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姑传 作者:天远大

    分卷阅读122

    丑姑传 作者:天远大

    分卷阅读122

    在发愁过年新衣新鞋子的事情呢。他和丑姑一样是个穷光蛋,不,应当说他比丑姑还穷。因为他的银子大半都用在吃药上了。

    宁二和柱子走后,姜春花正好过来了。

    “来的正好,你先帮整一双鞋底子出来。”丑姑连忙拉上她。

    姜春花看着她画的大小就知道,一定是宁家人穿的,说:“你是照着人家的鞋子画的吧?有没有放一点。”

    “没有,我直接比的鞋子啊。”丑姑答。

    姜春花好笑的看着她说:“下次拿人家的鞋子比,做的时候要放一寸。不然就会小的。”

    丑姑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连忙点了点头。

    姜春花却又说:“男人的鞋底子要比女人的鞋底子稍微厚一点。”她边说边教丑姑如何做,两人动手速度快的多,很快就整出一双鞋底来。

    “这么厚,是不是纳鞋底时就更加费劲了?”丑姑看着这双鞋底比自己平常做的要多了两层,明显的厚实了,心里有些打鼓了,怕年前做不完。

    “当然啦,特别是干活的男人鞋底子肯定要比小孩子,女人的要厚实一些啊,就是鞋面子都得厚实一些呢,不然很快就会坏掉了。”姜春花说。

    “哎哟,这么大,又厚,叫我纳不知道得纳几天才纳完呢。”丑姑有些发愁的说。

    “你就别叹气了,我拿一只回去,得闲时帮你纳。明天再过来,帮你整另外两双底子。”姜春花好笑的说。她不相信丑姑没把她算进来,不然就凭她这刚学会的手艺,还敢给外人做鞋子,不怕人笑话呢。

    “好,谢谢你啦,春花姐。”丑姑连忙道谢,又问:“今天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都下晌了,姜春花一般都是吃过早饭就过来了。

    “你这几天要去集镇上吧?帮我把这个拿去卖掉吧,大约能卖三十个钱吧。”姜春花说着掏出两块小绣品出来,原来她偷偷做了点活,想换点私房钱存着。

    这个布,还不知道是几时省下来的,她的绣活也不算很好,但胜在花样鲜活。丑姑完全不懂行,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瞧了几遍,才问:“要是不值三十个钱怎么办?”

    “随便你卖啦,这个价钱也是我猜的,有一次我见过别人卖这个。不过别人的布比我的好。”姜春花说。

    “那就好。不过我明天要去集镇上,你明天不用过来。”丑姑这才放心的收下来。

    姜春花点点头,又拿起了另一只鞋底子,说:“既然这样,两只我都拿回去吧。”

    丑姑连忙又去拿了几条腌鱼和两个萝卜给她,说:“把这个拿回去吧。谢谢你啦。”

    姜春花连忙推辞,说:“前儿个不是已经给了菜吗。”

    “那是那这是这。你拿回去吧,我还指望着你帮我做鞋呢。”丑姑连忙说。显然宁家的三双鞋子,完全靠她自己是不太可能了。

    最终姜春花还是收下了,拿点东西回去,才能有足够的理由过来丑姑家做针线活。

    第二天,丑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就起来了。她想见识一下古□□年货的热闹街市。可惜了,到了集镇上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而且本地太穷两个因素,街市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琳琅满目的货品。和平常相比,不过是多了些年节的小食点心和孩子们玩的小物件,比如小孩子们玩的灯笼,等等。

    最热闹的就是买布的铺子里,客流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过年了手头宽裕的,都得给家人添一两件新衣服。宁二跟着她转了一圈,买了一块布给她,说是做鞋子用的。丑姑收下了,这块布做鞋面子,确实比她家的那个布要好一些。

    接下来,丑姑特意的多看了两家,最终把姜春花的两个小绣品以三十五个钱的价格卖掉了。

    那店家还说:“这活儿做得还不错,就是这布差了些。我这里还有好料子,你叫你家人过来挑两样拿回去绣,我出十个钱的工钱。”她也看得出来,这活不是丑姑做的。

    丑姑看了一眼这些活计,觉得才出十个钱太便宜,就没要。而且她还不知道姜春花会不会呢。

    接着,她带着明儿和小弟随便挑了几样便宜东西,就兴趣缺缺的看着弟弟们玩乐了。

    宁二也一样对绝大多数货品不感兴趣,不过是多买了些香烛纸钱,打了一斤酒,要了两斤点心,割了一斤肉就算数了。实在是手头没有余钱。他的五两银子,已经花去了三两半了。剩下的一两半,还得买种子呢。

    “不买了吗?”丑姑问。

    她家也没买什么,一来手头的钱经不起花,二来好象不买也能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也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她花银子,特别是那些点心,说实话,都粗糙的很,还不如她自己做的好呢。但是呢,要做吧,就需要买白面,糖,油等物,这可都是贵东西,她哪里敢买,只能和大家一样,粗糙的点心也跟着买了两斤,免得明儿和小弟去馋人家的。

    “还有一样一定得买。”宁二答。

    “什么东西?”丑姑惊讶的问。

    宁二笑了笑,说:“你怎么忘记买炮竹了?过年过节可不能少了它啊。所谓炮竹一声除旧岁哟。没有它怎么算过了年。”

    丑姑了然的点点头,因为见识过现代无数样高级的鞭炮礼炮烟花等物,她对古代的炮竹并不太期待,反倒是明儿和小弟兴奋起来了。最后,丑姑和宁二一样,选最小的炮仗买了两样,就算是把年货办齐了。

    “我们要不是写对联贴?”丑姑又问。

    她老家的习俗,家里长辈去世后,连续三年的春联都不能用,平常大家用的红纸写的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而是要用白纸写些什么音容犹在的思亲之语,这种白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最近三年有亲人过世了。

    “不了,我家和你家三年之内都不用。”宁二答。不过,他还是又顺手买了两张红纸,以防村里有人求他写对联。

    第82章 人心

    拿着自己的三十五个钱, 姜春花十分开心,感激的说:“还是你行,我还以为只能卖三十个钱呢。”多得了五个钱对她来说, 真是个意外之喜, 她之前还担心连三十个钱都卖不到呢。

    “我也不懂行情,就是跟着别人看了看,才讲的价格。有人专门给绣品铺子里做绣活, 赚工钱。很便宜, 就十个钱一副,还那么多花。”丑姑把自己上集镇上看到的听到的都讲给姜春花听。

    姜春花果然没想赚这个钱, 说:“恩,那些高档的绣品不好做, 才十个钱也太便宜。”她以后没有再打算做绣活来赚钱了,因为没有上得台面的布了, 也没有好的绣线。这两小块布,还是早前吴猎户给的。

    其实, 他们家附近几条村子的就没有一个人专门做这些高

    分卷阅读122

    -

    分卷阅读122

    -

章节目录

丑姑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天远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远大并收藏丑姑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