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西施 作者:肉书屋

    第 93部分阅读

    “明阳哥!”左明阳在圆门住只露了一个头就被青儿瞧见,左明阳嘿嘿一笑,伸手将青儿怀中的孩子抱过来逗逗:“前面热闹得很,你怎么不出去?”愣了一下转头问青儿:“你这园中可还有他人?”

    青儿摇了摇头,疑惑地问:“没有,你有事?”

    “没有便好,我有一要紧的事跟你说。”左明阳左右看看,朝一片背景的地方一指。

    青儿顿了一下,说:“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藏藏躲躲地让人看见了惹人闲言多!”

    左明阳觉得想想也是,抱着孩子在一石凳上坐下,青儿亦在他的对面坐下。左明阳低思片刻,抬头对青儿说:“老三、老四来府里了?”

    青儿一顿:“什,什么?”

    左明阳将孩子放在石桌上,一边逗着一边说:“狄卫与清河现如今就在前面的客厅里,李木坤也在里面,他们三人正捧着茶聊天呢!”

    吃惊过后青儿露出一丝笑来,左明阳这倒看不明白了,有些泄气地问:“你为何发笑?难道就不怕两个孩子闯进来?”

    青儿伸手将孩子抱进怀里,低着头含着泪笑着说:“不会的,在晋阳的三年里,我天天看见他们,他们都没有见着过我一次。”

    果然,如左明阳所料,他明明已经知道了答案却还是有些不甘地张嘴,只是还没有等他将话说出来青儿便截住了:“我知道你又要劝我,你,大可不必了。只要他们好就好。”青儿最后一言已经泣不成声。

    已过六月天上的太阳如火如佘,可这后院树木参天,竹秀成林,左明阳与青坐的地方又是一座置在水塘正中的凉亭之上,上有秀竹遮日,下有清水映影,很是清凉。置于这极为舒适凉亭左明阳左一声右一声地叹声:“他二人如今纠着我,说如果我不替他俩找着姐姐就不上京赴考!你说,你说怎么办吧?”

    青儿轻轻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前些时日你来我便看出来了,你且把这东西带给他俩吧。三弟、四弟看完必会立刻上京赴考。”

    左明阳接过青儿递来的绢帕,展开一看,愤愤地问:“你这般哄他们,那我问你,若他们两人皆同榜题名,锦衣还乡时来向我要人我怎么办?”

    “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青儿说完搂起孩子就起身离去,左明阳看着青儿离去的背影,他简直是无语问苍天了。

    狄卫与清河与李木坤谈得很热切,他俩几乎忘了左明阳这号人了,直到日已西下方才忆起左明阳来,可正巧,这会儿左府上的车马也来了,两人向李木坤道别回到了左府。

    左府大门大大敞开,狄卫与清河只探了一个脑袋左明阳就迎了上来,言语急切之极:“两位贤弟可算回来了。”说罢伸出手来就要扶狄卫下车,狄卫躲过左明阳的手,蹭地从车上跳了下来,有些生气地对左明阳说:“世兄不想为我等找姐姐你明说,何必逗我兄弟二人!”

    “贤弟且不要这样说,快些进里,我慢慢跟你说来。”左明阳哈哈一笑,伸手攀着狄卫的肩就往里走。

    他们并肩走到里面,在大厅里坐下,左明阳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笑着递出狄卫。狄卫看了一眼左明阳,将信接过来拆开,发现里面并不是什么信纸,而一方丝绢鼓鼓囊囊地装在里面。狄卫心突突地跳着,将丝绢轻轻地抽出来,颤抖着手将它摊开,目光闪烁地看了一眼便嚎啕大哭起来。踮着腿站在狄卫身边的清河被哥哥吓了一跳,慌慌张张地将将那方丝绢从狄卫的后中扯了出来,他只看了一眼那泪水便哗哗地流,哽咽着声音说:“真的有姐的消息了?三哥,这是真的吧?咱们只要同榜题名就可以见到姐了是吧?三哥,你说呢?你说呢!”

    清河一边流泪一边使劲地摇着狄卫的胳膊,左明阳眼里也湿了,但面儿上却佯装惊讶地问:“怎么?信上说要等你们同榜题名后才能见着你姐姐?”

    狄卫抹了一把眼泪,朝左明阳拱手一礼,然后哽着声音说:“数月来我兄弟二人多有打扰,言语中多有冒犯之处,还请世兄勿要怪罪。今日得知姐姐消息,我兄弟二人必定遵照姐令上京赴考,今日我兄弟二人就拜别兄嫂了!”说完再次抱拳长长地为左明阳作了一揖,罢了,将那一方丝绢轻轻收起,拉着狄清河便往自己暂住的厢房走去。

    兄弟二人一走左明阳顿感轻松,轻松后又觉惆怅,柳萍儿好言相劝数日方才好些。

    第31节:狄家兄弟龙庭会

    又是一转间,月兔东升,一满月如银盆一般挂与天际,月下有一青年男子,他身着红袍头戴乌纱,乌纱上插着两根金翼,如玉的面上露出一丝微笑。紧跟着他身边的一少年,身着绯袍,头戴单翼乌纱,如满月的脸上溢着喜庆的笑容,双手合拳,连连朝恭喜之人还礼。他一边还礼一边还用掩示不住喜悦的双眼看自己身边那个头插双翼的男子,脸上的喜悦是藏也藏不住的。

    “四弟,注意言行!”狄卫端正着身子,面带着微笑,一边与人还礼,一边低声提醒着身边的清河。

    “知道了,三哥!”清河转头朝狄卫一笑,轻声应完,接着又与那些达官显贵们寒暄!

    狄卫与清河八月十三进入龙门,一举得中,兄弟两人不仅得中同榜进士,且双双都为三甲之列,狄卫为状元,清河为榜眼,可以说为狄家祖宗争尽了荣耀。仁宗皇帝得知他二人为亲兄弟,很是惊讶,一纸诏书召他二人中秋之夜进宫赴宴。今夜便是中秋佳节,狄卫与清河这两个朝庭新贵大众多文武大臣的护拥下进入了宫廷。涂满金漆的大柱如去柱一般将宫殿撑入天际,清悠的中秋月夜下的皇宫,在五彩的宫灯的照耀下如梦如幻,让人有置身仙界之感。庭院中,无数的美娥如蝶儿一般有序地穿梭着,她们或手提宫灯,或手捧珍馐,低目不盼,轻移莲步,让人看了滋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狄卫与清河端坐在礼官安排的座位上,同时感受着这如梦境般的宫廷给他们带来的冲击,眼里被那金光、彩光所迷失,但他们的心里虽然澎湃却不失清明。

    一声“陛下驾到!”狄青与他身边的老师王琦一样伏身在地,他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控制着自己心脏的跳动。

    “此乃中秋家佳,此为后宫,不是朝堂,众人快快平生请起!”仁宗满地看了看赴宴的臣子,轻轻抬手,沉稳地轻念。

    “谢陛下隆恩!”皇帝施恩,臣子纵使有功也不能不感佩帝王的恩德。虽说仁宗说得随意,可众臣工却一点儿也不敢大意,如专程训练过一般齐声三称“万岁”。

    仁宗稳稳地坐在龙椅之上,抬首看了看自己叔叔八王爷,朝他使了一个眼色。八王会意,轻轻地站起身来,手捧玉杯轻笑道:“众臣工劳苦一生,今日陛下只设家宴于此,众卿不必过于拘礼,如若不然便辜负陛下一片心意了。”说罢,他轻掠蟒袍移出座位,对着仁宗高声地说:“今日中秋佳节之夜正是家合同庆之时,老臣借陛之酒祝陛下万寿无疆!”

    仁宗听罢哈哈大笑,端起玉樽笑着说道:“王叔真该罚,刚才还说了不该拘礼,你我叔侄二人怎生得如此生份!”说罢单手拦杯,仰起头来将酒饮下。

    八王也是玲珑之人,仁宗之意岂会不懂,就坡儿下驴连声讨打,逗得整个宴会气氛不自觉地轻松起来。仁宗看了很是满意,点了点头,再次端起玉樽,众臣工纷纷端起酒盅齐声谢恩,虽说烦琐可也不见方才的紧张气氛。

    坐在殿下的一礼官见时间差不多了,他站起身来,轻击双掌,一群宫娥翩翩而至,顿时大殿内歌舞齐飞,好一派热闹。

    一曲演毕又上一曲,直至三五曲后纵臣工终于完全放松下来。

    几个司部官员纷纷登场,高调地歌颂座上那位年轻天子的英明,仁宗一直淡笑不语,直到欧阳修上前表完贺词他方才开口说道:“自朕登基以来,素以仁孝治国,如今虽不敢于列位先帝等同,却也算是小有所成,朕感佩父母生养之恩,感佩众臣功辅政之功,朕今日敬众臣工一杯。”

    毫无疑问,所有大臣的脸上都露出感动之色。其中一人尤其更甚,此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吕夷简,是为此次京试的主考,只见他掠起袍子上前,躬身一礼对仁宗说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之重,如今天下之臣皆为忠臣,天下百姓皆是忠信。这些都是陛下开倡仁孝治国所教,臣等卑躬,不能体陛下圣意之分毫,然也深受陛下教诲。必当勤勉政事,将陛下仁孝之德广传天下,让更多子民在陛下的仁孝之下受其福祉!”说罢轻掠官袍双膝着地,高呼三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通半文不白的话讲完,可苦了那些正要喝酒的官员,听他高呼万岁,哪里还敢唱酒,连忙掠袍子跪下与众人一起山呼万岁起来。

    此人虽说有些奉承之意,可仁宗听着心里舒坦,不仅他舒坦,就是八王听了心里也高兴。皇帝和八王高兴,众臣也当然高兴,哈哈一笑,皆将刚才的狼狈抛置脑后。

    众人起身,那个吕夷简又说话了,只见他袍子一掠,大声地说道:“今科开试双纳多名才学兼备之学子,更有奇者,本科竟有兄弟同榜之事,且兄弟二人同为列三甲!”

    “嗯,爱卿所言甚是。”仁宗微微含首笑道,端起酒杯轻饮一口微笑着说:“今科状元与榜眼可到?”

    听到皇帝点着了自己的名字,狄卫与清河心里一阵激动,轻掠起官袍轻轻地走出座来,掠膝跪拜:“臣狄卫(狄清河),叩拜圣君!”

    仁宗低头细细地看着这兄弟二人,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待他们起身后笑着便说:“都说文人多谄,朕虽知二位爱卿为诵称朕之,但朕也不得不提醒爱卿,以往对朕要观其行察其纠,这样方为臣之本份。可知?”

    狄卫与清河心中一惊,掠起袍子再次下拜:“陛下圣德,岂非奸谄可攻尔,臣,之所言皆出臣之心,臣若得蒙陛下不弃,定为陛下职守,然,陛下美德也不该受蒙尘埃!”其中狄卫他哪里懂得说这些官样话,只不过在临上殿之前吕夷简提点过罢了,他也觉得说这些太过谄媚,本不想说这些,可那吕大人却说非这样说不可。所以,狄卫讲完自己都觉得是假的,不由得抬头拭着额头的汗渍。

    仁宗本是宽仁之人,今是为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正好前几月太后驾崩,仁宗刚掌朝造全权,他心里很是高兴,而狄戌所答虽说有谄媚之意,却也说得是真话。我是一个皇帝就算要臣子们严格要求我,也不能让自己的仁政美德蒙上尘埃啊。再次,狄卫与清河的答辩文章他是看过的,且在金殿上与这狄卫与清河面对过,狄卫与清河是题题对答如流,道道如理入情,不仅讲事,还顺理,深合仁宗‘仁孝’治国之国策。所以,仁宗对二人还是很满意地。抬抬手将狄卫兄弟起身,再好言安慰两句。

    仁宗这里消停了,可那个吕老大人却不消停了,仁宗一闭嘴他便上前来:“陛下,臣看二位新贵皆是一表人才,文章彰华不失其本,臣有一个不情之情,还望陛下允之!”

    这个吕夷简虽是刘太后的近臣,却在仁宗母妃葬仪上力挺仁宗,所以很得仁宗喜欢,见他上前说话了仁宗岂会不理之理,连忙放下酒杯说:“爱卿有何情之请?”

    吕夷简转头看了狄卫与清河一眼轻轻一笑,转头对仁宗作了一揖,笑着说:“臣有一幼女,年方二八,读了两本书就要学那书本上的才子佳人自选婚配,她的婚事让老臣好不堪烦哪。今日良辰美景,在位新贵皆是人品文才皆重人,想请高攀陛下……”

    不用这吕大人将话讲完,座上的众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仁宗当然也是明白,眯着眼睛笑着问:“不知老爱卿相中了何人?”

    吕夷简有些不好意思地淡淡一笑,轻轻地说:“臣读得狄状元彰华文章……”

    “老相国万万不可!”不等吕夷简说完,狄卫便扑嗵一声跪下,大声抗拒。

    吕夷简又惊又气,点着指指着狄卫浑身抖得说不出话来。

    清河见此变故也随狄卫跪了下来,对着前面的吕夷简说:“老相国,此事真真使不得。”

    “为何?”仁宗双眉一皱,有厉声问道。

    狄卫双膝代步上前数米,跪于阶下大声说道:“自古婚姻大事为父母

    第 93部分阅读

    -

章节目录

棒槌西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棒槌西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