也是重要的证人,今日既然见到了你,总要带你回去讯问的,你可敢与你丈夫当堂对质么你放心,本官查案,公正廉明,绝不会对你用刑,逼取供词的”

    到了此事,陈瑛已经下定决心,要倒向杨旭一边了。案子本来就不清不楚,除了徐泽亨这个重要的人证,没有更有力的证据。本来,有人举告就得查,证据不可能早就摆在那儿等他取用,如果那样还查的什么案子直接宣判就是了。

    证据是查案之后决定被告有罪无罪的,他本也想借这个机会整倒杨旭,可问题是也不知杨旭是不是早做了手脚,他拿不到一点有力的证据,唯一可以让杨旭惹上嫌疑的,就是徐泽亨,如今徐泽亨的妻小居然跑到京里来告状,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到了他的面前,他已经被挤兑在这儿了。

    徐泽亨夫妻是一定要对质的,到时候只要徐泽亨这个唯一的人证一翻供,那锦衣卫就大势去矣。想通了这个关节,老谋深算的陈瑛便马上拿定了主意,他的枪口,开始朝向第二目标了

    苏欣晨是贫家女,从小就在外面抛头露面做事情,她在混堂里收款做事,那进进出出的客人调笑几句动动手脚的事儿是常用的,久经历练,可不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说句话就脸红的没见识女人,这一路上戴裕彬又不断调教,时不时的便由戴裕彬做主审官,与她模拟对答,教她应付各种可能的问话和场面,哪还会慌张失措。

    闻言之下,苏欣晨仰起脸来,坚定地道:“青天大老爷,民妇坚信,丈夫是清白的,是被冤枉的,民妇愿随青天大老爷回衙,为我丈夫洗清冤屈”

    陈瑛深沉地一笑,说道:“好来人呐,把徐苏氏母子带上,回都察院”

    发生在皇宫口儿的这件事,怎么可能瞒过锦衣卫陈瑛刚回到都察院,纪纲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纪纲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他并不担心反证,这么大的一场官司,怎么可能没有反证。没有反证才见了鬼了,可是有反证就一定能翻案

    他第一所恃者,就是谋反。这个罪名向来是皇帝的逆鳞,虽亲如父子,亦不可触犯。杨旭这么年轻就已位极人臣,军界政界人脉无数,只要他跟谋反沾一点边儿,皇上就绝不敢等闲视之。

    他第二所恃,就是陈瑛。他不相信陈瑛会放过整垮杨旭的这个好机会,他和陈瑛是金陵城里两个阎君级的人物,他最令人忌惮的,是他无所顾忌的权力和手段的残忍凶狠,而陈瑛令人忌惮的,则是他高明的整人手腕和他阴沉的心机。

    纪纲很清楚,要搞垮杨旭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不是光凭阴谋手段就办得到的了,而要说到公案刑诉,他自知远逊于陈瑛,陈瑛既然经办此案,夏浔又是陈瑛必欲置诸死地的对手,这个好机会,陈瑛岂能不欣然笑纳

    与此同时,纪纲并没闲着。他锦衣卫真的全都撤回京师来了么

    没有,青州蒲台两地,他的秘探正在到处打探情报。只不过依旧是暗中行事,他原来暗中行事是不想打草惊蛇,不想在拿到真凭实据以前,让杨旭有了防备,从而提前做好应战准备,销毁一切证据。而现在,却是迫于他自己在此案中的敏感身份。

    可是白莲教被承认为正教的时间少,视为邪教的时候长,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官府的严厉打击下秘密传教的,白莲教徒在这方面的战斗经验实在是无比丰富,前几年朝廷剿白莲教,对这些白莲教徒更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炼,眼下你公开查,也休想发现门口摆摊的小贩庙前测字的先生就是白莲教,何况是暗查,是以一直劳而无功。

    纪纲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也察觉到,此事恐怕要功败垂成了。

    他默默地看着肃立于面前的朱图和陈郁南,恍惚间,好像看到香案上供着两颗猪头

    第706章 对质公堂

    朱图和陈郁南如丧考妣地走进都察院的大门,可是刚一迈进门去马上就变了一副脸色,胸膛挺起,神色坦然。虎死不倒威,何况还没死

    关乎国公的案子,一般的官员是不想沾染的,想沾染的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派系的官员,可是他们各有忌惮。彭家到底是不是白莲教,太子派的官员心中也没谱儿,夏浔事先没向他们通些声息,一回来又被限制了自由,想找他问个清楚都不可能。

    薛品对夏浔的生活虽然极为照顾,但是让他私纵官员去见夏浔,他肯定是不敢冒险的,何况暗中谁知道有没有人正在盯着夏浔,一旦与之接触,行踪落在别人手里,反而授人把柄。因此,太子派的人不敢轻易有所动作。

    而陈瑛事先也嘱咐了二皇子,切勿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现在二皇子应该是韬光隐晦的时候,如果惹得皇上生厌,这云南恐怕是不想去也得去了,因此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也保持了缄默。而纪纲权柄虽重,却缺少盟友,他是太子系的人,就连太子系的官员都排挤他,他在朝中如何孤立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他也发动不起声势浩大的讨伐。

    可朱图和陈郁南的自救之举,打破了这个僵局,太子系的官员趁机抓住纵火案不放,由此入手,来了一手“曲线救浔”,二皇子系的人成为主要被攻击者,哪怕是为了自保,也不能不做抗辩的,何况他们当然也可以用纵火案大做文章。

    双方都在舞剑,其意都在夏浔,然则又都是在纵火案上大做文章,没有直接干涉白莲教一案,朱棣何等警觉,马上发现群臣有以纵火案为借口,挑起更大争端的企图,所以果断下令:立即审结此案。朱图和陈郁南弄巧成拙,提前促使了死期到来。

    他们不是白痴,到了这一步,心中纵然还有一线希望一点幻想,又如何不知道事败身死的可能更大一些更可悲的是,构陷国公这么大的罪,就算他们把纪纲扯进来,也救不了他们自己。而纪纲已经答应,一旦事有不济,他们捐躯成仁,必定厚待他们的家眷,哪怕是受了他们牵连被贬为官奴,也一定救他们出来。

    纪纲这人虽然权欲心重,生性残忍,却有一桩好处,言出必鉴而且朱图和陈郁南也清楚,就算纪纲不想遵守承喏,他也会厚待自己的家眷,纪纲在朝堂上是个孤臣,他不会想让自己的手下们再离心离德,这是招揽人心之举。

    因此,已经没有回头路的这两只过河卒子,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他们来时,身上已经暗藏了毒药,一旦事败,唯死而已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是

    都察院正堂,今天的重头戏是审杨旭,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可陈瑛对此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尽管别人不论褒贬,都承认当朝第一公案高手乃是他陈瑛,可陈瑛很清楚,如果辅国公杨旭做都察院长,未必就比他逊色。当初浙东水师官员栽赃杨旭一案,他虽不在场,事后却因职业习惯,搜集了全部卷宗认真看过,对杨旭有力的反击手段缜密的分析能力很有逻辑的驳辩语言,陈瑛这个大行家是颇为信服的。

    没有强有力的物证,就连那唯一的人证都不好说会不会翻供,就想给一位大臣安上谋反的罪名这种事不是没有,可是想要成功,要么是皇帝有心要除掉他,要么是这个官员没有足够的能量上达天听,辅国公是那么好对付的

    徐泽亨被抬上来了,虽经都察院认真治疗过,徐泽亨仍旧虚弱之极,他的伤太重了,而且锦衣卫懒得伺候他,就连金疮药都是丢给他自己上,他能给身体正面上药,背上的伤却无法顾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等他被转到都察院时,身上无法施药的创处俱已化脓生虫,这身子怎么好得了他早被折磨得没有人样儿了。

    看到朱图和陈郁南在场,徐泽亨十分恐惧,立即按照他们迫供得到的答案,向主审旁审三位大人交待道:“回老爷的话,草民徐泽亨,山东蒲台人氏,自幼就入了香堂,成为白莲教徒。我们教主就是本县士绅林羽七,林羽七是继承了他爹的位子,我们蒲台县”

    前文说过,他招供的唯一目的,是想少受折磨,自然不会有的没的统统招出来。白莲教是邪教,首脑人物固然难逃一死,可家眷顶多发配而已,如果说出他们曾试图在德州造反,那就真的完蛋大吉了,所以好多不该说的东西,他并没有招出来。

    徐泽亨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林羽七教中人物和传教的事情,话题便又转到了青州彭家一事上:“草民早就知道青州彭家,彭家在山东府名头很响亮,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常有彭家的车马货物经过本县。另外,草民的妻子本是德州人氏,当年曾获彭家搭救照料,这也是草民知道彭家的缘故”

    薛品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就不要说了,说正题”

    “是是”

    徐泽亨道:“回大老爷,彭家老太公过世,我们林教主得到消息以后,就告诉我说,要带几个人去吊唁,还特意提到要我带上娘子,以及唐赛儿那孩子,草民也问过教主,这么远的道儿,派人送份礼去就是了,何必这般大动干戈,教主对草民说”

    徐泽亨舔舔嘴唇道:“教主说,彭家财雄势广,山东各地都有彭家生意,与彭家好生结交一番,对咱们自有好处。教主还说,彭家老太公是本教的一位老前辈,就算不冲着好处,也得去拜祭拜祭才是。草民心中好奇,也曾向教主问起彭家来历,可教主只是笑笑,并不作答,草民也不晓得是教主也不知道彭家的真正底细,还是对草民有所隐瞒”

    陈瑛问道:“你们回到蒲台县后,发生了什么事”

    徐泽亨道:“草民回到蒲台县不久,教主就吩咐下来,叫我们销毁一切与白莲教有关的信物经卷,草民曾问过教主,教主说,这是彭家送来的消息说,我们在青州露了马脚,锦衣卫正在侦缉我们,教主还说,彭家送来的消息绝对可靠,乃是来自京里的一位大人物,草民再问,教主就不肯多说了。”

    听到这里,薛品和吕震相顾失色,京里的大人物这不是暗指杨旭,还能是谁能给彭家通报这等机密的,除了杨旭,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

    “没多久,就有两个锦衣卫潜进裘婆婆家”

    “是两个还是三个”

    “两个”

    陈瑛看了一眼朱图,朱图忙解释道:“哦,潜进去拿人的是两个,还有一个赶着车等在外面大街上。”

    陈瑛对徐泽亨道:“说下去”

    徐泽亨道:“他们两个中了裘婆婆和赛儿的法术,裘婆婆急急告知我们教主,我们教主便把那两个锦衣卫处理掉了,并且严嘱我们停止一切教务,以防被人抓住把柄。”

    “那处理掉的两个锦衣卫,尸首埋在何处”

    “草民不知,草民只知道教主处理过了”

    吕震喃喃自语道:“好啊,又是个死无对证”

    陈瑛没理他,依照自己的思路,一条条问下去,这都是审过了多少遍的,徐泽亨想都不想,张口就来,等到一切问罢,陈瑛道:“你方才所言,句句属实么”

    徐泽亨道:“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现在本官提审一应嫌犯人证,你可敢与他们当堂对质”

    “草民所言非虚,不怕与人对质”

    “好,来人呐,带嫌犯裘氏”

    那裘婆子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晃晃地上了堂,睁着一双昏花的老眼,你问的凶,她慢吞吞的,你问的急,她还是慢吞吞的,反正就是不认账,你说我是拿证据来。没证据你有招儿使去因为事涉一位国公,不能有屈打成招之嫌,动不得大刑,对人老成精的裘老婆子能问出啥来。

    紧接着又提戏班班主王宸堂上堂,王宸堂迈着小碎步,踩着鼓点儿就飘上堂上来,未曾言语泪先流,见了官就喊冤枉,待听得那徐泽亨指他也是白莲教徒,两人还曾一起烧香礼拜明王佛祖,马上就捏着兰花指,娇声叱骂他徐泽亨没有良心,祸害自家乡亲。

    他哭哭啼啼的,讲他开戏班子如何不易,讲他这些年的辛酸和兴衰,又讲他年轻时候扮花旦红极一时的荣光,隐隐约约的,好像在说他跟徐老掌柜的年轻时候还有过一段断袖之情。这粪坑是越捣越臭了,把个不好男风的陈瑛给恶心的

    等到彭庄主瞪着双眼,大步流星地走上堂来,一听徐泽亨所指,马上就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再往下听,连书案都停笔不记了,一庄之主,也是个有身份的人物,骂的却都是粗俗不堪的乡间俚语,而且还都是山东方言,那书案一来听不懂,二来这东西能够皇上看么

    这些嫌犯人证早在一个月前就等于是串好供了,彼此的供词衔接的天衣无缝。等到小萝莉唐赛儿上来,一瞧见林叔叔那凄惨的模样,马上就吓哭了,“滂沱大雨”说下就下,什么都别想再问出来。这个抹眼泪儿的小萝莉是白莲妖人她还弄死过两个锦衣卫两旁拄棍而立的衙役们都觉得有点太过分了。

    第707章 节节败退

    吕震听了一会儿,身子往陈瑛一藏,朝对面一倾,坐在陈瑛另一侧的薛品会意,马上凑过来,吕震小声问道:“啊薛大人,你大理寺审过这样的案子么”

    “没有,刑部呢”

    “也没有”

    两个人坐正了身子,齐声一咳,又一齐倾向陈瑛:“部院大人呐,双方对质各执一辞,没有佐证的情况下,这嘴仗就算打到明年也没个完,咱们是不是请辅国公上堂算了,这案子今天可是要结的”

    陈瑛笑了笑,说道:“两位大人言之有理,来人啊,带杨旭上堂”

    杨旭上堂了,虽然他现在只是被限制了自由,可毕竟是嫌犯的身份,上了堂是没有坐位的,不过却也没人敢让他跪着回话,这条规矩被三位主审以及站班衙役们故意忽略了。

    夏浔上堂受审,自然不能穿官服,因此穿了一袭月白色的道服,头发挽起,只插一根簪子,大概是在庙里待了一段时间,修身养性的缘故,飘飘然的,还真有一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陈瑛把他取自朱图陈郁南徐泽亨等各人的口供向夏浔陈述了一遍,夏浔一直云淡风轻地站在那儿,等陈瑛说罢,却勃然爆发了。

    他睨着朱图,哂然冷笑道:“白莲教你们既然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了,应当知道杨某早与唐陈氏相识,唐陈氏是被蒲台恶霸仇秋掳回家去,被杨某路见不平救她出来的,若林羽七这拜弟唐姚举一家也是白莲教,有那等妖术邪法,唐家娘子还会被见色起意的恶霸掳走吗”

    得益于朝廷对白莲教妖魔化的宣传渲染下,在良民百姓心目中,那白莲教俱是一些妖人,精通一些妖功术法,专害良民百姓。可唐家娘子却是被一乡绅恶霸掳回府去的,还亏得夏浔救她回来,若说她家是妖人,与朝廷一向的宣传可是大大不符。

    朱图一窒,尚未及辩解,夏浔又转向陈郁南,喝问道:“你说你拿一份礼,随便报个名姓,就混入了吊唁人群,由此可见,彭家虽然交游广阔,大多也只是寻常生意往来,彼此并不熟稔,若非如此,你岂能轻易混入林羽七去吊唁,怎见得就比你关系密切十分再者,彭家若真有这般隐秘身份,敢大剌剌地广纳四方宾客”

    陈郁南一见夏浔当面,先就矮了半截,那敢与他辩解,吱吱唔唔半晌,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刚想申辩两声,夏浔又转向陈瑛:“部院大人,彭家给林羽七通风报信,还会特意告诉他们是京里一个大人物通知他们的白莲教乃朝廷反叛,一旦查获,定不轻饶,这种消息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纵然误信人言,不过烧毁些经卷佛像,而这些东西,回头仍可置办,可若掉的是人头,那就再也长不出来了,还需要特意告诉他们,是甚么京里的大人物告诉他们的么彭家若真是白莲教,做事又这般愚蠢,早不知被朝廷破获多久,还容他们逍遥至今这分明就是锦衣卫屈打成招,授意他诬攀杨某”

    “呃”

    陈瑛抬起手来刚要说话,夏浔又转向地上跪着的徐泽亨,沉声道:“看你唇白面青,形容枯槁,想必落到锦衣卫手里后,没少受罪吧你放心,这儿不是锦衣卫,而是都察院,上坐的这位不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而是都察院的陈瑛大人,在这儿,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需什么忌讳,没有人敢再对你动刑”

    “什么”

    徐泽亨听了倏然心动,可他下意识地瞟了眼旁边的朱图,碰到他那毒蛇般的眼神,顿时触电般一缩。那地狱般惨酷的刑罚在他心底烙下了深深恐惧的阴影,他现在是闻锦衣卫而色变,在他心中,已经没有比锦衣卫更可怕的人了。

    这种痛苦造成的恐惧,通过肉体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似的本能,他不敢,他已经不敢生起反抗的念头。

    如果通过长期的虐待和欺压,叫一个人对他形成不敢反抗的畏惧并不难,可是在这么短短一段时间里,就能让一个本来有勇气与朝廷对抗的男人变得闻声变色,见影丧胆,彻底丧失与之对抗的勇气,这得是多么酷厉的刑罚

    众人都注意着夏浔的厉声叱责时,一旁的人犯中,那半死不死的裘老婆子低低对唐赛儿说了两句什么,夏浔这边话音刚落,唐赛儿便越众而出,她脸上的泪痕还没干呢,晶莹的泪珠还挂在稚美的颊上,便用童稚而响亮的声音道:“大老爷,我刚才看见苏婶婶抱着孩子在外面呢,为啥不叫苏婶婶来问问呢,林叔叔如果是妖匪,苏婶婶还能不知道吗”

    “欣晨也在这儿”

    被朱图阴冷的目光瞪得瑟缩了身子,恐惧地低下头去的徐泽亨突然抬起头来,目中放出惊喜的光芒。

    这一刻,他眼里再无他物

    徐泽亨当初受刑不过坚不吐实,本是为了避免难以禁受的痛苦折磨,他以为自己是不怕死的,仅仅是承受不了那种痛苦。可是当他招供以后不再承受折磨,求生的欲望不免又占了上风。固然,他想死很难,这么重要的人证,看守的很严,如果他不肯进食不肯用药,他怕招致锦衣卫更残酷的折磨。

    可是潜意识里,未尝不是因为他还想活着,哪怕能多活一刻也是好的。只有生无可恋的人,才会一心求死,而徐泽亨心里放不下的人和事太多了,他牵挂着年迈的老父亲牵挂着他可爱的妻子,牵挂着他年幼的儿子,他舍不得死。

    “带徐苏氏”

    陈瑛一声令下,苏欣晨抱着儿子缓缓地走上堂来,徐泽亨一直被两个衙役用水木棍柱住身子,压得动弹不得,可他仍旧竭力扭转了头颅,向后面看去。

    “相公”

    一见徐泽亨,苏欣晨便大哭起来,抱着儿子向他冲去,徐泽亨也拼命挣扎起来,身子一动,身上的患处绷裂,血水迅速渗透了白麻布的囚衣,可他浑然不觉,只是叫道妻子和儿子:“娘子晨帆娘子”

    苏欣晨一见丈夫,泪水顿时迷离了双眼,她忘形地冲向丈夫,却被两个衙役紧紧拦住,情急之下,苏欣晨终于想起了戴裕彬的叮嘱,忙嘶声大呼道:“相公,公公被官兵给杀了,奴家一路乞讨逃到京师,给你鸣冤告状相公,你怎么这般糊涂,受刑不过,屈打成招,咱一家人还有活路么”

    朱图再也忍不住了,跳起来咆哮道:“封她的嘴封她的嘴这不合规矩”

    苏欣晨不理,只是嘶声大叫:“相公,你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叫我和孩子怎么办相公,堂上坐的是陈青天,你有冤要说有冤要诉啊,相公,为了咱们一家人能堂堂正正地活着,为了我和孩子”说到这里,那衙役才抓住她的手臂,封住了她的口。

    陈瑛脸色一沉,那和善的假面已然撕下,他冷冷瞟了一眼脸色青紫神色惊恐的朱图,沉声道:“朱大人,你今日只是旁证,若依着杨旭的反告,你还是诬告的嫌犯,本官堂上,岂能容你大声咆哮,你眼里还有本官么”

    朱图目眦欲裂,疯狂地吼道:“放屁陈瑛我知道你跟我锦衣卫一向不对付,你这是挟怨报复,你想替肖祖杰报仇,你故意整我,陈瑛我要告你,我”

    他知道锦衣卫

    锦衣夜行第227部分阅读

    -

章节目录

锦衣夜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关并收藏锦衣夜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