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敛财日子 作者:千里清辞

    分卷阅读159

    古代敛财日子 作者:千里清辞

    分卷阅读159

    徐,下辖六个县,而她弟弟正是做的其中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听到他们提到”李大人“,她不得不多想,就算希望微乎其微。正在这时,孙芥跳下马车,往她这边走,她按下快跳的心,沉着脸看着他走过来。

    刚才在林间道上时,孙芥都快吓昏,只记得一道青影救了他们,并未看清楚这个青影是何人。这会儿他就近扫了眼,才发现眼前这人竟和自家大人长相极其相似!虽然眼前这人面貌偏阴柔,那双杏眼更是灿若星辰,波光潋滟!

    他愣愣地抬着头望着李闲,一时竟忘了自己走上前来是做什么的。

    李闲皱着眉,以手握拳抵着嘴轻轻咳了咳,孙芥这才回过神,连忙低下头,按下乱跳的心,稳稳道:“刚才多谢这位公子出手相救,还望公子告知姓名,也好让小人告诉主子恩公是谁,稍候定然上门拜访道谢。”

    “不必客气。”李闲顿了顿,犹豫地问道,“能请问一声,你们口中所说的李大人,可是汝州某县令李宇?”

    孙芥怔了怔,愣道:“公子怎知我家大人是李宇大人?”

    李闲嘴角翘起,眸星闪闪,心情顿时大好:“正巧我此次前来汝州,正是寻你家大人的,不知可否带个路?”

    孙芥朗眉蹙起,不过只一会儿便想通,若眼前这位想对他家大人不利,就算他不带路,人家迟早也能找得到的。何况,他家大人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他想动手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既然如此,请随小人来。”

    孙芥挥手让后头自己驾的马车走在前头,一行人穿过不算长的街道,往西城出去,拐了一处只能容纳一辆马车的小道,缓缓前行着。右手边是一条河道,河道很宽,但河水却像山泉一样细小。好在左右青山环绕,古木参天,倒是清凉。

    众人沿着小道翻过一座小山,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小山那头一窝山谷,山谷四周皆是平缓的小山,被小山环抱着的却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说是县城倒不如说是山村。整个山村被刚才看到的那条水势并不丰沛的河切割成许多个村民聚集点,每一处河边都架着一个水车。

    此时正值正午,农田里的农人都扛着锄头往回赶,看到小芥子引了一大帮人十分惊奇。

    “小芥子,你啥时回来的哟?”

    孙芥忙笑道:“刚回来呢!这就赶回去找大人。”

    一个头发全盘起的农妇手里提着一箩筐的菜,随手抓了一把就往孙芥车上塞,笑眯眯道:“正好,俺这儿刚有摘下的菜,不值当啥,就给大人添碗下饭菜吧!”

    孙芥苦笑一声:“花大娘,你这把菜让大人见着了,怕是又要提我耳朵了!”

    花大娘细眯着小眼儿,憨笑道:“你就不会偷偷地放大人厨子里去?”说完,似乎担心小芥子会把菜又还给自己,抓着菜筐子紧走了几步。

    孙芥只得失笑摇头。

    一路走来,孙芥车上塞满了各色各样的菜,孙芥连哄带劝的,一根菜叶子都没还回去。

    看着成堆的新鲜蔬菜,李闲脸上的笑容更盛。

    道路的尽头,便是略微破旧的县衙,门口的石狮子一只缺了颗牙,一只缺了只耳朵,但依旧可以感觉出压严肃穆的气势。衙门口架着一只鼓,正是一县大小之事时的备用鸣鼓。

    孙芥一路将李闲众人带到衙门里旁边的会客堂屋,便告了一声退转去找李宇,跟着他的几个人也一齐出去了。

    这间堂屋并无什么家具字画摆设什么的,只有一溜儿的旧椅,还有不少长条板凳,两旁的墙壁上只挂了一些“肃静”、“威武”等大牌子,可见平日若是有些不须上台面的纠纷都是在这儿解决的。

    文知文砚长时间赶路,又经历刚才那翻惊吓,都有些累疲惫,坐在椅子上蔫蔫地无精打采。

    她倒是因着要见李宇了,很是兴奋,连带着路上的倦意都一扫而空。她缓步行至门口,便听到左边传来脚步声。

    她扭头望去,却见一名比自己高一个头、眉目星朗气宇轩昂的男子朝这处走来。他心似有感应,猛地抬头望来,两人目光就在空中交集,顿时那双相似的眸子恍若星光,霎时闪亮,那嘴张开,一声惊喜破口而出!

    “姐!”

    “宇儿!”

    李宇脚下生风,只一运功,转眼便窜至李闲眼前,大手一伸,就把眼前的女子紧紧抱在了怀中!

    “姐!你来了!你怎么来了!”

    听着有些胡乱的话,李闲眉开眼笑:“自然是来看望你的!怎么,不欢迎我来吗?”

    李闲佯怒地瞪着他,“是不是姐姐来了,你就不能拿钱偷偷做事了?你个小子,姐问了你多少遍了你都不回,这不逼着姐亲自来看看你到底在干什么好事吗?”

    听她这般解释,李宇这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接二连三地要钱引起了她的担忧,连忙笑道:“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吗?”

    他瞥了眼旁边满脸震惊的孙芥,拉着她往屋子里走,“这事稍会儿再告诉你。姐,你这会儿赶来,只怕是还未吃饭吧!”他眼神掠过外头的二十个黑鹰卫,转头吩咐道,“小芥子你去让厨房多备些好酒好菜!好好犒劳犒劳这些护卫!”

    孙芥这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忙应声下去了。

    ☆、第167章 计划

    第167章计划

    坳县之知源于其地形,是六县中距汝州城最远最小的一个小县,下属十二个村,这十二个村以河流为界,每个村设有里正。

    李宇来之前,因为离河流较近这里基本是单种稻谷,而且只收一季。因此县里的人在交完税后,只能囫囵图个温饱。他来之后发现这里光照强,完全可以种两季甚至是三季。不过他思量许久,最终决定暂时并不将这个看法推广出去。

    “所以,你打算先疏通坳河再推广你的计划?”

    李闲放下手里的羊皮地图,这是李宇来此之后,亲手绘制。原先的坳县地图几乎就是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丝毫看不出什么。

    他便花了一个月时间,走遍坳县,重新绘制,上面具体到坳河每条支流的位置,旁边几户人家,有什么桥梁……看着这一笔一画细心的线条,以及图边的标注,她既是心疼又是欣尉。

    “姐,坳河连通外头汝州县城,如果能够疏通,乘船片刻即可到达,坳县百亩竹林就可以起到大作用!”李宇指着地图上坳县与汝州之间画的一条虚线,又直起身子望着窗外,语气稍稍变得沉重,

    “农人都在为着填饱肚子忙活着,可这般起早贪黑,除去税,竟只能勉强糊口。我来之后架了水车,免去他们每日挑水的时间和精力,引进了土豆,你看,如今外头已种了大片。”

    想起刚才进村时入眼的农田,李闲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进村后,道路

    分卷阅读159

    -

    分卷阅读159

    -

章节目录

古代敛财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千里清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里清辞并收藏古代敛财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