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 作者:多木木多

    分卷阅读174

    清穿日常 作者:多木木多

    分卷阅读174

    候,生的孩子的前程也能挂在主子身上,几两银子买不通她。

    刘太监为难了。他在屋里左右转圈,赵全保站起身道:“日后,小的自然会在主子面前多提提爷爷的名儿,只要主子记着您,忘不了您,自然会常常叫您侍候。”

    刘太监送他出去,再三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侍候主子几年?不过是想趁着还能动,多替主子尽几次心罢了。”

    赵全保道:“我都记着呢。爷爷就放心吧。”

    看着赵全保出去,刘太监无奈转身回到灶间。徒弟们已经洗洗切切忙得热火朝天了,他指挥着人架锅倒油爆香葱姜,一边忙着,一边想,难道真到了要告老的时候了?

    回乡买地,做个地主过逍遥日子?

    刘太监叹了口气,小徒弟关心的问:“师傅,您这是怎么了?”

    他摇摇头,拍着小徒弟的肩道:“快,下肉!”

    不成,他还不到说老的时候呢。等真动不了了,再想告老的事吧。能安安稳稳的从宫里退出来,到了四爷府上,不混出个样儿来怎么行?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拿这句话问自己,刘太监拍着像怀胎五月的大肚子笑了。

    李主子吃惯了家里的口味,不爱叫他的菜,他就拿银子买通赵全保,在叫膳时做手脚,只要李主子没明说,赵全保就叫他的膳。虽然现在是被人发现,赵全保要缩,他不能强留,但也不意味着就此认输。

    比起四爷和福晋,还是李主子的大腿要好抱一些。

    刘太监不禁细思,要怎么再走通李主子跟前的门路呢?赵全保不成,跟着去哪座庙哪个佛前烧香才灵验呢?

    74、(剧情)上书房 ...

    刚入夏,皇上偶然有次走到上书房,见只有寥寥几个小阿哥在读书,大半的地方都空着,叫来十五、十六等几个小阿哥近前来查问课业,考背字习字,小阿哥们都答得爽快。

    皇上赏了他们之后,回到宫中却思念起太子来。

    殿外烈阳炽热,晒得大殿前的空地上一片白炙。来往宫人都沿着殿檐下的阴影走。正值大中午头,偏偏毫无人声,只有殿外树间的蝉鸣叫得厉害。

    康熙坐在榻上,手里握着一卷书。他习惯了不管坐在哪里,都要手不释卷。太子还小时,也是由他教了这个习惯。当时太子只及他膝盖高,穿着杏黄的常服,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还略有不稳,可他教他要坐直挺背,太子就不管坐得再不稳当,也没有向后靠,不敢去扶一扶近在咫尺的扶手。

    当时的太子,他亲自起名叫保清。保这大清江山千秋万代。这是他年仅二十五就逝去的皇阿玛的心愿。

    外人都说皇阿玛德行有亏,强夺臣妻。为君不贤,秉性软弱,恣意狂放。

    可他眼中的皇阿玛,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说他软弱,可谁见到他一力抗衡权臣与宗亲?在坐稳江山后,更是连压在头顶的太后都被他死死的按住,不能妄动。

    天不与他,才叫他只活了二十五年。

    成年后回想起先皇,他只有满满的敬佩。

    扶起多尔衮时,先皇尚年幼,宗亲强盛。当时满人刚刚入关,汉人的那套君臣父子还没刻在满人的骨头里。就算是当时把先皇拉下,换别人去坐这皇庭大位,也无人置喙半句。

    等多尔衮势大,先皇也是先蛰伏,再寻机将他斩于马下。

    待太后势大,先皇要坐稳这汉人江山,就不如背这不孝之名。治汉人,自然要尊汉人的礼法。像前金那样,大清的江山也坐不稳几代。

    先皇待孝献皇后有几分,他不知道,也猜不出来。只是祸水名由孝献担了,太后也疲了,满宫的蒙古皇后蒙古妃子也都完了,而满人血统的阿哥也留下来了。

    要不是天花恶疾,先皇没有英年早逝,不知他还会有什么样的英举。

    仰望先皇,康熙总怕自己做得不及先皇好。他习自先皇,保清一落地就立了太子,皇后嫡出,这样的太子才是万众归心。

    当时他的儿子不多,自然是盼着哪一个都要成才,虽然也曾忧心过保成与太子的年龄相差不大,也做不出故意冷落这个阿哥。他只盼着他们都快快长大,能成为他的臂膀。

    当时还有前明小朝廷,还有数之不尽的反贼。宗亲们习惯在了草原上的权柄,不虽然被这中原繁华迷住了眼,却还念念不忘当年的八王议政,四大贝勒的风光。他既要笼络他们,又不愿意当个傀儡皇帝。

    平衡。在没有坐在这个位子上时,南怀仁就用一艘摆在铜盆中的纸船教了他什么叫平衡。

    他说着一口奇怪的满语,在他问起平衡时,叫太监接来一盆水,折了只纸船放在水中,将一柄薄竹板架在船上,然后在竹板两端放上等重的棋子。

    他道:“尊贵的皇上,这就是平衡。”

    然后他加重一侧的棋子,两只象棋叠在一起,竹板向一侧倾斜,棋子都落到水里不说,纸船也翻了,来不及捞已经化成了纸泥。

    他回寝殿后自己玩了好半天,书中有不患寡,患不均的说法,细思起来与平衡一般无二。可见世上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当了皇帝后,他才更深刻的理解到平衡的含义。小到身边的一事一物,连太监宫女们都会争先恐后,大到朝堂、后宫,还有这个天下。

    回首来路,他只担忧自己没办法做得更好,考虑得更周全,却并无后悔。

    只是想起太子,想起他小时懵懂干净的眼神……

    康熙长叹一声。

    侍候的梁九功见此,头垂得更低。听说年老的太监都会腰痛,有的从宫里出去了也直不起腰,大概就跟他们这天天弯腰有关吧?

    梁九功走了下神,却也不妨他竖起一只耳朵听皇上的吩咐。在皇上身边侍候得久了,连睡觉都记着听皇上的话呢。

    他这名字还是皇上小时候替他改的,说他有九个功劳。当时的皇上待下人就以厚恩、厚赏、重罚为主。能留下来的,都是忠心不二之人。

    梁九功近前几步,皇上刚才朝他看了一眼,这是有事叫他去做。

    皇上转头看着窗外,慢道:“去请太子过来。”

    梁九功背上起了一层冷汗,低声应了声‘是’,疾步退出,叫了最近在皇上跟前较为得用的魏珠过来。

    分卷阅读174

    -

    分卷阅读174

    -

章节目录

清穿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多木木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多木木多并收藏清穿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