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作者:西淅

    分卷阅读80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 作者:西淅

    分卷阅读80

    该是没问题了。

    王家的女人们下午还得去山上采茶,家里就留了一个和陆静然差不多的姑娘。

    她是王泽华弟弟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就没读书了,帮着家里做事情。

    王梅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五点起床就要喂猪喂鸡鸭,然后还得负责一家人的饭菜,把饭菜送到茶山区。

    下午回来还得洗衣服,然后四点左右又得准备晚餐,晚饭结束还得打扫房子带孩子。

    南市重男轻女的程度,不比宁县程度轻。

    这个时代大环境下,女人生活得总是更加艰难。

    特别是老大,要照顾弟妹身上担子很重。

    王梅才不过十八岁,手上就已经起了很多厚茧,她看陆静然的眼神是不加掩饰的羡慕。

    羡慕她能活得这么洒脱,能力这么强,不要围着锅炉转。

    陆静然心里叹了口气,这是大时代的普遍现象,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正常的。

    她不可能说让人不要做,或者伸出援手把对方带走,这都是不现实的。

    她很庆幸一年前,自己睁开眼睛,并不是在这样的坏境里。

    而且不说是现在,再过上二十年,很多行业,女人要想和男人达到一样的高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中的男女比率就能知道,公平不是在嘴里的。

    陆静然不做任何菟丝花,所以只能更努力。

    她从前也经历过职场,自然清楚这些不被承认却一直存在的潜规则。

    比如最直接的,上司对女性下属总是显得更加宽容,但是如果是有提拔的机会,还是会优先男性下属。

    不过就算是这样,她还是成为了律师所的名气最大的律师,还成为了股东之一。

    人都走完了,李家的两口子有些坐不住。

    陆静然就陪着他们去茶山到处转一转,这里空气湿度大,走一走倒很舒服。

    然后他们看了一个流程的制茶。

    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炒制的这一道工序。

    200度的高温锅,必须得保证‘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这要是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做。

    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

    陆静然和李志杰在来的路上,就和他们交了个底。

    她第一次和李志杰过来,是借着公司采购的名义,对方才愿意先给一半的定金。

    夫妻俩愣了很久,这两个孩子这主意也太大。

    这怪不得后面要注册公司呢,是为了圆了当初的话。

    不过事情过了这么久,他们也就批评了几句,这还能有什么办法。

    想想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哪里能攒下来钱。或许现在还在为了下岗烦恼,两口子倒是想得开。

    大概是这一年太多事情,让他们接受能力也变得高了起来。

    如果是一年前就知道了,大概就会被人吓得不轻。

    三个人转了一大圈,这才回去休息。

    ————

    李志杰一直到晚上七点才回来,天都黑了。

    这次王家收拾了两件房,这已经是极限了。

    陆静然和刘秀萍一间,李志杰父子一间。

    房间里还给换了新的被子,这算对方能力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招待了。

    李志杰说:“我们把价钱已经压到最低了,茶厂转让费5万,另外我们谈了45亩茶叶基地的35年承包,每年9万,一次性得付六年,就是54万,然后茶厂的原来的十几个工人我们必须接手过来,给他们妥善的安置,不过那些人都是技术工,这个自然。”

    所以这前后加起来,一共得要59万了,不过和陆静然预料得差不了多少。

    这个年代,这数字绝对是大价钱了。

    59万放在银行,光是一年利息就能有接近六万,完全够一家人的花销。

    对方叫价这么高,是因为那45亩的茶叶基地产出的茶叶质量非常好。

    村里的种植方法,茶树和果树种植在一起,这样茶叶制成后,会有种天然的果香在里面。

    那45亩地的茶叶也都已经长成的树,一亩地的年的生茶年产量在30公斤左右。

    如果经营得好是能够轻易回本的,所以算不上漫天要价。

    李家的夫妻俩,现在还在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东西都不太懂。

    不过他们可以慢慢学,陆静然让他们留在这里,只是起了一个监督的作用,然后离开小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陆静然自己也对茶叶生意很感兴趣。

    她喜欢喝茶,从平常自己熟悉的食物入手总是没错的。她从前喝的碧螺春市价要6000多一斤,这还是拜托客户才能定得上。

    夫妻俩虽然是为自己做事业,其实也是成全她。

    陆静然倒是没有急着劝人,只是把账都算了出来。

    茶叶每亩3公斤的特一级成茶,每公斤至少能卖1600块。

    要这么算这一亩就是4800块钱,45亩地就是二十多万,当然是有赚的。

    而且她的产量和价钱都是保守估计。

    而且平时,还有普通级别的茶叶可以采摘,这也是一笔收入。

    这一笔笔的把算出来,收支就清晰地摆出来,能不能赚钱一目了然。

    李家的夫妻俩这还算听得懂,渐渐摸到了门路。

    两家一起合作来收购茶厂,但是现在要59万的成本,王家的人一共只能拿出来十万块左右。

    没想到后面要承包茶园,不过他们也觉得这个可以干,还是同意的。

    所以股份比例上就做了调整。

    一共筹集六十万,李志杰出资五十万,王家出资十万,然后股份各自是75%和25%。

    这是因为王家会出后续的人力,所以才让了一些。

    陆静然和李志杰都要做,夫妻俩商量了下,绝对两个人在兴头上,自己反对的应该不起作用。

    他们也就没话说了。

    关键是他们也被说得有了想法,想试着做下。

    比着一般的人,夫妻俩算是有想法了,不然当初也不会借钱开了餐馆。

    他们虽然不懂茶叶制作,但是做生意还是门清,慢慢的琢磨呗。

    陆静然当然不准备这么甩手,她会在每年采春茶的时候再派人过来考察。

    适当的监督是为了彼此更好的合作。

    四个人商量好,李志杰就出去和王泽华商量了明天的签约事宜。

    还有各种的手续要办。

    王泽华到底是资深的茶农,很多手续办起来就容易多了,不然几个外地人还真一时候摸不清脉门。

    这也是陆静然选择跟他合作的原因。

    签约之前,陆静然提出个附加条件,要在工商局注册备注商标。

    以后茶厂除了自己的基地,也会和当地的茶农合作收购,然后包装完成后走自己的销售渠

    分卷阅读80

    -

    分卷阅读80

    -

章节目录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西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淅并收藏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