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儿,你说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算是传教吗?”
    在从纪忆家里出来,坐着马车往回走的路上,武好古突然问自己的兄弟一个有点古怪的问题。
    武好文皱着眉头,“传……教?大哥儿,你说的话怎么就恁般变扭呢?”
    是有点变扭,圣人被武好古说成传教士了,能不变扭吗?
    武好古道:“变扭吗?孔圣人不是带着弟子花了十几年时间走了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去推行他的大道吗?这就是传教啊!”
    “大哥儿,您这说法……好吧,就算是传教吧。”
    武好古点点头道:“那么孔圣人当年能够周游列国去传教,那我辈儒生,能不能效仿先贤,也周游列国,将孔子、孟子之道传播四方呢?”
    武好古是觉得那么好的孔孟之道,就中国人民、朝鲜人民、越南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在学——后来好像还不学了——那多不好啊?怎么都得让全世界人民一块儿来学吧?
    要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学习孔孟之道,那就有人去传播大道啊!要不然谁知道有那么好的孔孟之道啊?
    武好文摇摇头道:“大哥儿,我辈怎么能和圣人相比?传播大道是圣人所为,我等后学晚辈怎么能行?”
    “怎么不能?”武好古正色道,“你看人家释迦牟尼没来过中土吧?现在释迦牟尼的信徒满开封都是,连你这个进士都在拜佛。
    还有那个天方教的穆圣穆罕默德也没来过中国啊,现在泉州那边不就有好多天方寺?还有十字教,就是景教的那个圣人叫……叫天兄耶稣的,不也没来过中国?人家的徒子徒孙唐朝就来了。他们都能来,我辈儒生,怎么就不能去呢?难道那些传教到中国来的和尚、天方僧、十字僧的,都能和他们的创教之主相比?他们不照样到处传教吗?”
    “大哥儿,你这话儿……你怎么能把孔孟之道和佛教、天方教、景教相比呢?”
    武好古点点头,“你说的对,是不能比啊!主要是我辈儒生不能效法先贤,没有将圣人的道理传播四方。所以佛教、天方教和景教才会传得到处都是啊!”
    什么意思?武好文瞅着自己的哥哥。这是说儒学不如佛教、天方教和景教?怎么可以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武好文正色道:“大哥,道理可不是传得越远越好的。”
    武好古正色道:“那圣人不好好在鲁国眯着,周游列国去作甚?虽说大道不能以传播远近而论,但是传不出去的道,肯定是个失败的道。”
    “这……”武好文眼皮翻了翻,真不知道该和自己这脑筋搭错的哥哥说什么了?因为武好古的话虽然是胡扯,但是乍一听好像也有点道理。
    武好古看到弟弟没话了,于是就更自以为有理了,又问:“你得给愚兄参谋则个,该怎么传播圣人的大道。”
    这题目……都可以拿去做礼部试的策论了!
    武好文还是个好弟弟,他认真想了想,说:“西周有辟雍,西汉有太学和学宫,到了我朝文风鼎盛,不仅有国子学、太学、小学,还有府学,州学,县学,还有许多民间的书院,这些都是传播圣人道理的。”
    “对,对。”武好古连连点头,“不能叫寺庙,得叫学院……传道的也不能叫和尚、道士,得叫博士。”
    还别说,有个科举考第六的进士弟弟就是好!武好古和兄弟聊了一会儿,已经豁然开朗了。
    儒学要走出去,就得有传教布道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称为“孔子学院”或者“孔孟学院”,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学院。学院相当于寺院,那么僧团就是博士团了,自己就是博士团大团长!
    博士团还应该分成传道和护道两大类。传道的博士是学院博士,负责传授儒家的真理。护道的博士则是武装博士,负责用弓箭和刀枪去教化各种蛮夷……能教化的就教化,教化不好的就消灭!
    呃,有教无类嘛!蛮夷也是人啊,也应该沐浴在孔孟真理的光辉之下!只有所有的蛮夷都被教化得克己复礼了,天下才会真正归仁啊!
    原来“颜渊问仁”这段还可以这么解释啊!武好古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儒学修为又上了一个层次了,距离大儒的水准更近了一些。
    而且,传播儒学也是一个救国的路线啊——如果完颜阿骨打一家子和成吉思汗的祖宗都被儒家的博士团教化了,也重文轻武去考进士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就算女真、蒙古教化不了,博士团总可以在辽国、西夏国、高丽国、日本国和安南国发展壮大吧?总可以招募到许多武装博士,到时候可以去保卫辽国的儒家道统,还可以用来教化南洋诸岛的各种蛮夷……总之,博士团和商团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扩张儒家的道统,才能真正扩张华夏的生存空间。
    否则就算把人口殖民出去了,也是传播基因,而不是道统。
    武好古心说:这下终于有人可以继承孔子孟子的理想了!孔子孟子在九天之上一定会保佑自己这个北宋大儒的……因为儒家的振兴,就要靠自己这个真正的大儒了。
    可武好文却是连连摇头道:“大哥儿,你就别瞎琢磨这些没用的了。有这功夫,你还是给小弟弟谋个好一点的官职吧。”
    怎么是没用的呢?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成为大儒的武好古在心里面叹了口气儿,自己这个弟弟才中进士,就把弘扬儒家大道的事儿丢一边,只想要做官了。
    根据宋朝的制度,第一甲到第四甲的进士登第后,不需要再经吏部考核,就能释褐入仕了,而第五甲的进士则需要守选——就是等候做官的意思。不过就算是直接释褐入仕,也是有个过程的,有时候等上几个月没官做也是稀松平常的。
    因为宋朝的冗官现象非常严重,一个职阙经常有几个官员待选。
    不过武好文是不会待选很久的,倒不是因为他朝中有人,而是因为他的名次比较高。进士待选的时间,是根据名次来定的。名次越高,授官就越早。武好文是第二甲第一名,差不多四月份就能拿到官身,五六月间就有官职了。
    他寄禄官不必说,就是从九品将仕郎了。选人四等中最低一等,也就是最小的官儿。至于他的职官,就有的好说道了,判司簿尉也是有高下的不是?而且在哪儿任职也有说法啊。
    若是做地方官,开封府界是不可能的,武好文户籍在开封府啊。但还是可以谋个离开封府近一点的地方,方便时常回家孝敬父母。
    另外,不当判司簿尉直接安排在京中做官也不是不可能。武好文也算是赵佶的人吧?而且他岳父还是韩忠彦,怎么都该有点儿优待吧?
    “你想留在京中?”武好古问。
    “最好能留在京中。”武好文点点头,“大哥儿,可有门路?”
    武好文现在虽然是第二甲第一名的进士了,可他年纪还小,才18岁,搁后世也就是才入大学而已。而且他还有点宅,阅历等于零。真要去地方一定会坏事儿的,还是留在开封府比较放心。
    “那……”武好古想了想,“那你先结婚吧,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多好啊……你去大名府和韩家十七姐成婚,怎么都能拖延上几个月再授官吧?最晚到秋天,为兄就有办法给你弄个秘书省正字了。”
    “入秘书省?真的吗?”
    秘书省不是管女秘书的部门,而是个国家图书馆档案馆之类的部门。去图书馆任职的油水自然不能和去地方做“县公安局长”相比。但是宋朝重文轻武嘛,抓贼的前途怎么能和管理书的官儿籍相比?正字可是最小的“儒臣”啊,比正字大一级的校书郎就算是馆职了。
    如果初入仕途就能做秘书省正字,将来宰执不敢说,翰林学士(宋朝的翰林学士可是大官)那是早晚的事儿。
    “没问题。”武好古压低声音道,“向太后无意政事,而且对官家非常信任,估计到秋天就会撤帘了。到时候我去和官家分说,让你入秘书省做正字。”
    向太后要撤帘了,赵佶那边就好说了。一个正字而已,又不是校书郎,给武好文做没什么不妥。
    “那可就多谢大哥儿了。”武好文当下就在马车上称谢了。
    兄弟两人顿时热络了不少,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就回到了城西厢的武家大宅。才入宅门,武好古就看见自己的老爹武诚之守在院子里面了。见到武好古就急急地道:“大哥儿,梨花别院方才遣人来报,说十八姐要临盆了。”
    潘巧莲是去年七月怀上的,预产期差不多就是今年四月了,也就是现在。
    “快快备马!”
    武好古连忙吩咐家人给他牵来了坐骑,上了马后就急急的往城外去了。武诚之后武好文则上了马车,跟着武好古后面,一起往梨花别院而去了……

章节目录

天下豪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罗罗并收藏天下豪商最新章节