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375

    天就给她搬了一坛子黄豆酱过来。这是黄豆煮熟了沥干水,拿竹篮装了放碗橱里捂出丝来,再拌了切碎的新鲜辣茄儿、姜末和盐粉做出来的酱,咸鲜香辣。刘玉兰尝了一口挺高兴,第二天鸣霞饭庄就挂出了几面新的菜旗。

    从饭庄子出来,她又去了趟三凤楼,给掌柜的送去了一坛子辣茄儿和菌子熬出来的辣菌油。把个掌柜的乐得不成,连连道:“小师傅真是大福星啊。等他们从府城蹲门买了来,咱们这里都用上半拉月了!”说着话就呵呵乐起来,——这一辈子打架的几个人,谁能压谁一头都高兴得很。

    自然两头都大火。这日连陈月娘几个也跑来饭庄子里吃饭,说是绍娘子请客,就是奔着这辣豆酱来的。点了一个辣汤豆腐,没吃几口都不成了,直说是个受罪的滋味。

    齐翠儿也同她们一处过来的,灵素还当她们又一起做活儿了,说起来又不是。

    绍娘子道:“我们那里没有现成的织机了,这会儿叫人一两个打配件也不成,且还有几样都得从丽川采买,正张罗着呢,恐怕得等一阵子了。”

    齐翠儿在一旁笑道:“从前我还说她那些东西买贵了,到时候人家一看都学了去,她那就花了一笔冤枉钱。如今一看,好嚒,她可真够能耐的,那脑子旁人也比不了。”

    原来齐翠儿同几个合伙做绵兜子的做不下去了,还想回绍娘子这里来,去了一瞧,发觉那些机子的样儿都新鲜。当中间的一大段地方,都被一个木壳子包了起来,人照着上头挂下来的梭画投梭过线,底下几个踏板,上头又有扳手,只按着规矩操作,里头怎么个机关却全不知情了。

    刘玉兰听了连连道:“这个主意好。”

    姜秋萍就道:“可不是好!后来招的几个人,做了一阵子了,趁我们中午没在那里,就想揭那木壳子瞧里头的机关。幸好我们回去得早,要不然不定就叫人偷了法去呢。”

    绍娘子笑道:“我那壳子全是榫卯卡死的,开的机关在别处,她们哪里能摸出来?你真是瞎担心。”

    姜秋萍乐道:“能不担心么,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一年来德源县的商贾越发多了,就算不在这里做买卖,过路的都愿意在这里停一两天。各处走走瞧瞧,到填塘楼中间的走马楼坐上半天,打听打听最近市面上热闹的是什么事儿。好为之后的买卖做打算。

    绍娘子狠着心压下大笔身家的新料子也没有叫她失望。织出来的东西先连县都没出,就被风和楼瞧上都拉走了。后来七八个织机一起上,才有了些余货。头一个上门来瞧的京商就下了定,要的货足够她们几个赶小半年的。如今只有忙不过来的,一点不用愁卖不出去的事儿。

    这时候齐翠儿就又有些后悔之前的事情了,只是事情都过去了,悔又有何用。

    她还私底下求过陈月娘,让陈月娘帮她去问问绍娘子,如今还能入股不能了。

    绍娘子听了笑道:“刚开始的时候是亏是赚不知道,大家一块儿凑钱,是个合伙的意思。如今都做出来了,还叫人入股,是照着从前的份额算还是如今的份额算?还是让她等下回咱们再做什么事儿的时候再说吧。”

    齐翠儿得了这话,心里很是别扭了一阵子。可看看那几个没股光做活儿拿工钱的也拿得很不少,且自己如今放下了绵兜子的事儿,也不晓得还能做什么活儿去,只好自气自消,等着绍娘子那里上了新织机再去做工。

    可等绍娘子那里好容易把另外六台织机配上,叫她过去学时,又去不了了。

    一问却是春考的事情。闵子清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说最后关头要住府城去寻人参详请教,摸一摸转年春考的风向,比在县里呆着死用功的强。可他这一去,又非要齐翠儿也跟着去不可。

    齐翠儿说他:“灵素她们去了回来都说,那里连梳头发都能寻着人帮手,你还怕会饿着?你就自己去吧。”

    闵子清却道:“我在那里整日要读书用功的,吃饭洗衣裳的事情都托了旁人可得花去多少银子!再说了,你这里挣一天能挣几个钱,我若考上了当个一方主官,还缺这几个钱?别大账不算整天算小账!”

    两家的家里人也都劝齐翠儿跟着去,都说年轻夫妇一分两地都不是个事儿。

    齐翠儿无奈,只好收拾收拾跟着去伺候闵子清起居,这织机自然又学不上了。

    陈月娘听了叹道:“她家男人就是专门克她来的。从来没有什么好事,只给她添乱子。”

    姜秋萍却道:“不过道理也不差的,夫妻同体,自然是绑一块儿算上算。这考试可比做活儿要紧多了。”

    陈月娘也不想多说齐翠儿夫妻间事,便也一叹不语。

    绍娘子笑道:“我们家的今年也得考呢,我是不晓得他能考什么样儿,你们又怎么说?若都要跟着府城去,可趁早说,别到时候耽误了交货。”

    姜秋萍乐道:“跟去做什么!我们家那位考典试的,我说人灵素相公比他少学三年都考上了,他这里若还没个声儿,趁早别学了,寻个什么行当,两个人一起赚钱日子还好过点儿。”

    陈月娘也面有忧色:“我家的先前也说要去府城,前两天又说不去了,不晓得要怎么办呢。等他自己拿主意吧!”

    第233章 童行无忌

    忙忙闹闹就进了腊月了,从前德源县一进腊月,许多铺子都陆续歇了,一家人踏踏实实准备过年去。近两年却渐渐有些不同了。一是官渡和官行大车到了年节反要多增些人手,到时候走动的人多。二来许多商户学着填塘楼的样子开始在年节特意弄些说书演戏的事情叫人热闹热闹以旺人气。

    这人一多又各处走动去,谁也不是背着灶台被窝出门的,这脚店和食铺的买卖就差不了。你要歇吧,也行,可看看人没歇的,一天不停地往里收钱,眼里心里热不热?这么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年节也不歇了,谁跟钱过不去呢?

    卖馒头包子饼的不歇了,他们那些米面菜肉也不是自己长的,自然把另一头的也带起来了。

    知县大人每月听坊业司那边报当月的事务,一听到这样的苗头,立时大喜。规矩是这样,像康宁府、灵都、丽川那样的地方,便是过年的时候,街上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正是商家赚钱的时候,怎么能歇呢!顶多晚点开早点收摊。越繁华热闹的地方越如此。

    眼下德源县有此苗头,恰是说明这德源县正往兴旺发达的路上走呢!

    既如此,岂有不助长的道理?立时下了政令,给年节期间的买卖许多商税上的优惠,又从官账上专门划了一笔钱额外贴补渡船和车行的人。

    这么一来,连之前还琢磨着偷个懒人都熬不住了。比如灵素家隔壁的崔家大哥,他一早想

    分卷阅读375

    -

章节目录

灵素入凡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木天道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天道境并收藏灵素入凡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