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轮回 作者:尾鱼

    分卷阅读143

    原来的自己了。”

    “再看这,‘我有重要的事,我赶时间,要去金汤值班’,你回想一下姜骏,他进了鄱阳湖下的金汤穴,把祖牌嵌进了太极盘之后,就不走了,他在巢脾间来回巡视,像不像在值班?”

    还真像,宗杭有些毛骨悚然:“那他想干嘛?”

    易飒关掉手电。

    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出奇:“从某种程度上,他像是去接生的,‘挂水湖下轮回钟’,那面太极盘,就是轮回钟,嵌入了祖牌,相当于启动,表明某些事情已经快开始了,它们就要来了,息巢内的尸体,都在等待嫁接。湄公河上,也有挂水湖,就是洞里萨湖,黄河是地上河,没有挂水湖,所以诗里说的是‘黄河滩头千丈鼓’。”

    宗杭结巴:“那它们,从哪来啊?”

    刚问完,他就反应过来。

    从大河来。

    册子里有个人说,要填了黄河长江,抽干澜沧江,说明那些“它们”,是从大河里来!

    宗杭看向面前的黄河,蓦地遍体生寒,不觉往后缩了缩。

    已经看不清轮廓了,只能看到黑魆魆的一片,和岸连在了一起,隆隆的水声周而复始,压盖着水面下深不可测的秘密。

    如果真的从大河来,三条大河,真像是三条产道啊,一本金汤谱,标出的不是藏宝地,而是偌大产房,每一个金汤穴,都是整装待发的轮回渡口。

    这世界绚烂辉煌,日日都有大事件新气象,人人行色匆匆,周而复始奔忙……

    没空去留意一朵花开、一片叶落、河面上陡起漩涡、雪线上多一脉水流。

    也没空去留意僻静处、暗影中,“它们”的三线轮回,正悄悄展开。

    第82章 19

    两人都不再说话。

    这秘密庞大到有点荒唐。

    宗杭低着头, 捡了粒小石子,没章法地在地上涂来涂去, 四周黑漆漆的, 看不到地,也看不到自己涂了什么。

    良久他才开口:“这些‘它们’是谁啊,外星人吗?要来占领地球吗?”

    受各类影视熏陶,他基本上也只能想出这种设定了。

    易飒嗯了一声:“遇到这些解释不清的事, 往外星人身上推总没错了。”

    这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宗杭扬起胳膊, 把小石子扔进黄河。

    水声太大了, 小石子扔出去, 连个响动都没捞着:“易飒, 你们祖师爷有问题啊。”

    思前想后, 作古了几千年的祖师爷, 像是从未退居幕后, 始终不慌不忙,执行着分阶段的计划。

    第一阶段,布局、等待。

    他们在大禹治水的那个年代出现, 身边或许还携带着“息壤”,禹传启, 家天下——按说有水鬼的能耐,又有宝物助力, 怎么着都能在夏朝混个高官爵位, 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并没有。

    反而不声不响, 分别退居河畔, 繁衍水鬼家族,还一手创立了锁开金汤的业务,不扬名、不入仕、不掺和历史上的各类大纷扰,务求低调,数百千年如一日,安稳求财,丰衣足食,从未出过大纰漏。

    第二阶段,利用金汤翻锅,引三姓入漂移地窟,开始第一轮“嫁接”。

    直到百十年前,金汤接连翻锅,眼睁睁看着大宗财富与己无缘,水鬼的能力又在逐渐丧失,长此以往,这捧了千百年的金饭碗就要丢了,三姓这一锅始终徜徉在温水里的青蛙这才觉得焦灼,但是没关系,祖师爷早已先知般洞察了一切,给出了解决方案:翻锅了吗?到了“不羽而飞、不面而面”的时候了吗?没关系,去漂移地窟吧,那个神秘的、“江流如帚处、地开门、风冲星斗”的地方。

    没人怀疑祖师爷,于是1996年,三姓高高兴兴、兴师动众,就差敲锣打鼓地去了,以姓为分,三拨人,在三江源地带日夜找寻,都想拔得头筹。

    最终,易家人中了彩,也倒了霉,不知道漂移地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总之是,丁长盛他们赶到的时候,看到的“简直是个大修罗场”。

    其实,那是第一轮“嫁接”,用易飒的话说,目的在于造就“先头部队”。成功率相当低,当场死了一批,剩下的被丁长盛当成了“幸存者”,集中关押看管,反而歪打正着——这批幸存者,已经是“它们”了。

    现在想想,也许祖师爷并不在乎成功率,出现了多少废品都无所谓,只要有几个合格的,就足以推进下一步了。

    第三阶段,嫁接完成,接收使命,设法进入金汤穴,开启轮回钟,也开启第二**规模的嫁接。

    “嫁接”带来了身体和意识上的双重“入侵”。

    身体上,它让新死者的伤口愈合、失去机能的器官重新运行;说白了,这是一种生长生命力,但尺度难以控制:有人长得肌骨移位、有人骨头戳破了皮肤、有人脑袋大到畸形,也有人,比如自己,除了轻微的排异反应,恢复得刚刚好。

    意识上,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有人潜意识里已然倒戈,嚷嚷着“放我走,我要去办事,我要去金汤里值班”,有人虽然谵妄,但自我意识未泯,立场尚在,嗅到了潜在的危险,大吼着“弄死他们,不能掉以轻心”。

    再高阶一点的,是易宝全和姜骏这种的。

    易宝全得意洋洋,展望着来日图景,大笔一挥,毫不讳言“我们来了”,可惜一开始就被关押,估计一直到死,都没能出过那座砖窑。

    姜骏更像条会咬人的狗,从不叫唤,从不招摇,明明知道很多秘密却一字不泄,墙壁上涂抹的,也只是最普通的那句“它们来了”——有时候,不突出、不惹眼,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那些嫁接得相对合格者,都被寄予厚望,那就是进入金汤穴,开启下一轮嫁接。

    有两个人,也是出事的人里活得最久的两个,最接近成功。

    易萧和姜骏。

    易萧是唯一一个从砖窑逃出来的,她一路往南,直奔洞里萨湖,却不是为了找妹妹易飒,是不是因为,她其实潜意识里,也是去“接生”的呢?但以她的状态,还是差了一步。

    姜骏则不动声色,走到了最后。

    他借着姜家开金汤的契机,拿到了姜祖牌,进入息巢后,他先杀姜孝广,又欲攻击丁玉蝶,因为这两个,根本不是他的同类,只可惜了姜孝广,仍当他是儿子,临死前还招招容情,想把他“唤醒”。

    而对易萧,还有易飒,他其实是希望“同化”,大脑相触,类似于帮助她们强化意识上的这种“嫁接”,不难想象,同化成功的话,三人就可以一起留在息巢里“值班”,坐视这嫁接反复进行,不断优化,直到这个渡口真正大规模运作起来……

    环环相扣,条理分明,

    分卷阅读143

    -

章节目录

三线轮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尾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尾鱼并收藏三线轮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