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在六零 作者:蓬莱女

    分卷阅读18

    九零后在六零 作者:蓬莱女

    分卷阅读18

    。

    这时候小孩子们趁大人不注意,彻底的就闪亮登场了。

    一群子哗啦啦的就跑车上去了,你动动那里,我戳戳这里;你占了座位,那我就趴了车头上。总之一群孩子是彻底攒上窜下的闹腾开了。

    这时候大人少不得就得赶紧把这熊孩子一个个拉下来,那性子急的没准儿就会来上一场“爱的教育”。

    可真是熊孩子,这新买的车,要是弄坏了咋办?再说了,老子(老娘)还没动呢,你就抢前头去了。这么一想,哎呦,更想收拾熊孩子了咋办。

    等熊孩子被大人们提溜着耳朵拉走,村里的人更是盯着拖拉机瞧移不开眼了。

    这时候李爱国登场了。

    “乡亲们,在主席的领导下,咱们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这就是咱们买回来的拖拉机--五征牌拖拉机,咱山东产的。”说到这儿,看到大家伙热切的小眼神,干脆也就不说那些虚的了,“这样儿,想要摸摸拖拉机的就赶紧排队,老的排了小的前面,谁也不准插队。”

    李爱国在李家庄还是挺有威信的,这话一说出口,就赶紧按照他说的办了。场面到了这儿倒是井井有条的。

    肉肉看着这么有喜感的一面,莫名笑不出声来。

    是啊,有什么好笑的。他们这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他们骄傲啊。

    就连胡老太也排队等着摸拖拉机呢。

    倒是村里的人不敢托大,把她让前头去了,她也就成了第一个可以摸拖拉机的人。

    手摸上去的那一瞬间,肉肉不知道胡老太心里是个啥感觉,是不是跟她一样骄傲。

    胡老太眼睛挂着笑,面上倒是淡淡的,转头对站在旁边的李爱国道:“能上去坐坐不?”

    “妈,瞧你这话儿,这都是咱的车了,别说坐了,要是您老能开,那也是能开着遛遛的。”李爱国玩笑了一句。

    底下的人哄的就笑开了。

    “大娘,要不您老开开试试?”

    “就是就是,没准儿大娘还真会开呢!”

    “看你们贫的。”胡老太笑骂了一声,接着就腿脚麻利的上了车。

    坐了足足有一刻钟的功夫,胡老太这才眼角湿润的下来了。

    不光是胡老太,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都是泪眼朦胧的从车上下来的。

    他们坐在车上的那一刻想到了什么,肉肉不知道。

    也许是在感恩现在的好生活,也许是怀念那早死的老伴儿,也或许就是单纯的想要哭上一哭,哪儿来的那么多的理由说得清呢。

    不同于老一辈复杂的情绪,年轻一辈的就只有高兴激动的份儿啦。即使他们大多数其实都不会开车,可是那村里有了车,那也是值得说道的好事儿。没准儿啊,那还没娶上媳妇的,还盘算着这辆拖拉机能给他加多少分呢。

    这年头娶媳妇就是那么简单粗暴。

    有房子那是一定的啦,你要是有四大件儿,那有的是漂亮的大闺女排着队嫁给你。农村人没有工业券,四大件儿什么的也就是听听,但要是村里有了这辆拖拉机,那托媒人说亲的时候也就有底气的多啦。

    像是肉肉听到奶奶说到过的这个村娶媳妇的要求,那是要长得俊的眼睛大的,还要长得高的,最好还得要皮肤白点的,这样生出来的娃子才好看。

    说白了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可是这样条件好出挑的闺女人家可不愁嫁啊,那眼光也就比一般人高。

    这时候李家庄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地多,这就代表能填饱肚子有余粮;分家,这就代表除了长媳一嫁进来就能当家做主;再有上辆拖拉机,这就代表啊,人这村里的日子过的是真不错,还能少干点活呢。

    所以啊,这拖拉机的作用可是大了去了。也难怪即使要花这么多的钱,这家家户户也是赞同的。

    说白了,这村里人对颜值有着极高的要求。你要是自身条件不达标,你拿什么去娶俊媳妇啊。

    就连那村里最穷的小袁,那娶得媳妇也是拿出去手、上得了桌面的。要是娶得媳妇比人家差了,那还不得被乡里乡亲的给笑死啊。

    所以啊,这拖拉机得买,买的对啊。

    ---这是大多数还没有说媳妇或者是家里儿子没有说媳妇人的心声。。。

    第14章 定计

    等到大家伙彻底平静下来,李爱国这才指挥着大家把拖拉机推进早就收拾好的屋子里,又仔细的把门插好。人群这才彻底的散了。

    而肉肉这时候早就被胡老太牵着小手回家去了。

    午饭时候一家子人都在,肉肉放下手上的碗筷,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肉肉说这话时,小脸绷得紧紧的,语气肯定。以至于即使知道她还只是个刚上小学的小孩子,也把全家人给震住了。

    先开口的是胡老太。胡老太不知为什么,对自己的大孙女总是有一种蜜汁自信,认为大孙女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她干脆直接的信了肉肉的话,问道:“什么路子?”

    “妈,肉肉还这么小,能知道些啥?!”赵红袖对着胡老太嗔了一句,然后又转头对肉肉道:“肉肉乖啊,你是不是缺啥东西啦?”要不然小小年纪的咋就惦记着赚钱的事儿,还要发家致富呢。

    “妈,你信我,我说的都是真的。”肉肉小眉头皱了皱,小脸也鼓了起来,“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先听我说。”

    “就是,妈,先听妹妹说。”李洪礼也跟着帮腔道,但那话音里倒是透出一股子看好戏的味道,引来了肉肉的怒目一瞪。

    “奶奶,咱们村地里产的粮食是不是够咱们一年吃的?”肉肉问胡老太。

    “嗯,”胡老太点头,“但即使是家里有余粮,那也是不能拿去收购站的。”

    老农民有句话说得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所以这老农民基本上都有存粮的习惯,即使是丰收年,那也是得把粮仓屯的满满的,够上一年吃的有余才好。

    所以啊,这粮食是不能卖的。

    “我知道奶奶的意思,我说的也不是这个,”肉肉摇了摇头,在这里生活了这些年,她还哪里不知道农村人的习惯呢,“我的意思是,既然地里产的粮食够填饱肚子了,那么那些边边角角的自留地是不是就可以种菜或者别的什么国家收购的紧俏货?”比如洋葱、土豆什么的,要知道她可是打听了,城里的菜也都是限量供应的,而且收购站这些东西也是要收的,“积少成多,咱们村里的自留地可是不少啊。”

    自留地这东西,每个村里家家户户都有。

    什么是自留地呢?

    说是“自留地”,其实就是那些规整的大片土地上剩下的那些边边角角,就像裁剪衣裳剩下的布头似得,自留地也

    分卷阅读18

    -

    分卷阅读18

    -

章节目录

九零后在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蓬莱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蓬莱女并收藏九零后在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