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441

    滋味呢,咱们县里都快吃厌了!把百姓家里想出来的绝妙主意聚到一处,大家都学起来,这里头往后说不定就是宗大财源。衙门就负责给引个头,自有聪明人踩了鼓点上去的!”

    这话又叫众人想起了仙人露来,想想大人大概也是要财税的意思,那就行了,好歹知道他的路子了。

    官府是办惯了官集珍品集这样的东西的,做这个事儿也不费劲,只是那个多出来的奖项和奖银来源有些叫人挠头。尤其是知县大人的意思这奖金还不能定少了,可不过是个辣茄的菜色,定太多了也不合适吧?

    最后定了头名十两银子的,之后的依次递减,给送去知县那里了。至于民间从何处募集,还要再找商户们谈,人家也得有好处才成不是?

    结果知县大人拿去看了给发下来,众人一看,都傻眼了,——头名奖银给改成了六十两!最低一等的也有五两。这一气儿得几百两银子了!这……得找多少商户分摊才合适?

    更挠头了,结果知县大人又撂出一句话:“奖银已经有着落了。”让他们赶紧议定了细程,写出布告文书来分发各镇村。

    众人反应过来,这知县大人是有点好大喜功啊。大概是世家子的缘故,做事情喜欢一鸣惊人。因为一个小小的菜蔬办个什么集会已经够叫人意外了,居然还要下这么大的注,这不是想惊人骇目是想干嘛?啧,要往后都是这个路子,只怕县里的财税不够这么花销的。

    各自心里猜测嘀咕着,把事情捋顺了,写了底稿,知县大人看过无误,就誊抄了分发下去。

    县里布告栏里一贴,百姓都沸腾了,——六十两!天呐!赶紧回家琢磨辣茄儿做的菜去!

    “二婶子,你上回那个炒笋丝里头就有辣味儿,又不压鲜甜,赶紧去那里录个名,说不定就能得几十两银子呢!”

    “大妹子瞧你说的!我那两下手艺哪里敢拿出来现眼!倒是你上回做的那个辣咸菜极好,又经放又发香,下饭又提味的。你倒是很该去试试。”

    “嗐,我一个人去可不敢,到时候叫人笑话。”

    “这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我跟你一块儿去。”

    “那就一块儿去试试?”

    “成啊。走不走?”

    “走,走!”

    这么着,等各处汇上来报名参加试菜和集市的名录,加总了一算,竟有二三百人之多。这还是各镇村经了一回筛选的!真是银子的力气最大啊。

    知县大人听说这结果,挺高兴,还吩咐坊业司和百杂行的几个司长主管道:“好好商议商议怎么比合适,总不能那一天都一气儿排开了做菜吧?也吃不过来啊,也没那么些炉子。得分几轮,跟京里比棋艺似的那么来。不过这做菜又跟棋艺不同了,没法儿那么论胜负,所以还得找几个能品评菜色滋味的人……”

    说了半日,临走时候想起来道:“对了,这奖银一会儿我叫人送来,可别给弄丢了啊。”

    等他去了没半日,来了个管事,递给老司长一个封儿,上头写着辣茄会奖银字样。老司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那封儿一看,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百杂行的一个管事看到了倒抽一口凉气,纠结:“来真的啊?嘶……我这会儿去报名试菜还赶趟不?”

    第275章 米袋子

    这边筹办着辣茄会,农务司又提了另外一件大事,——花后田的轮作。

    眼前就该收五色麦和米袋子了,之后种什么得有个安排,上年来了这么一回,想必更多的人家都想要种三熟了。只是按照在官田里试种的结果看,除了米袋子是有养地的效果在,另外的不管是旱稻还是五色麦,花后田都支撑不起一年两季连作。若非要种三熟的,无论如何都得有两季是米袋子才成。

    农务司上回劝人别种散花稻就吃足了苦头,这回看又要去劝人,个个头大。

    商议了一回,先把官田的事情简明扼要写清楚,再配上几句简单好记的大白话,“连种稻麦,只剩秕子”,“两茬米袋子,瘦田也得息”等等,都是司里的老人们根据常年事务经验想出来的法子。

    把事报呈上去待批,转脸来了个师爷,进了门对方伯丰笑道:“方司长,大人请您过去说话,要问两句新粮作米袋子的事情。”

    方伯丰精神一振,从边上唰唰唰拣出大大小小几本簿册往怀里一抱,跟师爷来一句:“请!”高高兴兴往后衙去了。

    知县大人一见他这阵势,就暗暗抚额,一边转头吩咐边上伺候的人:“上茶来,记得给老爷我来盏浓的!”

    边上的随侍忍着笑下去了。

    这里知县便问起方伯丰这米袋子的产量和种性来,方伯丰答得极细,连不同地的收成差异都说得清楚,还有最近出现的两三个米袋子的变种也顺便提了一句。他话头一转就想奔稻子的事情上问去,叫知县老爷截下了,问他:“这米袋子我还没吃过,既能有寻常稻子六七成的收成,也很不错了。到底什么味儿?能当粮不能?”

    方伯丰可没少吃这个,便道:“这原是翠屏镇高山上的人家种来当口粮的,粒儿小似粟,形似豆,好煮易酥,要说吃起来,大概像是粟粒大小的豆子,只是豆味没那么重。没法子直接蒸饭,不过熬粥磨面都行,性中平,不凉不燥,少老都吃得,比寻常米麦管饱。”

    知县大人看他一眼,那意思是说“你大概吃了不少吧……”

    方伯丰福至心灵居然看懂了这意思,老老实实道:“因属下家也有些山地,是以家里挺早之前就开始种这个了,尝过不少做法。”

    知县大人乐了:“挺好,挺好,杂粮养人嘛。你既在农务司久待,不能光管这东西产量如何,这入口的事儿也不能不考虑。毕竟粮食是要给人吃的。种出石头来,产量倒高了,不好吃,到底无用。”

    方伯丰方才心里升起的一些不自在,叫他这两句话也打散了。

    之后又细问起产量来,还有一升米袋子出粮的多少,同稻米和麦比起来如何。

    “米袋子是结荚的,农人收回家脱粒之后就是种子,无需再磨,费的功夫比稻米和麦子少。不过因它粒儿小而重,同样一升米袋子磨面可以抵一升半的麦子。”

    知县大人便拿了张纸出来,开始在上头算,算完了叫方伯丰过去看。方伯丰看他上头列的是一升稻谷的出米数、糠数、蒸成饭的量,另一边是米袋子的产量,一升米袋子的出粮数。都是个大概的估数,又问方伯丰同这里寻常米面的数额差得可多。

    这样的事情要是换一个问没准还真把人给问晕了,方伯丰是领了几年廪给又是吃过苦的人,加上还有个喜欢种地喜欢换算自己今年又种出来够吃多少年的粮食的媳妇,这东西他都不用落在纸上,心里都不知道过过多少

    分卷阅读441

    -

章节目录

灵素入凡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木天道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天道境并收藏灵素入凡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