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230

    红楼之开国风云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230

    ,对陈柒宝是比较满意的,唯一不大满意的就是,担心陈柒宝以后偏颇先襄阳王府之人。只是,倘不是陈柒宝有这番孝心,又如何能入孔太后眼呢。

    一个孝子,你既取他这个“孝”字,就不能嫌他这个“孝”字。

    孔太后自己看过,对陈柒宝比较满意。

    不过,嗣君之事非同小可,孔太后又令自己的父亲孔国公过去见一见陈柒宝。陈柒宝此人,倒也并非无能之人。林家给他铺路铺的小心翼翼啊,明着是一点儿不敢点拨,此人偏生有这份儿悟性,竟把孔国公搞定了。

    孔国公看过后,也说好。

    孔太后道,“只是一样,要做嗣君,必要认在德皇帝膝下,就是不知他愿不愿意?”

    “这能不愿意?”这简直就是陈柒宝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运。

    孔太后道,“我,既是盼他愿意,也盼他不愿意。”

    “娘娘这话何讲?”

    “陈柒宝这人,我亲自见过了,人品不错。难得的是,襄阳王府早便夺爵,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这是我看中他的地方。”孔太后顿一顿,道,“只是啊,他能为父坐牢,可见是个孝子。他若是一口应下嗣君之事,那他先时的孝,是真孝,还是假孝呢?”

    孔国公这时候倒灵光了,叹道,“娘娘啊,不说陈柒宝,就是琅琊王之子,楚王之孙,谁又会说自己不孝呢?这是帝位,凡人在帝位面前动心,这才是凡人,谁还能真成了神仙不成?倘他不愿,那也只能说是个愚人,不配帝位罢了。”

    孔太后叹,“父亲的话,也在理。”

    孔太后将此事交给孔国公来做,自然是想让陈柒宝承孔家人情。

    做嗣君,这样的事,没有不顺利的。

    陈柒宝没几天就被孔太后接进宫中,继而,孔太后召来辅政与内阁,同议嗣君之事!

    不论内阁如何讨论,朝中如何议论,孔太后做为慈恩宫之人,她对于嗣君之事,具有极大的发方权。孔太后一句,“国朝以孝治天下,就是国朝用人,也是求忠臣于孝子之人。孝,是立世之本。柒宝之孝,便是哀家不说,想来你们也都听说过。”

    孔太后就瞅准了陈柒宝,大臣们虽觉着太后娘娘你这神来之笔,闹得咱们一点儿准备没有,先时在琅琊王之子、楚王之孙身上下的筹码可是全没啦!可转念一想,这位新君出身破败的前襄阳王府,人脉根基全无,诸大臣自然另有一番计较!

    于是,历时半年之久的嗣君之争,便因陈柒宝的横空出世,提前结束了。

    第132章 新帝之四

    陈柒宝是不是最好的嗣君人选不好说,但,他一定是现阶段最合适的人选。

    前襄阳王府早已破败,势力十不存一。陈柒宝自己在宗人府坐牢坐了五六年,他对朝中形势一无所知。除了同谢家林家的关系有些微妙外,陈柒宝跟帝都城里九成九的人都是无仇无怨,大家完全可以重新开始培养感情。

    但其实,就是谢林两家,对于陈柒宝做嗣君,自始至终亦从未表示出明显的反对来。

    林家当然不可能反对,陈柒宝之事,就是林家暗中一手推动。至于谢家,当年,襄阳王府倒台,的确是谢家主导,但,此事论及根本,襄阳王府当真是半点不占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的,陈柒宝眼瞅大位有望,谁知道他登基后会不会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呢。

    只是吧,当年是林谢两家把襄阳王府除的爵,可大家一打听,陈柒宝这些年在宗人府坐牢,一直打发人往里头送东西的,也是林谢两家。

    嘿!

    这可真是——

    反正,陈柒宝就这么入了宫,孔太后先命礼部、内务府准备过继之事,是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陈柒宝登基,第一件要务是,将陈柒宝过继于德皇帝与孔太后膝下,先得换爹换娘。陈柒宝其实是替父坐牢得的名声,眼下要换爹换娘,其实,他,他也没咱啥意见。主要是,亲娘已逝,至于亲爹么,陈柒宝虽然替爹坐牢,但对他爹的感情么,他坐牢这几年,就没见过自己爹一面儿,更甭提说家里给捎东西探监啥的,啥都没有。

    所以,换个爹能做皇帝,只要不傻的,都不会拒绝。

    过继之事十分顺利,待过继之后,方是新君登基的典礼。陈柒宝虽出身襄阳王府,不过,便是他爹还是襄阳王的时候,他也不是很得他爹青眼。后事,王府倒灶,坐这好几年牢。陈柒宝自身资质自然不差,但,他缺失的功课太多,于这些皇家大典,并不是很了解。

    好在,陈柒宝是个肯学习的人,他有不懂的,就去请教孔太后。这也是陈柒宝的聪明之处,眼下他进宫,当真是无可依持,除了刚认的亲妈孔太后。陈柒宝与孔太后并不大熟,但他知道,以后在宫里,要仰仗孔太后的地方多的很。他得与孔太后搞好关系,而搞好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多接触。

    孔太后为人,果然亦如陈柒宝所想那般,很愿意指点他。

    而新君典礼的册封使,正使为孔国公,两位副使,一为白相,另一为林翊。孔太后与他大致说了说这三位册封使,孔国公,陈柒宝是见过的。白相,内阁首辅,陈柒宝是听说过的。至于林翊,陈柒宝道,“与林国公上次见面还是好几年前呢。”

    孔太后道,“说来,你们也算有些渊源。”

    “是啊,当初我来帝都,就是厚着脸皮去了林国公府上打扰。”陈柒宝道,“母后,将另一副使换为谢国公可好?”

    孔太后已隐隐猜到缘故,却是不说,只问,“这是为何?”

    陈柒宝如实道,“当年之事,都是前襄阳王之过,这个,我最清楚。我想着,因母后另眼相待,我方能登基为帝。我担心往年之事倘为人利用就不好了,再者有人说,我会记恨当年什么的,岂不是平白生出风波来。这几年,我在宗人府,其实没吃什么苦,老太妃和林国公,每逢年节都会打发人给我送东西。我想着,请谢国公林国公做副使,以示我不会计较当年襄阳王府之事。那事,早就结了,也别让百官多心。”

    孔太后道,“这也好。只是,白相那里还要说一声。”

    陈柒宝道,“这事,我与白相说吧。我还未见过白相,咱们母子居于深居,以后朝中的事,还得要白相辅佐。”

    孔太后颌首。

    陈柒宝明明白白直接说了这事,白相便让出副使之位给谢国公。谢国公知晓后又惊又喜,特意到妹妹谢太妃谈及此事,谢太妃道,“嗣君一向是个有心人,这自然是好事。”

    谢国公道,“这位嗣君,倒也颇有些不凡之处。”

    谢太妃道,“我就盼着朝廷平平安安的,皇室几番动荡,终非好事。”

    “是啊。”谢国公道,“嗣君有此心胸,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分卷阅读230

    -

    分卷阅读230

    -

章节目录

红楼之开国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红楼之开国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