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作者:西淅

    分卷阅读4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作者:西淅

    分卷阅读4

    “姨,你这是小生意,赚微薄钱,每个月的柴火、门面都是支出,赊账的人多了就没钱周转,长久下去不行。”

    刘秀萍怎么会不清楚这些,开店到现在连着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只是赚了半个本子的账。

    她其实也委婉地提过,可是每次挂账的人都说等下次一起结账。

    一次推着一次。

    “有钱赊叫无赖,没钱赊是真穷,都不占道理,你现在面子抹不开,以后还得去催账,别人更会觉得烦。不就赊点还上门要账?说了过段时间给你还来?过年过节的要账真晦气!”

    林钦模仿那些推账的人。

    李志杰看着人震惊了,“我去,你把那群老流氓学得太像了!”

    这丫头平时像个小哑巴,今天嘴巴挺厉害的啊。

    不错不错。

    林钦分析的头头是道,刘秀萍也有些动容,她叹了口气:“那我尽量不让他们赊,先吃饭吧,菜要凉了。”

    三个人拿起筷子吃饭。

    林钦认真思考过,要避免老路,这店是不能开下去的。

    字条贴上去开始的半个月,那些人抹不开面子不会赊,但是日子久了还是会故态复萌,变得不要脸起来。

    刘秀萍的性格,让她突然硬起来也不可能。

    现在关了店,总比后面被赊账拖垮的好,也就不会追账几年无果气坏了身体。

    不过她要怎么劝服人关店还得仔细想想。

    毕竟全家指望着这门生意养家的,前期投入了不少心血,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除非是……有了更赚钱又稳妥的方法。

    林钦快速地吃完饭,放下碗筷说:“姨,我回去了。”

    “她这是怎么了?你知道吗?”

    等着人走后,刘秀萍问旁边的儿子。

    这孩子今天说得话能赶上从前半个月的量了。不过转念一想,开朗点也不是坏事,这才稍稍放心。

    “我也不知道。”李志杰边吃饭,边含糊的说。

    心里却想着还能怎么样,还没考好打击太大了呗。

    林钦把钥匙插入锁孔,推开了门。

    房子虽然陈旧却干净整齐。

    她看到了后面那套被拍卖出天价的乌木家具,不过这会儿,她没耐心去欣赏。

    林钦把屋子翻了个遍,半个小时后,她手撑着下巴,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钱。

    纸票,硬币加起来一共有四块九毛八分钱。

    来回数了三次,不会有错了。

    ……

    所以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然后一个回笼觉就回到解放前?

    只剩下一张满是胶原蛋白的脸。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拮据到这种地步。

    林钦边感叹边把自己全部身家收起来,她一个不小心,硬币掉了一地。

    林钦:“……”

    非常有画面感地阐述了什么叫“穷得叮当响”。

    第3章

    林钦把她的身家财产——四块九毛八分,妥帖地收进了随身的布包。

    这笔巨款得好好收着,丢了就真变成穷光蛋了,虽然现在也没差太大。

    她还是下定决心要赚钱,虽然这张漂亮的脸能让她觉得安慰,但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而且要越快赚到越好,林钦担心会在事情来临的时候,无力抵抗或改变,然后重蹈陆静然的覆辙。

    有钱会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林钦最近白天都在刘秀萍的店里帮忙,刘秀萍不让她进厨房和收拾桌子,她就帮忙递茶水和收钱。

    “对不起,我们不赊账。”

    男人在听到说“不赊账”想反驳,抬头看到人,喉咙的话卡壳了。

    眉眼弯弯,怯生生的眼神,让人觉得对她说话声音大了都不应该。

    男人在漂亮的姑娘面前会比平时更爱面子。

    十七岁的陆静然已经亭亭玉立,哪怕不打扮就能吸引视线停留。

    “我给钱,你多大了啊?”

    “谢谢大哥,我还在读书呢,明年高考。”

    陆静然送走了这桌人,前面公共电话的老板就急匆匆来叫人。

    老板嗓门大,众人都顺着声源都看过来,这个年代接电话都靠公用电话老板喊人,也不讲究什么隐私。

    “陆静然有你电话,快去接!”

    “就去就去。”林钦把钱放抽屉里,跟上人的脚步。

    终于等到回信,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

    九零年代初,整个社会物资都很匮乏。

    市里也才开一家小商场,货物紧缺,想要在小镇上想做什么生意就更加难了。

    林钦要赚钱,就要走出去。

    现在的大体环境相比前面的十几年要轻松了很多,货币开始流通,吃饭不用凭粮票,也很少有“投机倒把”罪,商品流通带动社会的发展。

    资本积累的时期,社会上大多数人贫穷,但是发财的机会很多。

    这会儿稀缺经济和信息不对等,只要有供给就有钱赚。

    等再过个几年,信息也互通发达了,就没有这么容易赚钱!

    很多后人感叹自己没生对年代,九零年初去深圳摆地摊的人,都成了千万富翁,生不逢时。

    其实这样想很不公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放弃铁饭碗,背井离乡去做生意是要背负很大风险,很少人能有这个勇气。

    各方面也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条件。

    当时很多人南下都进了工厂,一个月能稳妥到手几百块更加放心!不用担做生意的风险,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坐在路边大爷都能看得出这是个机会,这就已经不是机会了。

    所以抢占先机很重要。

    林钦好歹是几十年后的人,清楚这段历史的发展,心里算是有底。

    几十年后,陆静然被判无期,再无翻身可能,来看她的人寥寥无几。

    其中有这么一位老人。

    陆静然的外公除了有个弟弟,还有个远嫁的妹妹宋玉芳。

    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宋玉芳会远嫁就是因为夫家彩礼给的高,交通不发达,很多人远嫁一辈子都难再见面。

    宋玉芳在自己大哥死的时候打电话回来过。

    她知道二哥做的事后很气愤,但一个远嫁的女儿哪里管得了这些,有心无力罢了。

    宋玉芳当时还寄了二十块钱回来,并且留了号码。

    她自己有家庭,这是她力所能及最大的帮助。

    那二十块没有到陆静然母女的手上,几十年后,老太太探监提到这件事,穿着囚服的陆静然一脸茫然。

    少年时期的陆静然恨极了宋家人,自然对素昧谋面的姑姥姥不信任,那个号码也没有拨打过。

    林钦在抽屉里的电话簿,翻到了老太太留的号码。

    她没打算去投靠人,毕竟对方有自己一家要养活。

    林钦习惯

    分卷阅读4

    -

    分卷阅读4

    -

章节目录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西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淅并收藏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