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年代小写手 作者:何书

    分卷阅读33

    零零年代小写手 作者:何书

    分卷阅读33

    折好放进信封。

    此时此刻,已经凌晨一点半,傅凝雪不觉得疲惫,反而精神奕奕,十分亢奋。

    为什么要以此来写下这篇故事,是因为傅凝雪想到了她上职高时候的事情,他们学校有个男生,不好好学习,天天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父母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也不听,父母看到电线杆上的寄宿学校招生简章,看到上面说可以改造不良少年、叛逆少年,军事化管理教育培养孩子,三年后还家长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便决定把孩子送过去。

    想让那里的老师好好教育孩子,并期待着孩子能够听他们的话,不再逃学不再叛逆。

    然而,还不到三年,只不过一年,父母再次见到孩子,却是在冰冷的太平间里,孩子浑身青紫,多处骨折……

    这事儿当时上了本地台的新闻联播,报纸上也有,闹得满城风雨,孩子父母把学校告上了法庭,但是孩子却已经不可能再醒来。

    她就根据这样的实事,杜撰出这么两个人物,以虚拟的人物讲述妄想不用自己费力就把孩子教育好的父母。

    其实她没有把握这篇稿子会不会通过初审,因为里面的内容太过阴暗。

    但她还是决定写这样的故事。

    如果没有通过初赛,只是在萌芽杂志上刊登的话,让更多人看到,讨论这个问题,也是好的。

    这次没通过,那就明年再战。

    第24章

    傅凝雪写完这个故事, 躺在床上还有些回不过来神。

    后世这样的封闭学校, 书院,戒网所, 臭名昭著的杨永信院长, 豫章书院的山长、龙鞭, 太多太多, 有很多愚昧的家长就算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新闻,也无痛无痒的继续让孩子在里面接受所谓的改造和学习。

    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一些所谓的改造学校被勒令关闭了,可那些家长就像是中毒了一样,谴责网友,甚至说,书院关闭了,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

    仿佛这些孩子是孤儿, 没有父母一样。

    可明明, 他们就是孩子的父母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这样的话?

    或者说,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文中的黑暗敌得过现实的黑暗吗?

    为人父母不用考试, 可能是最大的bug, 还好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讨论当父母需不需要像考驾照那样进入学校学习, 取得资格证之后再准予生子?

    傅凝雪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傅凝雪翻个身又眯了十分钟才从床上爬起来, 天气越来越冷, 傅凝雪缩着脖子穿好衣服揣着手走出房间, 洗脸刷牙。

    因为经常邮寄稿子,傅凝雪早就提前买了一些信封邮票在家里,这会儿拿着封好的信封往学校的方向走,学校外面现在立了一个信箱,不用再跑到隔壁街投稿,比之前方便一些。

    傅凝雪来到学校门口,刚把信封扔进信箱,有人就一把拍在她的肩头上。

    “嘿嘿,小雪,从实招来,你是不是在跟你的笔友通信?”

    傅凝雪看一眼咋咋呼呼的丁玲玲。

    丁玲玲看傅凝雪的表情这么正经,摸摸鼻子,嘿嘿笑。

    不过她最近有自己的笔友,有两个,一个是湖北的,一个是广东的。

    “不是啊?”

    “给我表姐写的信。”

    “哦哦哦,原来是表姐啊,我还以为你也开始跟笔友写信了。”她们班现在好多人都找了笔友,都是从杂志上看到的。

    杂志的页脚部分都有一个找笔友的信息栏,丁玲玲就试着给杂志社写信,附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想要结交什么样的笔友,没想到真的刊登了,然后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三四封信,一开始她四封信都回,后来对方没音信了,她就专注跟其中两个通信。

    彼此分享心事和学习心得,等待收信,成为了有笔友的人每个月的期待。

    好多人隔三差五就会去小卖铺的阿姨那里问。

    “阿姨,今天有我的信吗?河北石家庄的。”

    “阿姨,有没有从北京寄过来的信?”

    “阿姨,哈尔滨的有吗?”

    “阿姨,八年级一班的信有吗?”

    在这样的氛围下,放寒假了。

    傅凝雪没有收到新概念寄来的通知。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傅凝雪安慰自己,这种事都是很正常的,就像投稿,不是特别厉害的作者,次次投稿都不一定次次投中,这次没通过,那就明年再战。

    况且,她投稿真的太晚了,那边收到信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截稿了?毕竟山高水远,平邮又那么不可预测,有一个星期就就收到的,也有半个月都收不到的。

    傅凝雪收拾东西抱着书准备回家的时候,丁玲玲气喘吁吁的拿着两封信找到她说:“小雪,刚刚我去问小卖铺的阿姨还有信吗,发现有一封从上海寄过来的信,收信人是你,什么什么编辑部的。”说完走过去递给傅凝雪,其中一封是她自己的。

    这个时候班里已经没人了。

    傅凝雪一脸镇定的接过信封装到书包里,抱着书跟丁玲玲一起往外走。

    丁玲玲还在问。

    “你是跟哪个作者写信了吗?”

    傅凝雪面不改色地说:\”我不是这段时间经常看周玥的《萌芽》吗?前几天忍不住跟杂志社发了一封读者信,表达我对他们杂志的喜欢,可能是被编辑看到了,给我的回信吧。”

    丁玲玲听得心痒痒,十分好奇编辑都给傅凝雪回了什么,但傅凝雪这个时候又没打开,她肯定不可能冲上去帮别人拆信。

    “那你看完了,到时候跟我说说编辑都给你回什么了。”

    “没问题。”

    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家走,傅凝雪到家后,丁玲玲跟傅凝雪说了再见。

    等进了屋,傅凝雪马不停蹄的往自己的房间跑。

    撕开信封就看到了入围通知单,通知她1月15之前要赶到上海参加比赛。

    今天已经1月12号,她必须明天就买好车票前往上海,因为从华县到上海最起码要二十个小时,具体是多久她记不得,但在火车上待十几个钟头是绝对的。

    这个通知来的太仓促,让傅凝雪完全没有准备,她都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说。

    傅成林昨天就放假回来了,正在屋里看书写寒假作业,就听到妹妹回来的脚步声,可以用风驰电掣形容了。

    傅成林以为出了什么事儿,想了想放下笔决定去妹妹的房间看看。

    傅凝雪房门没关,傅成林走到门口就看到妹妹手里拿着信呆坐在椅子上出神,他走过去,直接把妹妹手里的信封抽走。

    仔细一看,根本不是他想的跟笔友通信,而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通知书。

    傅成林对这个太熟

    分卷阅读33

    -

    分卷阅读33

    -

章节目录

零零年代小写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何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书并收藏零零年代小写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